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去看了這部口碑不錯的
《哪一天我們會飛》
對於楊千嬅的喜愛來源於她的粵語歌,百聽不厭。
作為一個演員,她也非常之成功。
不管是被無數青年男女們奉為愛情聖經的《志明與春嬌》,還是和Eason的那部情懷無限的《每當變幻時》。
都有非常之到位的表演。
她不是那種天才型的演員,但是貴在角色選擇定位的精準。
不過這部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讓我知道。。
港式青春片也有這種小清新???
excuse me?
港式青春片不都是像《香港製造》這種滿大街砍人的既視感嗎?
古惑仔呢?窮街陋巷呢?
特別是看到這種男女主回憶中學時代的這種曝光過度的場景啊。。
導演真的不是日本人??
其實真正該吐槽的還是劇情。。
千篇一律的中年危機,
男主肉體出軌死不承認
女主精神出軌毫不自知
還有熟套的三人行的青春故事
兩個中年人找回憶等等。。
末了簡直撒一大狗血,,男二死了??
唯一長得入眼的就是男二了。。
以上都是偏見。。
這還是一個講述夢想的故事,
但是它的點沒有著重放在如何實現夢想之上
因為片中的人,都實現了他們的夢想
他們面對的是真正意義上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在一次同學聚會上,眾人提及了男女主學生時代的好友(男二),女主開始不停的回憶過往,試圖尋找這個失去聯繫的老友。
她找到了男二的博客,給他不停的留言,回到學校找尋當年的回憶拍照留念。也是在這場回溯裡,她終於發現自己與記憶中這個懷抱飛行夢的男孩,有過多麼嚴重的一場錯過。。
在這個青春故事裡,
女主鳳芝夢想著環遊世界,所以她當上了旅行社職員。
男主綽號「手工王」,成為了能賺很多錢的室內設計師。
但是這個導遊只能天天窩在旅行社給客人推薦行程自己卻沒假期出門。
而設計師更慘,天天給客人賠笑臉還要滿足甲方俗氣到掉渣的各種裝修品味。
那麼看來好像只有男二,
才真正實現了那個青春的夢想。
只是年輕的飛行員啊,永遠留在了十九歲的天空中。
像極了村上春樹的某個小說人物。
這個叫蘇博文的男生,好像一直是認真固執的模樣。
他不像男主彭盛華那麼活力奔放充滿各種浪漫的心思,
他只是笨拙的搭出一個飛機形狀的不明物體對鳳芝說,
以後,我帶著你環遊世界。。
但是沒有機會了
校慶那天,鳳芝沒能打開那架準確飛到她懷中的紙飛機,
她沒能看到這個男生在山頂為她精心準備的這場盛大的飛行儀式。
而他卻意外看到了她和另外那個他的親密。
淚點崩潰在蘇博文乘著滑翔傘飛上天空的瞬間,
為什麼我們總是在留戀青春,
為什麼我們實現的所謂夢想變成了現在這樣乾澀的存在。
影片裡埋藏了很多的暗喻,
回憶裡的故事發生在97前的那段時間裡,
學校老師讓他們寫夢想企劃書。
眾生有的侃侃而談香港回歸後的局勢與機遇,
有的甚至就像不學無術的男女主三人般插科打諢。
其實誰也不知道未來在何方
蘇博文悲傷的說,
香港這樣的地方是無法實現夢想的。
他去了英國,如同當年大批移民潮的選擇。
只是造夢者頑強固執,為夢想孤注一擲奮不顧身是其最終宿命。
剩下的人在世俗沉浮裡侵蝕成疲憊不堪的模樣,
終於在喘息處停留片刻,才發現往事已矣斯人已逝。
心痛到底,也只能收拾自身再次出發。
其實飛機失事的結局不難預料,
只是留在獅子山下
青春韶華裡少男少女的仰望目光
終究是要被辜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