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老人家食堂地圖上線,看看老人「舌尖上的飲食」境況

2020-12-20 騰訊網

日前,天津市民政局聯合相關部門,開發了天津老人家食堂地圖。老年人只需關注「天津民政」微信公眾號,點擊「助餐」功能,就可以找到「天津助餐地圖」。根據地圖指引,找到離自己最近的老人家食堂。

此外,還可以下載「天津民政助餐」APP,享受助餐補貼的老年人可以隨時隨地自助申請補貼、在線審核和網上點餐,老年人或監護人通過APP訂餐或現場訂餐即可完成刷臉支付,打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堵點」,讓老年人享受到助餐的便利服務。

恢復堂食,社區老人吃飯有了好去處

82歲的張大爺居住在河北區廉江裡,昨天中午12點,他騎車來到離家不到600米的江都路街老人家食堂就餐。

一進門,就有專人上前測溫掃碼,並引導他和其他顧客來到打飯窗口前,間隔1米、有序排隊。

按照打飯窗口上方公示的每周菜單,中午的套餐共有13元和16元兩個標準,都是兩葷一素、一湯一主食。其中,13元套餐的三個菜分別是鴨塊燒魔芋、芹菜燒腐竹、蝦皮小白菜,16元的則是蔥油龍利魚、燒三條和旱蘿蔔粉條。

「食堂工作人員:選這個龍利魚吧,這個挺香的。

張大爺:那來點這個。」

張大爺選擇了16元的套餐,根據天津市的老年人助餐政策,他作為80歲以上的老人還可以享受每餐3元的補貼。張大爺說,他現在獨自生活,老年人食堂的復工解決了他的用餐難題。

張大爺:姑娘上班了,老伴走了。沒有食堂的時候就得自己想辦法,自己做,或者到飯店那個外賣。飯店買一個菜就十幾塊,這十幾塊吃一頓飯,當然這個便宜。疫情來了以後,兩個月差不多都在家裡,買點菜湊合在家吃。做得不好吃,炒菜有時糊了,這方便,菜的味道挺好的,每天都有肉。

推出晚餐配送,給困難老人送去關懷

下午5點,和平區南市街慶有西裡社區社工劉瑋把剛從社區的老人家食堂打包好的飯菜,送到13門218號的楊阿姨家。打開飯盒,有一葷一素兩個主菜,分別是豆皮炒雞片和素燒西葫,此外還有一顆滷蛋。主食是米飯,還有一碗紫菜蛋花湯。這樣一份葷素搭配、營養味美的套餐,只要10塊錢,楊阿姨覺得非常滿意。

楊阿姨:省好多事兒,做飯的話,再買再做好長時間。有了這個食堂,到時就有人給送。原來我做的飯口重,人家做飯健康,都是淡口,搭配得好,軟軟呼呼的,假牙都能吃。這一份現在是10塊,我們有3塊錢補助,就花7塊。

楊阿姨今年60歲,他的老伴王大爺今年66歲,患有半身不遂已經十年,生活不能自理。這十年來,楊阿姨每天除了照顧王大爺的日常起居,還要買菜做飯,非常辛苦。從去年11月1日起,社區的老人家食堂開張以來,楊阿姨每天都在食堂訂餐,但此前食堂只能配送午餐。今年3月底,疫情逐步穩定之後,慶有西裡老人家食堂也開始復工,為了幫助像楊阿姨這樣不方便出門的居民在晚上也能吃到物美價廉、衛生營養的飯菜,慶有西裡社區積極協調食堂經營企業製作晚餐,同時發動轄區內16個網格員輪流值班,給社區的20多戶訂餐老人免費配送。慶有西裡社區社工劉瑋介紹:

劉瑋:現在我們社區一共4320人,其中老年人1017個人,社區裡享受就餐補貼的36個人。我們社區網格員會定期入戶,老年人出門不方便也可以給我們網格員打電話給他們送餐,可以不出門就能吃上熱乎飯。

