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海平面上漲75米可不是開玩笑,科學數據表明很快成為現實

2020-12-10 星球百科故事會

今天我跟大家討論一個嚴肅性的科學話題,假設全球的海平面上漲75米,會對人類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首先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就算你住100層樓都不安全了。

儘管這個話題十分可笑,但請大家不要認為這僅僅是個假設,甚至覺得荒唐愚蠢至極。如果你看完了這篇文章,你很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情況下才能讓這個假設成立?什麼情況下才能導致全球海平面上漲75米高呢?

南極洲大陸

答案是:南極洲大陸加北極圈格陵蘭島的所有冰川融化消失,地球上的海平面將會上漲230英尺(70米),如果全球的所有冰川融化,海平面將會上漲到250英尺(75米),這僅僅是科學家的保守理論性預測數字,如果實際發生的話可能還要嚴重。

南極大陸跟格陵蘭的固體淡水資源大約霸佔了全世界淡水總量的95%以上,僅南極大陸的單個佔有量就超過了90%。如此龐大的淡水資源,一旦全部融化聚入四大洋,其結果可想而知。

當然測量的數字結果是建立在科學手段的基礎上,科學家通過對這兩個大型冰川使用飛機雷射測量技術進行幾百次的測量得出的結論,首先測量出冰川的相近體積,然後用融化後水的體積除以地球海洋的相近表面面積得來的。

南極大陸的冰川

我們再回到上面的那個假設性問題上,現在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假設符合科學邏輯呢?大家會不會說,能讓這兩個大型冰川全部融化,除非地球爆炸,否則就是杞人憂天滿嘴放炮。

沒錯,大家說到點子上了,但只說對了一部分。「地球爆炸」的理論實際上早就存在了,在一定意義上講這已經超越了理論推斷的範疇,現實中其實「地球爆炸」的導火索早就被我們人類自己給點燃了,只不過這個導火索確實有點長燃燒的有點慢而已。

近100年中,科學家從未停止過對地球兩極的科學監測,無數的監測數據證明,大量的冰川確實從地球上正在快速的消失,直到今天為止消失的速度還在加快中。

是什麼原因導致冰川快速消失呢?

工業排放溫室氣體

按照我們的常識來分析,能讓冰融化的動力就是熱能量,而產生熱能量的來源就是環境的溫度升高。如果不是地球環境的溫度升高所致,還能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毫無疑問罪魁禍首就是全球氣候變暖溫度升高所致。

德國波茨坦氣象學家拉姆斯託夫使用計算機製作的氣候模型預測出,本世紀末全球氣溫預計會上升3-5攝氏度,千萬可別小看了這幾個數字,否則全球將會有數億人流離顛沛,有數十萬種生物遭到滅絕,可能看上去上升的幅度不大,其實所造成的後果及影響相當的嚴重。另外還有一個預測數字會更讓人害怕,預計2100年底,全球海平面將上升4-6英尺(最高1.8米)。

屆時,全世界的海濱城市無疑可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尤其是一些三角洲平原地帶,大量的農田和城市設施被海水淹沒毀壞,很多的淡水資源被海水汙染覆蓋,大量的淡水生物因此遭遇毀滅。

現在看來問題變得非常嚴重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地球的溫度升高呢?

被海水入侵的城市

那就是溫室效應造成的惡果,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超出正常水準,我們知道二氧化碳是一種吸熱氣體,適當的濃度標準可以保護地球溫度適宜居中,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氣體含量越來越高時,我們的地球就像被罩上了一個保溫塑料大棚,地球所吸收的多餘熱量就無法透過這個大棚散射出去,從而導致大氣溫度升高。

塑料大棚的原理其實就是溫室效應最好的說明,棚內的溫度高於外界溫度很多,這就和我們把地球大氣層比作是塑料大棚一樣,大氣層內溫度會隨著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而增高,無論地球溫度升高多少,很難透過大棚將熱量反射到地球外面。

地球吸收了不該吸收的額外熱能,就會發生不該發生的災難,地球上的生物會首先因此受到傷害,最顯著的效果當然是兩極的冰川,快速融化就成了未來地球的趨勢。

被海水入侵的城市

那麼這些該死的溫室氣體又是從哪裡來的呢?

這些該死的溫室氣體其實還是跟我們自己相關,如果說溫室氣體是引發「地球爆炸」的導火索,那麼我們人類自己就是點燃這個導火索的罪魁禍首,人類大量使用石化燃料,造成了大氣環境汙染溫室氣體超標。

科學家通過對大氣的多渠道監測,得出了重要的科學結論,當前的溫室氣體排放水平要比過去100萬年中的任何時候都要多,僅僅比100年前的水平至少增加了30%的量甚至更多。

根據一些權威科學家的預測,隨著未來人口的快速增長,未來幾百年內二氧化碳含量的增長將會達到現在水平的4倍,一旦大氣中二氧化碳分子含量達到了每100萬分之1000個的水準時,就意味著地球上的所有冰川全部融化完畢,屆時海平面的高度狀態也就達到了5000萬年前的水平。

5000萬年前是一個什麼樣的水平呢?

