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鐘獎一劇攬七獎:臺劇,你是有多不行了

2020-12-17 觀察者網

金鐘獎折射出臺灣電視的冷清

第47屆臺灣金鐘獎上周五落幕,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收下包括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導演等七項大獎。這對於臺灣金鐘獎是破天荒的一次,對於臺灣戲劇市場也僅此一次。這樣的紀錄,於《我可能不會愛你》是莫大的榮譽,但於臺灣電視而言,潛藏著深而抹不去的硬傷。

金鐘獎原本乃臺灣電視界最大的盛宴,到今年卻變成五個半小時的秀場。先是紅毯星光慘澹,只有屈指可數的明星撐場;吳奇隆成為壓軸大咖不說,衣錦還鄉的模樣更是讓人唏噓——「四爺」可是在內地翻紅的。再說晚會,不像一個年度頒獎禮,倒更像是《我可能不會愛你》的慶功宴。

沒有激烈廝殺,沒有佳作迭出,沒有左右為難,更沒有爆冷門。這能說明什麼?除了證明《我可能不會愛你》眾望所歸外,更能證明整個臺灣電視劇的枯竭。一家獨大,反映了對手的弱,整個市場的弱,這是狂歡過後不得不面對的事實。

兩人分獲帝後的背後藏著臺劇的傷

曾經 臺灣電視劇引萬人空巷

臺劇黃金年代「上半部」:戲劇時代

代表人物:潘迎紫、陳德容、馬景濤、俞小凡、焦恩俊

「昨夜的,昨夜的星辰,已墜落,消失在,遙遠的銀河!……」70後的觀眾一定還記得,臺灣電視劇先驅代表《昨夜星辰》、《星星知我心》在內地播出,讓當時還處於懵懂狀態的中國電視觀眾來的多少美好的夜晚。

《包青天》、《一代女皇》等臺劇曾引發內地萬人空巷,是一代觀眾心中的美好回憶。

上個世紀80—90年代,內地電視幾乎是港臺電視劇的天下,瓊瑤劇在內地的受歡迎程度自是不必說,非瓊瑤牌的臺灣劇,無論是古裝還是時裝劇也都有不可一世的魔力,諸如《包青天》、《一代女皇武則天》、《戲說乾隆》、《星星知我心》、《雪山飛狐》…這些臺劇當年幾乎所有電視臺都播出過,用萬人空巷來形容一點都不誇張。馬景濤、劉德凱、潘迎紫、金超群等臺灣演員也因為這些電視劇在內地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臺劇從此數十年佔據內地電視劇市場主要份額。

在以瓊瑤劇為代表的的戲劇時代結束後,臺劇又迎來了以柴智屏為代表的偶像時代。

臺劇黃金年代「下半部」:偶像時代

代表人物:F4、大S、鄭元暢、明道、陳喬恩、林依晨

2000年,創世紀的年代,無論從劇本編劇還是觀眾群都在翻新改變中。從苦情戲轉變成偶像劇的時期了,此時期轉變不得不感謝一位臺灣女製作人柴智屏。這位臺灣藝壇的「神秘魔法師」。她在2001年,在整個亞洲市場推出了F4神話,打造了臺灣偶像劇《流星花園》。柴智屏也因此被稱作臺灣偶像劇之母。

《流星花園》開啟了臺灣偶像劇的大門。

從此,臺灣電視開始了偶像劇之路,接連推出《土司之吻》、《薰衣草》、《情定愛情海》等劇。隨著後來偶像劇數量增多,觀眾口味不斷提高,偶像劇不再像以前那樣只局限於一段純純的愛情,兩個盡善盡美的偶像,而是開始在情節、人物、製作、包裝等各個方面,不斷密謀著升級。

隨即臺灣進入偶像劇鼎盛時期,2004年郭品超、安以軒飾演的《鬥魚》,周渝民、徐熙媛飾演的《戰神》;2005年,陳喬恩、明道主演的《王子變青蛙》;2006年,「惡」系列偶像劇楊丞琳飾演的《惡魔在身邊》,鄭元暢、林依晨飾演的《惡作劇之吻》更是捧紅了一系列滿身惡習的「壞小子」。

