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宅在家裡聽歌的方式可以更「放肆」:和同好嗨聊,甚至玩彈唱,雲合唱!日前,聽歌App「蝦米」中,每首歌下方多了一個麥克風的標誌,一鍵就可以跳轉到當下最流行的聽歌方式——語音彈幕和雲合唱;彈唱App「唱鴨」則增加了更多藝人曲目的版權,樂迷們可以通過和弦混編、合奏等玩法,重新演繹這些經典音樂作品。
薛之謙、徐佳瑩、許嵩……這些年輕人耳熟能詳的歌手,有不少流行度和傳唱度頗廣的音樂作品。但受制於版權問題,可能許多喜歡用手機App來K歌、彈唱的年輕人沒法使用這些作品。而近日,阿里宣布與太合音樂集團達成數位音樂內容合作。雙方將在音樂版權、IOT智能設備、在線K歌等領域開啟數位音樂內容合作新模式。雙方的「牽手」意味著,阿里巴巴創新業務事業群旗下的蝦米音樂、天貓精靈以及短音樂創新產品鯨鳴、唱鴨將獲得太合音樂旗下藝人歌曲授權和內容解決方案,粉絲們可以盡情「玩音樂」了。
太合音樂集團是優質的音樂服務提供商,旗下擁有眾多音樂廠牌矩陣,服務不同類型的音樂人,積累了豐富、多元的優質音樂內容資源,構建了海量的音樂版權曲庫和專業的版權行銷體系。由太合音樂集團自主研發的數位音樂分發平臺DMH,將通過一站式服務的形式,為阿里巴巴的矩陣產品提供AI智能曲庫、歌單定製、場景配樂等定製服務。
目前,數位音樂平臺的蝦米音樂已經與鯨鳴實現了產品層面的打通,用戶在蝦米音樂聽歌的同時,可以跳轉到鯨鳴App發布語音彈幕與其他人形成雲合唱,體驗「玩音樂」的新樂趣;而雲集了95後用戶的彈唱 App唱鴨,樂迷們則可以通過和弦混編、合奏等玩法,打造原創短音樂作品或對歌曲進行重新演繹。
阿里巴巴集團創新事業群音樂內容合作中心負責人音果表示,雙方的合作,將開拓國內音樂領域的數位化基礎設施建設,並通過創新型產品的視聽體驗覆蓋多種類型的音樂消費場景,以滿足年輕消費者的個性化內容需求。
業內人士認為,全新的音樂服務模式,將給國內新音樂消費市場注入新的機遇。未來,優秀的歌手和作品可以在不同類型的數位音樂產品中得到更好的內容分發和運營。
文/本報記者 陳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