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人最寶貴的什麼?當然是生命!
生命是什麼?生命是一場奇蹟!
當我們早已麻木地對日復一日平凡的生命習以為常的時候,卻不知在這習以為常的背後,我們每一個來之不易的生命,都是怎樣一場愛的奇蹟!
——題記
「終於能夠親手把我的小沐恩抱在自己懷裡,親眼看他圓圓的小臉、憨憨的笑容。為了等到這一刻,真的是太不容易,太幸福了!」3月6日,在河南省兒童醫院,出生才5天就被確診新冠肺炎的小沐恩完全治癒出院了。
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抱著自己30天前歷經千辛萬險生下的小寶寶,媽媽餘女士激動地說,「躺在病床上的時候,我就在心裡暗暗對自己說,『有這麼多醫護人員不遺餘力地搶救,我的小寶一定會安全的,我們一家一定會團圓的!』今天,夢想終於成真了,實在來之不易、感激不盡!」
看似普通、再正常不過的一場母子重逢,餘女士的一句「來之不易、感激不盡」卻道出了一場劫難般地驚心動魄——
1月29日,疑似新冠肺炎的足月孕婦餘女士被緊急送往河南省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救治。
1月30日晚,十幾個科室的醫務工作者齊心合力,為並發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即將分娩的餘女士「上演」生死時速。
1月 31日凌晨2點,寶寶剖腹產順利出生。護士「媽媽」們用24小時無微不至的愛託起寶寶稚嫩的生命。
2月1日下午,餘女士被確診為新冠肺炎重症病例,下午5時病危,氣管插管,上呼吸機,全力搶救……
2月2日晚10時許,在飛馳的救護車上,該院隔離病區4名醫護人員不懼風險,護送餘女士轉往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重症監護室進一步治療。
2月4日、2月5日,餘女士的丈夫、母親、父親先後被確診新冠肺炎。
2月5日,剛出生5天的小沐恩被確診新冠肺炎,被連夜送往市五院隔離病區。
2月20日,小沐恩被轉往信陽市中心醫院隔離病區,兩天後又被轉往河南省兒童醫院……
這是一場愛的接力,更是一場創造生命奇蹟的「戰鬥」!
追趕生命的30多個晝夜,喜報一個接一個:2月17日,小沐恩的姥爺治癒出院;2月20日,爸爸媽媽和姥姥出院;3月6日,小沐恩治癒出院。
這是信陽醫務工作者的擔當,這是信陽市不惜一切力量全力救治患者的成效,更是河南省調動三級醫療隊伍進行生命接力的人間大愛!
最動聽的啼哭
那是驚心動魄的愛和擔當點亮的黎明
1月30日晚9時許,餘女士突然出現胎膜早破伴不規律宮縮跡象,並出現急性肝衰竭、心臟衰竭和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情況十分危急!
接到信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緊急通知,該院婦產科主任姜平平立刻舍下2歲不到的兒子,襪子都沒來得及穿,胡亂套雙鞋,拿起手機就往醫院飛奔。
「時間就是生命!由於交通限行,我跑步到醫院的。平時近半個小時的路程,這下10分鐘跑到。」姜平平說。
「醫生,一定要救救我媳婦……」聽著患者家屬撕心裂肺的求救聲,在場的醫護人員揪心不已。
親人萬分焦急,醫護人員著急萬分。面對考驗和挑戰,該院黨委果斷決定:「爭分奪秒,調動一切力量救人!」
醫院迅速啟動急危重患者救治應急預案,抽調各科室最好的專家,緊急協調為數不多的防護物資,對孕婦進行全力救治。
第一時間,婦產科、兒科、輸血科、手術麻醉科等十多個科室的20多名醫務人員火速投入「戰鬥」。
「情況十分危急!如果順產生,產婦隨時可能會在分娩過程中因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出現大出血及心力衰竭死亡;如果進行剖腹產手術,作為一名新冠肺炎高度疑似患者,醫務人員勢必要面臨極大被感染風險。」姜平平向記者介紹當時的情況。
最大限度降低危險,盡力保全母子平安。每個人都在全力以赴與死神進行一場生死博弈。
凌晨2時許,隨著嬰兒的一聲啼哭,手術室傳來第一個捷報:哭聲有力,體重3.3公斤,各項指標都很正常……姜平平緊繃的心鬆了下來。
然而,凌晨3時50分,產婦血氧飽和度突然下降到40%,情況萬分緊急!主管醫生曹偉立刻請求緊急會診……
一夜的連續奮戰,大家齊心協力,終於將餘女士從死神手裡「搶」了回來。
「寶寶出生後,醫院要求兩名護士一組6小時輪班,對孩子進行24小時護理。」護士董璇告訴記者,「寶寶長得很漂亮,也很乖。那一刻我們忘記了一切,只希望給寶寶最好的護理。」
「由於寶寶各項指標都很好,2月1日,由家人接回老家照顧。在此期間,寶寶的情況也讓我們時刻牽掛,在徵得信陽市衛健委和信陽市疾控中心同意後,我院專門為寶寶開闢了『綠色救治通道』,派去檢驗科、兒科和疾控科同事為寶寶進行核酸檢測。」姜平平告訴記者。
最動人的守護
那是為愛不放棄的生命接力
