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可以過自己喜歡的生活。只要不忘記這一點,自然各得其樂

2020-12-20 至聖聊國學

我們人類天生就有自己獨特的膚色、體態以及外貌。這便是在暗示我們,根據自己不同的需要,選擇自己不一樣的生活。過不一樣的生活不是「只要我喜歡,就什麼都能」。作為中國人千萬別忘記「合理」二字。我們的「中」,正是合理的意思。我們應該是「只要合理,沒有什麼不可以」。

農村有農村的一套生活方式,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生活氛圍。只要各有所安,並且能夠各得其樂,這樣才與自然法則相對應。這也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天人合一」。

無論是鄉村還是都市都有自己獨特的景色,我們應當配合當地的資源,發展各自的特色。多元化的發展,能夠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這樣豈不是更有樂趣?何必一定要向別人學習,搞到最後自己不再是自己了,而學的也不像人家。

我們熟悉的太極就是「一」。有大太極,小太極,無數的太極,都是「一」。由此可見,一能夠變多,才會叫做「多元」。我們重視道德仁義修養,便是我們的「一」。只要我們不違背這樣的大前提,想要過什麼生活,便是多元化的選擇。我們也沒有必要,要求一致

富貴人家有富貴人家的樂趣,也不缺提心弔膽的憂慮。窮苦人家有窮苦人家的難處,也有其問心無愧的坦然。很多時候,站著的認為坐著的舒服,而坐著的人未嘗不是認為站著的自在。

要過哪種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權利。但不要忘記,要用這樣的權利,必然要先儘自己的責任:道德是根本

