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兩全

2020-12-20 大河網

    2013年元旦,在中原大地731公裡的南水北調中線工地上,10餘萬建設者不分晝夜,在寒風中精心修建這條「生命運河」,確保2014年丹水潤京津。

    在零下十幾攝氏度絕不能進行混凝土澆築!最後開工的南水北調工程方城段6標項目經理陳建國心急如焚,在寒夜中進行試驗,「如果採用電熱毯覆蓋法成功了,我們就能保證質量趕超進度,要分秒必爭啊!」而此時,他的老父親已在南陽醫院住了半個月,他都顧不上探望。提起兒子,老父親淚流滿面自豪地說:俺兒——

    本報記者趙川

    他和母親都是共產黨員帶老父修南水北調乾渠

    在南陽市一家醫院的普通病房裡,記者看到一位75歲的老人虛弱地躺在病床上,輸完液體的手背上貼著膠帶,沒有親人陪伴的老人看著很是孤獨。幾天前老人的小兒子把他從工地拉到醫院走了就沒有回來。醫生說,老人本來就患有心臟病、高血壓,今天做胃鏡,檢查結果是胃炎。

    「大爺,家裡沒人陪您嗎?」「大兒子2011年3月3日病故了,2012年3月份老伴兒也去世了。」老人傷心地哭了,抽噎著說,「我在通許縣老家,小兒子擔心我,把我接到方城縣的南水北調工地上,食堂的菜太辣,我胃疼了好長時間忍著不說,怕影響他的工作。我在工地上和門衛老王住在一起,有時候十來天見不著

    他的面,我知道他的屋,從來沒有找過他。他整天在工地上跑,半夜還去,有時候飯都顧不上吃。他打大門口過,看見我打個招呼:爸,有事沒?我都是說沒事,沒事。他嗓子都啞了。他抓工作,不知道苦累,往死裡幹。」

    「您心疼兒子嗎?」「為了黨交給的任務,他只要把國家的工程幹好。心疼啥哩,我不心疼。」

    老人說小兒子忙得跟啥樣兒,他每次回家就跟討個火一樣,趕緊走。他哥和他媽臨終前他都沒有顧上看最後一眼。他媽臨終前說,小兒是黨員,我的病就這個勁兒,他回來我也不能活,還耽誤他幹南水北調的大事。我老伴兒是四十多年的老黨員,當過村團支書、婦女主任。

    「您出院了,打算往哪兒?」「我還是回工地,守著兒子心裡踏實,兒子是我活下去的勇氣。」

    老人說小兒子學習好,不喝酒不吸菸。性急,心地善良。

    (下轉第四版)

    記者採訪手記:

    自古以來,人們常把忠孝截然分開,認為要為國盡忠就不能做到為父母盡孝,因此得出了忠孝不能兩全的結論。

    在採訪陳建國的日子裡,記者看到了忠孝兩全的人性與黨性輝映之光。因此,可以說,忠以孝為基礎,是孝的延伸和擴展,只有具備孝道的人,才能對國家和人

    民忠誠,反之,無孝何以有忠?

    當然,在國家人民利益和家庭個人利益發生衝突時,捨棄家庭個人利益,而維護國家人民利益並不等於說就是不孝,而是孝的延伸和擴展,是大孝!

    對於陳建國來說,一頭是國家工程,一頭是家人至親,忠孝都不能舍,這是一種大義大愛!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