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主播背後的經紀公司:有人每月純利潤達數百萬 有人精光

2020-12-18 河南一百度

有業內人士表示,如今,河南的直播市場擁有60億元的規模。近兩年,我省與直播相關的行業快速崛起。

與此同時,直播違法內容、偷稅漏稅、數據造假……一系列負面聲音又深深影響著該行業的正常發展。

有專家呼籲,儘快出臺或修正,信息傳遞方面的法律、法規,把直播納入到法制的軌道當中,依法管理。

迷之就業觀,「95後」最嚮往的新興職業為「主播」

談到長大後想幹什麼?對於這個問題,不同年齡段的人可能有著不同的答案。

50年前,答案可能是「工人、解放軍」;30年前,可能是「科學家、工程師」;10年,前是「公務員、醫生」;而現在,這個答案變為了「主播、網紅」。

新華網此前曾發布的《95後的謎之就業觀》數據顯示,如今,48%的「95後」選擇不就業,對於最嚮往的新興職業,54%的「95後」嚮往網絡主播、網紅。

小亮(化名)今年17歲,作為一名準大學生,他常常會在聊天時被問起以後想從事什麼職業。而小亮明確表示,自己平時喜歡玩遊戲,想用玩遊戲的方式去賺錢。

「如何賺錢?」「去當遊戲主播啊!」

不過,小亮父母對此十分不贊同,「往大的方面說,做主播,對社會貢獻不大,上了四年大學,卻去『玩遊戲』,是對資源的一種浪費。往小的方面說,這一行對孩子未來的發展並不好,不值得去傾注。」小亮的父親稱,他覺得孩子這樣想,是因為現在還小,對職業規劃沒有很清晰的認識。

兩年後,直播行業市場規模或將達到800億元

其實,小亮父親的看法也是很多家長的聲音,不過,近些年,直播行業卻一直是市場上的「香餑餑」。

有專家表示,2017年,國內直播行業的市場規模在300億元左右,到了2020年,有可能達到700億元—800億元。而直播將成為除了遊戲以外的第二大娛樂市場。

在資本界,直播平臺也是寵兒,2017年5月,熊貓直播宣布獲得10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在此之前,花椒直播、虎牙直播等也都獲得了上億元的融資。

如果把網紅比作商品,直播平臺就是商場,而經紀公司就是批量生產商品的流水線。通過新老主播連麥、互刷禮物、買熱門等推廣手段,經紀公司「製造」出了大量的「網紅主播」。

回到河南本土,近段時間,不少直播經紀公司也都發展不錯。有人總結:「現在變現的形式多種多樣,只要有粉絲,怎麼都能賺到錢。」

從線上管理轉戰線下經營,他開始了創業之路

王先生是1992年人,開頭說的那間公司,就是由他成立的,主要做的就是從事與網絡直播有關的業務。

「其實,國內的直播應該算是從YY語音開始的,YY在很早前就有『公會』的存在。」王先生說,他是在2012年開始接觸直播行業的,最早是在YY頻道裡做管理員,而「公會」的實質就是經紀公司。

普通公會與平臺籤約,保證自己的主播不去其他平臺,而平臺給公會熱門推薦名額,主播通過推薦獲得粉絲。

談到為何會成立這樣一個公司時,王先生說:「2016年,是『直播元年』,看著身邊與直播平臺合作的朋友們都越來越賺錢,我自己又有這方面的資源,就也想搞一家公司。」

在河南商報記者接觸的多位從事網絡直播經紀公司的負責人中,許多人都是從YY公會管理員起家的,他們不但有著最早一批人的直播經驗,更為關鍵的是,他們認識許多專業的主播,熟知行業規則。

網絡主播「孵化工廠」,勝利者賺翻、失敗者賠慘

在鄭州市鄭汴路與未來路交叉口附近的寫字樓裡,嶽先生每天都十分忙碌,他在去年成立了一家培訓主播的經紀公司,線上線下簽約了兩三百名主播,在鄭州、登封、武漢等多地擁有工作室。

談到公司的經營狀況,嶽先生顯得很有信心,每月純利潤就有數百萬,「我們現在還在『招兵買馬』,擴大工作室。」

而與嶽先生相似的還有王先生,他在鄭東新區的寫字樓裡就擁有著有9個房間的工作室,在其他地方還有兩間工作室,線上加線下主播共有120多人,公司成立半年後就開始盈利,如今每月純利潤超過百萬。

