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批次化妝品未準入境,蘭蔻、聖羅蘭等上黑榜

2020-12-22 熱點新視界

1月2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信息,1246批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其中化妝品共365批次。聖羅蘭、蘭蔻、碧歐泉的部分產品因包裝不合格登「黑榜」。雅漾、貝德瑪和歐樹也因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被「拒之門外」。未準入境產品已在口岸退運或銷毀。365批次化妝品未準入境 蘭蔻等品牌上「黑榜」。

世界級知名化妝品牌,1950年誕生於法國南部山區,倡導「SIMPLE LU XURY」簡單的奢華的全新生活理念,作為歐洲時尚品牌,總部設在摩納哥,Biotherm的產地只有法國、摩納哥和日本。1950年-2006年,碧歐泉從PETPTM礦泉有機活性因子--BIO-PEELING生物煥膚科技;全球第一款醫學煥膚概念護膚品;碧歐泉Biotherm化妝品品牌創立於1953年,品牌標記是一朵含苞待放的玫瑰。「SIMPLE LU XURY」——「簡單的奢華」是一個全新的生活理念,BIOTHERM碧歐泉作為歐洲時尚品牌,正是這一生活理念的倡導者。

在未準入境的名單中發現了多款蘭蔻、聖羅蘭、科顏氏、碧歐泉等著名品牌的唇膏、睫毛膏、粉餅、爽膚水、潔面乳、眼霜、面膜等產品,大多由於包裝不合格。以上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均已在口岸退運或銷毀。

Kiehl's (科顏氏) 1851年創立於紐約曼哈頓,早期Kiehl's (科顏氏) 以典型的19世紀藥劑師的身份,提供紐約客藥水及自然成分提煉的藥膏。Kiehls 150年來籍在護膚、製藥、藥草與醫學等領域的獨到經驗和世代傳承的優質服務,成為享譽世界的傳奇品牌。Kiehl’s於2009年正式踏入中國內地,正式中文名稱為科顏氏。

上述「涉事」的蘭蔻、聖羅蘭美妝均屬歐萊雅集團旗下的高端品牌。目前中國市場已經成為歐萊雅全球第二大市場,而近年來歐萊雅旗下的品牌因質檢不過關被退運或銷毀出鏡率頗高。業內人士表示,歐萊雅集團要想在中國市場獲得長遠發展,還需要更踏實的從源頭把控好產品。

蘭蔻1935年誕生於法國,是由Armand Petitjean(阿曼達·珀蒂讓)創辦的品牌。憑藉著對香水的天才敏感嗅覺、執著不懈的冒險精神,以及他立志讓法國品牌在當時已被美國品牌壟斷的全球化妝品市場佔有一席之地的抱負,蘭蔻為世界化妝品歷史寫下美的一頁。可以說是女性對自身完美的不懈追求成就了阿芒·珀蒂讓關於蘭蔻的偉大夢想。為了這些精緻女性,他創造了蘭蔻;為了她們,他選擇了玫瑰;為了她們,他將最好的科學家匯聚在自己的周圍;為了她們,他在激情的王國開始了前所未有徵程。蘭蔻是法國國寶級化妝品牌,帶著法蘭西與生俱來的美麗和優雅,為世界各地的人們所熟悉和喜愛。

蘭蔻、聖羅蘭陷「質檢門」

公告顯示,這些化妝品來自15個國家或地區,主要涉及其他化妝品、膚用化妝品和口腔類化妝品等7個品類,不合格的原因是包裝不合格、貨證不符和標籤不合格等。據統計發現,這批未準入境的365批次化妝品,由中國免稅品(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進口的產品高達278批次,涉及YSL聖羅蘭美妝、蘭蔻、科顏氏等品牌,不合格原因全部為「包裝不合格」。對於在中國市場大量吸金的歐萊雅集團,旗下的品牌因質檢不過關被退運或銷毀並非首次出現。

2017年3月,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不合格化妝品名單中,蘭蔻、聖羅蘭共計7款唇膏被曝出含致癌物質,蘭蔻部分產品含有腐爛動物屍體煉製的動物油等問題。對於愈加重視中國市場的歐萊雅而言,當上遊品牌發展陷入瓶頸,下遊市場營銷或渠道深耕做再多努力也將徒然。業內人士指出,質檢事件負面影響下,不僅對消費者是一種不負責任的行為,更有損品牌形象。「歐萊雅集團預想在中國市場獲得長遠發展,還需要更踏實的從源頭把控好產品。」

