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昆明5月3日電 題:CBA首位「草根扣籃王」矣進宏:「扣」出我青春
新華社記者吉哲鵬、丁怡全、字強
每個愛好籃球的人,都有扣籃的夢想。
矣進宏斬獲2020年CBA全明星周末扣籃大賽冠軍已經是3個多月前的事了。被譽為「雲南滑翔機」的他早已從成功的喜悅中走了出來,正在醞釀著更大的夢想。
從雲南的大山到CBA的領獎臺,這位27歲的彝族小夥用多年如一日的刻苦訓練向青春致敬。疫情發生以來,矣進宏也儘自己力量捐款獻愛心。他說:「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才是真正的快樂。」
(小標題)不凡夢想成就「扣籃王」
把時間撥回到今年1月12日,CBA全明星周末扣籃大賽決賽在廣州火熱開戰。
外卡球員矣進宏面對其他選手,不急不怵,第一輪就依靠一記飛躍吉祥物的扣籃,獲得50分滿分,第二輪又靠走底線完成一記漂亮的反身大風車扣籃,獲得45分,最終以總分95分奪冠,成為首個獲得CBA扣籃大賽冠軍的「草根」球員。
登上領獎臺時,矣進宏淚流滿面,現場觀眾為他歡呼、鼓掌——這是向堅持夢想者的致敬。
看到矣進宏本人時,很難想像他有驚人的彈跳能力。這個出生在雲南省玉溪市易門縣銅廠鄉西山村的彝族小夥,身高不足1米8,卻能完成各種精彩的扣籃動作。
早在參加CBA扣籃大賽之前,他就憑藉飄逸、高超的扣籃技藝走紅網絡。因從罰球線內一步起跳扣籃,滯空時間長、身形舒展,他被稱為「雲南滑翔機」。
問鼎CBA扣籃大賽,無疑是對「雲南滑翔機」實力的最好註解。
「我一直有個扣籃夢,雖然一路走來遇到很多困難,但我一直在堅持。」回憶起這次奪冠,矣進宏說。
奪冠固然開心,但逐夢的旅程更讓矣進宏感到充實快樂。「雖然訓練很枯燥,也有人不理解,但因為有夢想,我從不感到孤獨。」他說。
(小標題)山村裡飛出「滑翔機」
第一次看到扣籃時,矣進宏正在上初中。當時,麥可·喬丹扣籃的畫面深深「扣」在他的腦海裡,這份熱愛瞬間聚焦。
「我要扣籃!」矣進宏告訴自己。
從此他開始了自己的「土法特訓」。因為山裡條件艱苦,他沒有自己的籃球,更沒有指導老師。「我摸索著練習彈跳,把沙袋綁在腿上,在山溝裡跑,在石頭路上蛙跳,訓練腿部力量。」矣進宏說,那時候的他就知道,要想實現扣籃夢,除了刻苦訓練,還需要一個更好的訓練環境。
經過初中三年的努力,矣進宏順利考取了易門縣一中,並在高二下學期如願成為一名田徑體育特長生,訓練條件明顯改善,還有專業老師進行指導。
2012年,矣進宏考取雲南省玉溪師範學院。在學校裡除了上課,他把絕大多數時間花在訓練上。「一般6點起床,練到快8點去上課。下午下課後繼續練,常常練到晚上11點左右才回宿舍睡覺。」矣進宏說。
大一下學期,矣進宏嘗試著進行扣籃,沒想到竟然成功了。「當時我只有1.75米,那種飛起來的感覺很好。」矣進宏說。
第一次飛身扣籃的暢快感讓矣進宏一發不可收拾。往後的大學三年,他更加刻苦訓練,彈跳高度逐漸提升,扣籃技術越發嫻熟。也就是在大學時期,「雲南滑翔機」的稱號不脛而走,依靠高難度和觀賞性兼備的扣籃視頻,矣進宏逐漸走進公眾視野。
(小標題)追夢路上無捷徑
而今,「雲南滑翔機」通過CBA扣籃大賽一戰成名。但他依然沒有停止追夢的腳步。在採訪矣進宏時,記者能從他身上真切地感受到熱愛籃球的赤誠之心。
「如何總結籃球精神?我覺得就是熱愛、堅持、感恩。」矣進宏說,他一直不抽菸、不喝酒,以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
最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矣進宏沒有因為疫情而停止訓練。他每天在家鍛鍊,在天橋上練習彈跳,也會去球館單獨練習投籃,過著「苦行僧」一般的生活。
CBA扣籃大賽奪冠後,矣進宏的知名度更高了。「每天都有人私信問我,怎麼樣才能快速練成扣籃。」矣進宏苦笑著說,其實增強彈跳的訓練辦法大同小異,而要真正實現扣籃,只有堅持不懈訓練。
「實現夢想沒有捷徑可走,需要我們付出很多汗水和淚水。」矣進宏說,去年5月,他辭去了在國企的工作,加入雲南一家體育公司,致力於搭建平臺,引進專業賽事,幫助更多人實現籃球夢。
矣進宏介紹,現在受疫情影響,籃球賽事和公司的很多業務都暫停了,但他仍然在籌劃下一步的工作——「打造一個室內籃球館和一個室外籃球場,弘揚籃球文化,把打籃球的快樂傳遞給更多人。」
歷經苦難,才能知道感恩的意義。「不是要社會給予我們什麼,而是我們應該為社會做什麼。以自己的方式回饋社會,那才是真正的快樂。」矣進宏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