不過,顯然,嶽先生和王先生屬於市場上「成功者」,相較於他們,有些人則就不是那麼幸運了。

據一位曾從事相關行業的李戰(化名)介紹,他曾經也是一名YY頻道的管理員,後來開始成立經紀公司,但由於運營不善,旗下的主播紛紛跳槽,現在公司裡只有兩名主播,公司想易手沒人接,加上投入的房租、設備,前前後後賠進去不少。

粉絲創造的盈利,大部分被直播平臺抽走

在不少粉絲看來,心甘情願刷禮物,完全是為了自己喜愛的主播,但他們投入的這筆錢,其中很大一部分並不是歸主播所有。

以王先生的公司為例,他們的合作平臺是虎牙,粉絲刷禮物的錢,50%的收益歸平臺,其餘的50%歸經紀公司和主播,「這50%的利潤,我們一般是按照經紀公司和主播各拿25%的方式進行分配。」

不過,根據每個平臺的特別,抽成比例也各不相同,比如嶽先生的公司,平臺抽成為45%,剩餘的則是由主播與經紀公司商議。

也有平臺和經紀公司合作,刷禮物不付費,忽悠「刷客」跟進。

市場上,目前的直播平臺有數百家,因此也不乏為了利益而產生的「混戰」。

在河南商報記者採訪中,有從事主播行業的人士透露,為了吸引粉絲刷禮物,一些規模較小的平臺會與經紀公司合作,經紀公司在背後刷禮物不付費,烘人氣。但這種情況,粉絲是不知情。

於是,為了討主播高興,經紀公司刷多少,粉絲也會跟進一直刷禮物。

除此外,觀看粉絲量、流量造假,也成為了行業內不少人熟知的「潛規則」。

主播市場不再只是說、唱時代

有人要在直播裡加入豫劇,宣傳河南文化

在嶽先生看來,直播行業雖然在河南興起的時間不長,但一些一線城市發展的已經比較完善了,主播和經紀公司也在面臨轉型之困。

「以前,拼的是顏值,坐著聊天就能賺錢,但現在不行了,粉絲們的胃口已經被養的越來越大,主播們需要更專業的才藝。」嶽先生表示,除了培訓主播才藝,他們還和一些景區、商業機構合作,利用主播的人氣優勢,開展線下活動。

「比如,我們現在就和河南的一家大型景區談合作,讓主播用直播的方式去介紹景區。」嶽先生表示,除此外,他還有一個很大的構想,河南文化豐富,但是宣傳的並不算多,他們想利用旗下主播和現代通訊技術做結合,介紹更多的河南美食、文化、豫劇等。

【聲音】

專家:出臺政策,把直播納入到法制的軌道當中

網絡直播行業快速發展的同時,一些負面聲音也層出不窮。

2017年,北京市朝陽區地稅局披露,某直播平臺2016年支付給直播人員的收入高達3.9億元,但未按規定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最終補繳了稅款6000多萬元。

不久前,蘭某利用某直播平臺,在江蘇鎮江一林區,現場直播捕鳥過程吸引網友關注送禮物,先後捕獲各類小鳥四十餘只,均屬省重點保護或國家「三有」保護動物

……

對於網絡直播,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會長宋向清認為,作為一種新型的、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網絡直播體現了技術的進步,創造了更多就業、創業的機會.同時,它也是一種現代服務的形式,可以壯大服務業經濟板塊。

不過,宋向清也提醒,直播作為一種新生事物,涉及到信息的傳遞,所以引導、監管,就成了當務之急。

他表示,對於網絡直播,首先要注重正確的輿論引導,不能傳遞涉嫌違法、虛假、和涉及黃賭毒的信息。二是要對網絡直播中出現的一些不良現象,加大打擊力度,加大規範力度,建議相關機構儘快的出臺或者修正現有的一些信息傳播方面的法律、法規,把網絡直播這種新型的傳遞方式,納入到法制的軌道當中來,進行依法管理。