2008年臺劇產量最高,並在由陳喬恩、阮經天主演的《命中注定我愛你》上獲得高回報,但從此之後,臺灣電視劇市場進入低谷期。

如今 內地劇佔領臺灣八點檔

彼時有過多少輝煌,此時就有多少失落。如今,再打開電視,67個衛視,還有幾家電視臺會熱衷播臺劇?除了偶像劇還在苦苦掙扎外,其他類型的臺劇可以說是影響力微弱。更有趣又帶點諷刺的是,2012年在臺灣最紅的不是金鐘獎全勝者《我可能不會愛你》,而是內地劇《步步驚心》、《後宮甄嬛傳》、《宮鎖珠簾》、《傾世皇妃》。

現象:內地熱播劇「吞噬」臺灣螢屏

「四爺」和「嬛嬛」不止在內地受觀眾熱捧,在臺灣也播得很好,擊敗不少港臺劇。

之前,臺灣螢屏的確很少看到內地劇的蹤影,僅有如《大宅門》、《雍正王朝》等歷史正劇會在中視、東森等有線電視臺的非黃檔播出。但近兩年,內地劇進軍臺灣市場的現象日趨漸漲。從張紀中的《鹿鼎記》、《新神鵰俠侶》到高希希的新《三國》至去年的新《還珠格格》以及《宮》等熱播劇,都得到臺灣電視觀眾的認可。尤其今年,專門播放本土劇的臺視八點檔,逐漸被內地劇佔領,臺視的《後宮》,中視的《大秦帝國》,華視的《鎖夢樓》,三大電視臺在黃金時段清一色播著內地劇,就連強調本土的民視也開始播出張紀中《新西遊記》,其他諸如緯來、中天、八大、年代、高點等電視臺也都播出內地劇。更別提,今年的《步步驚心》、《甄嬛傳》等劇,收視排行都在前五。

另外,從類型上講,以往僅內地古裝劇受青睞,後來中天播過的《蝸居》、《杜拉拉》、東森放過的《媳婦的美好生活》以及後來的三立熱播的《夏家三千金》等時裝劇在臺灣收視率都不俗。如此,內地劇有點不動聲響地吞噬著臺灣螢屏。

原因一:內地劇價格便宜 「擠走」韓劇

導演尤小剛透露,內地劇增溫,價格和劇型是重要因素。據悉,這兩年韓劇價格居高,長篇韓劇一集兩萬五美金(合約人民幣15萬),而內地電視劇均價僅三千美元(約合人民幣1.8萬人民幣)。

不過臺灣電視臺面對好劇也會花血本,今年《宮鎖心玉》出售價格賣到了臺灣地區引進劇的最高價。從7月底開始,臺灣8點檔陸續有8部大陸電視劇於暑期播映,《新還珠格格》是這一波「陸劇攻臺」中最受矚目的一部。中華電視臺以新臺幣5000萬元買下《新還珠格格》版權,7月25日首播。電視臺更砸下300萬元新臺幣作為宣傳費用,以此可見臺灣對內地劇的重視。

原因二:內地劇花樣繁多 臺劇類型單一

除了價格便宜,內地劇在類型上也佔優勢。臺灣包括民視、臺視,華視,中視構成「四國爭霸」,再加上有三立,八大,TVBS這些有線強臺,收視競爭非常激烈。而近幾年,臺灣電視劇市場越發單一化,臺劇開始呈現兩極化趨勢,要麼是二十五歲以下年輕人追捧的偶像劇,總是王子愛上灰姑娘的「弱智」劇情,要麼就是45歲以上中年婦女愛看的閩南語長劇,灑狗血的婆媽劇情可以拖到幾百甚至上千集。而內地電視劇相比之前進步神速,古裝劇、歷史劇、現實題材劇類型化增多,電視劇品質也不斷提高。

