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版 | 仁青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發端於1936年南京大學前身金陵大學所創立的「電影與播音專修科」,是中國最早的電影廣播教育單位,也是中國影音傳播高等教育的起源。近年來,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緊跟國際傳播學研究領域的前沿動態,注重網際網路傳播的跨學科研究,構建跨學科研究的話語體系,形成自身研究特色。學院於2015年2月創建了南京大學計算傳播實驗中心。計算傳播實驗研究中心的主要使命是挖掘網際網路數據,分析人類傳播行為,尋找人類傳播行為可計算化的基因。經過三年的發展,我們已成功舉辦了兩屆計算傳播學論壇,並發起成立了中國新聞史學會計算傳播學研究委員會(簡稱計算傳播學研究委員會),其中第二屆計算傳播學論壇增加了一天半的工作坊,以講習班的形式介紹計算傳播學基礎知識。工作坊學員超過60人,聽眾超過百人,來自內地、香港、美國等二十餘所高校和數據工場、百度、今日頭條、中央電視臺、騰訊等業界公司。
為進一步推動網際網路傳播的跨學科研究,培養跨學科及計算傳播學專業人才,提高青年教師、博士生及高年級碩士生的學術研究能力,加強青年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決定舉辦「網際網路傳播:跨學科研究」暑期班,暑期班將邀請網際網路傳播相關領域的研究者開設主題課程,並在學員間展開學術研討。我們致力於促進學員對網際網路傳播以及計算傳播學的深入理解,提升學員的專業技能,讓學員了解網際網路傳播跨學科研究的前沿學術動態,通過研討和學習,力爭能推出創新性的研究。
暑期班地點在南京大學鼓樓校區新聞傳播學院(費彝民樓),位於南京市中心地段,校外交通便利、公共設施先進,校內環境優雅、學術氛圍濃厚,是學術交流的理想地。暑期班的時間是2018年7月2日至6日,主要招生對象為青年教師和博士生。暑期班將提供閱讀材料、書單和數據,支持學員進行創新性研學,並頒髮結業證書,將優秀研究成果推薦給CSSCI來源期刊。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熱忱歡迎大家報名參加!
課程安排
暑期班時間
2018年7月2日--7月6日(星期一至星期五)
暑期班教師
巢乃鵬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南京大學網絡傳播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大學計算傳播學實驗中心主任。
曾入選南京大學青年骨幹教師,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擔任中國新聞史學會網絡傳播史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網絡傳播研究》(CSSCI來源集刊)主編。主要研究領域為網絡傳播與新媒體研究,主持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 。
陳雲松
哲學博士(DPhil),現任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領域為人文社科大數據、社會網絡和社會治理。先後在《中國社會科學》、《社會學研究》、《人民日報》理論版等國內權威報刊和British Journal of Sociology(教育部國際A刊)、Social Networks、Social Science Research等國際重要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多篇。2015年獲得陸學藝社會學發展基金會優秀成果獎、《社會》十年優秀作者獎;2016年獲得《社會學研究》創刊30周年榮譽作者(新銳)獎。
董光恆
心理學博士,耶魯大學訪問學者,浙江師範大學教授。
研究領域為利用ERP和磁共振腦功能成像研究網絡成癮以及網絡搜索對對記憶影響的行為和腦機制,4篇SCI論文進入ESI 高被引資料庫。近年多次作為大會特邀報告人赴美國耶魯大學、德國匹茲堡等地參加 「成癮的行為認知神經科學大會」等重要國際學術活動,在業內引起較大反響。
李永剛
法學博士(政治學理論專業)。現任行政管理系主任,教授(2010),碩士生導師(2004)。
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地方政治變革和公共政策、網際網路政治、政治學基礎理論等。2006年入選南京大學「青年學術骨幹」;2011年入選南京大學「優秀中青年學科帶頭人」培養計劃。
孫信茹
人類學博士,香港城市大學訪問學者。雲南大學新聞學院教授,雲南大學傳播與社會研究基地負責人,博士生導師。雲南省高等學校卓越青年教師特殊培養項目入選人。中國網絡傳播學會理事,騰訊騰雲智庫專家、《南風窗》特約撰稿人。
主要研究領域為媒介人類學、傳播與社會。2014年獲第二屆「全國新聞學青年學者優秀學術成果」優秀論文獎,2018年獲第四屆「新聞傳播學學會獎」優秀學術獎。
王成軍
傳播學博士。現為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奧美數據科學實驗室主任,計算傳播學實驗中心副主任、兼任香港城市大學網際網路挖掘實驗室研究員。
參與翻譯《社會網絡分析:方法與實踐》、合著《社交網絡上的計算傳播學》。致力於採用計算社會科學視角研究人類傳播行為,研究成果發表於SSCI和SCI索引的期刊,例如Scientific Reports、PloS ONE、Physica A、Cyberpsychology。2014年發起創建了計算傳播網。
溫乃楠
南京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副教授。
2012年畢業於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獲傳播學博士學位。2012年至2014年曾在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任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為健康傳播、科學傳播、媒介效果研究、青少年研究等。
趙曙光
教授,南京大學紫金傳媒研究院(北京)副院長、中國新聞史學會傳播學研究委員會副會長、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全媒體社會調查中心聯席主任。
學術支持
《國際新聞界》(CSSCI來源期刊)
《南京大學學報》(CSSCI來源期刊)
《新聞大學》(CSSCI來源期刊)
《中國網絡傳播研究》(CSSCI來源集刊)
《中國社會科學報》
費用與交通信息
1、學費:全免,無需繳納任何學費與資料費。
2、食宿交通費用:自理。主辦方將向被錄取的學員提供詳細的交通信息,價格實惠的酒店或招待所信息;學員可在南京大學附近就餐。
報名須知
由於資金和接待能力有限,因此本次暑期班將招生名額限制為30人。報名人員需提供一篇代表作研究論文(包含已發表),暑期班報名表。由講座老師組成的專家組成員評審出參加暑期班的學員,並邀請參加。
1、報名時間:2018年5月22日-6月12日
2、報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