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愛迪學校連虓校長談國際教育的定義
近期,在我參加的各種關於教育的研討會上都會被問到一個問題:"什麼是國際教育?"
通過查閱和調研發現,網上的回答五花八門,有說國際教育就是出國留學的,有答國際教育就是獲得國外文憑,就是英語授課的,等等,廣大家長和學生也被搞得一頭霧水。很遺憾,目前國內開辦的國際學校或國際班近千家,卻沒有相關的資料在理論上給予我們一個權威、準確的答案。
作為一名從事國際教育的老師結合我在國外從事教育的經驗,在這裡將我的見解提供出來供大家參考。
所謂國際教育是指:與世界主流文化和價值觀所接軌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它包括:課程體系、授課方式、考核標準和教學平臺。
首先我認為教育是文化的一部分,在世界範圍內儘管國家、民族、信仰、利益有所不同,各有其核心的文化和價值觀,但還存在著共享的文化和價值觀。世界主流文化應該是指世界各國、各族人民所共認同共享價值,其中包括社會的道德品質、科技、自由、平等、友愛。
中國也是國際大家庭的一員,中國的主流文化也是世界主流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中國教育的精華也是國際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國際教育跟用哪種語言授課沒有關係,拿哪國的文憑沒有關係。國際教育不是美國的,也不是澳洲、加拿大僅代表發達國家的。
國際教育不只能理解為拿文憑,學校裡面課本知識的傳授,它是文化傳承和交流的一部分,教育屬於文化的一個分支。這就是西方力主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的原因。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理解不同社會階層的呼聲和懂得自己的權利、責任和義務。從而學會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和共享人類的文化成果。諮詢電話:010-8439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