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疫情 傳奇雜誌《花花公子》要停刊了?

2020-12-18 封面新聞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封面新聞記者 楊帆

最近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對連日來重創全球娛樂業,好萊塢現在已然是「千瘡百孔」,不單電影院線、影視公司當下舉步維艱,美國的娛樂雜誌也面臨生死抉擇。

北京時間3月19日,有著67年歷史的著名雜誌《花花公子》對外宣布:因為爆發的疫情,本周出版發行的最新一期雜誌將是今年最後一期。這一重磅消息也讓一些美國媒體分析,本來就被網絡閱讀衝擊得七零八落的這本雜誌很有可能就此永久退出傳統出版的歷史舞臺。

一個艱難的決定

雜誌CEO發文宣布今年「收攤」

本周三,《花花公子》雜誌執行長本科恩(Ben Kohn)在社交網絡發表了一篇長文,他稱,由於冠狀病毒的全球大流行,雜誌社而加快了把傳統發行向數位化出版的步伐。「最新的《花花公子》雜誌將於本周出版,這將是今年的最後一本。」

本科恩還詳細介紹了這一決定,並概述了他對這一傳奇雜誌未來發展的計劃,不過他沒指出今後該雜誌是否會重返傳統零售。「花花公子對很多美國人來說是一個標誌性的存在,它是一本雜誌,但對更多人來說是一個服裝品牌或者是一個會員俱樂部,可是在過去的66年裡,有一件事始終不變:我們致力於幫助觀眾表達和理解他們的喜好。」

《花花公子》近年來受到網絡閱讀的衝擊極大,四年前和它類似的雜誌《閣樓》已經停刊繼而轉戰數位化出版,而今年爆發的新冠病毒無疑成了《花花公子》轉型的催化劑。本科恩說:「2021年,除了我們的數字產品更新和新的消費品發布之外,我們還將以各種形式推出新的印刷產品。」外界認為,這種新的印刷產品已然不是按月或按季出版的期刊,而是提供給「老鐵」的所謂《花花公子》特別版或珍藏版。

一本嚴肅的雜誌

曾推出諸多有影響力的深度報導

很多人以為《花花公子》只是單純的色情刊物,這其實是一種誤讀。《花花公子》每月出版,內容除了女性祼照外,還有文章介紹時裝、飲食、體育、消費等;此外亦有短篇故事、名人專訪以至新聞時事評論,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花花公子》也以反戰和支持女權運動而著稱於世。此外,《花花公子》的人物專訪以深入見長,他們的記者每次專訪通常長達七至十小時。

《花花公子》曾經訪問過的名人有約翰·韋恩、吉米·卡特、卡斯楚、羅素、馬丁·路德金、讓-保羅·薩特、拳王阿里、阿拉法、史提芬·霍金、石原慎太郎等,這一長串的名單裡涵蓋了政要、作家、體育明星、電影明星等。而封面新聞記者也曾在一本上世紀80年代的《花花公子》上看到了陳凱歌的專訪,當時的陳凱歌一身紅毛衣,滿臉大鬍子在紐約大談自己的電影夢想,就在他登上《花花公子》之後幾年,他拍出了震驚世人的《霸王別姬》。

而在設計師眼中,《花花公子》也是一本純良的頂級設計刊物。這本雜誌充斥著各種現代化的室內設計:從家具、燈光、音響、衣裝,到到如何調製一杯可口的馬提尼酒,任何生活細節它都有。20世紀50-70年代間,一些著名的建築師和設計師更是與《花花公子》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譬如說在1961年7月發行的《花花公子》裡,邀請到了當時設計界裡最先鋒的6位男性設計師,分別帶著自己的經典之作,一齊拍攝了雜誌內頁。

