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父「喬治.華盛頓」
兩百多年前,當時的美國還是英國的殖民地。在維吉尼亞,一個叫「喬治.華盛頓」的大富翁,揭竿而起,被推選為「大陸軍」的統率,開始了艱苦的獨立戰爭。華盛頓的「大陸軍」穿著破爛,松松垮垮,缺槍少彈。
大陸軍
華盛頓花了不少精力來整頓這支民兵武裝,同時也吸收了全世界不少熱愛打仗的俠義好漢們。1776年3月,華盛頓首戰告捷,指揮大陸軍奪取了英軍佔領下的波士頓,把英軍司令豪將軍打得狼狽逃竄。但在8月份的長島戰役、11月份的紐約保衛戰中,都被英軍打敗。軍隊倉猝混亂的撤離了新澤西州。華盛頓畢竟是世間少有的一條好漢,屢戰屢敗。1776年聖誕之夜,華盛頓帶領不足三千人的大陸軍偷渡滿是浮冰的德拉瓦河,在大雪紛飛中成功奇襲特倫頓。隨後1777年1月,趁英國援軍未到,又奇襲普林斯頓,滅敵四百,再獲全勝。
1777年夏天,面對強大的英軍。華盛頓撤往南方。9月11日的布蘭迪萬河戰役中大陸軍再次遭受慘敗。因為與英軍的差距太大了,在最艱難的日子裡,華盛頓率領穿著破爛衣服的幾千人大陸軍在大雪寒風中撤迴環境惡劣的佛吉谷。1778年2月,一名曾服役於普魯士軍的軍官,馮.施託伊本來到佛吉谷,自願幫助華盛頓訓練軍隊。施託伊本在佛吉谷改進了大陸軍的戰術和作戰紀律。極大地增進了大陸軍的戰鬥力。在佛吉谷的訓練,使大陸軍煥然一新,徹底擺脫了烏合之眾的狀態。
因為大量的印第安人幫助英國人,1779年華盛頓對印第安人展開了血腥的報復,大肆屠殺印第安人,迫使印第安人逃離家園遷徙至加拿大。
1781年10月,華盛頓指揮美、法聯軍取得了獨立戰爭中最大的一次勝利也是決定性的勝利「約克敦大捷」 兩年後,英國正式承認美利堅合眾國獨立。
1783年12月4日,華盛頓在紐約市發表演說並辭去他在軍隊中總司令的職務。居功至偉的華盛頓表現出了無人可及的領袖風範,拒絕一切挽留,回到自己的莊園,繼續做他的莊園主。1787年憑藉他的威望,讓他主持制定了美國第一部憲法。他的支持者和他的名望對各州批准這部憲法起到了重大的作用。《聯邦憲法》的實施,結束了13個州的鬆散聯盟,終於讓美國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國家。制憲會議後,華盛頓第二次歸隱莊園。
華盛頓紀念碑
1789年,華盛頓當選美國首任總統。1797年3月,在連續兩屆任期結束後,華盛頓又一次自願放棄權力,再度隱退弗農山莊園。1799年12月14日病逝,年僅67歲。
「國家之前進在於人人勤奮、奮發向上。正如國家之衰落在於人人懶惰、自私」
歡迎在評論區評論,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