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教育的定義

2020-12-27 搜狐網

  ——北京愛迪學校連虓校長談國際教育的定義

  近期,在我參加的各種關於教育的研討會上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什麼是國際教育?"

  通過查閱和調研發現,網上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國際教育就是出國留學的,有答國際教育就是獲得國外文憑,就是英語授課的,等等,廣大家長和學生也被搞得一頭霧水。很遺憾,目前國內開辦的國際學校或國際班近千家,卻沒有相關的資料在理論上給予我們一個權威、準確的答案。

  作為一名從事國際教育的老師結合我在國外從事教育的經驗,在這裡將我的見解提供出來供大家參考。

  所謂國際教育是指:與世界主流文化和價值觀所接軌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它包括:課程體系、授課方式、考核標準和教學平臺。

  首先我認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範圍內儘管國家、民族、信仰、利益有所不同,各有其核心的文化和價值觀,但還存在著共享的文化和價值觀。世界主流文化應該是指世界各國、各族人民所共認同共享價值,其中包括社會的道德品質、科技、自由、平等、友愛。

  中國也是國際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的主流文化也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中國教育的精華也是國際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教育跟用哪種語言授課沒有關係,拿哪國的文憑沒有關係。國際教育不是美國的,也不是澳洲、加拿大僅代表發達國家的。
  
  國際教育不只能理解為拿文憑,學校裡面課本知識的傳授,它是文化傳承和交流的一部分,教育屬於文化的一個分支。這就是西方力主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原因。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理解不同社會階層的呼聲和懂得自己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從而學會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共享人類的文化成果。諮詢電話:010-84390808。

