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管藥品代購 保障群眾健康(來信調查)

2020-12-15 海外網

金 豔繪

核心閱讀

近年來,一些國外藥品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少人長期從事代購生意。但是,有些國外藥品中含有我國明令禁止的成分,不僅有明顯的副作用,而且長期服用也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

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應當多向專業人士諮詢。同時呼籲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強對藥品代購行為的監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安徽合肥市民王迪(化名)通過代購,買到了備受網友追捧的某國外減肥藥,但是服用不久就出現頭暈噁心、口乾舌燥、心跳加快等身體不適症狀。對此,代購給出的解釋是「屬於正常反應」。王迪覺得這款減肥藥效果確實明顯,也就沒再多想,繼續服用。

然而今年8月,上海市禁毒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指出以該減肥藥為代表的一批網紅藥品中,含有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成分,長期服用容易造成藥物依賴,損害健康。王迪說,這讓她十分後怕。

近年來,一些國外減肥藥、眼藥水、藥膏等藥品在國內流行起來。這些藥品在網絡、微商等渠道銷售,通過郵寄、代購途徑進入我國市場,不僅沒有任何資質許可,其中有些藥品還含有我國禁止使用的成分。

這些藥品是怎麼進入我國市場的,有哪些危害?如何進一步加強網絡賣藥行為的監管?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一些網紅藥因「見效快」而在國內市場流行,網購流程很簡單

王迪所使用的減肥藥,是國外一家美容機構生產的,因其見效快、減重明顯,2013年起在國內市場流行開來。

記者找到一些賣家宣傳資料,均聲稱服用這款減肥藥後,一般一個月可減重8至15斤。江蘇南京市民於蘭(化名)從2017年開始服用這款減肥藥,在很短的時間裡就從130斤減到90斤。王迪服用這款減肥藥第一個療程後,也從120斤減到了100斤。

明顯的減重效果讓這款減肥藥受到不少消費者的青睞,各種代購、微商大量出現。王迪說:「代購賣藥時,還專門拍攝了在藥店門口排隊領藥的視頻,以證明藥品的來源可靠。寄給我的藥是用透明小藥袋裝起來的,然後封進白綠兩色包裝袋,袋子上寫著我的名字。」

今年8月,部分網紅藥品含違禁成分的消息發布後,不少代購、微商銷聲匿跡,但是網購的渠道並沒有徹底斷絕。記者以「某減肥藥」為關鍵詞在網上搜索,仍能發現不少網文打著「科普」的旗號,吹噓該減肥藥的功效,有些還附上了代購的聯絡方式,聲稱「誠信代購」。

記者聯繫到一名代購,表示想購買一個療程的某減肥藥。對方簡單詢問記者的個人情況後,發來一份調查問卷,要求記者填寫身高、體重、血壓、心臟狀況、過敏史等一些基本情況。代購還表示,主藥、輔藥的搭配根據個人體質、減重需求等會有不同變化,售價從2200元到4800元不等。記者問:「現在還可以正常出貨嗎?」代購表示可以正常出貨,有代購、直郵等方式,但都需要提前轉帳。「會有什麼副作用?影響健康嗎?」記者接著問。對此,代購表示:「這款減肥藥是國外合法銷售的藥品。」

部分網紅藥含違禁成分,有副作用,成為不少消費者的困擾

「噴一下,鼻塞立刻緩解」的鼻炎噴霧,「只需一天,症狀全消」的感冒藥,還有「全身傷痛都能治」的止痛藥……近年來,國外一些藥品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成為網紅藥,並形成了龐大的代購市場。在一些微商、代購的宣傳中,往往突出強調「見效快」。

記者採訪了一名做常用藥測評的網友,他表示,網紅藥之所以被大家追捧,主要原因就是見效快,「有一款感冒藥,只要服用一天,就能基本緩解咳嗽、流鼻涕等症狀。一些減肥藥也是這樣,確實能快速減重,這對試過很多方法都瘦不下來的人來說,很有吸引力。即使知道有副作用,很多人也願意嘗試。」

王迪表示,第一次服用網紅減肥藥就感覺不想吃飯、口乾、頭暈,睡覺很容易驚醒。還有消費者表示,吃藥後精神很亢奮,但整個人的狀態並不好,還會嘔吐。在這款減肥藥生產機構的官方網站上,記者看到了它的正式名稱:芬特明(phentermine)。