疫情之下的老人家食堂,遭遇「叫好不叫座」

根據最新統計,和平區60歲以上老年人共有12.8萬人,佔到全區居民總數近三成。而且絕大部分老人都採用社區養老、居家養老的養老模式,因此對老年人食堂的數量規模和服務水平都有很高要求。目前,和平區已建成老人家食堂73家,覆蓋全區6個街道、64個社區,全區已登記並享受送配餐服務的老年人達到400多人。但是截至目前,復工之後,各家老人家食堂的經營狀態普遍不樂觀。慶有西裡社區的老人家食堂也在積極提升菜品製作和服務水平。食堂負責人孫梅介紹,現在每天中午送餐的時候,他們都會向居民發放用餐感受調查問卷,並以此為依據不斷改善菜品口味和搭配,儘可能讓老年人吃得舒心、放心。

孫梅:近期老人覺得油菜差一些,我們就跟後廚說換成菠菜。老人想增加麵食,我會給他們做花卷。老人本身口重,但是從健康角度還是需要清淡一些,不能有辣。有的有糖尿病或者老年疾病,會有好多忌口。還有就是對菜品的軟硬度有要求,儘量軟一些。

孫梅介紹,現階段老人家食堂的經營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菜品、服務受到社區老人們的普遍認可,這一點從老人們填寫菜品調查反饋表的認真程度就可見一斑。憂的是即便食堂上下全員努力工作,每天的訂餐量也不到疫情之前的一半。

孫梅:疫情之前一天我們能出770-80份,現在我們每天只有30-40份。這其中還包括我們在外賣平臺上訂出去的餐。

河北區江都路街老年人食堂去年11月正式對外開放,可容納80人同時就餐。可為全街8個社區、近10萬戶居民提供用餐服務。受疫情影響,從1月底開始,食堂徹底關閉,一直到5月16日才正式復工。復工之後最大的變化,就是加強了就餐環境的安全管控措施。食堂負責人蔡金燕介紹:

蔡金燕:每個人進來的時候掃碼、登記、測體溫。如果是一個人來的,我們保證桌子上只有你一個人就餐。如果是兩個人的話,可以在一張桌子上,但要錯開去坐。

與此同時,食堂還聘用了專門的廚師,根據老年人低鹽、低油、低糖的飲食特點,每周推出品種豐富的營養菜譜。對於行動不便的老年人,食堂也有專人進行入戶配送,每天中午11點半之前,就會將熱乎乎的飯菜送到老年居民家中。蔡金燕坦言,雖然現在食堂的菜品製作和服務已經恢復到了疫情之前的水平,但從復工至今這兩周的時間裡,食堂的經營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客流量的明顯下降。

蔡金燕:每天上這吃的20-30人,送到家的十多份,每天下來50多份,疫情之前每天能到80多份。

據了解,江都路街老年人食堂的問題並不是個例。截至去年年底,全市老年人食堂已經覆蓋130個街道、1565個社區。以河北區為例,全區目前共有132家老年人食堂,覆蓋全區10個街道和117個社區。截至目前,這些食堂已經全面復工,但普遍存在客流偏低的問題。河北區民政局社會事務科科長宮卿相分析了其中原因:

宮卿相:受疫情影響,部分老人就餐習慣有些改變,在家裡自給自足。雖然目前助餐點已經復工,老人的這種習慣還在延續。還有部分老人對在外就餐的環境存有顧慮。

老人家食堂的出路在哪?堅守初心,靜等花開

截至目前,本市1565個老人家食堂已經全面復工,為老年人提供了就近方便,物美價廉,營養豐富的就餐選擇。但與此同時,食堂在經營的過程中也面臨著新的挑戰。在老人家食堂復工的過程中,民政部門、街道社區和食堂運營企業都在想方設法提高老人家食堂服務品質,增強老人用餐的幸福感,同時提高食堂的上座率。宮卿相表示,將進一步加強對老年人食堂的防疫監管,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老年人知曉食堂復工的消息。此外,針對一部分行動不便,但又不願意多支出外送費用的困難老人,下一步還將積極動員廣大社區志願者,以志願服務作為對有償餐食外送的補充,更好服務老年人用餐。

