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堅烈士故居·巴中市

2020-12-25 騰訊網

劉伯堅(1895—1935)

劉伯堅烈士故居

劉伯堅烈士故居位於巴中市平昌縣龍崗鄉龍山寺村。

劉伯堅(1895—1935),字永福,號毅伯,1895年出生於平昌縣龍崗鄉。自幼聰明好學,先後就讀於金鬥寨高等小學、巴州中學、萬縣的川東師範、成都的高等師範學堂。1920年赴歐洲比利時和法國巴黎等地勤工儉學,接受共產主義思想。1921年初參加由趙世炎、李立三組織的勞動學會,隨後與周恩來、趙世炎等人發起組織中國少年共產黨,1922年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1923年赴莫斯科入東方勞動者大學,被推選為中共旅莫支部書記。1926年秋受共產國際和中共中央委派回國到馮玉祥的西北軍任總政治部主任,參與「五原誓師」,致力北伐和國共合作。大革命失敗後於1928年春再度赴蘇聯入伏龍芝軍事學院與劉伯承等一同學習。1930年回國,翌年進入江西中央蘇區,先後任中央軍委秘書長、紅軍黨校政治部主任和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政府執行委員。與左權、王稼祥等人領導了寧都暴動,任新編紅五軍團政治部主任。1934年10月紅軍主力離開江西長徵,劉伯堅被留下任贛南軍區政治部主任,積極組織留守部隊開展遊擊戰爭。1935年3月初在江西仁鳳、會昌一帶與項英、陳毅分路突圍時不幸受傷被俘,3月21日在江西省大餘縣金蓮山上被敵人殺害,時年40歲。1938年毛澤東在為劉伯堅碑文題詞時說:「劉伯堅是中國共產黨的早期優秀黨員,中國工農紅軍早期優秀將領,無產階級革命家,我黨我軍政治工作第一人。」2009年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人物」之一。

劉伯堅烈士故居始建於1895年,1937年維修,為穿鬥木結構民居,分28號房和33號房,又稱南樓和北樓,面積共538平方米。其中28號房坐東北朝西南,建築面積250平方米,面闊3間14米,進深4間18米,廊寬1.87米,通高7.85米,簷高5.47米;33號房坐西南朝東北,建築面積286平方米,面闊3間11米,進深4間26米,通高8.08米,簷高4.95米。故居內陳列著劉伯堅烈士生前學習生活的圖片和遺物100餘件。由於年久失修,烈士早年用過的書房及桌、椅、床等遺物已出現不同程度的蛀蝕損壞。2005年進行了修繕。

劉伯堅烈士故居2007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本文來源為由中共四川省委黨史研究室編著的《四川省革命遺址通覽 · 第1冊》

