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大學實踐隊前往漢中寧強 助力精準扶貧

2021-01-11 騰訊網

馬文清老人向隊員們講述寧強扶貧的故事

為了深化精準扶貧認識和把握當前精準扶貧形勢,科學總結和大力宣傳陝西秦巴山區精準扶貧的有效模式和實施路徑,2017年7月,長安大學「走進鄉土鄉村•助力精準扶貧」暑期社會實踐隊前往陝西省寧強縣開展實踐調研活動。

初識羌城寧強:小城故事多

7月11日,伴隨著厚重的瀝青味和壓路機的轟鳴聲,實踐隊踏足了寧強這座小城,先後走訪了寧強縣扶貧開發局、農業局、林業局等部門。

「針對不同的需要被扶助群體,政府有不同的方案和政策。」扶貧局綜合科科長梁春華為實踐隊解釋道。梁科長從助學、助老、助殘、助醫、項目扶貧等方面為實踐隊詳細地介紹了當地的扶貧政策和措施。

「我們這兒的扶貧工作在全國還拿了很多金獎哩!」廣場偶遇的公安局退休老幹部馬文清自豪地說,「像前些時候的政府鼓勵並補助異地搬遷,村民原來住在高山,又艱苦路又不好走;現在搬到平原地區,交通方便了,發展也快了。學生上學原來走路要走半天到一天,現在就很方便啦!」

「國家計劃讓咱們2018年脫掉貧困縣的帽子,現在看來應該是沒問題的!」開出租的張大哥說道。

而根據走訪發現,當地有許多茶場和香菇種植基地,這些茶場和種植基地正是當地進行產業扶貧的成果。

產業園工人與隊員分享在產業園工作的心情

深入生產一線:經濟就業同增長

「這裡生產的比如充電線裡的小磁片會售到全國。」為實踐隊介紹生產的員工王夢瑤說道,「為了讓員工感覺到更溫暖,產業園這邊會不定期地組織一些比賽,比如拔河比賽;每個月也會為當月過生日的員工舉辦集體生日會。」

寧強循環經濟產業園中,機器運行的吱喳聲和工人一氣呵成的動作相得益彰,各種流水線工作有條不紊地生產各種小零件,偶有孩子乖巧地在工作的家長旁邊玩耍。

「自從在村子裡有了產業園,就不用到外地打工了,每天能回家和家人相聚,孩子也可以自己帶!」在與產業園工人溝通的過程中,產業園工人開心地與實踐隊分享自己的心情。

國家扶貧不斷深入,除了給予產業園經濟支持外,政府還大力宣傳吸引投資方、謀求發展,使得生產物資有更廣闊的市場;對於貧困戶,政府還會定期對其進行經濟或物資上的補助。

養殖謀出路:依託農村資源

「扶貧做的好的?那得數二道河村!」被問到扶貧工作卓有成效的村子時,大家都對二道河村的扶貧工作表示了極大的認可。

二道河村早年是一個十分貧困的村子,而如今開展扶貧工作開展得有聲有色,村志編撰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有望在不久的將來真正摘下「貧困」的帽子。

跟隨村委書記彭波等人來到二道河村產業扶貧典範——野山花中峰養殖合作社,呈現在隊員眼裡的是這樣的景致——色彩錯落有致的野花叢中整齊地擺放著一個個蜂箱,蜜蜂揮動翅膀微小的「嗡嗡」聲夾雜著陽光的芬芳,淡淡的甜香在空氣中瀰漫著。

蜂農為隊員展示蜜蜂

「這個合作社是由20戶貧困戶承包的,目前規模還在進一步擴大,除了養殖蜜蜂,還有其他的產業,比如娃娃魚養殖,獼猴桃、食用菌等經濟作物的種植,比較有效地帶動了貧困戶脫貧的速度。」彭書記為實踐隊員講解道。

「咱們這房子原來都快塌了,屬於危房,後來政府又出資給重建了,給咱解決了安全住房的問題。現在咱們扶貧項目的辦公室也放在這兒了,以後還可以發展農家樂。」蜂農指著養殖基地旁一座整齊的房子喜滋滋地說,「雖然每年只採一次蜜,但是現在收入都比較穩定了,日子也是越過越好。」

實踐隊員還了解到,如今蜂蜜銷售雖然主要由政府扶持,但還存在著渠道不廣泛、不穩定等等問題,而這些問題有望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得到而解決。

為了充分發揮農村的資源優勢,政府通過大力支持發展養殖、種植來對當地貧困戶進行科學的產業扶貧。而目前,除了二道河村,寧強縣各村的種植、養殖都也已初具規模,整個縣的生產、養殖和種植呈現出一派生機。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寧強縣真的能摘掉「貧困縣」的帽子,也會有越來越多的當地農民能夠美滋滋地過上小康生活。

此外,寧強縣高鐵站的即將完工也將為寧強的發展注入新的生機。

在了解扶貧政策在基層落實狀況的同時,實踐隊員們還將在寧強縣走訪調研時搜集到的農業扶貧資料與科技扶貧知識普及給每家每戶,讓當地居民更加了解扶貧政策。

實踐隊員表示,這次的實踐收穫頗豐。開展社會實踐不僅是大學生走進社會、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重要途徑之一,也是大學生磨練品格、增長才幹、實現全面發展的重要舞臺,只有真正做到知行合一,才能真正「肩負起時代賦予的重任」。