相關焦點

  • 西安幾十家主播經紀公司現只剩兩家 網絡直播加速洗牌
    近日,華商報記者採訪西安多位網絡主播和相關經紀公司發現,西安主播越來越細分,經紀公司加速分化,而國內已有直播平臺融資難,有的甚至倒閉……業內分析,從新生到野蠻生長再到狂熱火爆,資本追捧之後將恢復理性,主播自身、經紀公司和平臺都在優勝劣汰,加速分化。
  • 主播講述直播幕後:有人曾花20萬隻為請我吃一頓飯!
    近年來,網絡直播飛速發展,很多年輕人成為主播大軍的一員,那麼做主播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體驗?今天我們就來聽聽主播「牛牛」直播幕後的故事。每天下午3點,瀋陽一所大學對面的公寓樓裡會有一個倩麗的身影進入,住在這裡的是一名網名為「牛牛」的年輕女孩。
  • 「網紅」主播與經紀公司是否構成勞動關係?
    「網紅」主播與經紀公司不構成勞動關係 而桃小姐與X平臺籤訂的《獨家合作協議》,雙方就開展網絡直播活動的權利義務進行了約定,沒有訂立勞動合同的合意。桃小姐無需遵守公司規章制度,工作時間和工作地點也較為自由。X平臺無需支付桃小姐固定薪酬,桃小姐的收益由雙方按比例分成。因此,雙方之間對權利義務關係的約定不符合勞動關係的特徵。
  • 空姐離職當網絡主播半年吸粉33萬 月入5萬元
    據熊貓的經紀公司介紹,熊貓屬於大主播類,粉絲比較多,所以收入比較可觀。現實中,很多網絡主播每月收入在幾千元,想要達到熊貓這個收入,還需要很長一段距離。記者調查不少在校大學生參與網絡主播網絡主播門檻比較低,架一部手機、下載一個軟體平臺就能當主播。
  • 網絡女主播色誘求打賞:「加我微信,什麼都給你看」
    年輕女主播色誘吸金,一些粉絲不惜重金打賞,有的甚至因此一步一步陷入連環騙局。市界的調查顯示,網絡直播平臺的背後,竟隱藏著一本「詐騙、色誘、涉賭、甚至老鴇牽線」行為的生意經,一個8名員工的APP能輕鬆實現月入百萬,一個出賣色相的女主播竟然在入行半年後就能在三線城市以50萬元的全款買房。
  • 深圳一網絡主播走紅後違約被判賠
    人民法院報本報訊 (記者 肖波 通訊員 徐駿)近日,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人民法院審理了一起因網絡主播違約引起的合同糾紛。被告夏某是原告深圳某公司一名籤約主播。2017年4月,雙方籤訂經紀合同,約定自2017年4月20日至2021年4月19日,某公司作為夏某的獨家經紀公司,為其策劃、安排、接洽藝人主播等活動。合同期內,夏某隻能在某公司的平臺進行直播,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與其他公司開展合作。在公司的培育、推廣和包裝下,夏某作為新晉網絡主播迅速走紅,人氣值不斷攀升。
  • 打遊戲、唱歌、賣萌 未成年網絡主播背後隱憂
    網絡直播平臺是否知情  在網絡直播平臺上,為何會出現未成年主播?早在2016年,多家從事網絡表演的主要企業負責人曾共同發布《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不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文化部也曾印發《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規定網絡主播要進行身份證實名註冊。
  • 專訪晨晨經紀人範家豪:藝人經紀是主播的引路人
    藝人經紀看主播:這四點最重要範嘉豪是晨晨傳媒的一名藝人經紀,每天,他要在手機上來回切換不同的社交軟體,搜尋高顏值的小哥哥小姐姐,將其中有意向做主播的人約談到公司來進行面試。直播吸引了很多年輕人的興趣,據調查,網紅是很多95後最嚮往的職業,其中也包括主播。每天,網絡上都會湧現大量新主播,同時也有很多主播選擇關閉自己的直播間。
  • 主播經紀公司回應王思聰被限制消費:欠了上百萬
    主播經紀公司回應限制王思聰消費網易娛樂11月23日報導 據紅星新聞報導,11月21日,中國執行信息公開網再次公布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法院對上海熊貓互娛文化有限公司發布3條限制消費令,限制上海熊貓互娛文化有限公司和王思聰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
  • 網絡主播誰是個稅扣繳義務人?
    網絡主播是近年來興起的新職業,當網絡主播通過經紀公司與直播平臺展開合作,其報酬所得是否因由經紀公司支付,就由經紀公司代扣繳稅款?這需要確定三方之間實質上是什麼法律關係。
