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寶寶出生的2個月又19天。從生產到現在,我媽說的最多的就是:你這個月子沒有做好,不停跑醫院,還吃了很多藥。究其原因,兩個月內三次乳腺炎是我做了個廢月子的罪魁禍首,不僅讓我對親餵產生了生理心理的雙重恐懼,也給我的產假生活增添了許多本不必要的負擔和波折。在第三次乳腺炎病癒之後,我想把這兩個月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能給各位哺乳期的媽媽一點點幫助。
(全文約6000字,閱讀時間10分鐘)
作為一個胸不算小的妹子,生產之前我自認為母乳餵養不是什麼問題(後面我用親身經歷證明了,胸的大小和有沒有奶確實沒有直接聯繫)。
然而,作為新手媽媽,我完全低估了哺乳帶來的痛感,並且前提是,我算是在大家口中比較能扛痛、比較皮實的人了。
首先,我沒想到寶寶吮吸會帶來持續的宮縮痛。剛開始我還以為是手術出了問題,胎盤沒有完全排乾淨,趕緊問醫生怎麼回事。醫生答覆,在子宮沒有復位之前,寶寶的吮吸就會引起持續宮縮,也是為了促進產婦子宮復位。這種酸爽,無異於重新上一次產床生一遍孩子。直到第三天,這種痛才有所緩解。
其次,我低估了寶寶吮吸對乳頭帶來的傷害。懷孕之前雖然看了很多乳頭被吸破咬破的例子,但是作為一個非常頭鐵並自認為皮粗肉厚的新手媽媽,我沒有帶上乳頭膏。事實用切膚之痛告訴我,這個決定是多麼的錯誤,寶寶出生第一次吸奶吸了15分鐘多,乳頭直接起泡了。看到乳頭起泡之後,我覺得可以忍忍,多吸吸可能就好了。因此,起泡的乳頭沒有得到很好的修復,寶寶不斷對乳頭進行二次三次四次傷害,等到我出院到月子中心時,傷處已經結痂了,導致寶寶就更加用力地去咬結痂的地方。
親餵的痛楚帶來的後果就是,我泌乳不足。因為泌乳不足,進而導致寶寶不願吮吸、吸力不夠,吸著吸著就累了睡著了。
剛開始,寶寶吃一次能睡3個小時。但是很快,不到兩個小時寶寶就開始哭鬧。彼時我已經住進了月子中心,中心的護士說寶寶應該是沒有吃飽,並幫我擠了擠奶,確實沒有了,只好給寶寶上了奶粉。
本著奶水是越吸越多的原則,既然奶水不夠,那就讓寶寶多吸。但是新生兒的精力很有限,吃幾口就含著乳頭睡著了。剛生產完,都是讓躺著哺乳,寶寶睡著了,我也睡著了。很快我就發現,情況不大對頭,奶水怎麼越來越少,乳房開始有硬硬的地方,摸起來也有點燙。
找了護士來看,摸了摸,說是有點堵奶,讓我儘快找通乳師傅按摩一下。正好月子中心有配套,我就立馬預約做了通乳。
通乳師看了下我的情況,說摸著溫度有點上來了,已經有點炎症了。她說先推看看,如果後面發燒了,讓我還是儘快去醫院(記住這句話!)
一聽說可能發燒,我就有些慌了。師傅拿燈照了一下,說乳頭有白點,應該是寶寶含乳導致的乳管堵塞。然後就拿消毒過的細針幫我挑出來。針在脆弱的乳頭捅來捅去,我痛得直接尖叫!