被海水入侵的城市

那是一個地球上沒有寒冷的時期,無論是兩極還是其它地區,到處都被溫暖溼熱的氣候所覆蓋,那時的海平面高度就是在現在的水平上增高75米(250英尺)的高度值。直到最近7萬年前開始的小冰河期,地球的兩極才開始冷凍結冰,海平面逐漸下降到當前的水平。

如果按照現有的數據和實際情況放任不管的話,要讓地球上所有的冰川全部融化需要多長時間呢?

科學家預測用不了1000年,在人類強大的幹預能力面前,或許只需要300-500年甚至更短,一旦全球的冰川融化,海平面將會上升到250英尺(75米)的水平。

被海水入侵的城市

現在你還覺得我是在滿嘴放炮地忽悠大家嗎?也許你會說,地球溫度升高不是一躍而就的,兩極的冰川也不是我這輩子就能融化完的,75米高的海平面更不是說來就來的,我活著怎麼舒服怎麼做,管它呢!

這樣的說法不是沒有道理,但我們暫且先遵循"一代不管三代之外事"的原則,遠了不說先說說近的,說說這個世紀末的事情,也就是2100年底,你千萬別說跟你無關,至少你的下2代會受到決定性的影響。

按照拉姆斯託夫氣候模型的預測結論,全世界海平面本世紀末將上升4-6英尺的幅度,屆時全世界靠海岸線附近的土地和城市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海平面上升75米時的柏林

美國弗羅裡達州的邁阿密和路易斯安納州的紐奧良將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2個水上城市,亞洲不發達國家孟加拉國將會失去大面積的農業良田,歐洲荷蘭的大部分地區都處於海平面以下,如果不建造大壩攔截的話,大部分土地都會被海水淹沒。

以上是列舉的幾個個例,其實還會有很多的沿海土地消失,排除漲潮的影響,一旦發生颱風大片的良田和城市設施就會被毀壞。這還僅僅是海平面上漲4-6英尺的影響結果,如果海平面上升到75米的水平會怎樣呢?

海平面上升75米時的倫敦

問題老大了,大半個歐洲將會從地圖上消失,德國的柏林將會成為一個水上海濱城市,巴黎、倫敦等大城市毫無例外的都不見了,露在水面上的只有一些地標性的高層建築。

亞洲海岸線水平較低的國家,如孟加拉、印度大面積土地在地圖上被抹去,我國的珠三角、長三角及黃河三角洲等平原地區也會被海水不同程度的淹沒,日本本土恐怕會變成了一些小島。

海平面上升75米時的紐約

美國的紐約大部分城市都進入了水底,水面上的自由女神將會露出一個腦袋和一隻胳膊舉著火把,曼哈頓區只能看到一些地標性建築的上頂。舊金山灣的面積將大約擴大30-50%,紐奧良和邁阿密會沉在水底幾十米深的地方。

人類在這些大規模的災難面前難道就沒有一點好辦法嗎?

以當前海平面上升的幅度來看,對一些適合應對的地區採取防禦措施還是有不錯的效果,人類除了積極地建造海岸防波堤外,當然還要重新定義城市的建造選址和規劃設計。如果未來海平面上升速度加快,超出了人類防禦的能力,那麼毫無疑問人類所面臨的問題就是退避三舍之外。

海平面上升75米時的巴黎

我們當前還有一個更好的辦法,就是儘量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減緩海平面上升的速度,等到有了更清潔的替代能源出現,或許溫室氣體的排放水平一直保持當前的水平,那對於人類而言也是個巨大的進步。

當然,未來的居住環境很可能會發生跟現在截然不同的變化,比如會出現規模龐大的水上城市,顧名思義就是將家園建造在水上,就算海平面上升到10000米也不會對人類和建築造成影響,可能那時人類就會完全生活在水上了,人類會因為爭奪陸地發生戰爭。

防波大堤想像圖
未來水上城市想像圖

文章結束了,大家還覺得小編我是在胡說八道嗎?沿海地區的朋友們,你們是打算買100層以上的房子呢還是要逃離海岸線呢?喜歡的趕快關注,閱讀地球百科故事會帳號下的更多文章!

