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香港碩博連讀到底難不難?香港讀博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08-28 曼漢教育

導師說欄目專為海外學者、學子開放。對於以學術為志業的人而言,博士生涯是他們必須走過的一段漫長旅程,朝向知識聖殿的光亮,艱辛而孤獨地前行。象牙塔之外的看向博士的眼光是複雜的,有仰慕欽羨,有敬而遠之,更多的是疑惑不解。本欄目旨在傳播學術思想、分享海外求學點滴。還原一個最真實的海外讀博場景!

導師介紹

本期內容由曼漢教育籤約導師 Dr.L 提供,以第一人稱的形式進行轉述。


01. 當初為什麼會想要繼續讀博呢?

Dr.L:我的本科專業是材料科學與工程,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四大天坑之一,畢業之後可能不會很容易找到理想的工作。因為在本科讀書期間有幸在實驗室工作了一段時間,自我感覺對科研比較有興趣,也就產生了繼續讀下去的想法。當得到了直博的機會後,自然就選擇了繼續讀博士。


02.看到老師申請的是碩博連讀,想請教一下老師,申請香港的碩博連讀難不難,是否可以給大家介紹一下自己的申請經驗呢?

Dr.L:我是讀完本科直接申請到的香港博士。想要直接拿到香港博士的offer,首先還是要在本科階段有一些相關的研究經歷,並且英語功底足夠好,才能夠吸引到香港的教授來看你投的簡歷。如果來香港讀了master,利用這個契機多與導師溝通,多在實驗室工作,則可以相對容易地申請到本校老師的PhD。


03.為何選擇香港讀博呢,香港和大陸有哪些科研差異呢?

Dr.L:選擇香港的原因很多,其實更應該說是選擇在境外讀博還是內地讀博,因為內地和境外差別很大,而境外各個國家和地區的制度都比較相似。最直接關係到學生個人生活的就是獎學金制度了,據我所知,內地的博士每個月獎學金很有限,但是香港每個月會有一萬多的獎學金收入,去除生活及學費花銷,自己還是可以存下來一些錢的。但是,單對於香港這邊來說,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香港的學校佔地面積小,很多時候即使課題組有經費,也無法購買一些大型的科研儀器,這對科研產生了很多困擾,因此需要博士導師幫忙聯繫其他課題組或者學校老師的幫忙。


04. 老師當初是如何做研究方向的選擇的呢?

Dr.L:選方向選擇首先是要找到自己感興趣的點,並且深挖這個點在當今有沒有繼續深入探索的價值。其次是要看申請的導師能否提供適合的幫助。

我選擇的方向,一是我比較感興趣,因為我喜歡做偏應用方面的工作。二是和本科有一定的關聯,申請成功率會高一些。


05.很多想要申博的同學都會糾結是優先擇校還是優先擇導的問題,以老師的經驗來看,要如何考量讀博地區、院校和導師的呢?

Dr.L:首先是要選擇對自己胃口的導師。很多時候這個點很難把握,因此需要想辦法去詢問別人相關信息。其次是院校,當然院校排名越強對自己未來更有利。地區事實上影響不大,讀博士之後,大家都是用自己的成果來說話。


06.在本碩階段的哪些經驗,對博士申請會比較有幫助呢?

Dr.L:最有用的是科研經歷,老師們都會比較在意這個。對於本科生,有足量的科研經歷,並且小有成果,在和老師交流的時候能系統化地向老師介紹、分析自己的科研內容,一般來說就很好了。如果申請名校+牛導,就必須要有一些論文作為代表作品了。

我沒有讀過碩士,但是根據我身邊的情況來說,碩士期間至少要2篇一作的論文,且方向非常相關,才能夠獲得導師的青睞。

最後,還是要強調一下英語成績,這個對於境外申請來說非常重要。

07.在香港讀博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如何看待自己的讀博這段經歷的呢?