咬緊牙關好不容易讓師傅把白點挑完,師傅開始通乳,手法還是挺輕柔專業的(通乳不應該是暴力推拿,這個很重要,後面會說)。確實,白點挑乾淨後,乳汁出來的順暢多了。師傅說,你的奶水並不少呀,寶寶肯定夠吃的。但是千萬不能讓寶寶含著睡,女寶寶本來吮吸力就不夠,她一旦不吃就要動動她,實在不吃就乾脆拿出來,不然我乳汁很濃稠,很容易造成乳管口堵塞。同時,每次親餵完,都要用羊脂膏厚塗修復。通乳後,乳房硬塊的地方有所消散,摸著也沒有那麼燙了。
又做了兩次通乳後,乳房硬塊終於沒有了。第一次乳腺炎還算平穩地度過,然而乳腺炎這個大坑還在不遠處繼續等我。
本次患病總結:
1.能否分泌足夠的乳汁,其實不完全是個生理問題,還是個心理問題。只有當母親覺得給寶寶餵奶很幸福、會有酥麻感時,身體才會順利的分泌乳汁;如果看到寶寶要吃奶的第一反應是痛苦和抗拒,多半會奶水不足。如果真的很痛,能接受吸奶器的就用吸奶器吸出來喂,或者適當地混合餵養給乳房休息的,再不然就是乳頭罩各種神器用起來。只有自己舒服了,親餵才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2.做好護理是關鍵。哺乳後一定要清理,然後厚塗一層羊脂膏(後來發現小朋友吃的維生素D劑更好用,有些朋友推薦茶油等也都可以),務必使乳頭儘快恢復。
3.一定不要讓寶寶含乳。哺乳時間過長,小兒「含乳而睡」,致使乳頭表面糜爛或小兒咬破乳頭,細菌就會由破口而入。因此,除了產後頭幾天,建議還是坐著哺乳,寶媽和寶寶都不容易睡著。
上次乳腺炎好了之後,順利地哺乳了幾天,月子就快要過半。我和寶寶的親餵也逐步走上正軌。媽媽每天額外給帶下奶的魚湯,乳汁又多又稠,夠寶寶吃,有好幾天沒有混合餵養。
然而,突然有一天晚上,右胸靠近心口處的乳腺管抽痛起來,到了第二天,轉變為針扎一般的刺痛,坐也不是躺也不是,衣服和身體的每一次摩擦都在加重這種痛感。
最可怕的是,當寶寶吸奶的時候,這種刺痛會被放大好幾倍,每吸一口都痛的讓我恨不得從椅子上跳起來。沒辦法,咬牙忍著,邊哭邊給寶寶餵奶。最難忍受的是,餵奶痛,不餵奶也痛;白天痛,晚上更痛。
不到兩天,我整個人都憔悴了。媽媽看不下去,說不然別餵了,讓我用吸奶器吸出來。然而,用吸奶器也痛,哪怕調到最低的一檔,還是很痛。痛也就罷了,吸了半個多小時,只有10ml,完全不是正常的奶量。親餵忍受不了,吸奶器也吸不出來,不到半天,乳房迅速地大片腫脹起來,更要命的是,人也開始低燒。
月子中心的護士趕緊過來查看,把月子茶換成了蒲公英水,叫我們準備土豆或者捲心菜,切片冰敷腫脹的地方。朋友們也同城快遞了通乳貼和通乳茶給我。護士幫忙敷了土豆,然而過了很久,我還是覺得疼痛難耐,護士說那就用冰塊冰敷。我媽剛開始一直不同意,說哪有坐月子的產婦用冰塊的,以後肯定會落下什麼毛病。但是,架不住我疼得直叫喚,還是讓我用冰塊敷了一整個下午。敷完之後,胸口沒有那麼刺痛了,人卻不好了。感到身上一陣冷一陣熱,晚上一量,已經燒到了38.4,想到之前月子中心和通乳師說的「如果發燒就儘快就醫」,媽媽和先生趕緊送我到醫院。
疫情期間,發燒看病要麻煩很多,只能先去發熱門診。月子內人還很虛,發熱門診又比較遠,走過去已經覺得快要虛脫。到了發熱門診,醫生又一頓盤問,所幸我14天內因為生產做過核酸檢測,讓我籤個說明,就叫我們去病房找值班的乳腺科醫生。
病房裡就有b超機,照完b超,醫生說有好幾處炎症和堵塞,立即給開了三天的退燒藥水+頭孢,還讓我們自己去藥店買大黃粉30g+芒硝120g,做成藥包敷在腫脹處。同時,叮囑我一定要把乳汁排空。
神奇的是,吃完退燒藥和頭孢,當天晚上乳腺管就沒有那麼痛了,終於睡了幾天來的第一個好覺。
但是,怎麼解決排空乳汁,仍然個問題。雖然再三向醫生確認過吃頭孢可以哺乳,不會對寶寶造成影響。但是,我們問了當中醫的朋友,建議最好還是不給寶寶餵奶。綜合意見,我們打算根據藥物半衰期,在藥物濃度最高的時候不餵奶(用藥後3-4小時濃度最高,一般吃藥後以及用藥後6個小時濃度最低,藥物說明書上一般都會標識藥物濃度的圖)。
但是,不能讓寶寶吃,用吸奶器又很痛,怎麼辦呢?