責編|王 強 王治剛

編審|範 斌

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致敬英雄劉伯堅,燃燒中華兒女情
    蒲公英支教隊的成員首先讓同學們觀看了劉伯堅同志為國託孤的故事視頻。視頻結束後,成員向同學們介紹了劉伯堅同志的生平以及為國託孤的偉大事跡,讓同學們對於革命烈士劉伯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成員們也與孩子們進行了交流,詢問了他們的夢想,孩子們積極踴躍地分享了自己的想法,「我也要像劉伯堅英雄一樣,生是為中國,死是為中國」一個孩子的話讓成員們備受感動。
  • 網友踴躍投票自流井「盧德銘烈士故居」 盧德銘一生充滿傳奇
    但不少人還不知道,這裡還是一個「紅色故鄉」——秋收起義總指揮盧德銘烈士的家鄉。據了解,自貢有著得天獨厚的紅色文化資源,而盧德銘烈士的一生,更是充滿了傳奇。3月1日,「盧德銘烈士故居」成功入選「尋找天府十大文化地標」評選活動的子榜單之一——「四川十大紅色文化地標」,得到網友的踴躍投票,成為獲獎熱門。截至3月26日,網友投票已有近7萬票,躋身天府十大文化地標排行榜前20名。
  • 湖北黃梅桂畈村黨支部書記桂文林:弘揚烈士精神 傳承紅色基因
    ,熟悉桂林棲烈士艱難困苦的革命經歷,更加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激勵自已勤奮學習,成人成才。桂林棲烈士故居位於黃梅縣杉木鄉桂畈村,故居由村黨支部書記管理,裡面打掃乾乾淨淨,進門左右牆上掛滿桂林棲照片,有與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賀龍、羅榮桓的單獨合影,也有與董必武、嚴鳳英等人的大合影。
  • 緬懷先烈,傳承基因——紀念紅軍烈士曹官記誕辰 116 周年
    根據活動安排,曹氏直系親屬們首先前往位於白雀園西邊的小龍井墳山——曹官記烈士妻子曹孔氏墓前祭拜;然後所有人員聚集在白雀園紅軍廣場,向紅軍像敬獻花籃、默哀、三鞠躬;並參觀明清街的曹官記故居。曹官記烈士之孫曹榮生對《鐵骨忠魂耀河山》一書做了介紹,並就下一步籌拍動漫片和修復曹官記故居,做了計劃說明:一是把這裡的紅色故事講給更多的人聽,特別是下一代青少年們;二是由動漫產生出系列衍生品,將會對光山、白雀地方土特產品起到廣告推動作用,加快大別山區脫貧致富的步伐。
  • 婁星區新禾中學黨支部赴賀國中故居開展主題教育
    婁底新聞網訊(記者 盛祥桂 通訊員 彭淼)9月29日上午,婁星區新禾中學黨支部赴賀國中故居開展主題教育。
  • 常寧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蕭石月故居)開園在即
    經過近7個月的緊張施工,常寧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蕭石月故居)已基本全部完工,即將開園迎客。常寧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蕭石月故居)位於常寧蘭江鄉蘭江村,主要以蕭石月烈士的革命事跡和廉政故事為主線,打造常寧市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愛國主義基地、黨性教育基地,項目由蕭石月故居文物主體復原陳列、新建的蕭石月生平事跡陳列室陳列布局及周邊廣場、道路、綠化、亮化等配套工程組成。
  • 金洞林業局黨支部赴陳樹湘烈士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今日永州訊(通訊員 鄧紅波 張文)在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之際,為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宣傳中國共產黨的光榮歷史和豐功偉績,學習廉政文化,加強黨員黨性教育,傳承革命優良傳統,發揚艱苦奮鬥精神,營造風清氣正的廉政氛圍,激勵全體黨員不忘為民初心,牢記興林使命,10月23日,金洞管理區林業局黨支部組織全體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前往陳樹湘烈士紀念館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 心靈四季 美麗中國|訴說風景——武略第(楊石魂故居)
    楊石魂故居位於揭陽市普寧市南溪鎮鍾堂村仁厚裡。是一處以一座「四點金」為主體的潮汕地方特色傳統建築風格的民居,為楊石魂祖父於清朝光緒年間所建,現保存完好。 2006年3月17日,中央電視臺全國新聞聯播節目《永遠的豐碑》專欄暨次日《人民日報》同一欄目以「堅貞不屈中華魂—楊石魂」為題,宣揚中國共產黨的優秀黨員、忠誠的共產主義戰士、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楊石魂烈士的光輝革命事跡。 楊石魂故居於2008年6月由普寧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同年被普寧市、揭陽市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 追尋烈士足跡,周村區碧桂園小學開啟第二屆紅色研學實踐之旅
    21日一早,由30名師生、家長代表志願組成的研學隊伍在馬耀南烈士故居門前集會,宣示本次紅色研學的主題和意義,以家鄉紅色故居為溫暖起點,邁出第二屆「追尋烈士足跡」紅色研學實踐的腳步。,深情敬獻寄託哀思的菊花,捧一把烈士的戰友們血染過的故土,帶回家鄉,灑落在馬耀南、馬曉雲、馬天民三位烈士的墓前,在老師的帶領下,同學們以莊嚴的儀式告慰先烈、致敬英雄、祝福祖國!
  • 巴中市 7所市縣中學 高考成績一覽
    但就是在這樣的條件下,巴中市的學校和老師卻給了我們很多驚喜,特別是南江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巴中的高考。一,南江中學理科最高分704分,巴中市理科第一名,四川省理科前10名文科最高分641分,巴中市文科第一名巴中市理科前三名,文科前兩名均在南江中學。
  • 巴中市將開展普通話水平測試
    測試時間為9月26、9月27日、11月14、11月15日,測試地點在巴中市廣播電視大學。考試結束一個月後登陸「普通話水平測試成績查詢系統查詢成績。進一步落實《巴中市教育和體育局等七部門關於開展第23屆全國推廣普通話宣傳周活動的通知》(巴教體函〔2020〕56號)工作要求,我市定於2020年9月、11月各開展一次普通話水平測試工作。
  • 巴中市十大中學校,最老256歲
    巴中市轄巴州區、恩陽區、省級經開區,通江縣、南江縣、平昌縣,王子若水主要從公開資料整理,對巴中市各區縣的1個(不特指)中學進行比較。 大學評估主要指標包括本科教學聲譽、保持率、教師資源、生源質量、財政保障、畢業率和校友捐贈等。
  • 全省各地各校紀念我國首個法定烈士紀念日
    2014年9月30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5周年之際,我們國家迎來了首個「烈士紀念日」。江蘇各級各類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紀念活動,受到了廣大師生的高度關注,積極參與。30日早上六點半,南京師範大學主辦的國家烈士紀念日紀念活動在仙林校區世紀廣場舉行。原南京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王清葆少將以及全校師生代表5000餘人出席了本次紀念活動。
  • 「永不消逝的電波」再度搬上銀幕 郭富城:人生第一次演烈士
    2017年11月3日訊,由鍾少雄執導,郭富城、趙麗穎、任達華、張瀚等主演的諜戰劇《密戰》在今天全國公映, 影片取材於真實人物李白烈士的故事。此前,在北京和上海舉行的「雙城聯動」的首映式上,在片中扮演林翔的郭富城表示,自己是人生中第一次出演烈士角色,「雖然拍攝過程中受了很嚴重的傷,但是我覺得一切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