Dr.L:香港其實是一個壓力非常大的城市,壓力大體現在了生活的每一個方面,科研自然首當其衝。導師會經常要求你做匯報,也會經常安排各種各樣的任務。在這裡,我可以感覺到每個人身上的壓力都很大,每個人都在瘋狂地輸出自己的科研成果。在這樣的環境下,自己必須具備很強的抗壓能力,以及無所畏懼的拼搏心態,才能夠與同伴們一起前進,否則很容易萌生退意。


08.有人說讀博是一個自個兒較勁的過程,也有人說讀博越讀越內向,您覺得讀博對您個人性格或其他方面會有什麼影響嗎?

Dr.L:讀博對於個人一定會有影響的。這種影響來自於方方面面:做科研時日積月累的正面或負面的情緒帶給自己的影響,和導師相處時帶來的影響,和同學相處的影響,以及在面對各種好事壞事麻煩事時所帶來的影響。我的老師曾經說,讀博會給人帶來一次升華或者蛻變,我很認同這個觀點。就現在的我而言,性格上比本科時更帶有侵略性,但是卻沒那麼容易衝動了,也熟悉了很多為人處世的技巧。其實讀博並不是高高在上的一種生活,與進入職場的朋友們一樣,這裡也是一處成長試煉場。


09.對於有部分學生在對科研了解不足的情況下,選擇把科研作為自己的方向,你會怎樣看待這樣的現象?

Dr.L:這個問題主要在本科生中間比較多。我認為,在本科階段,嘗試科研,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因為這會讓你了解到自己到底是不是適合科研的生活,以及到底能不能勝任科研所需要的頭腦和枯燥。如果在一段時間後仍對科研不甚了解,則需要好好考慮自己未來的方向了。科研這個行業確實需要有遠見,有想法,有行動力,有耐心的人來從事。如果搖擺不定,可以先讀碩士,感受一下科研,再做打算。


10.有什麼好的科研習慣,能不能給想投入科研方向或正進入科研領域的同學們提一些實用建議呢?

Dr.L:有一些值得說的建議。

1) 多學英語。各種英文雜誌,學術論文,多看,多體會語句的用法,把我文章結構,培養英語論文語感。

2) 多看文獻。不能文獻看了就忘,尋找合適自己的方式做筆記,這樣以後如果導師讓你寫review,也方便自己查找。

3) 多查資料。涉足任何一個領域,都要儘可能地了解這個領域的背景,研究進展,未來方向,以及天花板在哪裡,要有足夠清晰的認識,才能在科研上遊刃有餘。


結尾寄語

希望大家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和喜歡的老師相處,和可愛的同學們一起創造奇蹟!

感謝Dr.L 給大家帶來的分享,希望每一位在科研之路上堅持的同學,都能收穫自己的」答案「,同學們想聽哪些導師分享自己的讀博經驗,歡迎給小曼留言喔!

