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時尚,還能驅蚊,近些年,一個小小的手環受到了眾多消費者尤其是家長的喜愛。
只是,不法商家為了追求利潤的最大化,使用劣質材料製造手環。據武漢媒體報導,前兩天,湖北棗陽七方鎮隆興小學29名小學生被據稱產自義烏的「三無」驅蚊手環「燻倒」,住進了醫院。
昨天早上義烏市場一開門,當地的市場監管部門就對市場內銷售的驅蚊手環進行了清查,共發現22個攤位存在銷售「三無」驅蚊手環的行為,並立即進行了查處。
事件還原
湖北29名小學生被驅蚊手環「燻倒」
4月24日上午7時許,湖北棗陽市七方鎮隆興小學3名小學生,在距學校100米的「永強批發超市」分別購買了一包驅蚊手環(每包4個,每個0.25元)。
他們在教室戴著玩耍,許多同學圍過來看熱鬧,手環發出刺鼻的怪味,29名學生陸續出現頭暈、噁心、腹痛、紅腫等症狀,被緊急送到鎮衛生院治療。
醫生介紹,孩子們臨床表現為輕微中毒,但不像農藥、毒鼠強中毒的症狀那麼強烈。25日,孩子們陸續脫險出院。
報導稱,這些「三無」驅蚊手環都是批發自浙江義烏。
義烏應對
立即清查「三無」驅蚊手環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接到湖北事件的具體信息通報,暫時無法確定這些手環是否真的來自義烏。」義烏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宋響昨天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說。
4月26日晚上8點多,《驅蚊手環燻倒棗陽29名小學生》的報導在網絡瘋傳開來,義烏市場監管部門就在第一時間進行了部署,立即以義烏國際商貿城及周邊專業街、全市校園周邊等區域為重點,開展拉網式清查行動。
截至昨天下午5點,行動中共發現義烏國際商貿城有22個攤位在銷售「三無」驅蚊手環,義烏市場監管局共查扣三無「驅蚊手環」2000餘個。
記者看到了兩款被市場監管部門查扣的「三無」驅蚊手環,其中螺旋形的一款,有一定的刺激性氣味,1米左右就能聞到,而且外包裝上未用中文註明廠名廠址等必需的商品信息。
另一塊藍白色的手環,是自主添加驅蚊液的,氣味相對溫和,外包裝上也沒有寫生產廠家等重要信息。
市場商戶
這類產品今年銷量並不是很好
隨後,記者隨機採訪了幾位被查獲銷售「三無」驅蚊手環的商家。
一位姓樓的經營戶,攤位上被查獲4包「三無」產品。「(我賣的)不是驅蚊功能的,只是橡皮筋。」因為正在風口浪尖,樓姓老闆娘在接受採訪時矢口否認自己銷售的是驅蚊手環,「這些產品放在店裡,還沒賣出去過。」
另外一位姓熊的經營戶說,之前賣的驅蚊手環都是放在包裝盒子裡的,價格也比較高,賣得卻不夠好。
前兩天有人主動上門推銷簡易包裝(「三無」)驅蚊手環,「去年驅蚊手環賣得好,今年不好賣。現在市場上很多人來推銷,我也沒有在意(正不正規)。」熊姓的老闆娘稱,自己只是幫推銷的人代賣,「對方說放兩包(在攤位上)試試,結果好幾天一直沒賣出去,後來我連推銷的人的名片都扔了。」
至於為什麼不好賣?這些經營戶認為,這其中很大原因是因為驅蚊手環太多廉價的產品,利潤空間低,市場又飽和,所以願意零售的人少了。
「他們給我的進價是一大包19塊,每包100來個,說下次還可以便宜。」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經營戶說,平均下來,每隻手環的進價不超過2毛錢,那麼成本肯定只會更低。
正規廠家揭黑:
三無產品使用劣質香茅油,成本相差10倍
記者從義烏市場監管部門了解到,在義烏全市範圍內,經過註冊登記過獲準生產驅蚊手環的廠家數量極少。其中,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驅蚊手環生產已有4年多,是義烏最早從事相關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之一,負責人黃老闆也非常關注此次的「毒手環」事件。
為何驅蚊手環會「燻倒」小學生?