缺人缺錢 臺劇沒落漸成事實

港臺劇之所以走到今天這種地步,和內地影視劇製作逐漸擺脫政策和觀念束縛,逐步回歸作品本身脫不開關係,但臺灣電視劇市場越發低迷、資金短缺、演員流失也是不爭事實。

[類型] 劇種單一 靠偶像劇死撐

80年代兩岸三地完全是瓊瑤阿姨的天下,90年代初,柴智屏開始橫掃千軍的偶像劇道路,用了短短不到10年的時間,迅速登上了螢屏的主力位置,牢牢掌握著一批年輕觀眾的視線。可以說臺灣劇自始至終以「眼淚+愛情+偶像」來抓住觀眾的心,這也是臺劇唯一的殺手鐧。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到了90年代末期,模仿臺灣偶像劇套路來製作的韓劇反倒逆襲中國市場,臺灣偶像劇漸漸被更加精緻的韓劇所取代,臺劇的「偶像劇」這枚殺手鐧銳氣大減,近幾年依舊在偶像劇方面死撐,可臺劇一貫的腔調、劇情安排、人物類型早已不能滿足觀眾的心,相對於題材多樣性、語言文化多樣性的內地電視劇,過於戲劇化、類型化的臺灣偶像劇顯得越來越「小兒科」和「幼稚」。

[演員] 不是人到中年就是「北上」

臺灣偶像劇的確是一個培育新人的搖籃,但不變的電視劇生態環境自然造成人才外流。早期的劉德凱、馬景濤、張晨光等一批曾在90年代中期當紅的臺灣男演員如今無一例外地都紮根在了大陸,甚至一些更老牌的臺灣演員如李立群、寇世勳也在大陸找到了事業的第二春。後期的林心如、吳奇隆、蘇有朋等都將事業重心放在內地,隨後的林依晨、阮經天、霍建華、安以軒……毫不例外「北上」淘金。據統計,現在橫店的藝人中五分之一都是港臺藝人。

「老」有吳奇隆、霍建華等把事業重心放到內地,「小」有陳喬恩鄭元暢也轉戰內地。

《大男當婚》導演孫皓分析,自新世紀以來,受內地日漸崛起的電視劇勢力影響,臺灣劇集的賣方市場漸漸沒落,大批資深電視工作者、演員遠赴內地淘金,臺灣本土市場嚴重萎縮,入不敷出。除了青春偶像劇與操著臺語方言的鄉土劇仍舊能夠保證市場外,曾經盛極一時的臺灣電視劇產業終於開始走下坡路。而大批曾經叱吒風雲的明星,不是沉寂了,就是到內地尋救命草。

《囧人的幸福生活》出品方賀盈時代老總張珺涵也表示,近年來臺灣的製作公司不再拍攝「正常」的電視劇,導致一大批在90年代中期走紅的臺灣演員,由於年齡的問題而陷入了一個尷尬的局面。要麼在偶像劇裡「淪落」為男主角的爸爸,要麼降價去演說閩南語的長壽劇。

尤小剛笑稱,內地一線演員的身價夠臺灣拍兩部劇了,臺灣藝人沒有理由不北上。

[行業] 環境低迷 製作資金短缺

多年來,臺灣電視人總豎起所謂「本土」旗幟,但「本土」戲難有海外市場,惡性循環下只得緊縮製作成本,讓製作環境每況愈下。

《新兵日記》總編劇李信邦曾對記者說,臺劇低迷的根源還是一個「錢」字:「經費日益縮減,沒有錢,怎麼實現製作的理想?」製作《新兵日記》時,李信邦和導演董良就缺乏經費,僅靠著「男人的理想」而堅持。劇中的飛機大炮還有步兵演練的大場面都耗費不菲,至今未能收回成本。他說:「很多臺灣電視人選擇拍電影或者進軍內地,是希望能有更多的資源來完成他們拍片的夢想,沒有人想拍爛片。」