相關焦點

  • 在讀研期間,如果提前讀博?碩博連讀與申請提前攻讀有哪些異同?
    如果是研究生在讀期間打算攻讀博士,一般有兩種方式:碩博連讀和提前攻讀。兩種方式其實並沒有本質上的差異,都是提走上讀博之路。 不過,兩者之間,依然有兩點差異: 1、碩博連讀在大多數高校都是制度化的,是讀博的一種重要形式,更是在讀的全日制研究生尋求提前讀博的最常見的方式;而提前讀博則只是在部分高校中實施,除了部分高校明確出臺了《提前攻讀博士學位的實施辦法》之類的文件,會在本校內進行制度化的實施,對於其他不少高校而言,往往只是臨時性的措施,主要取決於博士生導師有沒有名額等情況
  • 本科直博or碩博連讀?哪一個才是海外讀博最優解?
    有科研夢想,早期就規劃讀博深造的同學,在前期了解的階段,可能會接觸到不同的博士申請路徑,如本科直博和碩博連讀。而碩博連讀是碩士研究生在讀研期間決定讀博,則可以申請就讀本校碩博連讀,並在通過考核後,把碩士和博士兩個階段和在一起攻讀。但是在海外博士項目中,非要給兩者做一個界定的話,海外本科直博,即本科畢業後直接申請國外相應項目,國外也有一些2+3的碩博培養項目,但是你在海外讀碩時,想繼續跟你的導師深造博士學業,於是嚮導師申請他的博士生名額,也時某種意義上的碩博連讀。
  • 碩博連讀和直博是讀博的捷徑,為什麼很多人不敢走這些路子呢?
    碩博連讀和直博是讀博的捷徑,為何很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者直博?需要說明的是,就現在的形勢看,願意讀博的學生,選擇碩博連讀或直博的大有人在,很多在本科階段就有讀博打算的學生,第一想法就是傾向於碩博連讀,其次就是直博,因為這樣做,好處是很明顯的,主要是:1、無論是碩博連讀還是直博,都比較節約時間,一般可以節約1-2年時間。
  • 「碩博連讀」到底是不是一個坑?
    近年來「碩博連讀」四個字的熱度是越來越高,很顯然碩士學歷的身價再一次開始下降,大家都紛紛開始考慮要不要讀博了,很多研究生導師也會在學生研一或研二結束時問其要不要碩博連讀,有些導師不但問,還會勸:小楊呀,我看你平時科研能力還不錯,要不要碩博連讀,就不用再參加考試了,直接攻讀博士,5年就可以畢業
  • 碩博連讀是否值得選擇?聽聽研究生導師怎麼說!
    碩博連讀到底合理嗎?剛剛入學一年多的碩士生真的可以確定他適不適合科研工作嗎?作為一個曾經被"碩博連讀"拒絕的老學長,小西覺得碩博連讀是合理、值得選擇的。在讀博士生、已畢業博士,不少都會有一種感覺:要是我博士早畢業幾年,哪怕是一年、半年,自己的科研之路會更好些。
  • 申請讀博——準研究生必知的三個途徑
    如何申請讀博?從難到簡單來說有三個途徑先說最難的就是申請考核主要是跨學校申請讀博,主要需要碩士期間科研經歷、發表的文章、專利以及英語成績、獲獎,或許還需要推薦信,之後材料審核,外語水平考核、學院綜合考核,以哈工大化工院為例,競爭很激烈,報的人很多,能進來的都是有文章好幾篇的人,科研能力普遍很強。
  • 盤點直博生和碩博連讀的幾點區別,原來讀博也有這麼多講究!
    但是,2018年我國有820萬應屆大學生畢業,全國共有238多萬人報名考研,最後到重點高校繼續讀研深造的同學超過了80萬人,因此,中國的學歷教育又上升了一個階層,本科學歷已經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讀研成了很多人的首選,接下來的讀博也慢慢進入到了大家的視野。在介紹讀博的情況之前,我們不得不說一下保研這件事。
  • 我該選擇直博還是碩博連讀?
    直博和碩博連讀沒有好不好的問題,只有哪一個更適合你。而碩博連讀則要花更長的時間,碩博連讀是在研一或者研二的時間由碩士直接申請讀博士,期間不需準備碩士論文,直接準備博士論文即可!二.錄取難度碩博連讀的前提是你已經是碩士了,不管是考的還是保的,你只有先讀了碩士才有機會申請碩博連讀。
  • 留學幫幫團:香港研究生申請攻略(全文)
    在這篇文章中,我簡要的像大家介紹一下香港研究生留學。香港研究類課程分類:研究生有2個層次:一個是碩士研究生,一個是博士研究生。碩士研究生又分為2種:授課類的碩士和研究類的碩士。很多時候,我們聽到身邊很多人說出國讀碩士只需要一年就夠了?這裡的碩士指的就是授課類的碩士。接下來我們依次介紹一下香港的研究生課程。1.
  • 碩博連讀能中途轉碩嗎?