幸好朋友們給我分享了很多好的經驗,遠程教會我c字用手擠奶方法,順利擠出了50+ml乳汁,感到乳房一下子輕鬆了。
接下來的三天,我就按照醫囑一日三次吃頭孢、每次一粒,當天晚上退燒後沒再發燒就沒有繼續喝退燒藥,同時一天三次敷大黃粉+芒硝、每次敷40分鐘直到粉末變得潮溼,在無法親餵的時間段用手把母乳擠出來扔掉,三天過後很快就痊癒了。但是,也留下來後遺症,因為不熟悉手擠奶的方法,長時間彎曲手腕,導致後面一段時間一直覺得手腕不適。所以,後面我還是忍痛嘗試用吸奶器,幾次之後也就適應了。
本次患病總結:
1.不管是月子中心還是月嫂,在面對乳腺炎的時候只能幫我們做到預防,蒲公英水、土豆片或者捲心菜等等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真正炎症起來的時候,特別是出現發燒症狀時,不要遲疑,馬上去醫院。就醫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2. 大黃粉30g+芒硝120g親測有用,一份有效8小時,可以一直敷。原理是幫助局部降低奶水分泌,消散堵塞。
3.多和過來人交流,不僅能收穫很多有用的辦法,還會獲得情感上的支持。感謝我的朋友玲、維、瑋和琳!
4.不是所有媽媽一開始都適合用吸奶器,需要有個磨合的過程。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一上來就用很高的擋位吸奶,否則可能造成乳頭皸裂細菌進入引發乳腺炎的可能。
然而,前兩次乳腺炎的經歷,由於很快病癒,並沒有讓我真正正視哺乳期乳腺炎的高發性,同時,我也沒有正確分析和認識導致乳腺堵塞乳腺炎的最本質原因,這直接導致了我生產後最為嚴重的一次發病。
在月子中心住了一個月之後,回到了公共婆婆家打算再做一個月月子,還請了一個親戚請過、覺得不錯的月嫂。月嫂這個事情,一個人合適、但未必另一個人就合適。事實證明,這個月嫂跟我實在是不大對路。月嫂阿姨奉行坐月子就是要大吃大補,即使在我多次強調吃不了那麼多東西的情況下,月嫂還是堅持每天都有大量的魚肉、雞肉、豬肉和內臟,甚至有一次還在一餐同時出現了雞湯+茶油燉兔肉+一大盤魚肉的全葷組合,實在讓人難以下咽。但是,作為一個從小被教育吃飯一定要光碟的人,我只能堅持每餐儘量都吃完。這就給我埋下了一個隱患,奶水過油,每天吸奶器和奶瓶的時候,都能感覺到非常的油膩。
剛開始的時候,隨著寶寶長大,吸力變大、吃奶的主動性也更強了,乳汁順利的排空。然而到了第二個月中旬、大約6周的時候,寶寶貌似進入了猛漲期,吃完奶大概2個小時就會開始哭鬧,嘴巴歪來歪去找吃的,月嫂就說是母乳不夠吃,就急著給我催奶,點心就變成了一大條魚和魚湯。我很快就感覺到乳汁供過於求,並且乳房有脹痛的情況,跟月嫂說了,讓她不要給我吃下奶的東西了。然而她並不,還是繼續給我坐魚湯!!
很快,第7周多的時候,我的右側乳房再次開始出現劇烈的疼痛和腫塊,腫塊的地方我感到每次吸完奶之後有所好轉,劇痛的地方有點像第二次乳腺炎的乳腺管痙攣,就拿了冰塊冰敷,當天感覺好一些了。接下來一天,又再次感覺到劇痛。月嫂說要給我推拿,說忍一忍、推了就好了。跟通乳師不一樣,月嫂採取的完全是暴力推拿法,並一再叫我忍一忍,說越痛好的越快。(再次說明,這是完全錯誤的,非常使勁的胸部推拿不僅不會消散腫塊,還有可能造成乳腺管損傷!)第三天,媽媽來看我的時候,發現我乳房已經十分紅腫了,她一下就緊張了,說情況不大對,讓我趕緊去醫院看。我本來還想堅持一下,當天上午去外面找專業的通乳師再試了試。結果當天下午一測體溫,37.4,媽媽急了,當天下午就押著我去了醫院。
醫生照了b超,一臉嚴肅的說怎麼現在才來,都已經化膿了,先開頭孢,同時敷大黃和芒硝,禁食油湯下奶湯,暫停哺乳,說再嚴重一點只能切開引流,並建議因為我乳腺管比較細,如果情況未見好轉考慮斷奶。
