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120周年校慶能夠成為一個契機,讓兩岸五所交通大學進一步匯聚優勢,由國內一流跨越至世界一流,為交通大學的發展注入更強大的活力。」12月18日,北京交通大學思源樓會議室裡,海峽兩岸五所交大代表正就如何推進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工作並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交通大學的社會影響力展開熱烈討論,共同描繪「五校同心創一流」的美好願景。北京交通大學校長寧濱、西安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宮輝、上海交通大學黨委副書記朱健、西南交通大學副校長朱健梅、新竹交通大學校長幕僚長裘性天與五所交大母校校慶辦、宣傳部、校友會等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會議由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陳峰主持。
寧濱代表北京母校向與會兄弟院校代表表示熱烈歡迎。他深情回憶起20年前參加交通大學百年校慶時的情景,同時指出,希望五所交大通過120周年校慶回顧歷史、展望未來,相互學習交流,共同商討應對挑戰、抓住機遇的新思路、新舉措,共鑄交通大學第二個百年新輝煌。期待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成功舉辦,在交通大學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陳峰表示,海峽兩岸五所交大齊心合力開展校慶活動,在交通大學歷史上具有重要的開創性意義,北京母校將充分發揮地處北京的地緣優勢,在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工作中發揮好橋梁和紐帶作用,積極溝通協調,為辦好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盡綿薄之力。
宮輝向與會代表通報了西安母校負責推進相關校慶項目的進展情況,並就下一步工作開展提出了務實可行的意見建議。他提議,在前期充分論證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校慶各項工作的輕重緩急,制訂好2016校慶年活動整體規劃。他還從長遠發展的角度提出了「120後」的概念,倡議五所交大在120周年校慶後繼續加強聯動與合作,深化文化交流共享,以此次校慶為契機「演練」和打造協同合作新機制。「特別要在年輕人中間,培養共同情感,培育共同記憶,探索定期交流機制」,宮輝的發言得到了與會代表的一致認同。
朱健就上海母校圍繞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前期開展的各項籌備工作作了情況通報。他表示,希望此次校慶從增強文化軟實力的角度,更加注重積澱、反思和弘揚交通大學精神文化,更加注重塑造強化交通大學形象標識。同時,針對120周年校慶籌備工作,他提出了「有分有合」和「更聚焦、更落地」的整體思路,強調做好各母校間分工協調,確定好各項工作的時間表、路線圖。「我們一定要組織好120周年校慶,要在全球範圍發出交大聲音,大力傳承交通大學的精神和傳統。」 朱健飽含激情地說。
朱健梅說,我們要舉辦的不僅僅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校慶活動,更重要的是以120周年校慶為契機,五所交大的精神傳承,優勢資源整合互補,信息共享,形成合力,共同將交通大學這張名片打造得更好,把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辦成一場高水平的學術、文化交流盛會。同時還就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各項具體工作的推進路徑和時間節點等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裘性天講述了兩岸交大校友交流互助、奮發圖強的動人故事,表示五所交大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此次五所交大共慶交通大學雙甲子生日意義重大,希望通過此次校慶能夠讓全世界進一步了解交通大學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貢獻,引導青年一代更好地傳承老一輩交大人的優良傳統,使交大精神在海峽兩岸不斷發揚光大。
座談會上,五所交通大學相關負責人分別匯報了校慶共同項目的策劃開展情況。會議期間,召開了五所交大校領導閉門會和分組討論會,與會代表圍繞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工作項目如何「落地」展開深入討論。大家一致表示,將在落實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第一次工作會議精神的基礎上,積極謀劃落實,確保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經過充分討論和領導合議,會議初步確定了各項目的時間節點和具體呈現形式。
會議經研討決定,將第一次工作會議籌劃的大陸四所交大聯合開展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活動拓展為海峽兩岸五所交大共慶活動,增加與新竹交通大學互動的兩項活動,將10項校慶工程擴展為五所交大參與的12個共同項目。會議同時提出以交通大學120周年校慶為契機,推動形成五所交大協同工作常態機制,彰顯交通大學合力,共同打造交通大學「國家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