近年來,在美妝電商以及新型消費模式的衝擊下,僅靠單純的線上營銷已經不能滿足傳統品牌,打造全渠道、數位化的新零售方式成為各大美妝品牌面臨的重要任務,在這種局勢下,歐萊雅集團不斷加碼電商渠道。歐萊雅集團第三季度財報顯示,2017年前三季度歐萊雅銷售總額達195億歐元,同比增長4.5%。在渠道方面,電商平臺銷售額大漲 31.6%,在總營收中佔比7%。

巴黎歐萊雅集團是世界著名的化妝品歐萊雅專櫃生產廠商,創立於1907年。現各類化妝品暢銷全世界,廣受歡迎。除化妝品以外,該集團還經營高檔的消費品,並從事製藥和皮膚病研究。1996年歐萊雅集團(L'Oréal)收購美寶蓮。該舉動宣告了科技創新將與彩妝權威更完美的融合在一起。6月,美寶蓮由曼斐斯遷至世界時尚之都紐約。美寶蓮紐約誕生了!歐萊雅公司邀請了華裔電影明星鞏俐作為其在大中華區的形象代表,成功打開中國市場。短短十二年間,歐萊雅從零開始,在中國市場上的地位穩步上升,目前已成為中國化妝品市場的領袖之一和中國最知名、最受尊重的跨國公司之一。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對於一個唇齒相依的產業鏈來說,當上遊品牌發展陷入瓶頸,下遊渠道拓展也或將舉步維艱。」