2月5日上午,寶寶因發燒被送往信陽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
當天下午,核酸檢測結果出來,顯示為陽性。隨後寶寶被連夜轉往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陪同的還有該院新生兒重症監護室副主任醫師王鵬、護士熊鑫、王鳳嬌,之後,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兩名護士也加入其中。
由於信陽市第五人民醫院臨時改建的嬰兒病區設施和用品還不完善,有著兒科工作經驗的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兒科護士長李玲玲第一時間找到該病區護士長徐金霞,希望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嬰兒隔離病區。
「那段時間,我和徐金霞護士長几乎沒有睡過覺,商量如何改善病區,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環境。同時還操心嬰兒護理用品的添置,由於那段時間車輛限行,各大超市關閉,為了買到這些東西我們確實費了很大勁……」李玲玲介紹道。
「孩子這麼小就被確診為新冠肺炎患者,實在讓人心疼。為了讓他儘快好起來,我查了很多資料,同時也向專家諮詢,都說一定要提高孩子的免疫力。」李玲玲笑著說,「為了提高他的免疫力,我們想法設法讓他吃好睡好……」
當信陽市第一人民醫院新生兒科護士劉書輝第一次進入隔離病區,看到保溫箱上「寶貝加油,你是最棒的,我們都是最棒的!」的卡片時,她深受感動。她看著熟睡中的寶寶,心中默念:「這就是我的寶寶,我一定要好好照顧他!」
劉書輝說,「當寶寶兩次咽試紙檢測結果都是陽性時,我們並沒有氣餒。王鵬主任及時調整治療方案,我們護士也趕緊反思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還不夠好,之後更精細了。那段時間,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個團隊5個人在齊心協力專心做一件事。」
「護士們每天穿著厚厚的防護服,一天下來,全身溼透。為了少上廁所,不敢喝水,不敢多吃東西……由於反覆地洗手,雙手都變得乾裂粗糙。」徐金霞告訴記者,「他們能舍下自己的孩子,『全職』做了小沐恩的『代理爸爸媽媽』半個多月,實屬不易!」
熊鑫說,「從一開始喝奶會嗆奶,到慢慢順利喝;從剛來時體溫不穩定,到之後體溫正常,我們明顯感到寶寶越來越好了,他還長胖了許多,這讓我們由衷地欣慰,感覺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最幸福的團圓
那是用信任和堅守匯聚起愛的海洋
最幸福的時刻莫過於一家人的團圓,這對於經歷一個多月酸甜苦辣的餘女士夫婦來說感觸更深。
3月6日上午11時許,在河南省兒童醫院,小沐恩和爸爸媽媽終於團聚了。
餘女士說,「看著如此可愛的寶寶,我覺得十分幸福!感謝一路幫助過我們的人,他們都戴著口罩,雖看不到他們的臉,但我記住了每個人的聲音。」
小沐恩的爸爸向記者分享了幾個充滿愛的故事——
1月31日,由於我和家人在醫院隔離,妻子動手術及後期的治療費用都是主管醫生曹偉墊付的。他稱呼我為「弟弟」,那段時間,我們通過微信交流,我總能感受到他的醫者仁心;
2月7日,妻子從ICU病房轉入普通病房,考慮到她還在月子期,護士們紛紛給她送來營養品,紅糖水、雞湯、鴨湯、荷包蛋等每天輪著換;
2月20日,我和妻子順利出院,而寶寶還不能出院。於是,細心周到的徐金霞護士長安排了一次和寶寶的視頻。這麼多天,我和妻子幾乎每天都能「見到」寶寶,醫生、護士和信陽市衛健委領導每天都會給我發寶寶的視頻照片,並告知他每天的情況;
3月6日下午,我收到了姜平平主任寄過來的包裹——送給寶寶的新衣服和一些尿不溼。在這個特殊時期,買這些物品比較困難,姜主任可謂是雪中送炭……
出院那天,小沐恩的爸爸發了一條朋友圈:「二月的苦難終已過去,感恩一路陪伴的所有人,加油!歡迎回家,小沐恩,願你沐恩前行、永銘恩情、健康喜樂、一生善良。」配圖中熟睡的小沐恩躺在爸爸媽媽懷中,畫面十分溫馨……
「信陽市醫療資源比較匱乏,全省排名靠後。千人口醫生、護士數量均低於全省平均水平。在這種情況下,疫情期間,我們仍集中一切力量,科學救治,精準施策,決不放棄一人。小沐恩一家的治癒出院生動地詮釋了這一點。」信陽市衛健委相關負責同志如是說。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有生命。有了無窮無盡的每一滴水,大海就會永不乾涸。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偉大祖國寬闊海洋中的一滴水。正是因為我們都是大海中的一滴水,我們才會不乾涸。
一滴水,映射出太陽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