於正也告訴記者:「內地電視劇蓬勃發展,一集一小時的製作費,約在五十萬人民幣左右(約兩百萬臺幣,如果是大製作的戲,則無上限);而臺灣,一集九十分鐘的戲,能有百萬臺幣已屬不錯。

見證了臺劇輝煌與沒落的演員黃文豪(曾出演《戲說乾隆》等熱播劇)表示,都說臺灣類型化單一,只會做偶像劇,但誰能告訴大家,做宏大的歷史正劇資金哪裡來?臺灣沒有電視臺或者公司能出幾千萬甚至上億人民幣去拍一部電視劇。其次是場地,內地有許許多多的影視城可以提供場景。別的不說,單單是央視自己一家電視臺就擁有四大影視城。除此之外,還有很多非常出名的影視城。例如浙江橫店影視城,這在臺灣是不能想像的。

相關焦點

  • 金鐘獎揭曉 大團圓結局難掩臺劇蕭條境況
    戲劇節目獎:矮子裡面挑將軍  歷屆臺灣金鐘獎,不管電視市場多慘澹,總有一兩部叫好叫座的焦點電視劇讓粉絲嘶叫吶喊。但在本屆金鐘獎的入圍榜單上,五部作品都不屬大熱作品,從戰爭劇《回家》到女性劇《含苞欲墜的每一天》到倫理劇《死了一個國中生以後》,全是文藝味道濃重、收視一般的作品。
  • 年度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14項提名,席捲電視金鐘獎
    8月28日,臺灣電視金鐘獎公布了入圍名單,由去年的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男主角藍葦華和去年戲劇節目最佳女主角黃姵嘉聯合宣布我們僅討論戲劇類、迷你劇類和電視電影類的主要入圍獎項戲劇類>《雙城故事》(豆瓣得分:6.9)金鐘54註定會成為神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大包大攬的勝利戰場!
  • 51屆金鐘獎《一把青》包攬6獎 曹瑞原獲戲劇節目導演獎
    新浪娛樂訊 昨日,第51屆電視金鐘獎在臺北舉辦。紅毯上,不僅吳姍儒、賴雅妍[微博]、吳映潔[微博]等大秀性感,更有金鐘國、陳楚河[微博]、陳建州[微博]等帥氣亮相。頒獎過程中,吳慷仁憑藉《一把青》獲得戲劇節目男主角獎,而該劇最終也獲得戲劇節目獎等6項大獎,成為最大贏家;此外,柯佳嬿[微博]憑藉《必娶女人》摘得戲劇節目女主角桂冠。
  • 臺灣電視金鐘獎揭曉 周渝民憑《回家》晉封視帝
    綜藝方面,縱橫電視圈數十年的張小燕與黃子佼拿下最佳綜藝主持人獎項,第一年播出就有好收視的《金頭腦》拿下最佳綜藝節目獎項。縱觀本屆金鐘獎,由於熱門劇集提名不多,所以除了萬眾矚目的最佳男主角,其餘獎項多少顯得有些平淡。
  • 被大眾市場遺忘的小眾臺劇
    《我可能不會愛你》在2011年播出,《16個夏天》則是2014年。前者以剩女危機為表,熟女魅力為裡,進行了一場「男女之間是否有純友誼」的大討論,最終以浪漫收場。它能夠俘獲受眾,不僅是因為點到了當時大家關注的社會話題,還有主角和配角的人設、撓人心肺的新鮮劇情,都讓這部劇具有一股「清流」氣質。人們怎麼可能不知道千年一遇的李大仁是幻夢?
  • 2020經典臺劇排行榜TOP10!《我可能不會愛你》第3名
    你心目中的第一名臺劇是哪部呢?PTT近日票選、公布2020 PTT經典臺劇排行榜,《俗女養成記》第三、《惡作劇》《麻辣鮮師》經典不敗,《想見你》不是第一名好可惜呀!面對劇荒時,就讓我們一起回味這些經典臺劇吧!
  • 金鐘視帝吳慷仁再入圍金鐘獎:勁敵非藍正龍而是ta
