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這樣的幅員遼闊的土地上,生活著數十幾億的人口。而龐大的人口中,蘊藏了眾多的千裡馬。正所謂,千裡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然而對於千裡馬的培養,也是我們一直在社會上討論的問題。在中國的眾多高校裡,都有少年班的出現,這些孩子重新過人的展露無遺。需要給予特殊的通道,讓他們有著自己的發展路徑。而這些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是一直讓擔心的一點。雖然有著天賦異稟的才能,可是心智的不夠成熟往往導致了果實成熟後的扭曲。
曾經在中國有一個小孩,由於出眾的繪畫能力,讓人讚嘆不絕。這個孩子就是譚文西。譚文西六歲的曾有一幅畫,當時就被賣出了5萬元,如今37年過去了,他的近況如何呢?
譚文西六歲時的一幅畫就登上《人民畫報》,已經火遍了當時的畫壇。而在這樣的年紀更是有機會跟繪畫大師大衛.霍克尼進行面對面的交流,而在交談過後,大衛.霍克尼還將他們的談話記錄在了他自己的回憶錄中。對於譚文西的印象,大衛.霍克尼認為他能跟畢卡索相比較。得到這樣的評價也是至高無上的,就此過後,譚文西有機會與眾多的畫壇人物有過交流學習。
譚文西的成績其實,更多來自於他父親的教導。年幼的譚文西沒有像其他孩子一樣有著嬉戲打鬧時間,雖然自己還是非常渴望可以肆意玩耍的時間,但還是在父親的督促下完成了繪畫的練習。所以父親的迫使下,他內心的叛逆感由此而生。已經成名的譚文西,在繪畫的領域,一度將熱度蓋過了大衛。自己的畫也處處銷售一空。然後因為在畫畫花費的時間太多,他的文化成績一直不理想,升學也只能靠破格錄取。
當譚文西進入大學後,自己的生活開始了有所改變。因為父親不再時刻跟在他的身邊。大學的生活,讓譚文西看到了自由的希望。在名利均是雙收的情況下,自己也是開始放縱起來。大學的某個晚上,開著自己摩託車在道路上馳騁著,可非常不幸的是遇到了車禍。這樣遭遇讓這個天才從此墜入凡間。
一場車禍過後,這位天才級的畫家徹底迷失了自己的方向。繪畫不再出現以往的風格,更是無法與其往日之作相比。對於這一切的到來,他需要重新審度自己的定位。為了生活,還是每天只能顧及最起碼的生活起居。不再有任何奢侈的想法。
一個曾被認為將載入史冊的名師,只能回歸於平凡的生活,成為一名普通的畫畫教師。毀於生活的不自律,無法挽救致命的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