    碩博連讀是各大院校近幾年新創新的一種培養方式,院校按照「碩博連讀」培養方式進行招生,學生以碩士身份入學。在進行兩年左右的碩士科研生活後,院校會進行統一的轉博考試,通過的同學攻讀博士學位,不通過則繼續以碩士身份進行科研訓練。
  • 保研、直博、碩博連讀,它們之間有什麼聯繫和區別?
    保研、直博、碩博連讀,它們之間有些什麼聯繫和區別?所謂保研,就是推薦免試獲得讀研究生的資格,往往是參考平時學習績點、競賽成績、各種活動成績(比如夏令營)等,獲得保研資格,然後申請並通過相應學校的複試,才最終獲得在相應學校就讀研究生的資格。
  • 導師建議碩博連讀時,究竟該怎麼應對?
    鑑於這些,筆者就從幾個方面來分析下碩博連讀的利弊供大家參考。碩博連讀有利的方面1. 碩博連讀的學生更能拓展課題的廣度和深度與碩博連讀或者直博生相比,碩士較短的學制不利於課題和項目的深入開展和連貫性研究。
  • 碩博連讀和考外校博士哪個更好,導師:看你想要什麼
    可是讀博士還面臨著另一個選擇,是選擇本校碩博連讀還是考外校博士?導師認為:這要看你想要什麼。科研連續性,碩博連讀較強碩博連讀一般5年,可以選擇在研二或者研三上學期跟導師商量好,向學校提出申請,通過轉博答辯後即可獲得讀博資格。
  • 獎學金17800/月,在香港讀博士是怎樣一種體驗?
    那天,我終於收到了夢寐已久的香港浸會大學PhD(四年制哲學博士)offer,毫不誇張地說,當我看到郵件的時候,心情比拿到高考錄取通知書都要激動。想要知道在香港讀PhD是怎樣一種體驗,那就聽我細細說來。是在大四那年決定從事科研這條路的。
  • 為什麼很多學生不敢選碩博連讀或直博?答案太直白
    職業規劃明確,不想讀博很多學生考研就是想通過提高學歷來提升競爭力,緩解就業壓力,未來根本就不想從事科研,自己的性格也不適合做科研,碩士畢業簡單,拿個學歷就夠了,根本不想讀博。個人建議如果有機會還是要抓住,別看工作的同學收入挺好,也就多兩年時間,畢業後的收入和發展空間都不在一個平臺上,並且工作後想再讀博選擇更加難。我個人切身感受,從事技術工作,博士學歷還是非常有必要,直博或碩博連讀非常划算。
  • 優弗留學解析美國留學碩博連讀申請條件
    美國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在美國博士屬於國內的「碩博連讀」,申請者可從本科直接申請博士。接下來,優弗留學小編將要給大家分享的是美國留學碩博連讀申請方面的相關內容。話不贅述,有需要的同學趕快和優弗留學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中國香港大學博士申請條件難不難
    在申請留學之前,我們需要對該專業有一個較為系統性的認知。香港大學(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簡稱「港大(HKU)」,是中國香港的一所國際化公立研究型大學,通常被認為是亞洲最具名望的大學之一,有亞洲「常春藤」之稱,其前身為香港西醫書院。
  • 深圳大學—香港浸會大學碩博連讀研究生合作培養項目
    三、學生遴選與培養方式  聯合培養碩博連讀生在深圳大學每年(通過全國統一考試)錄取的全日制學術型碩士研究生中擇優遴選。(相關專業招生專業目錄:http://zsb.szu.edu.cn/519.html)  擬被深大錄取為碩士研究生且達到浸會大學研究生入學基本要求者可向深大提出申請,經深大推薦後由浸大遴選為聯合培養碩士生。  聯合培養碩士生在完成第二年碩士課程後,深大再推薦學業成績及研究能力優秀者參加浸大博士候選人資格遴選,通過遴選後為聯合培養博士生。
  • 本碩博連讀的博士,比後考取的博士強嗎?學長:學歷一樣,沒區別
    學歷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自己的學識累積,從中可以看出一個人所受的教育,不過如果是在就業之後,學歷則變得無足輕重,畢竟在很多工作單位,學歷的高低與能力的高低並不成正比,所以很多小夥伴把學歷比作敲門磚,比如本碩博連讀的博士和後考取的博士,這兩者在學歷上沒任何區別,只要都是全日制讀出來的。
  • 申請考核制下,如何申請國內博士
    馬上12月份又到申博季了,身邊的同學已經蠢蠢欲動。國內讀博「申請-考核」制流程是什麼?國內申博有三種方式:碩博連讀、申請考核制、參加統考。除碩博連讀外,目前,大多數高校博士已經採用申請考核制,替代傳統統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