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人,每個身體器官都有固定的位置,各司其職,由於在固定的位置有著各自的工作,因此保證了生理系統通暢,人體的新陳代謝以及血液循環。
但在一個時期,女性的各個器官會發生明顯的變化。沒錯,那就是懷孕的時候。
很多媽媽懷孕的時候,不知道自己的內臟會變得什麼樣,然而身體卻會感受到一系列不舒服。
媽媽們看一下自己懷孕的時候有沒有這些症狀?
一隨時隨地想上廁所。
在懷孕12周的時候,很多媽媽會出現尿頻尿急的現象,是因為寶寶在肚子裡慢慢生長,子宮也會被撐大,這樣就對膀胱造成了壓迫。
4個月的時候,尿頻的症狀會有所緩解,但是還是比平常要多,這是因為子宮已經向腹部擴張,膀胱上的擠壓變少,而胎兒代謝卻又增多了。
在懷孕晚期的時候,子宮下沉,膀胱再次受到壓迫,因此又會變得尿頻。
二胸悶,呼吸困難。
大家肯定會想,呼吸是跟肺有關係的,難道子宮也會影響到肺部嗎?
事實是這樣的,懷孕6個月以後,子宮向上,升到橫膈膜處,媽媽的心率也開始增加,因此會感到心慌氣短。
三胃酸胃脹,便秘。
既然子宮都能把胸部和膀胱擠壓成這樣,那中間的胃和直腸更是被擠壓得變形了。
因此很多媽媽懷孕時,會感到胃脹,吃一點就飽了,還有一些媽媽會感到噁心,胃液倒流,這都是由於胎兒在慢慢長大,子宮位移造成的。
有些媽媽在孕期時經常便秘,也是因為子宮重量的增加,壓迫到了大腸,導致血液循環不暢。
在寶寶出生後,子宮也在慢慢縮小,內臟的擠壓突然消失了,這時,那些被擠壓的器官卻無法一下子恢復成原狀,這樣就導致了腹直肌、盆底肌的鬆弛以及內臟的下垂。
而身體自然的恢復是無法恢復到產前狀態的。
因為懷孕這麼長的時間的壓迫,使得那些器官受損嚴重,難以自愈,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產後修復這麼流行的原因。
產後修復,能幫女性恢復受損的內臟器官,調理氣血激素水平,內外修復身體的肌理、骨骼以及器官,同時還能調整媽媽的不良情緒,防止產後抑鬱的發生。
很多人以為產後抑鬱是心病,其實人的七情六慾都有相應的五臟六腑,一旦出現了極端的情緒都是對應的臟腑出了問題。
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就知道做個媽媽是多麼不容易呀,而產後的修復也是很必要的,做不做決定了一個女人下半輩子的美麗和健康。
所以看完這篇文章,大家一定要好好愛自己的妻子和媽媽,願每一位媽媽都能得到溫柔的呵護。
如果大家喜歡我的文章,或者對產後修復以及母嬰護理方面感興趣的話,都可以私信小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