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21 13: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人說山西好風光,好的風光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守護。19日,山西晚報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樂山樂水」主題公益活動進行「組隊行動」,山西各地近200名志願者行動起來,來到各自家鄉的河邊、山上、景區、公園等地開展環保公益活動。兩天裡,志願者們進行了環保宣傳、文明勸導、淨灘清潔等形式多樣的活動,用實際行動鼓勵更多人用去守護家鄉的青山綠水,並在活動過程中感受山水文化之美,陶冶情操,提高修養。
19日一早,就有志願者團隊行動起來。8點,山西情緣志願者愛心團隊的三支志願者隊伍就來到太原市上蘭村竇大夫祠,汾河經這裡流入太原市內。河道巡視員張建偉跟著志願者一起行動,他說這裡每到夏天都會迎來大量人群消暑,也因此留下不少垃圾。志願者們分派工具後走到汾河畔立刻行動起來,「汾河養育了千千萬萬的山西人,我們有責任守護好自己的『母親河』。」張建偉說。汾河淨灘活動後,山西情緣志願者愛心團隊又前往玉泉山和楊家峪繼續環保行動。
8點半,文水公益順風車30多名志願者已經集結完畢,前往文峪河和西山公園撿拾垃圾。文峪河是汾河支流,西山公園是文水當地有名的晨練、休閒去處,志願者趙曉慶說,選取這兩處既是為了清潔衛生,也希望更多人看到能提高環保意識。活動進行到11點半,文水公益順風車的志願者把所到之處看到的、夠著的垃圾基本都撿拾起來,「文峪河和公園湖面上也有垃圾,有些靠近岸邊,垃圾夾能夾到,我們也儘量都撿起來。」趙曉慶說。
下午3點,陽光明媚,太原市環保志願者協會的志願者來到晉源區風峪河畔。風峪河經「八河治理」後環境改善,沿河建了步道和公園,志願者們就沿步道一路向西行,撿拾垃圾。紙箱片、煙盒、菸頭、廢塑膠袋……不一會志願者就撿了幾袋。走著走著,志願者們都聚集到橋下,這裡垃圾比其他地方多了不少。「一般橋下的垃圾都比較多,因為有陰涼,人們會在這裡休息。」65歲的志願者杜紅告訴記者,她從2009年認識張強以來,經常跟他一起做環保活動,經驗豐富。在沿途一座石質屏風的背陰處,志願者們還發現遊人野餐的遺留垃圾:一盒沒有吃完的盒飯、果核果皮、廢紙等。
此外,還有長治市義工志願者在太行公園進行了綠色健康環保行;運城市河津志願者在禹門口黃河灘進行清灘活動;呂梁市嵐縣公益365愛心協會沿嵐河岸堤撿拾垃圾,並對嵐河水體取樣進行檢測;離石青年志願者協會組織團隊在東川河永紅村段巡河淨灘,進行環保朗誦。
在參加此次活動的志願者中,有年僅幾歲的孩童,也還有年過八旬的老者,他們都身體力行,努力還山河潔淨清明。「我希望環保能成為全民的一種生活習慣。」今年80歲的志願者薛增琪說。他是太原的「環保達人」,還自費自編創辦了《綠色知音》小報並將其免費進行發放,「我想我們的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這樣我的夢想便也實現了。」
隨著活動推進,一片片沿河河灘、公園綠地、樹叢草坪在志願者一彎一拾之間越來越乾淨,展現出原本的自然之美。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參與山西晚報與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樂山樂水」主題公益活動的志願者們用行動清潔我們的山水家園,守護我們的綠水青山,也推動了全民環保理念,為提升公眾環保意識做出自己的貢獻。
採寫:山西晚報全媒體記者 馮戎 李喜芳
原標題:《「樂山樂水」主題公益活動|全省近200名志願者一起行動,清潔我們的山水家園》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