百姓有錢不敢消費,還有部分原因是為了醫療和退休後的預防性儲蓄。目前中國社會保險基金仍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
「對於我們這些靠工資吃飯的普通老百姓來說,存錢是必做的一件事,『月光族』的瀟灑現在是想都不敢想的,那是剛工作或者啃老的小年青能奢侈的,像咱們現在這樣上有老下有小的,不存錢,遇到點事就得為錢發愁,這日子怎麼能好過?」面對存錢問題,在事業單位上班的張女士直言不諱。
毋庸置疑,中國人是最愛存錢的民族之一,幾年前曾有個統計,說我們中國人每賺100元,就有46元省下來存進了銀行。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美國人的儲蓄率為負0.5%,也就是每掙100元要花掉100.5元。記得當時還在社會上形成了一個小熱點,惹得大家議論紛紛。
時至今日,生活中依然有很多堅定的「存錢族」,對他們而言,每個月的工資到手,可能花錢的地方很多,但是只有存錢才是硬道理,無論多少,總是要拿出來存進銀行。我們為什麼喜歡存錢?存錢是為了什麼?
存錢的四大用途
雖然存錢的用途多種多樣,但是根據我們的調查,這四項一定是排在前面的,當然這幾項常常是交織在一起的,順序不分先後,而是「哪個窟窿要堵就先堵哪個」。
1、作為子女教育費用
「上次我老母親來,我偶然和她說起孩子的教育費用。我告訴她,現在我們已經有兩套房子了,就是說以後孩子的房子不愁了,再給兒子準備十萬塊錢讀書錢,剩下的應該可以吃光、用光、花光了。當時我老母親就直搖頭,她告訴我,我姐家為孩子上學都計劃得花30萬,我們家得準備50萬元,估計才能夠!因為我姐家的孩子都上初中了,而我家的孩子才上小學。當時我的心就沉下來了,覺得壓力特別大,50萬啊,咱們得攢到什麼時候?」才三十多歲的沈女士表示存錢的第一個目的就是為了孩子的上學。
為此,沈女士兩口子每個月的工資除了還房子貸款外,還雷打不動地存銀行1500元,剩下的才用於各種支出。
「看起來,每個月收入也不少,我們兩口子都在事業單位上班,每個月加起來有七八千,但是除去房貸、存銀行的錢,剩下的最多只有一半了,加上現在各種費用、人情來往其實挺多的,花錢怎麼也不敢大手大腳。」
對很多結了婚有了子女的人來說,子女的教育費用當然是必須要提前攢的,而且得早攢。讓筆者想不到的是,一些才剛結婚甚至還沒有結婚年輕人,竟然也不甘落後,早早就開始未雨綢繆。
「我去年剛結婚,可以說,以前攢的錢都用來買房子、辦婚禮了。現在我們又在死命存錢,為了以後孩子的奶粉錢和教育費用,要知道,孩子從三歲上幼兒園就開始燒錢,不早點存錢,到時候怎麼辦?現在學費越來越貴,上個大學就得好幾萬,還是現在的價,等咱孩子上大學了,還不知得花多少咧?不是俺不想花錢,是花不起啊!」在某一小企業上班的小韓是一肚子苦水。
(責任編輯:周之 HF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