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聚在一起,聊得最多的三大話題:養娃、購物、吐槽老公。提起自家老公,都覺得嫁了個豬隊友,尤其在帶娃的路上,總是幫不上忙甚至還要拖後腿,真是說多了都是眼淚啊。
其實,寶爸們雖然大多不如寶媽細心,但是帶娃也是沒問題的。寶媽們只需要掌握一些策略,也能夠讓寶爸變成帶娃小能手。我認為《小豬佩奇》裡,豬媽媽的做法就很值得我們學習,而且比較實用。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媽媽要學會放手。
很多時候,就是寶爸想帶娃,寶媽都不放心。一會兒想,他會想著給孩子喝水嗎?他會給寶寶餵輔食嗎?他帶孩子玩的時候能夠保證孩子安全嗎?
諸如此類的問題一想,寶媽就不放心讓寶爸帶娃了。就算讓寶爸去帶娃了,又會忍不住千叮嚀萬囑咐,事後還得埋怨。寶爸得不到信任,自然也不願帶娃。
這點豬媽媽就做得很好,她很放心豬爸爸帶孩子。一次,豬爸爸竟然還帶著娃去自己的辦公室玩耍了。豬爸爸帶娃是符合大部分爸爸的特點的,比較隨意,不會限制孩子太多。這樣的帶娃方式會更尊重孩子,也能夠釋放孩子的天性。
作為全職媽媽,平時帶娃最多的就是我,但是我家娃最喜歡跟爸爸玩。想起第一次寶爸獨自帶女兒去樓下玩,我在家裡做飯,一個小時的時間我總是在擔心孩子會不會口渴,會不會爸爸不小心讓她摔倒。女兒回來以後非常開心,並且從此以後,只要爸爸在家,她就讓爸爸帶她出去玩,不讓我去。看到女兒開心,除了衣服會髒一些,只要不出安全問題,就放心地讓寶爸帶娃了。
寶爸帶娃時,寶媽要少些指責和埋怨,多鼓勵他們。
大多數寶爸帶娃時不如寶媽那麼細心,難免出現一些小狀況,這時候寶媽就忍不住去埋怨了。還有一些完美主義的寶媽,看到寶爸帶娃跟自己的方式不同,也會忍不住去指責他們。這樣會大大打擊寶爸帶娃的積極性,以後想讓他們帶娃,他們也不願意帶了。
小豬佩奇一家去遊泳的時候,豬爸爸負責教喬治。戴好充氣臂圈的喬治,對於第一次下水有點害怕。豬爸爸抱著他,先放一隻腳,喬治嚇得大哭。豬爸爸只好讓喬治換另一隻腳下水,結果喬治還是大哭。
看到孩子被嚇得大哭,寶媽會不會著急地指責寶爸,很多媽媽會這樣。但是豬媽媽只是很淡定地給豬爸爸提出建議,「可以試著讓喬治的兩隻腳同時放入水裡。」這次,喬治果然不哭了,開開心心地下水遊泳。
媽媽經常帶娃會比爸爸更熟悉孩子的喜好和習慣,如果寶爸帶娃的時候有一些小問題,我們可以給出建議,但是不要指責和埋怨。多鼓勵寶爸,他們也會越來越享受快樂的親子時光。
心理學研究表明,爸爸帶娃能夠讓孩子更加勇敢和自信。我們覺得寶爸們不夠細心的缺點,在帶娃的過程中,反而是一種媽媽帶娃不能替代的優點,會讓孩子更有機會去探索,增強孩子的獨立能力。
每天給寶爸一個單獨帶娃的時間,寶媽也可以放鬆一下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