相關焦點

  • View峰會 | 17所學校,30+國際教育大咖,重新定義國際教育的意義與選擇!
    在這種時空定位之中,我們或許能從中看到一種關於國際教育的全新定義,並從這個定義重新出發,看到中國本土教育的真正機會與方向。從彼時到今日,國際教育歷經探索性引進、粗放式發展、深層次融合三個階段,並且第三階段的融合仍未臻成熟。
  • 國際學校定義與性質
    國際學校是指跟隨外國僑民母國的教育制度,為外國僑民提供其母語教育的學校,但隨著中國國際教育發展迅速,近年來國際學校開設數量增多,招收中國學生、開設國際課程的學校習慣上也被稱作國際學校。
  • 我們該如何重新定義國際教育事業? | 鳳凰衛視專訪至美Lisa老師
    農曆春節前夕,至美前程副總裁Lisa老師應全球最具影響力華語媒體——鳳凰衛視邀約,走進鳳凰國際傳媒中心,接受了鳳凰衛視知名教育欄目專訪
  • 教育的定義方式及評析
    教育的實在論定義方式把教育當作一個已經完成的實體或存在者,教育定義是對實體的「符合」或趨近;教育的現象學定義方式把教育當作一個正在發生的存在,教育定義是定義者參與其中而生發出的對教育的認識。前者是旁觀式認識,它便於人們對教育進行深刻反思或理論言說;後者是參與式認識,它便於人們對教育產生實踐認同和內心共鳴。
  • 首次詮釋個人學校,上海這所欲重新定義現代教育的國際學校很不一樣!
    文/Joe上海的歷史背景與多元文化決定了其城市的開放性與包容性更強,這種環境下教育也呈多樣化發展,近年來尤以國際學校的增長更為迅速。據新學說2018《中國國際學校發展報告》統計,2018年上海地區國際學校數量近110所,僅次於位居首位的廣東(超130所)。
  • 謝弗勒關於教育的定義
    教育哲學的代表人物謝弗勒在其《教育的語言》一書中提出三種教育定義方式,即規定性定義、描述性定義和綱領性定義。規定性定義就是定義者自己創製的定義,不管其他人所用的「教育」一詞是什麼意思,我所用的「教育」一詞就是這個意思。它要求被定義的概念或術語在同一著作或文章中始終保持這種規定的意義,這實際上是要求人們在使用概念或術語時遵守邏輯學中的「同一律」。
  • 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實施
    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新定義今天在中國正式實施。千克、安培、開爾文、摩爾等國際單位制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意味著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所有國際單位制全部實現量子化重新定義。
  • 讓留學告別中介時代,智課用科技主義和人文情懷定義國際教育
    3月29日,一站式美國留學專家「智課」在京召開以「美國留學,向中介時代告別」為主題的留學產品發布會,智課教育董事長兼CEO韋曉亮現場痛陳傳統留學中介的「八大弊端」,提出留學行業即將進入「新留學」時代,智課將用科技主義和人文情懷定義國際教育,並從如何為孩子成長全面賦能,如何用科技賦能留學產品等話題一一展開分享。
  • 「兩塊牌子,一套人馬」,海南重新定義國際教育?
    相關數據表明,民辦教育資源在海南已佔據一定規模。加之以上諸多關於海南民辦教育的利好政策,不少人認為,政府給予了很大程度的支持,海南興辦民辦教育的環境較為寬鬆。但反觀中國目前的國際教育現狀,國際學校新建校數量依舊如雨後春筍般迅猛遞增,各方社會力量、眾多跨界資本的加入,愈發顯現出國際學校行業存在國際化學校實力參差不齊、國際學校質量評估機制匱乏等問題。
  • 國際單位制為什麼要重新定義
    說起國際單位制,大家並不陌生,在生活中人們經常會接觸到米、千克、秒等計量單位。國際單位制與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是世界上普遍採用的計量單位制,是構成國際計量體系的基石,也是促進人類不斷進步的基礎性工具。
  • 什麼是生涯教育?生涯教育的定義!
    職業教育的定義是在國民教育的第一現實需要和職業規劃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不同的國情,不同的理論研究程度,其定義的內容也不盡相同。什麼是職業教育?本文主要介紹了代表性職業教育或特色職業教育的定義。美國職業教育的定義舒伯(Super,D.E.)他對職業教育的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提出了一個新的定義:所謂職業教育,就是把個人和自身在職業世界中的作用結合起來,使其得到適當發展和容納的過程。它是將上述概念與現實進行比較的過程。它是一個既能滿足自我,又能給社會帶來利益,將自我概念轉化為現實的援助過程。
  • 國際單位制進入常數時代 千克的定義變了
    國際千克原器失準,改用不依賴物理實物的自然常數計量   根據現行定義,1千克精確等於國際計量局保存的國際千克原器(IPK)的質量。而國際千克原器則是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鉑銥合金圓柱體,別名「大K」。
  • 讓我們重新定義國際化教育
    包括國際數學建模挑戰賽Outstand-ing特等獎(最高獎項)、美國學術十項全能競賽四枚金牌、美國青年物理學家錦標賽團體卓越獎和海報冠軍獎、CRC中美國際機器人挑戰賽中國區冠軍、國際語言學奧林匹克競賽中國區一等獎……榮譽的背後,是什麼力量在支持?    或許,我們能從萬科梅沙書院王赫院長的演講《梅沙講堂-讓我們重新定義國際化教育》中找到一個答案。
  • 教育|金容沃:重新定義教育的目的
    今天的情況,和杜威首次發表於一九一六年的開創性著作《民主與教育》中描述的理想進步主義教育大異其趣。杜威撰寫此書的目的之一,在於消除人文教育與職業訓練之間的人為差異,而正是這樣的差異將前工業化社會的階級區隔具體化。杜威追溯人文教育的起源至古希臘時期,當時有一小群市民被免除勞力工作,因而能自由地將全副精力用於追求知識。
  • 千克被重新定義,國際單位制迎來重大變革
    根據決議,質量單位「千克」、電流單位「安培」、溫度單位「開爾文」、物質的量單位「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由常數定義,並於明年的世界計量日——5月20日正式生效。加之此前對時間單位「秒」、長度單位「米」和發光強度單位「坎德拉」的重新定義,至此,國際計量單位制的7個基本單位全部實現由常數定義。
  • 網易中國K12國際教育峰會精彩紛呈|國際學校|中國心|國際班|新東方...
    網易教育頻道:2013年11月27日,網易教育教育舉行「中國K12教育國際化探索高峰論壇」,來自國內著名國際教育專家對中國國際學校未來發展與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論壇後,網易教育對「金舟獎」國際高中魅力大賽獲獎學校進行了頒獎。網易教育頻道主編朱敏:今天的第一個話題,我想問一下,目前在國際教育這一塊應該是一個新的熱潮,特別是這兩年突然變得非常火熱。但是,同時也引起了一些問題的出現,可能會有一些參差不齊,對家長來說,在選擇上有些無所適從,我想問一下是不是學校引入了國際課程之後就會成為國際學校?對國際學校的定義是怎麼樣的?
  • 國際單位制迎來歷史性變革!「千克」被重新定義
    其實,千克的定義能夠追溯到128年以前,科學家們將一個直徑與高度都為39毫米的鉑銥合金圓柱體作為1千克的標準重量,也就是人們所謂的國際千克原器。現在它還被保存在法國塞夫勒市的國際計量局中。不過,就在11月16日,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成員國表決,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這是國際測量體系有史以來第一次全部建立在不變的常數上,保證了SI的長期穩定性和環宇通用性。
  • 《2017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在京正式發布
    7月15日上午,由力邁中美國際學校、美國卡文特學校等十幾家中美國際教育機構編纂的《2017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正式發布。據介紹,《2017中美國際教育白皮書》共分四大部分十五個章節。包括:2016-2017 中美國際教育整體動向;中美國際教育現狀研究(國內部分);中美國際教育現狀研究(美國部分)等。
  • 科研進階 | 紐約大學 | 教育學、國際教育、社會學:國際教育研究:中西方教育體系比較(2021.6.12開課)
    項目將以中美兩個教育大學的教育體系為例,帶領學生自主探索上述問題的答案。項目內容包括地方與中央治理如何影響學校的社會角色,中美兩國如何定義種族/民族與移民,中美兩國教育體系的性別模式,高等教育為何無法等同於優質勞動力,如何有效比較教育體系。
  • 千克、安培等4個國際單位制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
    中新社北京11月17日電 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日前發布消息稱,第26屆國際計量大會(CGPM)全票通過了關於「修訂國際單位制(SI)」的1號決議。根據決議,千克、安培、開爾文和摩爾等4個SI基本單位的定義將改由常數定義,於2019年5月20日起正式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