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2020年8月4日,「暮光之城」系列新書《午夜陽光》在美國、英國、法國、德國、荷蘭、丹麥、巴西正式上市,開啟新一輪銷售神話,並被《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衛報》(GUARDIAN)等多家國外主流媒體競相報導。
《午夜陽光》在開售一周內,以火箭般的速度躥升至全球圖書銷售排行榜前列,並奪得美國、英國、巴西等地亞馬遜榜單第一名。在美國,阿歇特(Hachette)圖書出版集團為滿足市場需求,印製了100萬冊精裝版《午夜陽光》。據《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報導,該集團執行長麥可·皮奇在談到公司2020年上半年業績時透露,《午夜陽光》的預訂量達到了該集團歷史上的最高水平。
在英國,《午夜陽光》的首印數達到30萬冊;在德國,首印量在短時間內即告罄,卡爾森(Carlsen)圖書出版集團已開始加印,使得《午夜陽光》在德國的總印數超過了14萬冊。據悉,《午夜陽光》簡體中文版版權已花落接力出版社,後者或將接下全球暢銷接力棒,創造新的銷售紀錄。
時隔12年《午夜陽光》千呼萬喚始出來
「暮光之城」系列小說的銷售奇蹟由來已久,2005年該系列第一部《暮色》出版後一炮而紅,之後3年陸續出版的《新月》《月食》《破曉》再接再厲,甚至將J.K.羅琳所著《哈利·波特7》拉下暢銷書冠軍寶座。目前,「暮光之城」四部曲的全球總銷量已達到1.6億冊。
《午夜陽光》是「暮光之城」系列的第五部,原本的創作計劃是2008年,即前四部火爆全球之時完稿,但該書手稿的前十二章卻在當時遭到洩露。據《十七歲》(SEVENTEEN)雜誌報導,當時這些內容突然之間傳遍所有網絡,該書作者史蒂芬妮·梅爾致信給她的粉絲,表明她將不再繼續寫這部作品,這部書將被無限期地封存起來。
「這嚴重侵犯了作者的權利,並沒有把我當作一個人看待。」《衛報》在最近重述了梅爾當時義憤填膺地心情。
事情的轉機來自梅爾的母親。據《BUSTLE》雜誌報導,由於母親一再勸說,甚至不惜以母親的身份開出條件,梅爾終於在時隔12年後重新提筆。
「她告訴我,如果我能在這部書裡還原《暮色》中的著名草地場景,她就別無所求,再也不來『煩』我,我可以想怎樣就怎樣。」梅爾對《BUSTLE》雜誌的工作人員說:「作為母親節的禮物,我是為了我的母親重新提筆完成這部作品。除此之外,我再無其他禮物可送。而她也只想看到這本書,別的什麼都不想要。」
梅爾要把男主角愛德華的心「剖開」給「暮光粉」看
《午夜陽光》是從男主角愛德華的角度出發,重述暢銷小說「暮光之城」第一部《暮色》的故事——吸血鬼愛德華·卡倫與人類少女貝拉·斯旺之間浪漫又危險的愛情故事。
談到此次創作經歷,梅爾將其形容為一場「把自己變得焦慮」的內心旅程。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她更是坦言:「這本書是我費盡心血,絞盡腦汁才寫成的。每寫一個字都像是經歷一場搏擊。」
梅爾的焦慮來自於走進愛德華內心後,對他產生的共情效應。「他是一個極度焦慮的人,在他那溫文爾雅的外表下面你看不到他的焦慮,但當你真正走進他的心靈時,那將是一種完全不同的感受。」梅爾對《BUSTLE》雜誌形容愛德華時,特別強調了焦慮和難以置信的負罪感,「他覺得自己輕輕一吹就能將她毀滅,我不知道是否有人意識到他的這些感受。」
把男主角愛德華的心「剖開」給讀者看的同時,梅爾也變得更加焦慮。「這也是我很難讓自己融入故事情節的原因之一。」梅爾對《紐約時報》說,「他的焦慮和我的焦慮交織在起來,結果產生了巨大影響。他最初還顯得相當自信,但到了最後還是敗下陣來,貝拉真的把他的表象撕得粉碎。他在《暮色》中表現得非常堅強,而且超級自信,但事實並非如此。」
面對男主角真實想法可能跌破讀者眼鏡這件事,梅爾似乎早已做好了心理建設。「這讓人既興奮,又緊張。」梅爾在接受《紐約時報》採訪時表示:「我很確定,大家拿到書後,會發現故事和自己想的不太一樣。畢竟這麼多年過去了,讀者們早已在腦海中構建出他們理想的故事情節,所以沒有人能完全符合他們的預期。」