宮卿相:積極指導各街道通過微信群、張貼宣傳單等方式,讓更多老人知道身邊的助餐點已經復工復產。擴大社會參與度,發動社會組織和社區志願者,積極為特殊困難群體開展服務,打通助餐最後一公裡。

和平區民政局副局長林漢裕表示,今年在前期建設布點工作已經完成的基礎上,將進一步提升老人家食堂在食品安全、菜品營養搭配方面的服務水平。此外,還將創新志願服務管理模式,鼓勵更多志願者投入到老人家食堂的日常運營當中。

林漢裕:我們想建立一個時間銀行,通過這種模式,鼓勵志願者幫老人送餐,從事一些力所能及的服務。這些人提供服務,就把時間存儲起來,等他們需要的時候就可以享受同等時間的養老服務。結合我們和平區智能化養老平臺建設,下一步在朝陽裡、勸業場街的一兩個社區搞試點。

與此同時,針對目前老人家食堂盈利能力普遍較低的客觀現實,和平區在給予老人家食堂每餐2元的運營補貼的基礎上,額外給符合條件的食堂進行外送費補貼。在降低老人家食堂運營成本的同時,讓老人得到實惠。林漢裕介紹:

林漢裕:老人家食堂每給20戶老人送餐,我們就給予1000塊錢的送餐補貼,貼補給企業,不向老人收配送費。

相信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向好,老人家食堂的經營也將進一步回暖。

來源:津雲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天津開設老人家食堂469家 10萬老人享受助餐服務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又一家老人家食堂在和平區南市街慶有西裡社區正式揭牌。這是該街響應全市統一部署,推進老年人助餐工作的一項重要舉措。  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自今年第三季度起,本市在全市130個街鎮、1565個社區,開設老人家食堂,截至目前,全市已開設老人家食堂469家,老年人享受助餐服務總數達10餘萬人次。  剛揭牌的慶有西裡老人家食堂,每周7天都提供早、午餐,早餐包括豆腐腦、鍋巴菜、油條、豆漿等;午餐葷素搭配合理,主食包括米飯、花卷、發糕等。
  • 老人家食堂:就餐方便 吃出幸福滋味(1)
    新華社照片,天津,2020年7月7日老人家食堂:就餐方便 吃出幸福滋味7月7日,老人在付村康養中心(老人家食堂)打餐。近日,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付村康養中心(老人家食堂)運營已步入正軌。該老人家食堂面積約850平方米,由專業餐飲企業負責日常運營,並享受政府補貼,可滿足付村及周邊老人的就餐需求,還能提供外帶、送餐服務。據了解,為切實解決老年人吃飯難問題、增加老年人幸福感,西青區將老人家食堂建設納入2020年區政府民心工程。
  • 守護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草廟子鎮大東疃村成立「暖心食堂」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丁淑紅 通訊員 邢瑜娉 威海報導  為有效解決老年人的飲食生活問題,守護老人「舌尖」上的幸福晚年,近日
  • 【民生】河東區又一家一級老人家食堂開業
