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韶華,一針一線訴衷情。周曉如2003年開始手工鉤編,從此一往情深。
一根針在她靈巧的手中,可以創造出各色各樣的玩偶。這不,記者看到在她手中,一隻金絲豹初見雛形。慈祥的聖誕老人、可愛的兔子、五彩的花朵……周曉如家中存放著許多自己用毛線鉤編而成的玩偶。
樂在其中 全心投入
「我也會鉤編,但鉤不出這樣的立體玩偶。」「毛線還能鉤成動物?」每每聽到朋友驚嘆,周曉如笑說:「任何毛線都可以鉤編。」
周曉如曾經聽北方的朋友說起,她們那裡有用毛線編的工藝品玩偶。2003年,她偶然在網上看到朋友說的用毛線編的工藝品玩偶,「一見鍾情」下,買來圖解和毛線,自己研究。「沒接觸過鉤編,做起來著實難。」周曉如說從小在家人身邊耳濡目染下會手工活,再拿起鉤針會容易些。
周曉如第一次鉤編的是一隻藍兔。「把難鉤的挑戰成功了,鉤其它的就不難了。」那時候她看著圖解自己琢磨,圖解看不懂,就買來成品,對比著鉤編。「不像就拆了重來,高手都是拆出來的。」
鉤了拆,拆了鉤,兩個月時間,藍兔終於鉤成了。看著自己鉤出來的藍兔和買來照樣的成品擺放在一起,就像雙胞胎一樣,周曉如很是欣喜。直到現在,她還完好保存著這隻藍兔。
「每鉤一個新的作品都要慢慢琢磨。」有的人物、動物鉤法繁雜,一鉤就要花上半個月的時間。有時候周曉如拿起針線就停不下來,一鉤就到半夜。她笑說:「鉤編起來樂在其中,就是比較傷眼。」16年來,她酷愛手工鉤編,每天都要鉤上幾針,經常低頭再抬頭,天就黑了。
動物的姿態,周曉如總是邊鉤邊調整,花紋、褶皺需要一針一針小心地鉤織出來,一個細節不對,就會改變整體的感覺。「力求活靈活現嘛!」
周曉如說比較難鉤的要數雙面絨了。「因為雙面絨的毛會擋住針孔,所以鉤這種材質的時候需要一氣呵成。」記者看到一隻由雙面絨鉤成的白色考拉,要是不說,還真看不出來是手工鉤編出來的。「還有婚車娃娃的衣服極為細緻,串在衣服上的珠子的比例,要精準對齊。」周曉如說,引拔鉤、往返鉤,哪一處收針,哪一處空針,都有講究,一針一線都要「下針如有神」。她看著一個個作品從自己手裡誕生,成就感溢於言表。
周曉如的作品。 圖片由本人提供
因為熱愛 所以堅持
「一個人玩沒意思,人多一起玩才有意思。」樂清教師發展中心附屬初級中學從2016年開設巧手女紅社團,周曉如是社團的老師。「周老師你看,這花朵是不是哪一處收錯針了?」「周老師,我想鉤大熊貓,用哪種毛線鉤比較好?」課上,周曉如手把手耐心地教著,樂在其中。
周曉如說,零基礎的學生上完三節課,能逐漸熟悉針法,手指有些柔軟度後,就可以自己動手鉤簡單的花朵了。加入社團的學生人數一年比一年多,今年有38名學生加入社團,看著她們學鉤編興致盎然,周曉如別提有多開心了。「鉤編既能增強耐心和細心,又能陶冶性情。」她還開設公益課程,希望將手藝傳給更多的手工愛好者。
鉤編時,周曉如會想如何設計出喜歡的款式,如何配出自己最中意的色彩和花樣。2018年,她的「南瓜娃娃」和「熊貓牡丹」壁掛作品,獲得全國第三屆創意文化藝術大賽一等獎。
記者看到周曉如珍藏的作品創意新穎,有人物類、卡通類、動物類等,逼真靈動,再細看,手工精緻,幾乎找不出「破綻」。「手工精製很重要,線頭不能讓人發現。」她邊聊邊挑起線,快速地鉤編起來,毛線在她手中如舞蹈般,旋轉、交織,她鉤得投入,不亦樂乎。
如果您身邊有一技之長或特點突出或與眾不同的親朋好友,請撥打樂清日報新聞熱線61116222,向我們推薦上「樂清會人」欄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