「絕版」愛德華視角設定,提振低迷書市
這部讓梅爾寫得心力交瘁的作品,還曾被她懷疑是否能像「暮光之城」系列前幾部作品那樣擁有強大的市場號召力。
據《紐約時報》報導,當梅爾決定在2020年發行《午夜陽光》的時候,她曾經以為,「可能不會有人再關注這部作品了」。
梅爾原本計劃低調出版《午夜陽光》,但當她在2020年5月宣布該書將於同年8月出版時,「暮光粉」們蜂擁瀏覽她的個人網站,表示「十多年過去,粉絲們終於能夠看到這本書了」,並導致網頁迅速崩潰。
梅爾在接受多家媒體採訪時都表示:「我不會再以愛德華的角度講述其他的故事,因為這本書的創作經歷對我來說是遍嘗焦慮的過程。這本書是獻給愛德華的。」 「絕版」愛德華視角的設定,可能會讓「暮光粉」們變得更加珍視《午夜陽光》。
馬倫·阿伯克龍比(Maren Abercrombie)和艾米莉·門辛(Emily Mensing)是兩個老牌「暮光粉」,他們共同主持播客「還記得『暮光之城』嗎」。「老實說,我們迫不及待地期待著《午夜陽光》的正式發行。」門辛告訴《紐約時報》。
在閱讀了《午夜陽光》2008年洩露版本之後,阿伯克龍比非常期待梅爾能發布這部作品的完整版本。「貝拉非常可愛,其他人物也都不錯,但我認為『暮光之城』中最有趣的人物還是愛德華。」她對《紐約時報》說,「我非常想看到完整版的《午夜陽光》。」
種種徵兆讓梅爾和出版商們確信,粉絲們對「暮光之城」系列作品的痴迷程度不僅沒有減少,而且幾乎已經到了瘋狂的程度。就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他們的判斷是正確的。
「我曾經一直認為自己已經錯失良機,而我也拖了太久才出版此書,沒有想到大家對這部作品還是這麼熱情,這真是令我驚喜交加。」梅爾對《BUSTLE》雜誌說。
在談到《午夜陽光》對當前低迷書市的刺激作用時,出版人James Gurbutt向《紐約時報》表示:「《午夜陽光》的出版一直都是很重要的事。粉絲早在幾年前就閱讀過這本書的前幾個章節,他們明白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會是什麼樣的內容,而且想要讀到更多。現在,也就是手稿洩漏事件發生12年以後,他們終於可以聽到愛德華的完整故事了。目前書店開始重新開業,我們認為這本書對於發行商來說是一部重要的作品。」
「這本書很快就成為了暢銷書。」水石書店採購員Florentyna Martin則在採訪中向《紐約時報》強調《午夜陽光》對梅爾和「暮光之城」系列吸引新粉絲的重要性:「隨著《午夜陽光》的出版,梅爾對於一代讀者的持續性的影響力將重新顯現。這也帶來了讀者重新閱讀,或者首次接觸『暮光之城』系列作品的機會。這無疑是讓人非常激動的。」
對於在疫情期間發布新書,梅爾在接受《出版人周刊》採訪時表示:「現在需要消遣,需要有所期待,需要讀更多的書。我希望這本書能給我的讀者帶來一點值得期待的快樂。當這本書送到讀者的手中之後,使讀者能有機會短暫地生活在一個幻想的世界裡。」
在接受外國眾多媒體採訪時,梅爾還就很多有意義或有意思的問題,給出了誠懇、風趣的回答。以下是精選Q&A內容。
《SEVENTEEN》:貝拉的愛情充滿希望,愛德華對愛情持悲觀態度
《SEVENTEEN》:是什麼讓你在時隔這麼多年之後想要重新續寫《午夜陽光》?
史蒂芬妮·梅爾:因為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對我產生了影響,其中包括我的粉絲和我的母親,當然這部沒有寫完的故事也對我產生一定的激勵作用。老實說,這部作品更像是我應當完成的一個項目,而不是我想不想做的問題。寫作過程並不總是充滿樂趣,也並非輕鬆之事。話雖如此,當這部作品最終完稿時,我仍然感到自己充滿了成就感,而且有些篇章寫起來也很激動人心。
《SEVENTEEN》:故事情節與你多年前寫作的初稿有什麼不同嗎?
梅爾:這個故事真的無法改變。它與「暮光之城」緊密聯繫,我在寫作上幾乎沒有太多的迴旋餘地。但從某些方面來看,這反而是一種有利因素,因為我永遠都不會隨著時間流逝而使故事情節過於偏離主線。
《SEVENTEEN》:粉絲們已經從貝拉的視角知道了《暮色》的故事發展,《午夜陽光》會有什麼不同呢?