據上海市禁毒辦提供的資料顯示,芬特明作用於擬交感神經,通過抑制食慾達到減肥作用,但其有效性和安全性還沒有經過科學證明。含有芬特明成分的藥品在一些國家被批准用於肥胖症的輔助治療,但是在我國,芬特明是被明確管制使用的精神類藥品。據上海同仁醫院藥劑科主任李玲介紹,口乾、失眠等都是服用芬特明後的常見不良反應,除此之外,它還可能產生心肌病、心臟瓣膜病等嚴重不良反應,不建議長期服用。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像這款減肥藥一樣,療效快但副作用不小的網紅藥並不在少數。

比如國外生產的一款鼻炎噴劑,可以迅速緩解鼻塞等症狀,但有消費者表示,一開始效果很好,停用後鼻炎卻比以前更嚴重了。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藥師王哲表示,「這是因為鼻炎噴劑裡有種成分可以快速收縮鼻部血管,但如果長時間使用,極易導致藥物性鼻炎,使原本的過敏性鼻炎更加嚴重。」

還有一款號稱可以迅速去除紅血絲的眼藥水也常常被代購推薦,但它含有鹽酸四氫唑啉。專業人士指出,這種成分產生的作用是暫時的,頻繁使用更會產生依賴性。

此外,有些藥品雖不含明顯有害的成分,但有明確的禁忌事項和用法、用量限制。比如一款止咳藥,有代購宣稱該藥品「天然無副作用,適合嬰幼兒」。而王哲表示,這款止咳藥中含有乙醇,對兒童健康可能造成損害。

「藥品具有兩重性,既有治療作用,同時會有不良反應。」李玲認為,用藥不可盲目跟風,要遵從專業指導。公眾選擇和使用藥品要謹慎,多向專業人士諮詢,至少要了解其中的主要成分。

加大監管力度,落實平臺主體責任,強化行業自律

為保障公眾用藥安全和合法權益,我國對藥品生產、經營、使用等制定了嚴格的法律制度,特別是按照新修訂的藥品管理法,藥品零售必須經過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的批准,取得經營許可證,無證不得經營藥品。對進口藥品,藥品管理法實施條例也明確規定:「國外企業生產的藥品取得《進口藥品註冊證》,中國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企業生產的藥品取得《醫藥產品註冊證》後,方可進口。」

根據財政部等部委《關於調整擴大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的公告》(2019年第96號),《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2019年版)》中並不包含藥品。無論是跨境電商平臺還是個人,通過海外代購方式銷售清單以外的藥品均涉嫌違法經營。

然而,記者在調查中發現,網絡平臺存在海外藥品代購,很多藥品代購只是利用其在國外工作、生活的便利,並不具備相關資質,也沒有藥師或藥學技術人員的指導。一些微商為了發展業務,還在國內招收「代理」幫助其推廣和銷售藥品,只需要預付貨款就可「加盟」,對資質沒有任何要求。目前,對這種海外代購藥品的監管是難點,更需要平臺落實主體責任,發揮積極作用。

中國藥科大學國際醫藥商學院教授陳永法認為,通過微信、微博等渠道購買的境外藥品,安全性和有效性都不能得到保障,對於消費者的健康權益有很大威脅。他說:「一方面,境外藥品來源的真實性無法核實,沒有權威部門的審核把關,藥品的安全性無法考察;另一方面,缺乏專業指導的購買和使用,往往易造成健康隱患,甚至二次傷害。」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已經有數十起因為代購藥品而獲刑的案例。今年5月14日,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對一起代購某國外減肥藥的案件作出判決,被告人王某在沒有取得藥品經營許可的情況下,與他人共同代購某國外減肥藥,通過導遊夾帶回國,加價銷售牟利,犯非法經營罪。2019年12月26日,江蘇省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銷售某國外減肥藥的馮某燕、唐某月等6人因銷售明知摻有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食品,犯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依託微博、微信等平臺進行海外藥品代購,銷售渠道多、散、雜,通常具有隱蔽性,難以進行全流程追溯、監督。」陳永法認為,應當加大監管力度,加強監管部門之間的協同配合,提高監管效率;電商平臺應當對其用戶發布的信息加強日常管理,對海外藥品代購信息及時處理,營造良好的藥品網絡銷售環境;暢通消費者投訴舉報通道,嚴厲打擊非法藥品代購行為;大力開展科普宣傳,為公眾普及網絡購藥安全知識。(記者 沈童睿 巨雲鵬 人民網記者 沈王一)

