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曉梅媽媽聊育兒
在父母帶孩子外出時,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問題,現在有不少父母粗心大意,將孩子帶出家門,就開始讓孩子自己自由活動,將警惕心降低,也不會過於關注孩子的安全問題,這是不對的,帶孩子外出時一定要讓孩子在自己的視線內。
最近網絡上流傳著這樣一個視頻,一個小女孩看起來也就5歲左右,跟著父母晚上來到廣場上散步,由於廣場上人多或者夜晚光線也不是很好,小女孩與家人就散了,這可急壞了爸爸,到處尋找,等到孩子被找到時,可能孩子害怕父母責怪自己,也許是因為自己剛剛與家人走散心裡還驚魂未定,就跟著自己的爸爸嚎啕大哭起來,這樣將氣急了的爸爸可氣壞了。
廣場上全是圍觀群眾,所以孩子越來越激動,哭的聲音越來越大,這時候爸爸顯得很不耐煩,大聲地呵斥著女兒:「哭什麼哭?」然後的舉動更是令人大跌眼鏡,竟然用力的將孩子狠狠的踹倒在地,孩子半天也沒有起來,一直在地上大哭,爸爸的舉動也引來了圍觀者的勸阻,孩子太小不應該使用暴力。
其實對於這種情況生活中可能並不多見,都說女兒上輩子是爸爸的小情人,所以爸爸與女兒的感情應該是最好的,在女兒走丟後,找回來時應該加以安慰的,不應該由著自己的性子,對女兒使用武力,這樣會給孩子的生理還是心理都會造成影響。
1. 家長應保持冷靜
不應在孩子犯錯誤後就要跟孩子大吵大叫,或者上去就使用武力,先讓孩子保持冷靜,自己也要保持冷靜,這樣才好慢慢的讓孩子將自己犯錯誤的動機和原因講出來,父母也可以冷靜的教育孩子為什麼會犯錯誤,告訴孩子下次一定要改正,這樣才好讓孩子感覺父母對自己的包容與理解,這樣下次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就不會再犯了。
2. 事情過去了不要再提
當孩子犯錯誤病已經改正了錯誤時,不要再進行過多的提及,這樣其實是在給孩子的心裡造成一定的壓力,也不要用孩子以前的錯誤來要挾孩子,這樣會造成孩子的心裡負擔和心裡包袱,過去的事情就不要總是有意無意的在孩子的面前提及。
3. 經常與孩子溝通交流
家長多抽些時間與孩子進行溝通與交流,這樣家長就會進一步的了解孩子的內心狀態,以及心理活動,更有利於父母對孩子的了解,這樣才會更好的與孩子相處,做孩子的朋友,朋友與朋友之間肯定會有很多的話題。
4. 避免在外人面前批評孩子
有的時候孩子也會有自尊心,孩子在外面犯錯誤時,避免在外面批評孩子,可以將孩子帶回家然後進行教育,這樣的話,也會保全父母的面子,也不至於讓孩子的心裡留下陰影受到傷害,給家長和孩子都留了體面。
寶寶是父母的心頭肉,所以在寶寶犯錯誤的時候,父母要加以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也要從父母的自身找原因,為什麼孩子會犯這樣的錯誤,不能一味地責備孩子,父母要及時反省自己的教育方式方法,這才是長久之計。
今日話題:你認為孩子在外應該注意哪些安全?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