梅爾:《午夜陽光》的色調更暗,因為整個故事的敘事者是一個早就預料這終將是一場愛情悲劇的人。但貝拉的心裡充滿了希望,這是她第一次戀愛,她從不承認存在任何真實的障礙。愛德華也是第一次戀愛,但他百分之百認為這個愛情故事最終只能以悲劇收場。但是,就像這三十章中的前三個篇章所講述的,他對某些事也充滿希望。所以,整個故事只有10%的快樂,而其餘90%則是憂慮。
《SEVENTEEN》:當你宣布出版這部作品之後,粉絲們的反應如何?
梅爾:他們讓我感到非常興奮,而且……我一時找不到合適的措辭來形容。或者說是驗證了我的想法,因為我曾懷疑是否還有人想要看到這個故事。畢竟已經過去這麼長的時間,我想如果沒有人再關注這個故事,那也是我自找的。因此,當我知道人們仍然想要閱讀這本書的時候,這使我感到非常驚訝。
《SEVENTEEN》:你希望粉絲們在觀看《午夜陽光》之前記住什麼?
梅爾:記住《破曉》,記住愛德華將會突破一切障礙,終有一天,他將會得到永久的幸福。不要嘗試幻想從愛德華的視角講述《新月》(我將永遠不會嘗試重述這部作品)。
《SEVENTEEN》:在《暮光之城》10周年的時候推出紀念版《暮色重生》。現在,我們又將在15周年之際看到《午夜陽光》。你是否已經在為20周年慶典制定相關計劃?
梅爾:在這本書最終完稿之後,我打算投入大量精力去研究其他沒有吸血鬼的世界。我想我的希望就是能夠在更短時間內創作完成另一本書。
《紐約時報》:讀者將跟隨愛德華視角體驗「非人類」的感覺
《紐約時報》:你為什麼決定現在出版這本書?
梅爾:因為我現在寫完了。這本書沒能早點出版是因為一直沒能結稿。當我看到隧道盡頭的光明——當我意識到自己確實能寫完這部作品時,我就立即開始啟動出版流程,因為我知道那些一直在抱著寬容的態度,耐心等待的讀者們,他們實際上已經急切等待很長了。
之後爆發了新冠肺炎,在這種情況下我們也考慮過,是否堅持出版這本書。但隨著事態發展,我們的態度迅速明朗起來。短期內,我們沒有看到新冠肺炎疫情完全結束的可能。但是,當我現在手邊有書可讀的時候,我真的感到非常興奮,因為再也沒有什麼其他事能如此令人興奮的了。我希望其他人也有同感。
《紐約時報》:以前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為什麼決定無限期推遲出版這本書?
梅爾:我到現在都不知道當時到底發生了什麼,但這件事是讓我警醒的原因之一。我不認為這是有人惡意為之。我想可能是有人想讀一下這部書的初稿,然後就借去複印,但複印之後卻沒有歸還給我。這件事本身並不可怕,但是每當我想到可能有人在我的電腦上閱讀我的作品時,我就會感到毛骨悚然。
當時的情況非常糟糕,因為沒有人想要把一份粗略起草的初稿拿出來供大家品頭論足。因為你知道,我本可以把作品內容寫得更好。對於作者來說,初稿只是作者把心中想到的東西一股腦堆砌到紙面上的結果。無論怎樣,事情畢竟已經過去很久了,我現在覺得,那更像是吃飯時不小心噎了一下。
《午夜陽光》是我費盡心血,絞盡腦汁才寫成的,這也是為什麼我耗費這麼長時間才結稿的真正原因之一。與我寫作的其他作品一樣,這部作品也是第一人稱敘事,而我更像是把主角視角記錄下來的人。這種寫作方式既有趣又令人興奮,每寫一個字都像是經歷了一場搏擊。
《紐約時報》:讀者對這部新作可以有哪些期待呢?
梅爾:我認為這本書最有趣的是——體驗非人類的感覺。我喜歡那種經歷,剝離你的人性,使你變成另一種樣子。
我認為人們不會想到的愛德華是一個非常焦慮的人物。創作這個人物也使我變得更加焦慮,這也是我很難讓自己融入故事情節的原因之一。他的焦慮和我的焦慮交織在起來,結果產生了巨大影響。他最初還顯得相當自信,但到了最後還是敗下陣來,貝拉真的把他的表象撕得粉碎。他在《暮色》中表現得非常堅強,而且超級自信,但事實並非如此。
《紐約時報》:在不做任何劇透的前提下,可以說說讀者將對愛德華有哪些新的了解嗎?或者他們重讀《暮色》的話,將會在這本書中找到哪些新發現?