「大學生真的應該出社會走走看看而不是只會坐在教室裡學習。我們應該既要讀萬卷書,更要行萬裡路;既要讀懂學校的有字之書,更要研究『社會』這本無字之書。」隊長任秉叢感慨道。

(本文有長安大學供稿 作者:鄒東曉)

相關焦點

  • 2019年漢中寧強農產品春季展銷會6日開幕
    寧強農產品走出大山 深受通城市民熱捧去年4月,以「寧貨進港 港寧協作 助力脫貧攻堅」為主題的寧強特色農產品、文化旅遊產品進南通港閘推介會在諾華庭酒店舉行。此次活動由港閘區政府、寧強縣政府聯合舉辦。來自寧強當地18家企業的數百種農產品及文化旅遊產品首次在通集中展銷,吸引了眾多市民和南通當地旅行社、大型零售企業的關注。
  • 仰恩大學赴檢察系統實踐隊調研德化上湧精準扶貧工作
    隊員走訪貧困戶 馮淑婷 攝東南網7月19日訊(通訊員 劉啟龍 郭穎 本網記者 謝玉妹)近日,仰恩大學人文學院赴檢察系統實踐隊前往德化縣上湧鎮調研精準扶貧工作實踐隊先後走訪德化縣上湧鎮精準扶貧綜合中心、精準扶貧農業基地、阿英精準扶貧原生態農產品店等地,了解情況。在上湧鎮精準扶貧綜合中心,隊員們了解到,「科技農業+龍頭企業+貧困戶」扶貧模式在近兩年上湧鎮的扶貧實踐中取得豐碩成果,現代農業種植基地的規模越來越大,特色農業產品的市場越來越廣闊,2018年已經實現全員脫貧。
  • 助力復工復產|長安大學暑期實踐隊商業走訪調研
    為進一步深入調研青島市新冠疫情大背景下的復工復產現狀,掌握全方位、多角度、深層次的經濟生態恢復情況,長安大學赴山東青島「助力復工復產·感悟制度優勢」暑期實踐隊以時下推動經濟復興的熱點領域(電影行業與地攤經濟)為切入點,對青島市商業的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實地走訪調查,並根據調研結果提出有效建議舉措
  • 長安大學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長安大學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工作 2019-03-11 來源:長安大學   長安大學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緊密結合定點扶貧縣陝西省商南縣脫貧攻堅需求
  • ——長安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經驗介紹
    扶貧開發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之舉在於精準。長安大學充分發揮學校在教育資助等方面的工作優勢,立足教書育人,結合中央和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堅持精準扶貧,加大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的精準資助力度,率先出臺了《長安大學農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精準資助專項行動計劃》,以「精準、保密、服務、育人」為原則,從入學到就業對建檔立卡貧困戶學生實行全過程、全方位資助育人計劃,把精準扶貧工作落到了實處,見到了實效。
  • 長安大學赴山東青島暑期社會實踐圓滿結束
    長安大學赴山東青島「助力復工復產·感悟制度優勢」暑期社會實踐隊在指導老師許超然的帶領下,以商業、旅遊業、工業等支柱型產業為切入點,開展為期四天的走訪調查研究,並進一步深刻領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重溫紅色歷史、追憶光輝歲月。
  • 長安大學暑期社會實踐隊奔赴延安感悟初心
    7月13日下午,長安大學赴陝西延安「追尋黨的足跡,感悟黨的初心」暑期社會實踐隊全體成員到達此次社會實踐地——陝西延安。本次社會實踐活動由建工學院輔導員劉軒、李明軒老師全程帶隊指導,建工青年傳媒中心、建工學生會和建工青年志願者服務隊等8名同學參加。
  • ——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教育扶貧典型案例
    三、團體介紹  長安大學研究生支教團成員主要來自於長安大學研究生,自2013年以來,累計派遣39人前往商南縣義務支教,累計支教服務時間超過4萬小時,教育學生超過3000餘人,幫扶困難留守兒童超過600人。
  • 海南大學「暖陽行動」助力東方市開展精準教育扶貧
    海南大學陀頭村暖陽行動暑期社會實踐團隊。 林冬冬 攝海南大學暖陽行動小嶺村「七彩假期」學生動員。,來自海南大學4個學院的志願者開展暖陽行動「七彩假期」暑期支教活動。  海南大學暑期社會實踐暖陽行動團隊旨在實踐中發揮新青年作用,助力鄉村孩子教育之路和鄉村美麗建設。在陀頭村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歡迎儀式上,陀頭村書記對本次活動寄予厚望,同時也希望海大志願者能夠以自己的力量讓鄉村充滿活力。海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副書記張井富表示,這是讓大學生們能夠了解鄉村教育的一次機會,希望海大學子以勤懇的態度完成任務,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 扶貧攻堅青年有責 e兼職發起「融順大學生實踐扶貧計劃」
