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新時代,涉農高校科技創新面臨新挑戰

2020-12-15 人民資訊

人民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林露)「新時代,涉農高校的科技創新面臨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新理念、新舉措。」近日,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接受人民網記者專訪時表示。

通過科技創新興農強農

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業領域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有力地支撐了我國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上世紀70年代,由中國農大主持開展的「黃淮海鹽鹼地綜合治理大會戰」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為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問題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貢獻。

孫其信認為,作為涉農高校,打好強農興農的科技創新攻堅戰與持久戰,既要有「頂天」的魄力,勇於探索國際最前沿、最關鍵、最難突破的農業科學問題,又要有「立地」的情懷,致力於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億萬農民的福祉,用之於民、惠之於民。

7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吉林時強調,要認真總結和推廣梨樹模式,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黑土地這個「耕地中的大熊貓」保護好、利用好,使之永遠造福人民。孫其信向人民網記者介紹說,2009年起,中國農業大學就來到梨樹從事黑土地保護利用與信息農業技術研發推廣,與中國科學院等科研單位一起研發並創建出以玉米秸稈覆蓋、全過程機械化生產技術為核心的梨樹模式,形成糧食增產和黑土保護的疊加效應。未來,中國農業大學將積極聯合國內專業優勢力量,助力打贏東北黑土地保衛戰,並通過發展綠色農業,帶動越來越多的農民加入到黑土地保護的隊伍中來。

「新時代,涉農高校的科技創新面臨新問題、新挑戰,需要新理念、新舉措。」 孫其信認為,在創新方向上,要突破傳統慣性和研究尺度,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在保障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動植物綠色生產與重大動物疫病防治、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全球農業和國際發展等重大課題上,超前謀劃、精準布局,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創新水平上,要強化上遊基礎研究,促進中遊關鍵技術研發,推進下遊成果轉化促進農業產業發展,力爭取得有國際競爭優勢的重大成果,提高先進適用技術成果的源頭產出和供給。在創新投入上,要改變農業科技投入總量不足,結構不合理,與農業農村科技公共性、基礎性、社會性特點不相適應等問題,優先補齊三農科技創新短板。

加強知農愛農、強農興農人才培養

中國農業大學順應新時代、新要求,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助力農業綠色發展、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等方面正在不斷作出新的貢獻。

孫其信告訴人民網記者,依託學科優勢,中國農大正在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學校依託農業資源與環境、畜牧學、農業工程、作物學等「雙一流」建設學科,設立「科技小院」「牛精英」「卓越臨床獸醫」等改革專項開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成為全國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典範。

「我們探索通過『科技小院』建設,深度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孫其信介紹說,學校依託全國23個省市建立的127個科技小院,累計服務農戶超過20000戶,覆蓋45個作物體系。科技小院將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有效結合,以研究生為主體的建設者長期紮根基層,零費用、零距離、零時差、零門檻服務農戶及生產組織。

孫其信告訴人民網記者,在人才培養方面,中國農大通過持續開展社會實踐,助力學子深入鄉村了解民情、增長才幹。目前,中國農大正在引導廣大農科學子積極投身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開展「脫貧攻堅·青春建功」專項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搭建「受教育、長才幹、作貢獻」實踐育人平臺,組織學生深入產業一線、田間地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感悟農業農村農民發生的實際變化,發揮專業特長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與此同時,學校還深入挖掘和廣泛宣傳開展廣大學生躬身實踐的鮮活故事和事跡,涵養農大學子「知農愛農、強農興農」的「三農」情懷和愛國主義精神,實現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深度融合。

