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坐禪、聽音樂會,經濟再生擔當大臣購物、擦皮鞋,大企業員工提前下班去下館子、購物、度假……
24日,日本迎來首個「優質星期五」活動日。
這一運動的目的是改變日本職場的加班傳統,同時促進消費,拉動低迷的經濟。但是,不少人認為:沒多大用。
官民齊動員
「優質星期五」運動由日本政府和經濟界共同發起。這項非強制性活動呼籲政府部門和民間企業每月最後一個周五把下班時間提前至下午3點。
在24日的首個「優質星期五」,日本政府官員紛紛上陣,作出「表率」。首相安倍晉三計劃當天下午前往東京一座寺廟坐禪,然後去聽一場音樂會;厚生勞動大臣鹽崎恭久說,他將與朋友一起去餐廳吃飯;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上午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記者會結束後,他會立即去「幹些事」。
經濟再生擔當大臣石原伸晃來到銀座的大商場購物、擦鞋,然後打算與人一起下館子。為配合「優質星期五」活動,當天商家的擦鞋費用打折,從1620日元降至1080日元。「優質星期五將喚起新需求,希望它能改變日本人過度工作的形象,」石原說。
為推動這項活動,執政黨自民黨把對預算案的投票推遲到下周舉行。在政府機構所在地東京都霞關,公務員們提前下班,經濟產業大臣世耕弘成還在經產省內走入僱員辦公室,勸他們早走。世耕弘成也在3點前下班,去玩冰壺。經產省職員野村早奈告訴時事通訊社記者,將與朋友去迪士尼樂園,「周六周日有其他事,很高興能在工作日去」。
一些日本企業響應號召,包括一些大企業,比如豐田和日產汽車公司、飲料業巨頭三得利公司、大券商野村公司。
34歲的三得利公司職員鈴木真樹(音譯)與一些同事當天下午來到東京一家藝術博物館參觀。她告訴法新社記者:「這是一個好機會,我們能做一些平時不能做的事。對許多日本人來說,放長假是奢望,不過放一個下午假是可以做到的。」
促消費 改傳統
安倍力推的「安倍經濟學」並未改變日本消費疲軟的狀況,「優質星期五」的目的之一是給上班族更多空閒,以刺激日本國內消費,拉動經濟。
日本SMBC日興證券公司估算,「優質星期五」運動最高每年可促生635億日元的消費。零售、餐飲、旅遊等行業的商家行動起來,推出促銷活動。在東京,一家餐館把晚餐的營業時間提前至下午3點,還推出特別菜單和6小時啤酒免費暢飲活動以吸引顧客。
另一方面,「優質星期五」運動試圖改變日本職場長時間加班的傳統。日本政府去年10月發布的一份白皮書顯示,日本企業僱員中,幾乎四分之一每月平均加班時間超過80小時,有「過勞死」風險。2015年12月,日本最大廣告公司電通公司一名24歲女員工因不堪過度加班而自殺,在日本再次引發對職場加班風氣的關注。電通公司社長因這一事件辭職。
日本一橋大學榮譽教授石倉陽子(音譯)告訴路透社記者,加班並不代表工作有效率。「我們在工廠裡非常有效率,但是說到白領,工作效率非常低。我們注重的是提高效率和創新,而長時間工作對這些沒有幫助。」
一家公關公司的執行長次原悅子(音譯)說,員工下午3點提前下班時,會領到3200日元現金。「我們是需要創新的行業,但是,總是坐在辦公室裡並不能產生靈感。休個假,呼吸一下新鮮空氣,見識一下新事物,創意就會出現。」
日本軟銀公司不僅實施「優質星期五」活動,而且從4月開始至2019年3月,每月給員工額外發放1萬日元,鼓勵他們利用多出的業餘時間學習或消費。
效果受質疑
雖然「優質星期五」運動首日聲勢浩大,但是許多人懷疑這項活動是否能達到目的。
日本電視臺援引一份調查結果報導,接受調查的企業中,僅2.2%表示,已經實施或預定實施「優質星期五」活動。
一些中小企業主認為,它只適合大企業,在中小企業無法落實。「下午3點回家就是做夢,」一名50歲的建築業者說,「其他公司都在拼命趕工期,如果我們說『我們要回家』,他們就會朝我們喊『開什麼玩笑!』對小企業來說,這完全不現實。」
東京大田區大田工業聯合會會長舟久保利明對時事社表示,「優質星期五」「只是政府部門在桌子上的空談,不了解中小企業的實情。客戶有要求,人手也不足,每周能保證兩天休息就很不容易了」。
對餐飲、零售等行業來說,「優質星期五」反而增加了工作量。一家大型餐飲企業的主管表示,他的企業不會參與這項活動。
在東京街頭,一名銀行職員說:「我有下午3點銀行關門後才開始的業務,所以這並不現實。」
文/惠曉霜(新華社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