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納語
2月、9月、10月……
幾月生的孩子最可能成為學霸?近兩年的985高校新生數據讓人驚呆了!
每年,很多高校都會公布新生大數據。
從近兩年的公布看,清華、南開、浙大、廈大等名校,本科新生人數最多的基本上都集中在秋冬。
隨便列幾所,大家看看!
清華大學
今年清華大學本科新生人數最多的是摩羯座的寶寶,佔總人數近10%,天蠍座第二多。
摩羯座是12月22日到1月19日出生;天蠍座是10月24日到11月22日。
南開大學
本科新生中,天秤星座最多。天秤座出生於9月23日到10月23日。
天津大學
本科新生中,也是天秤星座最多。
上海交通大學
今年本科新生,十月出生最多,四月和五月最少。
浙江大學
浙江大學公布的2019年入學的新生數據,其中,10月出生的新生最多;5月出生的新生最少。
復旦大學
本科新生中,水瓶座最多,水瓶座是1月20日到2月18日出生。
廈門大學
本科新生,出生最多的月份是10月,最少的是4月。
出生月份和學習成績有關嗎?
許多家長認為:
按現行入學年齡要求,9、10月出生一般在同屆同學裡大一歲,相對來說成熟點。7、8月生的是第二年的。
還有家長認為:
因為秋冬的出生人數多,基數大。建議以當年每個月份的出生人數,作為分母。
唐楚玥:2020年湖北高考理科狀元
一位班主任認為:
出生月份對學習的影響,應該是在小學低段會明顯一些,畢竟出生時間相距最大的孩子有將近一年。
有些出生較晚的孩子,在低段時理解能力會差一些,比如沿著尺子畫線也可能會畫歪。
這種理解力的差距,會有一定影響。
不過,到了小學中高段,這些孩子就會慢慢趕上來。
有老師認為:
優秀跟年齡沒有關係,還是跟孩子的習慣有關——現在的學習越來越注重能力的培養,能力的問題真的不是光看年齡的。
你相信出生月份和成績有關嗎?
無獨有偶,今天,又有觀點拋出:
說孩子能否當「學霸」,出生體重說了算。6斤寶寶更可能當「學霸」!
有人說,孩子出生時的體重,預示了將來的人生走向,也預示著智商的高低?
孩子出生時體重6斤左右,長大後成為「學霸」的可能性更高。
網上流傳的這種說法,讓不少「準媽媽」提前操起了心。
孟令昊:2020年山東高考理科狀元
一準媽媽現在懷孕7個多月,最近產檢顯示,胎兒大小比實際孕周要大兩周。
近日,她在網上看到不少網帖,把孩子出生時的體重說得很玄妙:
新生兒如果太重,長大後不僅不聰明,還可能是胖子,會面臨多種健康隱患,有得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風險。
而體重6斤左右的新生兒,智商會比其他孩子高,長大後更可能成為「學霸」。
孟女士有點擔憂:
「新生兒體重真的影響這麼大?要怎麼控制胎兒體重呢?」
對此,專家表示:
準媽媽們不必為此焦慮,按照科學指導、正常孕育,確保孩子體重正常即可。如果擔心胎兒超重,準媽媽可以在醫生指導下,調整飲食結構,也可適當增加活動量,比如晚飯後到小區散步。
李瑾文:2020年安徽高考文科狀元
但是,專家也說了,出生體重對健康有一定指導價值。
自然,也對學習會產生一定的積極作用,畢竟好成績離不開好身體。學習學到最後,拼的就是體力。
武漢兒童醫院兒童保健科主任李瑞珍分析,新生兒的出生體重,確實對孩子將來的健康狀況有一定評估價值。
正常情況下,新生兒體重應在5-8斤之間。
體重低於5斤的屬於「低體重兒」,可能與孕婦在孕期營養不夠、胎兒有先天性疾病、早產等因素有關,也就是民間常說的「先天不足」,孩子可能存在身體虛弱、發育遲緩等情況,影響今後發育;也有數據顯示,不少低體重新生兒會在後期出現追趕生長,反而容易變肥胖,影響內分泌的正常運作,帶來相關疾病風險。
體重超過8斤的屬於「巨大兒」,可能與孕婦在孕期營養過剩、妊娠期糖尿病、過期妊娠等情況有關。巨大兒不僅給懷孕、生產帶來風險,他們長大後確實有肥胖風險,也是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易患人群。
「從這個意義上說,新生兒的出生體重,確實對今後的健康發育有一定指導作用。」李瑞珍說。
如果家有低體重兒或巨大兒,家長要多關注發育情況,及時調整飲食結構和生活規律,保證孩子生長發育正常,避免疾病影響到智力發育。
鍾芳蓉:2020年湖南省文科第四名
至於「體重6斤更容易當學霸」的說法,李瑞珍認為太過絕對,孩子的學習成績與先天遺傳、後天受教育程度關係更大,並沒有權威調查和大樣本數據篩選出特定的體重。
想要孩子學習成績好,還得家長多開發孩子智力、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那麼問題來,這些大數據,這些專家說法,你信麼?
原創:納思教育。未經許可,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