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發出本文,1小時後在凌晨被F,說是被舉報。我不相信。估計是T廠先發後審,不知道哪個詞觸發了。因為已經連續三篇文章在一個小時左右內被F,所以這篇想做個測試,把我認為有嫌疑的詞兒都改寫一下,看看結果,當做一次科研吧。)白天刷手機看到一則新聞標題:把YMC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也該考慮恥辱柱的感覺。想了幾秒鐘,沒搞清楚這個標題想表達什麼,於是點進去看看。雖然因為文章來源是HQ網,我已經有了一定的心理準備,但沒想到,還是在裡面被雷得個外焦裡嫩,大意,大意了。
作為曾經在中國最好的新聞媒體平臺之一上過班的人,我的第一個動作是找到這篇文章的作者,但轉載的平臺都沒有作者信息,於是直奔HQ網大本營。(這裡吐槽一下HQ網的PC端首頁,找到了半天居然沒有發現搜索條——只能點進一個二級菜單,才能在頁面上方的搜索條裡進行查詢。)
一搜,果然搜到了。首先證明這確實是HQ網發出來的一篇文章。再看,標題下面還是沒有作者信息,於是把頁面拉到最下面,在文章最後用一個顯得很沒有力氣的方式寫著:說實話,解謎到這一步真是讓人興味索然,如此一篇鏗鏘有力的戰鬥檄文,作者居然不留下實名。不留名,這是新時代的雷鋒同志嗎?
只能轉回來說這篇熊文了。如果讀者還沒看,下面是文章截圖:
這是因為雖然我還算了解髒話罵街的套路,雖然文章來自H編的機構,但這畢竟還是公共媒體啊,我們國家畢竟是有光榮的「Nine評」歷史的國家啊,不信你去看看關於論戰的回憶錄。寫文章的人想要罵人,往往追求罵人不帶髒字,這不僅是一個技術享受,更是一種身段的追求。很明顯,這位愛國的網友,已經氣憤到顧不上自己的身段了,直接……(不行,說不出口,寫不下來)
簡單說說這文章吧,既然篇幅也不長,咱就按照高考作文的要求來說。從行文來說,作者大概率也就是中學生。
(又插一句,不久前有關中國網民的調查報告,已經分析了我國上網人口的主要年齡集中在十幾歲的初高中人口上。所以有人說,成年人上網千萬別跟網友生氣,你就想啊,生活中你能跟一個滿臉青春痘,把稀疏的綿軟唇須當男子氣概的塵土少年置氣嗎?你不得趕緊繞開,還得回身再給他比個大拇指:年輕人真棒,加油!他大概率一下沒回過味兒,就避免了朝你後背吐痰的風險。)文章一上來,我心中一喜,以為終於有人要朝米國總統開炮了。結果刀法滑了一下,先朝國內的「公知」砍了一刀。
然後到第四段,主要人物才出來。這裡要說,這位年輕作者,一看就是長期受到了HQ文風的洗禮,主要表現還不是邏輯不清晰(因為大致邏輯都差不多),而是貫口太多。按照羅曼·羅蘭的說法,語言中的「磚塊」太多。僅舉一例,「**之流」。明明你罵的是一個人,忽然出來一個「之流」,其實是不準確的,你到底是罵一個人,還是一群人?作者這麼寫,當然是因為「之流」能夠顯示出鄙夷的神情。年輕人嘛,不愛照鏡子,卻喜歡在人前露臉,正常。接下來就不太好了,截圖如果我英文沒認錯,應該是NYT。這可是境out媒體啊。作者卻輕描淡寫地說,「看到……」。要知道,這是要動用illegal手段才能做到的事情,守法的中國公民都應該「看不到」才對……
好了,接下來,接下來,我沒辦法說了,QJ什麼的,還母親。
這裡,我要指出這位愛國青年,一個非常重大的political錯誤。
你居然暗示,美國(強盜)QJ了母親(中國)。天哪!我必須要嚴正指出,你這是犯了事實性的絕大錯誤,我們「絕不答應」!
年輕人我給你念句詩:小小寰球,有幾個蒼蠅碰壁。嗡嗡叫,幾聲悽厲,幾聲抽泣。(作者自己去查)竟然對祖國這麼沒信心,我看,你離Right派只有五十米的距離了。快結束了,接著說。在出現了重大歷史判斷錯誤之後,年輕的作者終於點題了,「恥辱柱」出現了。他準備保護恥辱柱,仿佛這是家裡的寶貝,然後他挺突然就甩出了一長串左右互搏的成語,我讀了幾遍,並不確定米國是依然「金雞獨立」,還是說已經「搖搖欲墜」。然後,這位年輕的愛國朋友,犯下了更大的,更難以挽救的政治錯誤。他說,「米國在搞亂這些國家後並沒有履行承諾,那麼14億中國人憑什麼相信這樣的米國和彭胖那樣的米國政客?」
你是說,如果米國履行(不知道是什麼的)承諾,就可以(不知道要做什麼)了麼?
是這個意思嗎?是嗎?我的天哪!
朋友,現在恐怕已經不是五十米的問題了。
最後,對於HQ網刊登這樣一篇有嚴重傾向問題的文章,我只想說一聲:注意安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