    扶貧攻堅青年有責 e兼職發起「融順大學生實踐扶貧計劃」 2018-07-02 來源 :公益時報  作者 : 高文興 「融順大學生實踐扶貧計劃」啟動儀式於6月30日在北京大學工學院成功舉行。來自北京部分985、211高校的實踐隊代表及輔導老師出席了啟動儀式。
  • ...助力脫貧攻堅 「三臺聯動」書寫教育扶貧奮進之筆 - 長安大學...
    治貧先治愚,扶貧先扶智。商南縣是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是陝西省11個深度貧困縣之一。長安大學承擔定點扶貧商南縣的結對幫扶任務以來,充分發揮科教文化優勢,以人才、教育、科技、文化資源建設為載體,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科學謀劃,精心組織,創新機制,紮實推進定點扶貧各項工作的順利發展。
  • 構建「一城兩區四帶多園」旅遊發展格局 「旅居在漢中」寧強主題日...
    「旅居在漢中」寧強主題日活動在西安舉行。西部網訊(記者 李卓然)今天(8月3日)上午,「旅居在漢中」寧強主題日活動在西安舉行。文化學者、陝西省文聯副主席肖雲儒向寧強縣贈送了「旅居在寧強」墨寶。活動現場,一支歡快熱鬧的羌族歌舞表演拉開了活動序幕。隨後,五位漢中旅遊形象大使作了「旅居在漢中」整體推介。
  • 盛美康獎學金」發放儀式在寧強縣天津高級中學舉行
    愛心企業情系教育,助力學子圓夢大學——「盛美康獎學金」發放儀式在寧強縣天津高級中學舉行9月7日,「盛美康獎學金」發放儀式在寧強縣天津高級中學起鳳樓舉行。2020屆20名考入大學的優秀學生發放每人2000元的獎學金。
  • 寧強脫貧摘帽 107個貧困村全部退出
    本報漢中訊(記者 李傑)10月26日上午,漢中市「打贏脫貧攻堅戰 共圓全面小康夢」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寧強縣專場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行。寧強縣委副書記、縣長黎建軍就全縣相關情況進行了主題發布。
  • 南京農業大學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典型項目
    南京農業大學自定點幫扶貴州省麻江縣以來,在教育部及相關部門的指導和支持下,立足麻江縣情,聚焦特色產業,發揮學科優勢,整合全校資源,在定點扶貧工作中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會議精神,精準施策,以實施「用金牌、助招牌、造品牌」為主線,助力定點扶貧地區打贏脫貧攻堅戰,有效銜接鄉村振興發展。
  • 西安音樂學院漢中寧強流溪溝村幫扶記
    6月14日清晨7點,端午節前夕,一輛滿載著幾十位師生的大巴車從西安音樂學院出發:由西安音樂學院副院長、著名歌唱家安金玉率領的扶貧工作隊奔赴漢中市寧強縣巨亭鎮流溪溝村,舉行扶貧幫困及慰問演出活動,為那裡的鄉親們送去節日問候。
  • 新華網 2016-08-08 昆明理工大學三下鄉服務隊赴宣威開展"精準扶貧...
    近日,昆明理工大學、上海科技大學暑期三下鄉服務隊深入宣威市羊場鎮進行為期七天的「精準扶貧·科技支農」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服務隊由兩校教授、博士、碩士和本科學生43人組成,通過深入宣威市、羊場鎮等村寨開展「精準科技幫扶」、「精準教育關愛」、「精準扶貧調研」等系列活動,以「三下鄉」的實際行動助推地方精準扶貧工作,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北交大研支團開展「思源學堂」助力精準支教扶貧
    為了發揮教育扶貧在推進脫貧攻堅中的重要作用,為貧困地區學子送去關愛,近日,北京交通大學以下簡稱北交大)第21屆研究生支教團內蒙古服務隊在返回服務地後,傳承接力「思源學堂」,攜手東北林業大學研支團科爾沁左翼後旗服務隊共同前往新營子村開展「築夢啟學」戰疫特別活動。
  • 【扶貧故事】陝西寧強縣大安鎮:合作社的「菜籃子」鼓起農戶的...
    2020年5月31日,陝西省漢中市寧強縣大安鎮金堆鋪村黨支部副書記、扶貧互助合作社負責人謝正文一邊在大棚裡忙著採摘豐收的黃瓜,一邊笑呵呵地對記者說,「通過種植蔬菜這一項帶動了30多戶貧困戶,戶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其中,每年來合作社務工的村民月收入1000多元以上,有的年收入3萬多元……」
  • 國家精準扶貧評估理論體系及其實踐應用
    實施精準扶貧戰略是中國政府新時代貧困治理與發展的重要指引,也是中國扶貧開發理論與實踐的重大轉型。國家精準扶貧工程既是重大的政治工程、民生工程,也是複雜的科技工程、信息工程。為了建立健全精準扶貧工作考核機制,黨中央提出實行「最嚴格的考核評估」制度,並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委託有關科研機構和社會組織,自 2016 年起開展扶貧開發工作成效第三方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