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浙醫在線」 關注浙江最優秀的醫生
「醫生,我最近一兩個月總是睡不著,休息不好,人沒精神。」前段時間,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情感障礙科董介正醫生的門診裡,40來歲的王女士(化名),耷拉著腦袋,在家人的陪同下,無精打採地走進診室。一坐下,她便開始向董醫生訴苦。
董醫生一邊聽她闡述病情,一邊仔細打量王女士。她身高1.58米,微微有點胖,但並沒影響她姣好的面容。
一邊是王女士在絮絮叨叨、自言自語地重複自己睡不著、睡不好,但眼神警惕、飄忽不定,似乎在隱瞞著什麼,而一旁的家屬,卻搖了搖頭,朝董醫生使眼色。難道這裡面有隱情?
記者 金晶 通訊員 李彬
外貿生意做得紅火
可近半年總是疑神疑鬼
董醫生一邊穩定王女士的情緒,一邊藉故走出診室,找家屬了解更多情況。
交談中,董醫生了解到,王女士一直做外貿生意,最近幾年,生意一直做得紅紅火火。王女士身體向來不錯,很少去醫院。
但半年前,家人發現王女士的狀態有點不對。
「一開始她老說自己晚上睡不好,心情不好,我們以為她最近事情比較多,累著了。後來持續了一段時間,我們就覺得不對勁。她精神恍惚,總覺得有人要害她,要害自己家裡人,說要逃到外地去躲避,也報過警,覺得自己手機被人監控了,必須關機,耳邊經常出現莫名其妙的說話聲音。家人發現,她還經常一個人坐在房間裡自言自語,不知道說什麼。」愛人沈先生(化名)說。
這樣的狀態持續了2個多月,因為老是關機,客戶聯繫不到王女士,影響了生意。家裡人覺得這樣下去不是辦法,連哄帶騙,以調理睡眠為由,就帶王女士找到了市七醫院情感障礙科。
症狀緩解追查病因
竟是胡亂吃減肥藥所致
根據王女士和家屬分別闡述的病史及臨床症狀,董醫生先以精神分裂症初診,把王女士收治入院做治療。但直覺告訴董醫生,事情可能沒那麼簡單,王女士這個精神分裂症跟一般的精神分裂症有點不一樣。「一般,精神分裂症患者發病年齡相對較輕,一般15-25歲比較高發,中年才發病的比較少,另一方面,王女士也沒有精神疾病的家族史,既往社會功能好,精明能幹。」董醫生說。
住院後,董醫生為王女士做了系統檢查,頭顱磁共振、腦電圖、腦血流圖、血生化、甲狀腺功能等檢查都沒有問題,排除了器質性病變。
既然身體沒有異樣,那就從抗精神治療入手。經過心理輔導和抗精神藥物治療,王女士的症狀有了明顯改善,思維漸漸清晰,開始意識清晰地回憶先前發生的事。追問病史,王女士無毒品使用史,但她告訴醫生一個情況,以前比較胖,前面就吃過幾個月的減肥藥。
原來,王女士對自己的身材一直不滿意:體重近140斤,有點胖。「我們做生意的,對自己的形象還是蠻在意的,如果能瘦一點就好了。」
半年多前,王女士認識了一個專門代理減肥產品的微商。看著這人在朋友圈發的一張張客戶減肥成功對比照,再加上朋友現身說法,王女士心動了。
「前前後後一共花了2萬來塊錢,買了三種減肥藥,吃了四五個月。這些藥的包裝說明都是英文字,一天起碼吃兩次。為了達到瘦身效果,有時候三種藥一起吃。一開始吃,確實也有效果的,2個月左右,從140斤減到了120斤。」王女士回憶道。「吃藥2個月後,其實我身體已經出現問題了,先是睡眠不好,晚上睡不著,有些厭食,情緒有些抑鬱、愛生氣,然後就會七想八想很多事情,控制不住自己。那時,藥已經是吃吃停停了。這樣又持續了2個多月,最後家人把我送醫院來了。」王女士說,「原來都是亂吃這些藥給害的!」
確診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明確病因後,王女士最終被確診為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的精神障礙,但具體為何種物質,需要到權威機構進一步檢測。經過對症治療,住院2周後,王女士身體恢復良好,目前已順利出院。
「這種病,恢復起來還是蠻快的。只要再維持治療半年,不再接觸類似減肥藥,復發機率是很小的,預後也比精神分裂症好多了,患者及家人找到原因,也鬆了一口氣。」董醫生說。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是指可引起人體大腦精神活動發生改變的一些化學物質導致人的精神活動改變。凡是攝入人體後影響思維、情感、意志行為等心理過程的物質都屬於精神活性物質,如毒品、大麻、酒精、菸草、笑氣等。
那為何吃減肥藥會出現精神障礙?「可能是減肥藥裡含有的某些化學成分,作用於大腦,使大腦神經遞質發生紊亂,引起腦功能紊亂及精神異常。」董醫生解釋。
不要輕易服用成分不明的減肥藥或保健品
董醫生還接診過好幾例服用減肥藥導致精神障礙的。其中比較典型的一個病例——
「患者是個大學男生,嫌自己胖,擔心找不到女朋友,就去網上買了減肥藥來亂吃,結果出現幻覺,做出奇怪的行為——說有個聲音引導他跑到女生宿舍,躺在女生宿舍床上睡覺,嚇得女生打電話報警。後來男生被送到我們這裡治療,好在經過治療恢復得也很好。」
董醫生說,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診斷等級高於抑鬱症,也就是說,嚴重程度比抑鬱症要高。
出現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的原因主要是:
1.濫用精神活性物質(比如酒精類、毒品類等)。
2.長期使用,形成依賴。
3.出現了一些戒斷症狀。
董醫生說,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患者,往往會出現幻覺、行為異常、妄想等症狀,影響社會功能,給工作、學習、生活都帶來嚴重影響。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儘可能避免接觸這類精神活性物質,避免成癮,如果出現症狀,及時到專科醫院就診,接受專業醫生的治療。另外,這也提醒我們,不要輕信朋友圈裡推銷的那些成分不明的減肥藥或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