一個傳奇的落幕

創刊號的封面是瑪麗蓮·夢露

說起《花花公子》,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創始人休·海夫納(Hugh Hefner)。海夫納在1953年創辦了《花花公子》,這本雜誌不但成為全美最暢銷的成人雜誌,也行銷全球。不過由於年歲已高,海夫納2017年離世,享年91歲,他的一生就像這本雜誌一樣傳奇,比如他從保守家庭走出,卻成為先鋒的出版人;他曾經為妻子守身如玉,卻在發現對方對自己不忠後開始了遊戲人生。海夫納一生穿梭名流間,享受隨心所欲的生活,連墓都買在了夢露的旁邊,死後要與夢露長眠。

1953年,海夫納依靠600美元的貸款和8000美元的籌款創辦了《花花公子》雜誌。第一期的《花花公子》連期刊號都沒有,Hefner花重金買下的瑪麗蓮·夢露半裸照放在雜誌封面,萬萬沒想到,售價50美分的雜誌,竟然賣出了5.3萬冊,第一刊就狂賺2萬7千美元。海夫納在刊首語中寫道:美國其他男性雜誌所關心的打獵和釣魚,對不起,我們一個都沒有。我們要談論的是,爵士樂、雞尾酒和畢卡索。

在網絡熱潮面前,屬於海夫納的那個黃金時代已經逐漸遠去,手機、網絡的普及讓美國成年男性不再一昧沉迷於《花花公子》裡的火辣照片,雜誌的發行量也從 1975年巔峰時期的560萬冊跌落至目前的80萬。2016年,《花花公子》不再在印刷版中刊登女性裸照,而之後又把月刊改成三個月發行的季刊,直到今年只出版一期後就匆匆宣布停刊。

其實就算新冠病毒沒有爆發,傳統的《花花公子》也遲早會謝幕,本科恩的文章中也暗示了他們嘗到了轉型的甜頭:「過去6個月,我們新增了400多萬Instagram粉絲,社交渠道的參與度增長了50%以上,數字視頻訂閱量同比增長了近30%。」不過,數位化的《花花公子》還能像以往被人們津津樂道嗎?