    日前,河東區春華街道和平村大街一級老人家食堂正式開業。食堂日助餐能力200份以上,周邊社區老年人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飯。食堂為社區老人提供取餐、堂食服務,為行動不便的老人提供送餐服務,讓高齡和失能老人有專屬「外賣」,解決老人吃飯難問題的「最後一米」。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圖說:濰坊社區食堂 記者陶磊 攝(下同)在浦東浦電路上人流熙攘,居民們發現,一個顏值頗高的社區食堂在這裡亮相。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 【地評線】民生十為 | 社區食堂上海走紅 讓老人享受「舌尖上」的...
    作為上海今年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濰坊社區食堂運營不久就迅速走紅,讓老人們享受到「舌尖上」的幸福晚年。  社區食堂一開就「火」  近日,記者實地走訪這個食堂看到,中午11時不到,已經有不少老人來這裡就餐。
  • 厲行節約 根治「舌尖上的浪費」 高校食堂引領餐飲節約新風尚
    連日來,我市各高校在食堂開展多種形式的「光碟」行動主題宣傳,引領厲行節約新風尚。  天津師範大學心理學部暑期社會實踐團開展「你若『光碟』我送水果」的主題活動,為「光碟」踐行者贈送水果。師生吃完飯菜後,只要將「光碟」放至餐盤迴收處,即可獲得一個水果作為獎勵,以倡導廣大師生養成節約糧食的習慣,向餐飲浪費說「不」。
  • 蘇州版「別人家的食堂」,守護員工舌尖上的幸福
    其中,最有普適性的「如何讓員工吃出幸福感」,被率先提上了日程。今天就有一家蘇州地區大型國有銀行分行食堂,通過不斷創新進取,完成了「舌尖上的食堂」的蛻變。他們都做了什麼?看了是不是以為這是某家五星級酒店的後廚,還是《舌尖上的中國》又更新了?實際上,這裡只是蘇州建行本部食堂!
  • 櫻花校園模擬器聖誕老人家在哪裡 1.038聖誕節版聖誕老人位置
    櫻花校園模擬器1.038聖誕節版本今日更新上線,在最新版本中更新了聖誕老人的家,很多朋友不知道聖誕老人在哪裡找,這裡就為大家帶來櫻花校園模擬器聖誕老人家位置圖片詳解。1.038版本聖誕老人在哪裡聖誕老人家位置介紹:在櫻花校園模擬器最新更新的1.038版本當中,玩家將能夠有機會前往聖誕老人的家
  • 舌尖上的大學第二彈:這些同城高校食堂來了一場味蕾PK
    除了「北上廣深」四座一線城市外,以下這些「新一線城市」擁有較多的「雙一流」高校分布,南京擁有12所,武漢擁有7所,成都擁有7所,西安擁有6所,天津擁有6所。因篇幅有限,本文根據大眾點評的人氣挑選了一些高校較有代表性的食堂,並附上人均價格和推薦菜。一起來看看有沒有你吃過的食堂吧!
  • 老人食堂,食來運轉
    現在,老人助餐讓你們年輕人都酸了,老人助餐可給老人每日提供可口的飯菜,安全衛生。老人助餐屬於智慧養老中一個系統,它是將計算機、大數據、物聯網等新技術應用於傳統食堂的體現,是食堂信息化的實現程度。可以通過支付寶訂餐、微信訂餐、手機APP訂餐、觸控螢幕自助訂餐方式將選餐步驟前移,由訂餐信息可反算出所需食材用料,實現精準備餐。
  • 提醒| 天津消協:老年人訂餐別選這家!
    為了解決老年人「吃飯難」的問題天津已啟動了「老人家食堂」建設老年人就餐可選擇家附近的正規老人家食堂您只要按照下列步驟就能查詢到離您家最近的老人家食堂↓↓↓第一步:在微信中搜索「天津民政」微信公眾號第二步:點擊右下角「助餐」選擇「天津助餐地圖」
  • 天津要開這些食堂,還有補貼!
    天津要開這些食堂,還有補貼!開設時優先選擇周邊的社區老年日間照料服務中心食堂、養老機構食堂和社區食堂。2.老人家食堂分為一級和二級。一級老人家食堂主要提供配餐(指膳食的現場加工製作、二次加工或集中配送等)、就餐(指老年人在老人家食堂集中用餐)、個性化送餐(指為有需求的老年人送餐入戶,個人支付送餐費)服務。
  • 天津站附近的旅館推薦助您體驗「舌尖上的天津」