我這才開始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但是這次,情況並沒有很快好轉。三天的頭孢吃完之後,乳房的紅腫並沒有消退。去醫院複查,正好還是同一個醫生,看了之後說病灶一點沒有小,重新開了左氧氟沙星,讓繼續吃藥,並再次說,如果還沒有控制住,就要切開引流並斷奶。
家裡人也都很緊張,帶著我嘗試各種方法。先生說不然先斷奶,問了朋友要了快速斷奶的辦法。媽媽每天來監督我吃藥敷藥。婆婆則是帶我去看中醫,中醫把脈之後,說是人本身溼熱氣血不暢,乳汁也會不通暢,開了中藥,然而我人生頭一次嘗試了針灸、火針(火針親測有用,但是後面才知道火針會留下永久疤痕,集美們輕易不要嘗試)。
又三天過去,我自己觀察紅腫處已經有所好轉,特別是腫塊的地方,自我感覺有所消散,抱著希望去複查。換了一個醫生,看了之後說是情況控制住了,然而膿腫還在,用針試著抽沒有抽出來,說只能看看身體能不能自己吸收,並要求多熱敷,有空到醫院做做微波治療。同時醫生告訴我,左氧氟沙星對小朋友的骨骼發育會有影響,建議我用藥之後至少再停3天再餵奶。聽完心情瞬間就不好了,這樣前前後後有半個月是給寶寶吃奶粉,極度擔心等我治好,寶寶也不吃母乳了。但是沒辦法,只能繼續等下去。
這一次,直到半個月過去,乳腺炎才算好了。然而直到我寫文的今天,患處的腫塊還不算完全消散了,維持在醫生所說的「等它慢慢自己吸收、可以暫時不去管「的狀態。
本次患病總結:
1.如果不是產前偏瘦、營養不良的體質,切勿吃太油膩。如果方便,產前可以去檢查一下乳房,看看乳腺管的粗細,如果也是乳腺管細的體質,就千萬不要以身試法,月子吃過多油膩和大補的東西。
2.月嫂一定要找跟自己坐月子理念相同的,否則就是三傷——傷神傷心還傷錢。
3.急性乳腺炎發展很快,一有紅腫就要就醫,不要拖不能等。
4.母乳不是越多越好,供需平衡才是王道。不要羨慕存很多奶的媽媽,因為最後大部分存奶的下場就是拿去扔掉。
5.中醫西醫治療乳腺炎都有各自優勢的地方,開放心態,有病多試試各種方法。
總結:
兩個月三次乳腺炎,大把的中藥西藥吃下來,按我媽的話說,就是「月子白做了,臉色差的很」。月子做得好不好已經沒有辦法改變,但是哺乳期還長,乳腺炎隨時可能復發,這三次的經歷倒是給了我很多的經驗教訓,讓我正確認識了乳腺炎的本質,並注意做好長久的預防。
本質上,會產生乳腺炎是有沒有通的問題,不管是西醫說的乳汁淤堵,還是中醫說的人血氣不通乳汁不通暢,其實說的都是一回事。當然,這是非常個人、非常需要考慮個體不同的事情,包括乳腺管粗細、身體素質等等,都會影響媽媽們是否容易踩坑。
另外,我認為急性乳腺炎的治療關鍵是要及早控制。乳腺炎的發展有三個階段。一期是瘀奶腫塊期或紅腫期,主要表現是乳房的某一部分多有明顯的壓痛,乳房皮膚的顏色正常或微紅、或微熱。我第一次、第二次乳腺炎都是屬於一期階段。二期是膿腫形成期,炎症繼續發展,組織壞死,膿腫形成在所難免。腫塊逐漸增大變硬,疼痛加重,多為搏動性跳痛,甚至持續性劇烈疼痛,乳房局部皮膚發紅、灼熱。無法保守治療。我第三次乳腺炎就屬於第二階段。三期是膿腫潰後期,膿腫成熟時可自行破潰,或手術切開排膿。因此,哪怕有點炎症也沒關係,一有苗頭就馬上就醫處理,把問題控制在第一階段,病灶很快就能移除。
母乳餵養對母親和孩子來說,是自然的本能。即使在我最痛最難的時候,每當我低頭看著寶寶大口大口的吮吸,我的內心都充盈著幸福和感動。但是,這不意味著我們應該推崇「母乳神教」,宣揚只有母乳好、只能母乳餵養。一方面現在奶粉的配方逐漸完善,並不會影響小朋友的健康成長;另一方面,如果母乳餵養確實對母親造成了傷害,就不應該無限制的壓抑母親。
媽媽好,孩子才能好。最後的最後,希望各位媽媽們關愛乳房、關愛自己,做幸福健康的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