《 人民日報 》(2020年12月14日 第07版)


責編:扈嘉翼

31937751,.嚴管藥品代購 保障群眾健康(來信調查),.2020-12-14 09:14:21,.204516,.扈嘉翼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來信調查:網紅藥流行國內市場,怎麼管?
    同時呼籲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強對藥品代購行為的監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安徽合肥市民王迪(化名)通過代購,買到了備受網友追捧的某國外減肥藥,但是服用不久就出現頭暈噁心、口乾舌燥、心跳加快等身體不適症狀。對此,代購給出的解釋是「屬於正常反應」。王迪覺得這款減肥藥效果確實明顯,也就沒再多想,繼續服用。
  • 人民日報:海外代購藥品流行國內市場,怎麼管?
    近年來,一些國外藥品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少人長期從事代購生意。但是,有些國外藥品中含有我國明令禁止的成分,不僅有明顯的副作用,而且長期服用也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專家提醒,消費者在購買藥品時,應當多向專業人士諮詢。同時呼籲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強對藥品代購行為的監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
  • 專家:加強對藥品代購監管
    同時呼籲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加強對藥品代購行為的監管,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安徽合肥市民王迪(化名)通過代購,買到了備受網友追捧的某國外減肥藥,但是服用不久就出現頭暈噁心、口乾舌燥、心跳加快等身體不適症狀。對此,代購給出的解釋是「屬於正常反應」。王迪覺得這款減肥藥效果確實明顯,也就沒再多想,繼續服用。
  • 人民日報調查「藥品代購」:網紅減肥藥竟是管控精神類藥物,已有多...
    這些藥品在網絡、微商等渠道銷售,通過郵寄、代購途徑進入我國市場,不僅沒有任何資質許可,其中有些藥品還含有我國禁止使用的成分。 這些藥品是怎麼進入我國市場的,有哪些危害?如何進一步加強網絡賣藥行為的監管?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 藥品代購也瘋狂 印度世界藥房東風代購靠譜嗎?
    這家位於德裡大學附近的藥店,經常有中國留學生光顧     【慧聰廣電網】羊城晚報記者調查發現,在網際網路上發帖求購海外進口藥品的大有人在。然而,雖然海外代購藥品的價格只是國內市場上同類藥品的十幾分之一,但由於代購渠道缺乏監管,服用代購進口藥的患者的健康有極大風險。此外,從事海外代購藥品還面臨著違法的風險——根據我國法規,凡未經批准進口的藥品,均以假藥論處。
  • 管控藥品非法代購 也應在新藥研發、價格普惠上下功夫
    據12月14日《人民日報》報導,近年來,一些國外藥品受到消費者青睞,不少人長期從事代購生意。但是,有些國外藥品中含有我國明令禁止的成分,不僅有明顯的副作用,而且長期服用會對健康造成嚴重損害。今年8月,上海市禁毒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明確指出在一批國外網紅藥品中,檢出國家管制的精神藥品成分,長期服用容易造成藥物依賴,損害健康。
  • 微信海外代購藥品 網購藥,靠譜不?
    近年來,購買藥品也從線下發展到線上,與此同時,各種網上買到假藥導致病上加病的新聞報導也屢屢見諸報端。據記者調查了解,一部分市民在網上買過藥,還有一部分市民表示,藥品這一類特殊商品還是在實體店購買放心。那麼,網購藥物,可靠性有多高?
  • 【禁毒攻堅】她不是「藥神」是毒販:竟從國外為他人代購這種藥品!
    【禁毒攻堅】她不是「藥神」是毒販:竟從國外為他人代購這種藥品!明知是毒品仍鋌而走險經審查,2018年,沈某到印度工作時,順便開展「海淘」代購業務。一開始,她只代購一些印度產的保健品和治療腳氣的藥膏,一名顧客通過朋友介紹添加她的微信後,提出請她代購阿莫達非尼藥品,沈某幫著代購了兩次,以為是普通的藥品。
  • 綿陽市三大手段強化藥品安全監管 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綿陽市三大手段強化藥品安全監管 當好群眾健康「守門人」   近年來,綿陽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緊緊圍繞建設西部經濟生態文化強市和「食品藥品安全放心市」總體目標,充分運用信息化手段加強藥品安全監管,提升藥品質量安全保障水平,當好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的
  • 省內領先 嶗山區為衛生室免費配備藥品儲備溫控設備