相關焦點

  • 靠裸女出名的《花花公子》宣布停刊,疫情給了67歲雜誌最後一擊
    前 CEO 弗蘭德斯早在五年前就承認,身處網際網路時代的《花花公子》極度危險,「我們已經過時了」。那年,《花花公子》停刊全裸照。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獲取信息的途徑,只需滑鼠輕輕點擊,人們就可以免費看到海量性感照片。五年後,一場疫情成為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 受疫情影響,美國老牌雜誌《花花公子》宣布停刊!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諸多行業都迎來了不同程度的「洗牌」,有的在絕境中看到機會,加速轉型,有的則是倒在了血泊之中,一蹶不振。其中就包括有著67年歷史的著名雜誌《花花公子》在幾日前對外宣布停刊,將徹底告別紙質時代,今後或轉型為電子刊業務。
  • 風流雜誌《花花公子》停刊,它是色情雜誌?其實人家是純良設計刊
    當地時間3月18日,以香豔美女為主打封面的美國雜誌《花花公子》宣布停刊,這風靡67年的雜誌告別紙質時代,今後或打算轉為電子刊業務。《花花公子》宣布停刊這本以男性閱讀習慣為主幹線的雜誌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就憑香豔的封面也能夠讓人記憶猶新。雖然已經有著67年歷史,但隨著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而不得不被淘汰。
  • 原創 美國時尚風流雜誌《花花公子》宣布停刊!再見,香豔美女們!
    【來源:搜狐】昨日,風靡67年的香豔雜誌《花花公子》(英文名:PlayBoy)宣布停刊,而今後或打算轉為電子刊業務,暫時還沒有明確的戰略方針。《花花公子》宣布停刊 Kate Moss,cover image,2014 這本已經有著67年歷史的香豔雜誌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曾經馳騁於男性閱讀習慣,也終究有被歷史淘汰的一天。
  • 《花花公子》失去了商業性幻想
    社會文明的三大發明是火、汽車和《花花公子》雜誌。   ——休·海夫納   文 / 巴九靈(微信公眾號:吳曉波頻道)   《花花公子》要停刊了。  是的,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對《花花公子》的內容生產和供應鏈造成破壞」,這本有著半個世紀歷史的美國成人雜誌品牌倉促宣布:2020年的春季刊將成為《花花公子》最後一本紙質雜誌。
  • 停刊的《花花公子》和情色大亨
    好評如潮,第一期總共賣出54175份,越來越多的人逐漸愛上花花公子。相比其他雜誌,《花花公子》更受喜愛,因為她們脫得更多。銷量以乘法的速度激增,到1959年,《花花公子》單期銷量超過百萬冊。越戰時,在美國有句口號:要做愛,不要作戰。《花花公子》受到美軍士兵的狂熱追捧。在大兵的床頭,總是少不了一張巨幅兔女郎海報,你可以根據雜誌的刊號判斷他們的入伍時間。大兵們甚至在他們的直升機、裝甲車上塗上《花花公子》雜誌的兔頭形象,有些飛行中隊將兔頭當作隊徽。
  • 31年歷史雜誌《男人幫》也將停刊 推最後一期
    面對新媒體的不斷衝擊,曾經出產過最性感女性榜單的雜誌男人幫《FHM》也將停刊。據英國媒體消息HollyWilloughby成為《FHM》最後一期封面明星。由於新媒體和社交媒體的衝擊,這些傳統時尚雜誌正經歷著苦苦掙扎,2013年,連鎖超市TheCooperative將《loaded》、《Nuts》、《Zoo》和《Front》雜誌強行下架。據介紹,雜誌《loaded》決定不採用穿著暴露的女性作為封面人物。然而這並未能解救雜誌於水深火熱之中,2015年4月,雜誌出版最後一期後停刊。
  • 花花公子停刊,PornHub躥紅:成人生意的新壟斷時代
    PornHub流量激增的同時,情色生意的前輩——花花公子公司3月中旬宣布:由於疫情影響,2020年春季刊後《花花公子》將停止紙質版印刷,為這本出版67年的雜誌畫上句號。在一個看成人片比吃飯還容易的時代,《花花公子》欲露還休的精英式享樂文化,越來越無人問津。
  • 澳大利亞8本雜誌停刊,《時尚芭莎》《ELLE》也在列
    英國《衛報》21日消息,德國鮑爾媒體集團澳大利亞公司(Bauer Media Australia)宣布,受疫情影響,廣告收入出現災難性的下降,其旗下8本雜誌將停刊,包括《時尚芭莎》、《ELLE》、《InStyle》、《男性健康》、《女性健康》、《Good Health》、《NW》和