相關焦點

  • 中國農業大學舉行2020新生開學典禮,校長孫其信講授開學第一課!
    9月14日,中國農業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東區體育館隆重舉行。校領導孫其信、張東軍、秦世成、王濤、龔元石、錢學軍、李培景、吳衍濤,黨委常委洪海燕、王勇、楊志以及各學院黨政負責人出席典禮。校黨委書記姜沛民主持典禮。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人工智慧促進農業技術重大變革
    編者按:教育推動科技進步從而促進人類生活更加美好。校長的使命是明確辦學方向、制定學校發展規劃、建章立制、爭取資源、領導課程改革、激發學習熱情,形成思想,明確任務等等。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34;規劃的收官之年,是眾志成城、全力抗擊新冠疫情取得勝利的一年,是打好教育脫貧攻堅戰的決勝之年,是保障&34;規劃順利起航的奠基之年。
  • 孫其信校長訪問荷蘭瓦赫寧根大學和格羅寧根大學
    在瓦赫寧根大學,孫其信校長首先代表學校對瓦赫寧根大學百年校慶表示熱烈祝賀。他圍繞兩校深度合作推進新時代中國與世界農業發展,與Arthur Mol校長進行了全面深入會談。會談中,孫其信首先轉達了北京市對瓦赫寧根大學與我校聯手參與建設農業科技創新園的邀請,介紹了初步的相關建設規劃。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會見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李傑一行
    1月5日下午,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李傑一行來校洽談合作,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會見李傑一行,雙方就進一步推進科研創新、人才培養、智慧校園等事宜展開研討。副校長田見暉、國家農業科技戰略研究院院長高旺盛陪同會見。
  • 校長孫其信寄語2020年新入職教職工:「做有大情懷、大理想、大視野...
    恰逢第36個教師節,校長孫其信教授在開班儀式中,為新入校的青年教師送上了滿載祝福與期許的精彩一課,分享我校未來五年發展的整體布局,暢想2035發展願景,剖析中國百年大變局之形勢,勉勵青年教師要勇於承擔國家繁榮、民族復興、學校發展的歷史使命,做有大情懷、大思想、大視野、大貢獻的新時代使命踐行者。
  • 校長院士授課 中國農業大學推出《大國三農》在線開放課程
    從中國古代三大標誌性農業成果到農業四大發明,從中國土地制度到農業政策的改革歷程,從糧食自給到國際援助的經驗分享。12月3日,中國農業大學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其開發的《大國三農》在線開放課程新聞發布會。《大國三農》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回信精神,由中國農業大學發揮三農教育優勢、匯聚名師資源,精心打造的一門面向全國的通識類課程,旨在引領農林學子厚植知農愛農情懷,推動全國高校乃至全社會的三農價值觀教育與國情教育。
  • 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成立
    12月13日,在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和農業部科技教育司的指導下,由中國農業大學主辦,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林業科學院、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
  • 孫其信校長會見臺灣大學和嘉義大學代表
    7月5日,孫其信校長在國際交流中心317會議室會見了參加第五屆海峽兩岸高校學生「同根同源」暑期文化交流活動的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林達德副院長、王佩華副教授、嘉義大學洪泉旭先生、蘇文清博士,並同客人進行了親切友好的交談。   孫其信對各位老師的訪問表示熱烈歡迎,並簡要介紹了學校發展概況。
  • 開學典禮 | 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舉行 孫其信講授開學第一課
    9月14日,中國農業大學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在東區體育館隆重舉行。2019級博士研究生楊勇琴作為在校生代表,以「我們都是收信人」為題與新同學分享了自己的學農感悟,「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和專家代表的回信指引著我們面向現代農業建設的主戰場,堅守初心、砥礪前行。
  • 中國農業大學精心打造《大國三農》在線開放課程
    中國自古以來,以農立國。了解中國的三農問題,是為了更好地讀懂中國;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實現中國夢的基礎與前提。12月3日,中國農業大學舉行《大國三農》在線開放課程新聞發布會。
  • 中國農業大學與雪梨大學雲端交流,超14000人次觀看!
    8月4日,中國農業大學-雪梨大學雲端學術交流會議暨畜牧領域人才培養研討會順利舉辦。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雪梨大學校長Michael Spence等農牧業科學家線上探討現代農業、畜牧業的未來與發展。中澳雙方頂級農牧業科學家基於當今世界日益全球化與世界農牧業發展史的雙重視角,共同探討中澳兩國的農業、畜牧業發展、變化與未來全新變革。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教授、雪梨大學校長Michael Spence博士出席本次會議,並致歡迎辭。