  • 網絡主播跨平臺直播被索百萬違約金 法院:近4成網絡直播糾紛系主播跳槽引發
    光明網北京8月20日電(記者 孫滿桃)據北京市朝陽區法院今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近4成網絡直播類合同糾紛系主播違約跳槽引發。2017年至2019年,朝陽法院受理網絡直播類合同案件38件,在直播平臺訴主播違約的20起案件中,因獨家籤約主播違約跳槽引發的案件多達14件,主播跳槽頻繁已成為網絡直播業「通病」。
  • 網絡主播紅與黑①|一件件換衣服60萬人看,為退出自學會計
    兩個月前,有個經紀公司的朋友告訴她,「做主播在韓國,月入百萬元」,還讓她看其他主播的視頻,對著鏡頭舔一下,或者吃個香蕉什麼的。 最開始,她拒絕了,「我就說,我不想走這種風格,可能幹不了這種。公司的人給我洗腦,說『屌絲也是要看女神的呀』。」 做主播的第一周,她還是放不開,覺得自己是個「高冷的天蠍座」。
  • 網絡直播:數據高潮背後的色情怎麼管?
    崛起伊始,網絡直播就伴隨著人們對色情的各種遐想。如今直播越來越火熱,關注度、粉絲數、禮物的數量與價值……不斷推高的數據背後,主播、平臺、觀眾共謀了一場關於欲望的狂歡,但在這場狂歡中,所有人都受益了嗎?「網絡直播的受眾,甚至主播中很多是未成年人,露骨的色情表演,打色情擦邊球的黃段子、著裝都會對未成年人成長產生非常不好的影響。」
  • 臺灣網絡內衣主播選秀 袒胸露點大男生奪冠(多圖)
    ,20日舉行總決賽,8位參賽者以內衣造型登場,不但現場播新聞,還表演才藝,結果跌破眼鏡,總冠軍由男準碩士李升洋抱走,最上鏡頭內衣主播由洪鬱嵐獲得;不過,冠軍決定回歸校園,不會走主播之路。   誰是最佳內衣主播?經過10天網絡票選,650位參賽者中,令人訝異的是,報名信中有三分之二是男生,而且男性幾乎掩蓋女主播的風採!總決賽終於登場,穿著亮眼內衣的四男四女,一路過關斬將終於亮相,不過,想脫穎而出不輕鬆,現場播新聞當然是第一關。
  • 網絡主播「任性」跳槽,小心被索違約金
    朝陽法院依託朝陽區獨特的區位優勢,就近年來多發的文化娛樂產業典型合同案件開展調研,選取演藝經紀、演出、網絡直播三類典型合同案件進行深入研判,在分析案件特點及成因的基礎上,總結問題、提出建議,助力文化娛樂產業健康發展。
  • 直播平臺屢現網絡色情行為:女主播言語挑逗9歲男孩
    但也有一些所謂「網絡主播」利用網絡平臺的便利,幹起了不法的勾當。近日,安徽宿州警方,跨越二十多個省市自治區,摧毀了一個利用網絡進行淫穢表演的犯罪團夥,抓獲嫌疑人34人。  據嫌疑人張某交待,自己是在網上看到有人打出高價招聘網絡主播的廣告,聲稱只要坐在電腦前進行簡單的表演便能月入過萬。
  • 闢謠:經紀公司指出有人冒充帳號,宋仲基未在ins曬跟金智媛合影
    在網際網路發展如此迅猛的這個時代,各種網絡社交平臺也相應興起,成為很多人交友找樂的最佳場所。在這些社交帳號上,大家分享著自己的生活點滴,自己的三餐、自己的活動還有自己的愛人等等,只要是你想分享的事情,在網絡社交帳號上都可以進行分享。
  • 2020藝人經紀公司TOP50
    而當人們將目光聚焦在節目中百位訓練生時,背後的幾十家經紀公司也成為受關注的對象。從官方公布的選手及經紀公司名單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僅有樂華娛樂、絲芭傳媒這樣的偶像行業先鋒,也有果然天空等後起之秀。同時,藝人經紀行業裡的明星公司,也紛紛試水偶像產業。如泰洋川禾推出的新人演員品牌泰洋恆星和嘉行傳媒的子公司嘉行新悅,均輸送了旗下藝人。
  • 十幾歲孩子做直播自律公約如虛設 未成年網絡主播背後隱憂
    網絡直播平臺是否知情  在網絡直播平臺上,為何會出現未成年主播?早在2016年,多家從事網絡表演的主要企業負責人曾共同發布《北京網絡直播行業自律公約》,承諾所有主播必須實名認證,不為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提供主播註冊通道。文化部也曾印發《網絡表演經營活動管理辦法》,規定網絡主播要進行身份證實名註冊。
  • 「身陷風暴」泰洋川禾緊急聲明背後:藝人經紀公司洗牌進行時
    截至發稿前,#泰洋川禾#話題閱讀量已破2.7億,該事件堪稱「一個瓜牽起了無數個瓜」的典範:網絡傳聞澳門太陽城出事、劉鑾雄妻子甘比被凍結帳戶幾十億,傳聞在境外勢力下涉嫌洗錢、提供資金支持暴動,泰洋川禾被指與此有關,且被網友與周冬雨、Angelababy解約以及兩者片酬聯繫起來,並指向其他港資公司:傳聞從豆瓣蔓延到微博,眾說紛紜,事情真相撲朔迷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