應該添加了劣質香油
黃老闆說,從報導來看,燻倒小學生的主要是驅蚊手環的氣味,這與其材質無關,應該與添加的驅蚊成份有關,「氣味的水就深了,很多三無小廠家是在仿製,為了暴利,幾乎都會採用劣質的香油。」
「劣質的香油氣味很重,有沒有驅蚊效果我不知道,但是人聞久了確實會出現頭暈等症狀。」黃老闆坦言,這類劣質產品對正規產品造成了很大的衝擊,他們也曾專門通過宣傳劣質驅蚊產品的危害,來鞏固自己的市場,但是效果並不明顯。
劣質產品零售
每個只要幾毛錢
「正規產品零賣五六塊錢一個,劣質的只要一塊甚至幾毛錢。」黃老闆舉例子說,他們廠生產的正規驅蚊手環,工廠成本是1塊多一個,市場零售價是5~8元錢,驅蚊效果1~3天,「包裝什麼的差一點的,我們五六毛一個也可以做。」
驅蚊香油正品和偽劣品
價格相差10倍
「我們添加的驅蚊香油成本很高,正品香油一噸要10000多元,一個手環我們大概會放10~15克香油。」黃老闆說,「劣質的香油會添加一些不值錢的成分,這樣勾兌後,成本就降下來了。」
黃老闆坦言,自己沒有看到湖北的「毒手環」,因此無法判斷到底含有什麼有害成分,但是引起小學生頭暈的主要有兩種情況:
一是香油裡勾兌的東西太多,導致味道太重,使得孩子們不適應;還有一種情況,可能是違規添加了有害化學成分來代替香油,這個危害就比較大了。
「有人曾向我們推銷過劣質香油,一噸只要1000元多元。」黃老闆說。這樣算下來,偽劣驅蚊手環的成本,每個也就一毛多錢。
添加到手環內的驅蚊香油
究竟是什麼成分?
黃老闆說,驅蚊手環使用的香油,主要成分是香茅油、桉葉油,本身取自大自然,有驅蚊的效果,還會允許添加一些香精、薄荷、冰片等成分,增加驅蚊效果。(註:香茅因有檸檬香氣,又稱檸檬草,原產東南亞,後引入中國,較常見。香茅油由香茅草經蒸汽蒸餾而得,顏色淡黃,主要用於提取香茅醛,供合成羥基香茅醛、香葉醇和薄荷腦,也可用作殺蟲劑、驅蚊藥和皂用香料等)
而劣質香油主要是一些香茅油廠家用剩下來的回收料再次製作而成,「就是香茅草壓榨以後的那部分,其實是要扔掉的,拿來再利用。」
就連生產驅蚊手環的商家都說
效果沒宣傳的那麼好
黃先生坦言,其實驅蚊手環的驅蚊效果並沒有很多商家宣傳的那麼好,對消費者來說,起到的只是一種「戴總比不戴好」的效果。「不過,如果要購買,消費者一定要選正規的商品。」黃先生說,「三無產品就不說了,如果外包裝上全是日文、英文的,千萬不要相信。拍拍腦袋也能想明白,進口的商品,怎麼可能只賣幾毛錢呢?」
最新進展
義烏市場監管局緊急預警:
驅蚊手環存在質量安全風險
昨天晚上9點52分,義烏市場監管局官網發布了驅蚊手環存在質量安全風險的預警:
驅蚊手環大多針對孩子設計,顏色多樣,造型可愛,價格從幾毛錢到幾十元不等,而且賣家都宣稱是純天然植物精油提取,環保健康,不含任何殺蟲劑等化學成分,靠的是植物本身的味道來驅蚊,無毒無害,孕婦和嬰兒都能安全使用,且驅蚊時間則長達240小時,絕對安全有效。
經調查,純天然的香茅精油價格應該是很高的,從價格因素上看,幾角錢甚至幾元的產品,絕不可能是純天然的。精油也有合成的,防蚊效果雖好,但含有化學成分。長期佩戴這種驅蚊手鐲,兒童可引起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結膜炎、過敏性咽喉炎,引起咳嗽,個別對薄荷過敏的話還可以引起哮喘症狀。
建議各基層所(分局)要加大對驅蚊手環的監督檢查力度,對生產、銷售無生產日期、無質量合格證、無生產廠家的「三無產品」要堅決查處。
驅蚊手環最先流行於日韓
最近兩年銷量整體下滑
「生意最好的是2012年,那時候大家都在跟風生產。」義烏一在冊驅蚊企業的負責人告訴記者,「一開始是韓國、日本先流行起來的,當時國外要賣10多元錢一個。我們公司在2011年開始生產驅蚊手環,當時市場上同類產品不多,以內銷為主,所以生意還不錯。」
不過,一種新產品出來,市場上很快就會有人效仿。2011年當年,義烏就出現了很多驅蚊手環廠家,相關的產品也多起來。
據業內人士估算,現在整個義烏市場一個月的驅蚊手環銷量大約也只有100萬根,主要還是內銷為主,部分銷往中東、非洲、南美等蚊子較多的國家和地區。「與前兩年比,銷量整體下降了不少,一方面大家覺得不新鮮了,另一方面其他驅蚊產品也多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