相關焦點

  • 海平面上升75米會怎樣?不是玩笑,科學數據表明或很快成為現實
    假如此時有人告訴你,海平面將會上升75米,你心中會有怎樣的想法呢?別以為這是在開玩笑,因為很多科學數據表明,這種讓人害怕的可能或許很快就會成為現實。此時關鍵的問題來了:什麼樣的情況會導致海平面上升75米高呢?答案是:地球上包括南極北極在內的所有冰川全部融化消失。事實上,75米僅僅是科學家們的預估值,如果事情真的發生了,後果可能遠比預估值誇張。
  • 如果30年後海平面上漲1000米,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日本呢?
    大家都知道氣候變化正在讓南北極的冰川加速融化,這意味著海平面的高度也會持續上漲,直致地球上的所有冰川都全部融化為淡水。對於生活在海邊的人,以及關心像日本這樣的島國是否受到波及的人,都特別關注海平面會在多少年內上漲到多高的程度。甚至有人提出了,如果30年以後海平面上漲1000米,那時的日本是不是就徹底沉沒,而世界上的其他地方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 海平面上升加劇,最高或升60米,我國哪些城市會成為水下世界?
    同時海平面上升的影響也就越來越強了,在2020年,全球的海平面也在加速的上升,所以氣溫變化推動全球海平面上升已經成為了定局。不少人可能並沒有感覺到海平面上升的程度有多大,但是我們還是得以數據來進行說明,證明海平面上升確實在加劇之中,其實我們從北極海冰的變化已經看到了海平面上升。
  • 海平面持續上升500米後,地球陸地還剩多少?俄羅斯已經哭了!
    地球超過70%的面積是海洋,剩餘28%左右是陸地,陸地包括各種高原、山峰,近段時間科學家根據衛星傳回照片發現,地球上海洋面積似乎正在擴大,全都因為全球變暖導致冰川融化。讓海平面持續上升、這時候有一位網友提到。海平面一直持續上升500米後,地球陸地還剩多少呢?
  • 西媒:南極冰層下發現地球最深峽谷 至少低於海平面3500米
    參考消息網12月22日報導西媒稱,儘管科學家努力猜測南極洲冰層下隱藏著什麼,但由於冰凍大陸面積巨大、位置偏遠,使得南極洲大片地區成為迄今為止科學研究領域的未知之地。但是這種情況在本周得到改變。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2月16日報導,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的冰川學家繪製出一張被稱為「海底機器南極洲」的新地圖,在美國地球物理學聯合會最近召開的會議上介紹提出,並在最近刊登在《自然·地球科學》月刊上。
  • 全球氣候日漸變暖,如果海平面上升500米,地球上的陸地會怎樣?
    雖然平時我們都生活在陸地上,但實際上佔據到地球大部分表面積的還是海洋。其中和人類生活最息息相關的還是海平面的高度,因為現在人類工業化進程的不斷加速,導致溫室效應的現象正在變得的越來越明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溫室效應帶來的南極冰川融化,有人就提出現在全球氣候日漸變暖,如果海平面上升500米,地球上的陸地會怎樣?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將會給全球很多國家帶來毀滅性的打擊,對於人類的生活更是會造成毀滅性的影響。不過雖然上升500米的數據非常嚇人,但世界上有很多地方的陸地的海拔是超過500米的。
  • 地球正在「瘋狂」喝水,海平面卻沒下降,這些水流向了何方?
    所以說地球是最不缺水的,我們平常談論的某些地區嚴重缺水,可能是一種氣候現象。有些水並沒有直接消失,而是蔓延到其他區域,地球本身就在無時無刻的運動中,循環內部系統,科學家們對地球深入研究過,發現一些匪夷所思的東西。前段時間有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地球疑似在喝水,這是怎麼一回事呢?而且地球的喝水量非常大,數據超乎常人的認知,但我們並沒有直觀的看到地球有太大的影響。
  • 如果海平面上升70米,地球上還會有多少陸地在水面上?
    而科學家對於溫室效應不斷加重的一個更大的擔憂,那就是隨著南北極冰川的不斷融化,全球的海平面也在不斷上升。而這種上升趨勢可不是小幅度的上升,如果僅僅是小幅度的上升,科學家自然也不會太過於擔憂。如果全球的冰川全部融化,科學家估計海平面有可能會上升70米左右。
  • 如果冰川全部融化,海平面上升66米,一線城市還能剩幾個?
    海平面上升66米後,中國哪些一線城市會消失?答案是除了深圳,全軍覆沒,人類也不好過! 上升66米是兩極冰川融化之後的海平面,如果兩極冰川都融化了,雪山上的冰雪基本上也保不住了,海平面將會上升至70米。
  • 科學家在南極發現地球大陸最深點:可達海平面下3500米
    近日,據外媒報導,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發表在《自然》上的一項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在計算填充冰面下峽谷的冰量時發現了世界上最深的峽谷,位於南極東部的登曼冰川下方。報導中指出,研究人員觀測了在南極洲登曼冰川中冰塊移動的雷達數據,發現該峽谷最深點位於海平面以下3500米。該峽谷長約100公裡,寬約20公裡,裡面沒有海水,全部被冰填充。該研究揭示了以前未知的冰脊及眾多平坦的坡地,而冰脊能夠減緩南極主要冰川的消融。