    第52屆金鐘獎男主角入圍藍正龍、吳慷仁、宏正、劉凱德、樊光耀  新浪娛樂訊 據臺灣媒體報導,吳慷仁連3年入圍金鐘,演技備受肯定,他也笑言「未來是個值得自己說給孩子聽的過往故事。」這次以《戀愛沙塵暴》、《望月》雙料入圍戲劇節目男主角、迷你劇集男主角,被問覺得誰是最大勁敵,他說「不回答這問題,任何人拿獎都開心,金鐘最大敵人是評審。」
  • 十年有你,盤點臺劇揮別顛沛流離新人輩出打開黃金十年
    今天小編寫的是:十年有你,盤點臺劇揮別顛沛流離新人輩出打開黃金十年   《NOWnews今日新聞》從2008年4月開始,打開了嶄新的一頁,如今邁向卓越10年。事實上,2008年可說是演藝圈蓬勃發展的一年,像是當紅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單集收視破10、最高平均收視達13,成績斐然,此劇也捧紅陳喬恩、阮經天,目前雙雙往大陸發展、成為一線大咖演員。
  • 49屆金鐘獎提名揭曉 藍正龍天心入圍視帝後
    本屆金鐘獎特別邀請由電視劇演員升格為製作人的林心如,以及第48屆廣播金鐘獎綜合節目主持人獎得主曲艾玲、阮安祖擔任揭獎嘉賓,首度擔任頒獎人的林心如表示:「很開心也興奮,因為沒有肩負過如此重責大任,很緊張。」
  • 金鐘獎8大看點,賈靜雯出道29年首爭視後,吳慷仁有望重逢前女友
    第54屆金鐘獎將於10月5日拉開序幕,金鐘獎類似於美國的艾美獎頒獎典禮,是一個電視製作獎項。此次金鐘獎頒獎典禮看點多多,賈靜雯從1990年出道至今29年首度入圍金鐘爭視後,黃子佼也發起「一人一張小燕姐」相片接力活動,為頒獎典禮提前做起宣傳。
  • 17:30直播金鐘獎 隋棠溫升豪"夫妻"獲獎呼聲高
    46屆臺灣電視金鐘獎頒獎典禮將於10月21日下午7時在臺北國父紀念館舉行,網易娛樂將從下午5時30分起對這次頒獎典禮作全程報導。金鐘視帝方面,今年很可能由已連續四次入圍,卻從未獲獎的溫升豪斬獲,而首次入圍的名模隋棠也很有可能憑《犀利人妻》中的出色表演封后。
  • 金鐘獎青黃不接劉德凱柯淑勤稱帝後,老戲骨的勝利?
    金鐘獎青黃不接劉德凱柯淑勤稱帝後,老戲骨的勝利?文/陸地上的海蠣子據臺灣媒體報導,第52屆臺灣金鐘獎於9月1日晚落下帷幕。本屆金鐘最大的看點就是中堅與新生力量整體陷落,而老戲骨們卻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認可。
  • 只有這樣的超優質良心臺劇,才有資格和《太陽的後裔》比
    這周有新劇空襲臺劇收視率前十名,而且一來就是第六名!它不是前妻和前夫撕個X都要拖八集的閩南語鄉土裹腳布長劇它不是男主女主已經臉盲到「你誰啊」式微很久的臺式偶像劇看了排行榜你就知道是什麼牛到沖天的劇了不過這些元素,將本來就一騎紅塵的破4收視率,又向上提升了一小點)第二名 《一家人》三立臺灣臺 2.93(三立用來對標民視八點檔裹腳布鄉土劇的新劇,品質其實還蠻不錯的,一直穩定在3的收視點,不過這次已經降到3以下的心理位置了。
  • 臺劇「文藝復興」
    畫面有種加了濾鏡的MV效果,柔光幾乎無處不在,運鏡的流暢度和大特寫的運用更上一層樓。但除了外因,更大的原因在於,在絕症、失憶和誤會三寶之外,男女主的愛情,還多了一層互相救贖的深刻。一年一度的金鐘獎,是Sir必看的固定節目。作為臺劇唯一權威的頒獎禮,每年的獎項歸屬總會掀起一輪罵戰。自2001年蔡嶽勳導演憑藉《流星花園》拿下唯一的大獎最佳導演獎後,偶像劇用了8年,才在金鐘獎的大獎裡佔據一席之地。
  • 第48屆金鐘獎獲獎名單
