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江蘇的幸福河湖什麼樣?在南京舉辦的「智水」新理念與新技術研討會上,江蘇省水利廳副廳長張勁松對此進行了生動解讀:到2035年,江蘇省河湖總體建成「河安湖晏、水清岸綠、魚翔淺底、文昌人和」的幸福河湖;要讓河湖在滿足防洪、灌溉、排澇、航運等傳統功能基礎上,滿足人們親水、近水、悅水的精神需求。
本次研討會由中國(南京)軟體谷管理委員會、南京河海智慧水利研究院及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聯合主辦,近百名水利系統專家學者、行業領軍企業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商戰略合作發展,共謀智慧水利新生態。
近年來,江蘇緊緊圍繞「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目標,牢牢把握「水利工程補短板、水利行業強監管」的水利改革發展總基調,奮力推動江蘇水利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以大水利支撐大發展,推動全省經濟社會更高質量地走在前列。
張勁松在主題報告中表示智慧水利是水利信息化、現代化的發展方向,目前江蘇基本建成了防洪擋潮、除澇、調水、灌溉、降漬的水利工程體系,並在強化以數位化手段推動水利行業的業務部署和智慧決策中,為我國水利行業的立體化監測、精準化管理、規範化監督、智能化決策和便捷化服務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到2025年,江蘇全省城市建成區河湖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到2030年,列入《江蘇省骨幹河道名錄》的723條河道和列入《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的137個湖泊基本建成幸福河湖;同步推進市縣鄉村幸福河湖建設,到2035年,全省河湖總體建成幸福河湖。
河海大學原副校長、南京河海智慧水利研究院院長朱躍龍教授針對《智慧水利與流域智能管理決策》的主題做了專業解讀。朱教授梳理了智慧水利關鍵技術邏輯關係,對智慧水利大腦進行了闡釋,並對未來智慧水利的蓬勃發展流露出十足的信心。河海大學馮鈞教授分享的《知識圖譜及其水利應用》和張珂教授分享的《小河流產匯流規律與洪水預報研究進展》都乾貨滿滿,贏得陣陣掌聲,為現場水利人提供了「智水」新技術指引和新思路啟發。
會上,南京河海智慧水利研究院和新華三技術有限公司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未來雙方將重點在智慧水利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水利專業應用服務雲平臺研發以及新型水利應用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業務覆蓋防洪減災、水資源調配、水環境與水安全保障、城市水務等領域,共同為水利行業的立體化監測、精準化管理、規範化監督、為智能化決策和便捷化服務能力建設提供技術支撐。
據了解,河海智慧自創立以來,始終將科技研發與創新擺在重要位置,不吝研發投入,不斷補強技術短板,以提高研發競爭力來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重視創新人才培養,重視研發技術創新,通過完善內部創新機制和促進內外交流等形式,確保企業充滿創新活力,為眾多政、企客戶提供智慧水利解決方案,收穫市場與口碑。(崔雯雯 周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