  • 地球為什麼是圓的,為什麼海平面卻是平的?科學家:眼界不行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地球是圓的,海平面卻是平的,太平洋在地球上,幾乎佔地球一半,圓與平不相矛盾嗎?我猜這才是題主想問的。海平面其實也是圓的,如果嚴謹點說,地球其實不是圓的,而是一個球體,並且較為規則。
  • 低於海平面3500米
    一項最新研究發現,東南極洲登曼冰川覆蓋的峽谷深處是地球上的陸地最低點,低於海平面3500米。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4日報導,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人員測量發現,這道峽谷長100公裡、寬20公裡。儘管峽谷最低點低於海平面3500米,其中並沒有海水,而是充滿向海洋方向移動的冰。死海海岸是先前測定的暴露在外的陸地最低點,低於海平面400多米。
  • 現代海平面上升與人類活動有關 而非地球軌道變化
    現代海平面上升與人類活動有關據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論文稱,在過去6600萬年中,地球曾有過近乎無冰的時期,二氧化碳水平並不比現在高多少,而且,在過去6600萬年中,在以前被認為是無冰的時代也曾有過冰川期
  • 地球是圓的,海平面是圓弧形的!為啥很多外國人相信地球是平的?
    ,儘管這個圓的形狀,可能並不是那麼標準。的確,我們永遠都叫不醒那些想要裝睡的人,雖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飛上太空親眼看一看地球的樣子,但這並不能成為我們反駁科學的理由。船隻和地平線-海平面的圓弧形與地球是圓的有關當然,對於我們普通人而言,要親歷這樣的過程之中並不太現實。
  • 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65米,會有哪些國家消失,哪些國家倖存?
    如果全球海平面上升65米,會有哪些國家消失,哪些國家倖存?溫室效應導致的全球變暖已經是成人無法避免的要面臨的災難了,在近幾年的時間內,我們在生活當中也明顯的感覺到冬天已經變得越來越暖和,夏天的溫度一次又一次的突破往年的高溫紀錄。
  • 海平面比今天高20米,海岸線也被重塑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日前,發表於頂級期刊《Nature》(自然)上的一項研究表明,距今300萬年前的上新世,地球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約為400ppm,當時南極冰蓋超過1/3融化,全球平均海平面(GMSL)比今天高約
  • 地球最低點在哪裡?竟然不是馬裡亞納海溝!
    今天小編在網上看到可一張關於地球最高點和最低點的冷知識圖片,地球上最高點是我們國家的珠穆朗瑪峰,但是最低點卻不是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而是科拉超深鑽孔工程鑽出的地球上人類所能及最深的點。後來證實那張素顏照其實是地球重力場分布圖不是地球的形狀圖但地球的確不是正圓形。在南北極點稍微平坦,赤道處變寬,並且由於連續的運轉和侵蝕,其表面也不斷變化。如果形象來說,地球的形狀完全不等同於任何一種球(更像是一個沒有特定形狀的馬鈴薯或是梨)。
  • 低於海平面3500米!在南極發現地球大陸最深的地方,隱藏在冰川下
    一提起海洋上最深的海溝,我們就會想到馬裡亞納海溝,最深點達到了11034米。但是,你知道陸地上最深的峽谷有多深嗎?科學家們已經找到了地球上最深的大陸峽谷:丹曼冰川,這是一個低於海平面3.5公裡的峽谷,它深藏在南極洲東部冰川的墳墓之下。
  • 假設海平面上升60米,看看有哪些城市會被淹沒?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未來人類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面對溫室效應的影響,這會導致全球平均氣溫升高,氣溫升高帶來直接的影響就是海平面升高,因為南北兩極冰川會融化。曾有科學家計算過南北兩極的冰川如果全部融化,地球上海平面大約上升60米左右,如果這種情況真的發生會有哪些重要城市被淹沒哪?首先要提前說明一點,南極是大陸冰川融化會導致海平面上升,而北極是北冰洋,冰川漂浮在海面上,冰川融化並不會導致海平面上升。但溫室效應的影響,帶來的海平面上升只是一個小問題,並不是說淹沒或者不被淹沒的問題。
  • 地形決定命運:海平面升高並非絕對
    當遙遠的城市忙於對抗上漲的海水時,你會發現自己高高在上,腳不溼鞋,低頭看著退卻的波濤。「在你腳下,海平面將退卻100米,」地球物理學家傑裡·米特羅維察(Jerry Mitrovica)說,「這很瘋狂,卻是真的。」這怎麼可能?原來一切都與這樣一個事實有關:海洋並不像它從遠處看去那樣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