    第48屆臺灣電視金鐘獎於25日晚揭曉。結果周渝民獲視帝,苗可麗獲視後。
  • 2020金鐘獎獲獎得獎名單完整版《想見你》奪四獎成最大贏家
    據臺灣媒體報導,第55屆金鐘獎在26日盛大展開,今年的入圍名單可說是精彩無比,各個節目和戲劇的呼聲都超高,完整得獎名單也一一揭曉。  今年《罪夢者》在技術類奪下攝影獎、燈光獎、聲音設計獎、美術設計獎共4項大獎,《想見你》則先後攻下節目創新獎、編劇獎、金鐘視後柯佳嬿和戲劇節目獎一共4座,雙方都是本次最大贏家。
  • 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漸入高潮 追訪眾評委
    對於金鐘獎比賽這些年來的變化,他們的感觸可以說最為深刻。  廣州日報:今年的金鐘獎什麼地方讓你們感覺最為不同?  呂繼宏:首先賽制方面有所改進,今年第一輪複賽選手們只唱一首歌。其實選手們只要一張嘴,我們大概就知道他行不行。今年第二輪給了選手更大的空間,每個人唱3首歌,這個就比較重要了。
  • 關於舉辦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的通知
    中國音樂金鐘獎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批准設立的、全國唯一常設的音樂綜合性大獎。中國音樂金鐘獎每兩年舉辦一屆。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已在2013年舉辦了作品獎、表演獎(二胡比賽,古箏比賽、民樂組合;鋼琴比賽,鋼琴與弦樂重奏比賽;聲樂演唱比賽【美聲組、民族組】和流行音樂大賽【男聲組、女聲組,組合組演唱】)、理論評論獎、終身成就獎四個子項目的相關項目的比賽,2014年將舉辦第九屆中國音樂金鐘獎表演獎管樂【長笛、單簧管】、合唱比賽,為了確保本屆金鐘獎賽事活動高規格、高質量的順利進行。
  • 金鐘獎和百花獎毯星服裝對比太強烈,一組像穿地攤貨一組像穿高定
    金鐘獎百花獎只差一天,走紅毯的女星卻完全不能比;金鐘獎和百花獎毯星服裝對比太強烈,一組像地攤貨一組像高定服!本文文字原創首發,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近段時間真的是各種獎項扎堆的日子,這幾天先是百花獎再是臺灣的金鐘獎,過半個月又是內地電視劇的金鷹獎,可謂是演員們會拿大獎拿到手軟啊,也不知道有沒有明星能幸運憑實力地拿個大滿貫的呢!今天我們不說這些獎項,我們專門來說說來參加這些頒獎現場的女星們!
  • 臺灣基督徒主播舒夢蘭獲金鐘獎:一切榮耀歸給上帝!
    『聚焦全世界』六年來共獲得金鐘獎九項提名,連同這次敲鐘兩次,這份恩典與榮耀,已經超乎我這個渺小人物的所求所想…」「很多觀眾問我:『你一個女孩子,為什麼要去那麼危險的地方? 』老實說,我無法回答,因為有時候不是我選擇地方,而是地方選擇了我,每個人來到世上,總有一項屬於自己的使命,或許,我的使命就是將世界帶到您的眼前,讓每一個人都更認識我們所生存的地球」「#謝謝我最愛的媽咪和姐妹們與我度過這恩典滿滿的夜晚 一切榮耀歸於主『因為他們不是靠自己的刀劍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勝.乃是靠你的右手、你的膀臂、和你臉上的亮光、因為你喜悅他們-詩篇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