  • 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成立—新聞—科學網
    42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業,在京共同發起成立「國家農業科技發展戰略智庫聯盟」(以下簡稱「智庫聯盟」)。來自國家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水利部、林草局、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等部門領導以及40多家聯盟理事會成員單位的代表和專家150餘人出席成立大會。成立大會由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主持。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帶隊赴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 洽談合作...
    12月9日下午,校長孫其信帶隊到位於深圳市的香港城市大學深圳研究院洽談合作,雙方就進一步加強動物醫學、馬業發展、聯合人才培養等事宜達成合作意向。他表示,中國農業大學代表著中國農業高等院校的最高水平,特別是在動物醫學以及馬研究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標誌性成果,香港城市大學建設了香港地區唯一的動物醫學院,急需同中國農業大學在動物醫學研究和創新方面加強合作,提高相關領域自身水平和社會影響力。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圖片由中國駐哥倫比亞使館提供) 人民網裡約熱內盧12月18日電(記者吳傑)12月18日,中國和拉美多所農業科技院校組建的「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舉行成立大會
  • 孫其信校長會見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副校長
    孫其信校長會見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副校長Ronnie Friedman以色列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副校長Ronnie Friedman向孫其信校長贈送書籍  孫其信校長在國際交流中心貴賓室會見了客人,介紹了學校發展情況。他指出,未來二十年學校建設發展的重點目標將放在糧食生產、城鄉轉變、環境可持續、食品安全等方面。希望通過不斷加強國際間的合作與交流,探求整體、綜合的方法途徑,解決面臨的這些問題和挑戰。在我校建成80周年之際,孫校長邀請副校長先生於今年9月來前來參加校慶活動。
  • 中國農業大學新年賀詞:2021,新徵程、新篇章!
    值此辭舊迎新的美好時刻,我們謹代表學校,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以及一直以來關心支持中國農業大學建設發展的社會各界人士,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祝福!  2020年,是師生同心抗疫,同謀發展的一年。
  • 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成立 華南農業大學等15所高校...
    12月18日,由華南農業大學牽頭髮起,中國、拉美46所涉農高校和科研機構共同組建的「中國-拉丁美洲農業教育科技創新聯盟」正式成立,15所中拉高校籤署校際合作框架協議。據介紹,聯盟成立後,將致力於推動中拉成員在人才培養、科研攻關、合作辦學、技術推廣、技能培訓、人文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通過搭建合作平臺、創新合作機制、加強資源共享,促進中國與拉美國家農業教育科技領域互惠互利、融通發展。
  • 校長孫其信寄語2020年新入職教職工:「做有大情懷、大理想、大視野、大貢獻的新時代使命踐行者」
    面對當前學校發展布局,他指出,中國農業大學正在一流大學建設的重要時期,5+1工程是推動我校未來一段時期內高質量發展的新工程,這是系統解決中國農業大學面臨的新挑戰,謀劃未來25年的發展戰略布局,加快推進學校一流大學建設的重大舉措。
  • 中國農業大學校長孫其信在2020年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全文)!
    弘揚抗疫精神 勇擔時代使命——中國農大校長孫其信在2020年新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親愛的2020級同學們:大家上午好!但是隨著農業科技不斷創新發展,我們的糧食安全也在不斷面臨新的挑戰。最近,比爾·蓋茨投資了一個新興農業幹細胞人造肉企業,未來畜牧業可能變成一個大規模利用幹細胞生產各類肉製品的工廠。事實上,在農業領域,我們還有相當一部分關鍵技術被西方國家「卡脖子」。尤其是中國每年還需進口大約1.2億噸糧食,糧食安全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制約我國存在的重大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