    青島新聞網1月4日訊(記者 任俊峰)為加強使用單位藥品儲備質量監管,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嶗山區在全省率先為97家一體化衛生室免費配備藥品陰涼櫃和冰箱,每個社區衛生室設有專門陰涼區,確保藥品儲存符合規定溫度要求和質量安全有效。
  • 代購藥品種類較多 購藥患者的求情信
    劉福應的辯護律師周小羊表示,警方調查發現,劉福應所銷售的藥品有三類,除治療癌症一類的仿製藥外,還有精神類藥物和偉哥,且涉案案值較大。「他(劉福應)本人和我說,他代購的藥物中抗癌藥佔絕大多數。」負責批捕此案的檢察官向新京報記者介紹,案件目前處於批捕階段,還沒有移送檢察院,「他涉及的藥品比較多,各種各樣的藥物都有。」
  • 檢察機關辦理群眾來信「件件回復」工作機制與要求
    辦理群眾來信,是檢察機關服務群眾、落實司法為民宗旨的具體體現,為此,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辦理群眾來信工作規定》(下稱《辦信規定》)作出了對檢察機關辦理群眾來信相關工作機制及工作要求的系統性規定,而《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下稱《刑訴規則》)則從具體實施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的角度,進一步明確、細化了辦理群眾來信的制度、機制及工作要求。
  • 醫院自製藥熱賣催生網絡代購 醫院:網上來源無保障
    自製藥火了,也帶火了代購!現代快報記者調查發現,有一些商家通過網絡下單郵寄的方式,做起了代購的生意。不僅是南京,北京、上海等地醫院的自製藥劑也在網上賣得火熱。調查知名醫院自製劑網上賣得火在一些網購軟體包括二手平臺上,都有一些商家表示可以代購南京各大醫院的自製藥劑。
  •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醫療保障局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4月14日北京市落實第二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和使用工作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建立規範化、常態化的藥品集中帶量採購模式,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
  • 最高檢與食品藥品部門共同印發意見 合力保障食品藥品安全
    人民網北京10月10日電 (薄晨棣)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見》,近日,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央網信辦、國務院食品安全辦等食品藥品有關部門共同印發《關於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依法保障食品藥品安全的意見》(下稱《意見》),就各部門在檢察公益訴訟中加強協作配合,更好地保障食品藥品安全達成共識。
  • 守護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牡丹江中院召開全市法院打擊食品藥品犯罪新聞發布會
    嚴厲打擊食品藥品類犯罪,9月7日,牡丹江中院召開打擊食品藥品犯罪新聞發布會。牡丹江日報、牡丹江晨報、牡丹江電視臺、牡丹江廣播電臺媒體記者受邀參加了此次新聞發布會。3件典型案例食品藥品安全涉及千家萬戶,關係到廣大群眾的切身利益,全市法院擔負著保障公共安全、維護公共利益的重任。
  • 保障好群眾「舌尖上安全」
    朱是西深入企業調研指導食品安全時強調時刻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保障好群眾「舌尖上安全」本報訊 (記者 滑清泉 見習記者 楊 森)12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深入位於駐馬店高新區的河南尚品食品有限公司,專題調研食品安全,強調要時刻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圍繞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加強源頭嚴管、渠道嚴控,切實保障好廣大群眾「舌尖上安全」。
  • 藥不對症,入帳千萬,「日本神藥」迷信下的藥品代購市場
    「包治百病」的日本藥品「代購真的什麼都敢賣。」一位在日從事醫療行業的國人表示,所謂的「黃金減肥套餐」,其實是甲狀腺激素類藥品和治療便秘的「瀉藥」,在日本要拿著醫囑才能夠買到。對於代購們而言,銷售處方藥並不是一本萬利的致富經,除了違反法規,還承擔著巨額賠償的風險。Atsuko強調,日本醫療事故的賠償金額非常高,所以日本的醫生和藥劑師都會加入醫療事故保險,當面臨患者的起訴時,如果發生賠償會有事故保險的保障,但是對於像是代購這樣的一般民眾來說,風險非常大。
  • 海淘商家出售藥品真偽難辨 代購進口兒童藥靠譜嗎
    海淘商家出售藥品真偽難辨 代購進口兒童藥靠譜嗎 2016-11-07 04:07:38來源:北京青年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