現代人盲目求同,其實沒有這個必要。假如大家都喜歡紅花,那黃花自然就消失了。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每個人只要追隨內心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很酷了
    三、每個人只要追隨內心過自己想過的生活就很酷了。四、這兩天,我刷朋友圈看到了小夢發的內容。她和男友去日本玩,合照裡的小夢和男友笑的都很甜。看到她發給我的小視頻,那一瞬間,讓我真的好想談一場甜甜的戀愛啊。五、兩個人吵架,先說對不起的人並不是認輸了,並不是原諒了。
  • 拍照片嘛,各取所需,各得其樂
    以前,我們2個人倒是外出蠻多的,遠一點的蘇州杭州,近一點的人民廣場南京路。說得形象一點,就是一個是專業的,一個是業餘的,拍出來的照片也不好搭脈的。他是精益求精,我是喜歡打機關槍一樣地「快樂攝影」。同樣一次出行,我的出片量可以是他的20倍、30倍。各取所需,各得其樂。
  • 生活可以熱鬧熱鬧,也可以安靜,過適合自己的生活最好
    每個人都在為生活而活,小屁孩在生活,他們雖然不懂真正的生活概念,但是他們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會給生活添上不一樣的色彩;青少年是懂得生活,知道生活需要工作,可是什麼都不會他們只好奮力苦讀為自己未來的生活搭建良好的基礎;年輕人開始為生活而活,離開了父母的支柱就要靠自己的能力去生活,現在是為自己將來是為了自己的小家......不同階段的人都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愛生活是一個美好的意願,那我們又該如何去熱愛生活呢
  • 每個人的活法都不一樣,只要你開心,一切都值得
    所以,你會發展成什麼樣兒,關鍵還看你自己。二、當你和不在乎自己的人說「我生病了」,得到的回覆往往是敷衍的,只會抱怨你不懂得照顧自己,卻不會及時地出現在你的身邊陪伴你。三、朋友考雅思,拿到口語題,他習慣性地說了句:我ri!誰想考官會一點中文,就問他什麼意思,他說,「日」就是藉助太陽的力量激勵自己的意思。
  •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相信自己,就能開創出不一樣的天地
    1、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只要相信自己,就能開創出不一樣的天地。要把努力當成一種習慣,而不是三分鐘熱度。堅持才是王道,每一個你羨慕的收穫,都是別人努力用心拼來的,你可以報怨,也可以無視,但記住,不努力,連認輸的資格都沒有!早安,共勉!2、當你成功了,怎麼說都是對的!
  •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你從未落後過.
    ღ現在在說起這些事,只想說明一點,一定要和爸媽好好溝通。他們很愛你,你當然也很愛他們。但是你們卻會有很多爭吵,這是很正常的事。都說相愛相殺,只有相愛的人才會歇斯底裡不顧後果的吵罵,因為你知道無論你傷害他們多深,他們都不會離開。
  • 每個人都是有「需求」的,想通了這一點,你就會看懂所有情感關係
    每個人都是有需求的,無論是對自己,對親人,還是對朋友。需求得到了滿足,人和人交往和諧,自己也越發快樂。想要和一個人交往密切,你要知道他想要得到什麼,想要表達什麼,從他的需要出發,兩個人才會有交流下去的可能。不斷深入之後,感情會越來越好。
  • 父母只要做好這一點,孩子都可以變得優秀
    可以是做一個大家認可的優秀司機,可以是一個在村裡種地最好的農民,可以是一個菜做得大家都認為好吃的媽媽;可以開一個可口的飯菜的餐廳,顧客滿意並供養全家人。孩子不需要名校,只想要父母的陪伴和關注,只要給予他這些,他自然會優秀。
  • 張亞東:每個人都變得不愛自己
    (「年輕一代精神狀態」這個問題,我看到許知遠問過很多次,問不同的嘉賓,問採訪到的年輕人。他肯定很困惑和好奇,現代的這些年輕人怎麼這樣,哈哈哈哈。)張亞東回答說,他能看到年輕人身上的閃光點,但在當下大家的作品裡看不見這個人,看不見真的他,每個人都不愛自己,忽略自己。
  • 每個人都喜歡和嚮往隨心所欲的生活,殊不知隨心所欲根本不是生活
    早安心語:每個人都喜歡和嚮往隨心所欲的生活,殊不知隨心所欲根本不是生活!1、人一旦不存希望,生命也就休止。希望的具體表現就是欲,它形成具體的目標和實踐的動力,而令自己樂於完成它,樂於實現它,從而締造幸福的生活!
  • 想要放下一個人,不用逼自己忘記,只需做到一點
    真正愛過的人,是很難忘記的,儘管過去很多年,你可能已經模糊了對方的樣子,也忘記了曾經在一起的一些事情,但是,你深深喜歡上對方的那種感覺,一輩子都不會忘。當曾經相愛的兩個人走到盡頭,我們能做的,就是向前看,好好走餘下的路。但是,這似乎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畢竟曾經兩人深愛過。
  • 電影《一點就到家》:能遵從自己內心選擇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
    本來,他在大城市裡生活得好好的,但不知道他自己是那根神經搭錯了,硬是跑回家鄉這個山溝溝裡種起了咖啡。如果回家中茶,那也情有可原,但他放著家鄉傳統的茶葉不種,轉而種起了咖啡,這也讓他和自己的父親有了巨大的衝突,一度決裂。
  • 真正喜歡養花的人,都是熱愛生活的人
    真正喜歡養花的人,都是熱愛生活的人。喜歡浪漫,喜歡溫馨,喜歡柔情蜜意,喜歡高雅,喜歡曲徑通幽處的靜謐,喜歡田園風光的無限美好,憧憬心中若有菩提,處處都是彩雲間的生活。真正愛花之人,愛花如寶,他們真正喜歡花的原因,是花給人帶來的生機盎然,永遠讓人對生活充滿希望,充滿幻想,充滿歡樂。真正愛花之人,也許捨不得吃穿,但捨得花錢買花。真正愛花之人,都是用心去呵護花。有花,才是生活;有花,才是人生。正因為他們精心呵護,花自然清新美麗。
  • 莊子:不對自己狠一點,怎麼能成功呢
    在生活中,有些事情人們都會堅持,甚至堅持很長時間,有些人一件事情可以堅持到逝去,但最終也不會成功,因為在事情中還在考慮自己,沒有忘記自己,還在以自己主導的堅持,而不是忘我的自然而然的做事。在莊子眼中,至人、神人、聖人,都是普通人不可企及的境界。
  • 餘生做自己喜歡的事,過嚮往的生活
    有人說,忙碌奔波於生活之中的我們,想要過上《嚮往的生活》裡,那種三五知己的溫暖,人間煙火的恬淡,自然輕鬆的田園生活,太過於奢侈。等以後,等有時間了,等攢夠了錢吧……但等著等著,生活真的會變好嗎?或許,生活本無需逃離。只要為自己選擇一個自然、舒服的狀態裡,給心靈片刻的休憩,一切都會迎刃而解。
  • 只要做到這一點,便可以一生過得很浪漫,王爾德的語錄說得真好!
    可以說不完全是吧,至少這個世間還是有真愛的,還是有女孩子不在乎你有沒有錢,只在乎你有一顆真正愛她的心,她就願意為你一起奮鬥買房子,沒車子,最後再結婚。前提是多少人都太自卑了,不夠陽光,也不夠自信,才導致自己一直遇不到這樣的女孩。
  • 如何不為自己的普通而自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
    最近在看《創造營3》,喜歡的漂亮小姐姐實在太多了。姜貞羽、鄭乃馨、希林娜依·高……我都可以。她們每個人在舞臺上都是閃閃發光的,那種光芒讓同樣身為女孩子的我有一種被點亮的感覺,她們中有些人是我想成為的樣子,同時我也在有些小姐姐身上看到了害怕膽小的自己。
  •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
    我熱愛寫作,但是經常忍不住問自己一個問題:我能寫出優秀的作品嗎?在以前的文章裡也提到過,上學那會最讓我頭疼的科目是語文,語文最讓我緊張的事情就是寫作文,在規定的時間內就一個固定的主題寫下規定的字數,這真的是一件既緊張又讓人擔心的事。一直以來我都沒上過專門的文學課、寫作課之類的課程,所以總是覺得一定有一些關於寫作的方法性的東西,而我一無所知。
  • 好好愛自己,凡事不強求,順其自然
    結婚猶如「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塗磊說:愛人七分足矣,剩下三分愛自己。不管你是單身,還是有婚姻,都要「好好愛自己」,對自己好一點,天天都是情人節。好好愛自己,不看別人的臉色,不聽別人的閒言碎語,不在乎別人的眼光。
  • 只要想寫,每個人都可以成為作家。
    他在《成為作家》這本書中指出「天才是教不出來的」誤區,提出「普通人也是可以通過後天的培養成為天才的」。凡是願意寫作、能夠寫作、正在寫作的,或與寫作有關的人堅持不懈的努力都有可能成為作家。她認為一個人能否進文學創作,首先不是技巧上的問題,而是認識上的問題,跟作家氣質、心理、態度有關。不然這本書也不會風行美國文學界近80年,成為長盛不衰的經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