    一提到天津,大家第一反應都是「天津三絕」、天津相聲、天津之眼,若想了解不一樣的天津地道美食和酒店住宿體驗,不妨跟著小編的天津站附近的旅館推薦一起來看看吧~一、天津站附近的旅館推薦不管你是商務出行還是休閒度假
  • 【舌尖上的中南】走進八食堂
    如果說二食堂以豪華大氣而著名,那麼八食堂則憑藉「和尚食堂」的諢號流傳於中南學子之間。「和尚食堂」,顧名思義,形容食堂食客以男生居多。現實情況也確實如此,在八食堂長長的等待結算的隊伍中,清一色男生,鮮少看見女生的身影。八食堂一樓是普通餐廳,另設出售關東煮,特色麵食和飲品的小吃部。二樓是頗負盛名的自選餐廳。八食堂菜餚品種豐富,口味適中,足以盡味覺,視覺之娛。
  • 平均壽命73歲,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值得「舌尖上」的我們好好學習
    平均壽命73歲,日本人的飲食習慣,值得「舌尖上」的我們好好學習中國的飲食健康問題,歷來都是全民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隨著人均壽命的減短,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起了飲食健康常言道「民以食為天」,「舌尖上的中國」也讓我們在全世界人民面前徹徹底底的又火了一把,在那些老外們的眼裡,中國美味的食物真的是多如牛毛、數不勝數。但是,我們的飲食真的健康嗎?尤其是對於下一代的飲食健康安全問題,我們不妨來看看日本在這點上是怎麼做的。
  • 叮~打卡職工食堂訂餐App,杜絕「舌尖」上的浪費
    現在,中國鐵路烏魯木齊局集團有限公司的所有職工可以在任何一個職工食堂就餐。他們在全國鐵路率先構建了統一的職工就餐支付與清算系統,在所有職工食堂推廣「鐵路人」APP,大力方便職工就餐,降低了基層職工食堂管理工作量,使食堂能夠根據訂餐情況烹調供應每日餐品,避免餐料過量,杜絕了「舌尖」上的浪費。
  • 天津大學:響應「光碟行動」號召 反對舌尖上的浪費
    【浪費可恥 節約為榮】 為了響應「光碟行動」號召,反對舌尖上的浪費,本學期,天津大學各食堂均開設了小份菜窗口、圖為8月31日,食堂工作人員在整理剛剛出鍋的小份菜。劉東嶽攝/光明圖片
  • 清河二小:細化食堂管理,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為切實做好學生返校複課後校園疫情防控工作,防止病從口入,清河區第二小學細化食堂管理,抓實食堂食品衛生工作,嚴防病毒侵入校園,確保學生舌尖上的安全。  優化食堂條件和就餐環境。第二小學現用食堂於2019年末落成,為了從根本上優化食堂就餐環境,學校購置了全新的餐桌椅、可消毒餐具;食堂操作間、加工間、洗消間、配餐間、儲藏間分區獨立、通風換氣良好,確保主副食分開、生熟食分開,嚴格規範食品貯存、留樣、加工規程,確保加工過程中食品安全;牆壁張貼了《第二小學食堂組織機構及職責公示板》、《學校食堂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安全就餐指南》、《文明就餐公約》和《專業洗手七步法》等,指導學生安全就餐、
  • 「幸福食堂」開啟「點餐+配送」新模式,老人在家吃上熱乎飯
    時至寒冬,在曲阜開辦「幸福食堂」的村莊,「點餐送外賣」的場景悄然上演。與商業騎手不同的是,這裡的「騎手」專門為出門不便的老人們上門服務。天氣寒冷,村裡不少留守老人不便步行去食堂就餐,為讓老人在家吃上熱乎飯,曲阜市石門山鎮西焦溝村的幸福食堂率先推出了手機點餐+配送的「外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