相關焦點

  • 2018年62批次化妝品未準入境
    近年來女性對於化妝品的消費熱情持續高漲,化妝品不僅受到愛美人士的喜愛,更為注重護膚人士所青睞,尤其是進口的化妝品。可並不是所有進口化妝品都能順利的進入國內市場,有的也曾因為某種原因被擋在了國門之外。過去的2018年,有多少化妝品有過這樣的經歷,一起來看看吧。
  • 關注「3·15」:那些2017年曾經陷入「質檢門」的化妝品品牌 你知道...
    摘要 數據顯示,國家食藥監總局2017年在全國範圍內組織抽查的化妝品中,不合格產品批次共計236 批次,涵蓋防曬類、祛斑/美白類、祛痘類、面膜類等化妝品類型。 在國家質檢總局2017年所發布的未準入境化妝品信息中,知名化妝品品牌蘭蔻、聖羅蘭、碧歐泉等赫然在列。
  • 15批次化妝品未準入境,涉及資生堂、AHC等多個知名品牌
    來源:消費者報導10月21日,海關總署網站公布2020年9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其中,未準入境化妝品共15批次,涉及資生堂、AHC、花王等多個知名品牌。
  • 2020年3月161批次不合格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
    食品夥伴網訊 4月30日,海關總署發布2020年3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年3月全國海關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161批次,其中食品133批次,化妝品28批次。  食品中未準入境原因主要集中在標籤不合格,超範圍或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檢出動物疫病,微生物汙染,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未獲檢驗檢疫準入,亞硝酸鹽超標,農藥殘留超標,貨證不符,汙穢、腐敗,產品黴變這些方面。其中,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情況最多,有18批次。另外,還有很少一部分的食品檢出包裝不合格、檢出非食用物質、重金屬超標、企業未獲註冊等其他問題。
  • 174批次食品未準入境,可口可樂、統一、桂格等被「拒之門外」
    日前,海關總署公布了今年6月174批次未準入境的食品,其中多款知名品牌食品被「拒之門外」。3批次可口可樂飲料因標籤不合格未準入境由廈門佰翔空廚食品有限公司進口自荷蘭的可口可樂THE COCA-COLA COMPANY生產的3批次飲料,均因標籤不合格未準入境,分別為1批次95.04千克KL湯力水、1批次31.68千克KL
  • 3批次化妝品未準入境,韓國紅參牙膏檢出禁用組分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新京報快訊 (記者 李錚)11月21日,國家海關總署官網發布《2018年10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2018年10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共64批,其中化妝品3批,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包括檢出標籤不合格和檢出禁限用物質。
  • 2018年上半年42批次化妝品未準入境 標籤不合格為主因
    食品夥伴網訊 根據1-6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食品夥伴網統計發現,2018年上半年有42批次化妝品未準入境,總計重量為61610.158千克。   統計顯示,未準入境的不合格化妝品來自瑞典、美國、臺灣地區、英國、澳大利亞、斐濟、日本、阿聯、韓國、以色列10個國家或地區。其中,來自美國、斐濟的產品最多,佔了全部不合格化妝品的四成多。
  • 201批次食品未準入境,包括依雲、健達、可口可樂等品牌
    11月24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20年10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一起來看看吧。 10月全國未準入境產品信息中,共有未準入境化妝品1批次,未準入境食品201批次。通告顯示,1批次標稱產地為義大利的美之泉保溼按摩沐浴啫喱因「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未準入境。
  • 多批次進口花王、SUNSTAR兒童牙膏未準入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5月15日訊(記者 佟明彪)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從海關總署網站獲悉,2018年4月,三批次進口花王兒童牙膏和兩批次SUNSTAR巧虎兒童牙膏在進口檢驗時不符合化妝品安全國家標準或相關法律法規要求,未準入境。
  • 727批次進口食品未準入境,你海淘的網紅食品安全嗎?
    我們總能在各大商超的貨架上、電商平臺的首頁一睹它們的身影,吃遍全世界再也不是難事。但是,進口食品真的安全嗎?《消費者報導》整理了海關總署網站發布的2019年1月至2019年7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的信息。結果顯示,全國各直屬海關檢出未準入境的進口食品共有727批次,所有未準入境的食品均已依法做退貨或銷毀處理。糧谷及製品類、特殊膳食食品(果泥、嬰兒配方奶粉)、飲料類、薯類和膨化食品、餅乾等問題最為突出。
  • 今年436批次進口化妝品被攔,美日韓大牌成常客
    大牌及名品頻頻被拒師姐根據國家質檢總局官網公布的信息統計,今年1月份以來,國家質檢總局未準入境的化妝品共有436批次,來自25個國家及地區。其中,6月份未準入境化妝品達152批次,創前10個月以來最高值;2月和7月未準入境化妝品均未超過10批次,為前10個月中最低值;其他月份未準入境的化妝品數量均在30—50批次之間。
  • 海關總署:5月192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 三得利果味酒、家樂福水...
    食品夥伴網訊 6月19日,海關總署通報2018年5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2018年5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169批、化妝品23批。
  • 出前一丁方便麵未準入境 日清今年已有8批次食品被拒
    10月21日,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9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年9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218批次。 日清食品旗下著名方便麵品牌出前一丁,本次有1批次2970千克產品被拒入境。具體為來自中國香港NISSIN FOODS CO.
  • 百事旗下桂格燕麥片因汙穢腐敗未準入境 今年已有7批次被拒
    10月21日,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9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年9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218批次。百事旗下桂格燕麥本次又有4批次產品未準入境。
  • 艾拉廚房嬰幼兒輔食再上黑榜 好侍調味料艾美乾酪也被拒入境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2019年9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2019年9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111批次。其中,進口自英國的3批次艾拉廚房玉米泡芙條,因超範圍使用食品營養強化劑維生素B1未準入境,涉及胡蘿蔔/歐洲蘿蔔、草莓/香蕉、番茄/韭菜3種口味共62.16千克。
  • 9月有106批次不合格進口食品未準入境 嘉寶米粉超範圍使用...
    食品夥伴網訊 10月30日,據海關總署消息,2018年9月,全國海關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106批、化妝品8批。  未準入境的食品來自澳大利亞、波蘭、德國、法國、菲律賓、哈薩克斯坦、韓國、荷蘭、加拿大、象牙海岸、馬來西亞、美國、葡萄牙、日本、斯裡蘭卡、泰國、土耳其、西班牙、新加坡、匈牙利、義大利、印度尼西亞、約旦、越南、中國、紐西蘭、英國、臺灣地區等28個國家或地區,涉及18類產品,主要是飲料類、糕點餅乾類和特殊食品類,主要項目是食品添加劑超標、微生物汙染和證書不合格
  • 兩批次德國喜寶嬰兒輔食未準入境
    北京商報訊 (記者 方彬楠 高春豔)11月21日,國家海關總署官網發布的《2018年10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名單顯示,檢出安全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共64批次,其中由天津濱海天正商貿有限公司進口、標稱由HiPPGmbH&Co.生產的德國喜寶大米米粉和標稱由HiPPGmbH&Co.VertriebKG
  • 2017年12月化妝品未準入境名單公布 資生堂洗髮水等在列
    中國網財經1月29日訊 近日,國家質檢總局公布了2017年12月未準入境的化妝品信息。2017年12月,全國出入境檢驗檢疫部門在入境貨物到達口岸接受監管環節,檢出質量安全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化妝品63批,來自日本、美國、韓國等7個國家或地區,涉及3類產品,包括其他化妝品、膚用化妝品和特殊功能化妝品,主要項目是標籤不合格、證書不合格和貨證不符。該局已對以上未準入境的化妝品均已在口岸退運或銷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