梅爾:我覺得《午夜陽光》的情節很難再被透露,因為愛德華愛上了貝拉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
我認為讀者將看到的新內容,主要是愛德華非人性化的觀點,以及《暮色》中沒有涉及的時間內發生過的事。在這本書裡,我提筆一氣呵成的篇章是貝拉還未出現的那些時候。為了表現出愛德華的本性,我沒有把筆墨固守在一套固定的對話和行動模式中。
跟著愛德華的視角重新看一遍《暮色》裡的故事,讀者會對一些角色更加喜愛,而讓另外一些角色失寵。不僅因為一些角色時常出現在愛德華的故事線裡(給角色加戲),還因為愛德華能讀取這些人的所思所想(讓讀者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這些角色)。
對於愛德華來說,他一放鬆就會聽到周圍人的心聲,這是他沒法控制的。當讀者設身處地站在愛德華的角度看整個故事,就會被四面八方撲面而來的各種心聲塞滿腦袋。所以,讀者不僅能在書中看到人物的外在表現,還能全方位地了解故事的全貌。
《紐約時報》:你打算通過愛德華的視角來寫《暮光之城》全部系列嗎?
梅爾:不會,一點也不,這也是為愛德華好。從他的視角進行創作讓我極為焦慮,寫這本書的經歷讓人並不開心。所以繼續用愛德華的視角重寫「暮光之城」系列,不是個好主意,尤其是想到《新月》將會是一場悲傷而空虛的噩夢時,我就更不想繼續這樣的創作了。而且我認為這本書已經足夠讓讀者了解愛德華這個人物了,當你再去重新翻閱「暮光之城」的其他作品,你將能更深地體會到愛德華的所想所思。
《紐約時報》:你接下來打算寫什麼?
梅爾:我現在有三個候選題材,而且我偶爾也會動筆塗鴉。如果《午夜陽光》成功發行,並且得到讀者認可,到那時我再看看哪個題材更吸引我。我喜歡搞點科幻題材,但在創作這類作品之初,必須做到胸有成竹,有完整的故事架構,然後才能認清這是否與自己的意中題材相符。
《BUSTLE》:口香糖、便利貼、《剪刀手愛德華》《唐頓莊園》……梅爾的另一面
《BUSTLE》:激發寫作靈感的零食?
梅爾:我有滿滿一抽屜的口香糖,因為我喜歡一邊嚼口香糖一邊寫作——就像有些人喜歡一根接一根地吸菸,一支未盡又燃一支。而我只是不停地嚼口香糖。我喜歡水果味,但我現在手邊有四種不同口味的薄荷糖。有時我也會買丁香等老式口味的口香糖。那種奇怪味道在口中持續的時間不會超過兩秒鐘,但那個感覺啊,我真的太喜歡它了。
《BUSTLE》:隨筆記事過程?
我的腦海有時突然冒出一些想法,而這些想法正是我在寫作期間苦思不得的,這時我就會把這些想法寫在便利貼上。這些便利貼會提醒我:「記住在這一章節讓愛德華做這件事。」我的辦公桌上、顯示器上和鍵盤上到處都是便利貼,上面寫滿了我需要重新思考的問題以及需要處理的事情。
《BUSTLE》:在愛情場景中渲染氣氛的配樂?
梅爾:我手邊拿著《午夜陽光》, 聽著《剪刀手愛德華》的配樂,這樣子看起來有點俗氣。我也聽了《破曉》的部分配樂,因為裡面的婚禮配音太浪漫了。在《午夜陽光》中,故事情節尚未完成一半,愛德華就已經意識到貝拉是他一生的摯愛,也是他的唯一。而且他知道,這是命運的安排。
《BUSTLE》:結尾觀看《唐頓莊園》?
梅爾:當我寫作的時候,我整個人都會完全沉浸其中,變得非常非常痴迷。我幾乎不怎麼離開電腦,不想做飯,也沒有食慾。我只想坐在電腦旁,讓自己陷落在我所構思的世界裡。
當我寫完一本書之後,我也會讓自己放鬆一下,找些影片來看。《午夜陽光》寫完之後,我看的影片是《唐頓莊園》,我非常喜歡這部片子,但卻從未認認真真地看過,因為我沒有時間坐下來全神貫注地追劇。
《BUSTLE》:有點雜亂?
梅爾:我的辦公室位於客廳中間,這裡曾是一個巨大的酒吧。但現在僅剩1/4的地方,其餘的地方都被我的花崗巖大辦公桌佔用了,因為我會隨手寫下各種便條貼在上面,而且我把所有待辦事項也都堆積在桌面上,因此桌面上總是亂糟糟的。
雖然我每年都會進行一次大掃除,把所有東西都歸整起來,但很快又會恢復原樣,而我會說,「哦,這樣看起來多好,多和諧啊,我應該一直保持這樣!」幸好我的丈夫是一個非常注重整潔的人,自從結婚之後我也有了很大改進,但我的辦公室還是老樣子,證明我還是原來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