  • 作家王朔曾投稿《花花公子》被拒 理由是「太黃色」
    甚至有許多人僅僅因為可以從網上進入這個暗語所暗示的世界,而學會了上網。那些回憶裡,時時可以呼吸到讓自己窒息的畫面撲面而來時的沉重的喘息。一場浩蕩青春期發生在八十年代的某個開放之時,人們通過錄象帶或者《少女之心》之類的手抄書了解性,《花花公子》成為一個隱秘的流行符號。但在官方,卻是一個被禁止的象徵。
  • 被誤解的《花花公子》雜誌,其實是本純良的設計周刊
    大家印象中的《花花公子》雜誌,都是封面上性感的美女。創始人休·赫夫納於1953年在美國芝加哥創辦。第一期的雜誌,連刊號沒有。因為連赫夫納本人也沒有信心到底能不能做下去。當時赫夫納花500美元買下夢露半裸照的版權。
  • 《壹讀》雜誌確認停刊
    《壹讀》雜誌最後一期封面  2月27日上午,曾被譽為「當下最具有網際網路思維的雜誌」《壹讀》,傳出停刊消息。  記者發現,在《壹讀》雜誌停刊前夕,2015年1月19日,壹讀天下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長由王亞京變更為林輝,王亞京依然保留董事身份,林輝繼續擔任經理一職,董事張麗娟、監事李超保持不變。在投資人方面,北京第七傳媒廣告有限公司的法人股東地位不變。比較讓外界感到疑惑的是,壹讀出品人兼主編林楚方,並沒有出現在上述股東之列。
  • 《譯文》停刊,外國文學雜誌集體進入「寒冬」?
    老牌外國文學雜誌《譯文》經歷過七年的風雨後終於走到了盡頭——早報記者曾在今年4月率先披露《譯文》可能於年底停刊——上周,最後一期《譯文》悄然上市。上海譯文出版社社長韓衛東昨天向記者表示,停刊並非由於經濟原因,「關掉《譯文》,集中力量做《外國文藝》。」
  • 《紅旗》雜誌創辦與停刊內情
    《紅旗》雜誌創辦與停刊內情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8.08.19 星期日     《紅旗》雜誌作為黨中央的機關刊物,於1958年6月創刊。
  • 電影雜誌《看電影》月末刊《午夜場》今年起停刊
    電影雜誌《看電影》月末刊《午夜場》今年起停刊 澎湃新聞記者 蔣子文 2018-01-03 22:12 來源:澎湃新聞
  • 《壹讀》雜誌也停刊了,細數2014年以來沒有熬過「寒冬」的紙媒
    >很抱歉,因為壹讀傳媒本身轉型的需要,我們不得不艱難地決定全面收縮《壹讀》雜誌的發行工作,簡單說,依舊訂閱《壹讀》雜誌的讀者,將不會再收到這本紙質的雜誌了。據鈦媒體查閱到的公開資料顯示,《壹讀》雜誌,2012年8月6日正式創刊,是一本新聞生活類雜誌,林楚方先生擔任壹讀傳媒出品人兼主編。雙周一出版,全國發行,零售價12元。2014年9月轉為單月刊,零售價15元。2014年12月起停刊,總計五十餘期。而林楚方今日也向鈦媒體證實,雜誌停刊確實有一段時間了,去年12月開始停刊。
  • 《科幻世界》旗下雜誌停刊 自認奇幻期刊已落幕
    《科幻世界》旗下雜誌停刊 自認奇幻期刊已落幕 2013年05月22日07: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 <天南>停刊 文學雜誌真的走到了"山窮水盡"?
    文學雜誌《天南》因經營壓力停刊在業界引起的震撼,絲毫不亞於三年多前其創刊時的轟動效應。  這本雜誌本是由廣東民間文藝家協會創刊於1982年的民間文學雜誌,2005年被現代傳播集團購入並改為書評雜誌。2011年4月1日以文學雙月刊的形式重新上市。
  • 科學網—美國《科學家》雜誌由於經濟原因停刊
    《科學家》最後一期封面 據《科學》和《自然》網站消息,美國《科學家》雜誌由於經濟原因,從2011年11月起停刊。 《科學家》雜誌10月份出版特刊,以紀念她25周歲生日,但是壞消息隨之而來。《科學家》雜誌CEO Vitek Tracz在一封給ScienceInsider的電子郵件中談到停刊原因時表示「唯一的原因就是經濟困境」。主編Mary Beth Aberlin說,廣告費是《科學家》的主要收入來源,但是去年以來其廣告市場非常困難。
  • 《花花公子》盲文版 盲人讀者如何享受他們喜愛的雜誌
    沒錯,《花花公子》盲文版印在棕色的紙上,上面只有一個簡單的「兔子」標誌,最重要的是沒有任何插圖。《花花公子》盲文版是由美國國家預算資助,美國國家盲人和殘疾人圖書館與《花花公子》雜誌合作出版。《花花公子》盲文版封面當第一份盲文版《花花公子》出版的時候,該雜誌已經成為了一份活躍的新聞媒體,編輯們一直在把它打造成一種生活方式雜誌的形象,其中刊登評論文章,政治分析文章,並採訪各種有影響力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