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江蘇榮鑫偉業新材料有限公司壓塊車間內,模壓機正在把還原窯輸送來的半成品,模壓成5公斤重左右的圓柱形成品。進入四季度,該公司繼續拓展市場、增加產能,力爭超額完成全年目標。
榮鑫偉業是鹽城市引進的一個重特大項目,總投資45億元,主產品低鎳基新材料,屬國家鼓勵類循環經濟高新技術項目,也是鹽城臨港產業發展的一個代表。今年以來,鹽城市把加快建設臨港新型產業基地作為推進沿海開發開放的重要內容來抓,全市臨港產業加速發展。鹽城市發改委統計數據表明,1至10月份,全市新開工億元以上臨港產業項目72個,總投資222.33億元;沿海經濟區累計完成開票銷售940億元,實現稅收65億元,同比增長13.2%、11.7%。
項目特別是重大項目,是擴大有效投資、穩定經濟增長的「壓艙石」。鹽城始終堅持項目為王,緊盯年度投資計劃、項目建設目標,全力以赴強化項目落地,抓好項目和投資工作,為實現經濟平穩健康增長和產業強市奠定堅實基礎。今年全市沿海發展重點項目76項,總投資2133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526.5億元。1至10月份完成投資464.2億元,佔年度計劃投資88.2%,超序時進度4.9個百分點。海工重型裝備、啟航未來智能終端產業園等56個項目超時序進度要求,其中遠景雲中心、納盛特生物科技、領勝3C產品等13個項目竣工投運。
9月28日,國家電投集團協鑫濱海發電公司2×1000MW發電工程2號機組首次併網一次成功。協鑫火電項目於2015年9月19日開工建設,目前1號機組已投入運行,2號機組在進行整套實驗後於近期完全進入商業運營。該公司副總經理許良認為,項目實施後將為濱海發展臨港產業提供重要支撐。在我市,央企是臨港產業發展的重頭戲,1至10月份,15個在建央企項目完成投資122.25億元,佔年度計劃的83.5%。
新能源產業是現代海洋經濟發展的優勢產業、綠色產業,也是鹽城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近年來,鹽城積極發揮地處沿海的區位優勢、交通優勢、資源優勢和配套優勢,規劃建設新能源及裝備產業園。全市海上風電規劃容量為777萬千瓦,佔全省70%,是江蘇打造「海上三峽」的主戰場,目前新能源裝機總量、發電量均居全省前列。11月3日,鹽城·射陽(上海)新能源產業合作說明會在上海舉行,現場籤約能源物聯網、新能源裝備等7個項目,計劃總投資123億元。
走進江蘇明月產品展示廳,由海藻製成的各種功能食品、保健品、創可貼、醫用紗布、手術縫合線、海藻化妝品、海藻肥料等讓人目不暇接。目前,大豐明月海藻酸鹽二期項目投產達效,公司可形成年產1.2萬噸海藻酸鹽的生產能力,實現年產值50億元,利稅10億元。11月6日,由鹽城市豐海公司製造的世界首臺套「風光儲互補智能微電網海水淡化」設備,在海南省三沙市趙述島成功出水。這標誌著豐海公司自主研製具有全球先進水平的海水淡化設備正加快走向市場。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鹽城市積極謀劃和推進現代海洋經濟,綠色海洋產業加快發展。1至10月份,全市海洋新興產業實現開票銷售245.3億元,完成稅收1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