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2-2.5 語言能力培養方案

2021-02-18 育兒早教大師

2-2.5歲培養方案

  這時家長應多讓寶寶進行一些下跳、跳遠、追逐等運動,可以發展寶寶全身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利用寶寶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動手願望的有利時機,為寶寶提供可鍛鍊大腦、發展動手能力的益智玩具。


導讀:
·2歲~2歲半寶寶發展目標  
 
·2歲~2歲半寶寶語言活動目標 
 ·2歲~2歲半寶寶語言活動


1. 能說幾首完整的短兒歌,聽故事後會複述簡單的情節;會說簡單的禮貌用語,能認讀一些簡單的漢字。


2. 了解氣候、時間的變化,認識並掌握一些日常生活用品。


3. 發展肢體動作的協調性、平衡性,使跳、跑、攀、爬、投擲等運動技能及身體控制能力逐步得到提高。


4. 理解「一樣多」「相同」「相等」的概念,認識和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圓形,認識並能點數1~6。


5. 學會唱音域1~5的歌曲,初步掌握2/4、3/4拍的節奏,並能隨著音樂即興表演動作。


6. 能分辨紅、綠、藍、黃、黑、白等基本色;學會簡單的添畫、點畫、印章畫,會畫直線、橫線;掌握搓、壓、團等玩橡皮泥的技巧,會簡單的手工摺紙。


  1. 2歲~2歲半的寶寶已經能獨立行走了,這時家長應多讓寶寶進行一些從高處往下跳、平地跳遠、自由追逐、攀登及平衡運動,這樣可以進一步發展寶寶全身肢體動作的協調性,促進寶寶體格健康發展。


  2. 寶寶現在已經對外界的事物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家長應多帶寶寶接觸社會,擴大視野;多帶寶寶到公園、綠地、河邊等有益身體健康的環境中,豐富寶寶的生活內容,讓寶寶感受外部世界的多姿多彩。


  3. 利用寶寶有強烈的自主意識和動手願望的有利時機,為寶寶提供可鍛鍊大腦、發展動手能力的益智玩具,如積木、拼圖、橡皮泥、球類等,並和寶寶一起玩,以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


  4. 在日常生活中因地制宜地創設學習環境,時時處處為寶寶打開知識的門窗,激發寶寶的求知慾望,培養寶寶的聯想、思維和分析能力,使寶寶更聰明、更可愛。


  (1) 能說出自己的姓名、年齡、性別,能介紹爸爸、媽媽的姓名。


  (2) 會看圖片,並能說出圖片上的內容,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物品的名稱及用途。


  (3) 會說4首~5首完整的兒歌,並能背誦,還能在成人指導下模仿表演兒歌中的動作。


  (4) 能夠聽懂故事,掌握故事中的簡單詞彙,會用禮貌用語。


  (5) 能在成人指導下認讀簡單的漢字及英語單詞,並能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6) 識字:蜜蜂、手、拍、擺、藏、白花花、洗手、乾淨、指甲、長、細菌、蘿蔔、青菜、健康、蔬菜、睡覺、公公、婆婆、花兒、森林、天空、滾、跳、跑、飛、遊、藍天、大海、大雁、熊貓、小雞、架、輛、條、只、幼兒園。


  目 的
  發展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學會背誦兒歌,並能手口一致地表演動作。
  準 備
  有關春天的圖片,「春天」「蝴蝶」「蜜蜂」字卡及相應圖片。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拍手說兒歌 《春天到》,鼓勵寶寶一起拍手,一邊跟著說兒歌。之後媽媽問寶寶:「誰來這首兒歌裡做客了?」(蜜蜂、蝴蝶,還有小鳥。)
  (2) 媽媽說兩遍兒歌后,讓寶寶學習重點詞句及動作:
  ①「春天到,空氣好。」——雙手上舉,左右擺動。
  ②「草兒綠,鳥兒叫。」——左右拍手。
  ③「花兒朵朵開口笑。」——雙手手腕相合。
  ④「蜜蜂蝴蝶齊舞蹈。」——學小鳥飛。
  (3) 媽媽表演兒歌,遇到重點詞句時速度要慢,動作要誇張。
  (4) 周末帶寶寶外出遊玩時可複習兒歌。
  (5) 識字:春天、蜜蜂、蝴蝶。


  目 的
  (1) 學說擬聲詞「吧吧吧、刷刷刷、嘭嘭嘭、嗒嗒嗒」。
  (2) 知道每個手指的名稱。
  準 備
  指偶5種(爸爸、媽媽、哥哥、姐姐、妹妹),掛圖5幅。
  阿素教你玩
  (1) 請寶寶依次看掛圖一,說出「爸爸會開汽車,吧吧吧」;看掛圖二,說出「媽媽會洗衣服,刷刷刷」;看掛圖三,說出「哥哥會踢足球,嘭嘭嘭」;看掛圖四,說出「姐姐會打電腦,嗒嗒嗒」;看掛圖五,說出「小妹妹在看圖畫書」。
  (2) 媽媽與寶寶一起看圖,多念幾遍。當寶寶有一定印象後,再說「大拇指是爸爸」,並幫寶寶給拇指套上「爸爸」指偶,然後依次套完4個指偶。最後再做動作,念幾遍手指謠。
  (3) 媽媽念手指謠,請寶寶用手勢表演。
  建 議
  (1) 剛開始,寶寶不會完整地說出兒歌,也不會與兒歌同步出示指偶,家長應耐心地引導寶寶反覆練習。可以由家長念兒歌,寶寶只出示指偶,過渡到只發擬聲詞,再過渡到說出完整的兒歌。
  (2) 家長可通過玩猜手指遊戲,來幫助寶寶記住各個手指的名稱。
  兒 歌
  爸爸會開汽車,吧吧吧;
  媽媽會洗衣服,刷刷刷;
  哥哥會踢足球,嘭嘭嘭;
  姐姐會打電腦,嗒嗒嗒;
  小妹妹在看圖畫書。


  目 的
  讓寶寶認識、了解小手的作用,會朗誦表演短兒歌。
  準 備
  手的圖片,字卡「手」「拍」「擺」「藏」。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出示手的圖片,讓寶寶說這是什麼,同時認識「手」字。
  (2) 請寶寶伸出小手,拍拍媽媽的大手。媽媽可讓寶寶做合攏、放開等動作,以活動寶寶的小手。
  (3) 學習兒歌 《小手》。
  (4) 媽媽給寶寶加動作,讓寶寶表演兒歌。
  (5) 識字:手、拍、擺、藏。
  建 議
  (1) 媽媽在教寶寶學習兒歌之前,先做洗臉、吃飯、畫畫的動作,讓寶寶猜一猜,學一學,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我用小手洗洗臉。」
  (2) 為培養寶寶的靈活性,可加手指操:「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大個子睡了,老四睡了,小不點兒也睡了。咯咯咯,公雞叫,小不點兒醒了,老四醒了,大個子醒了,你(食指)醒了,我(大拇指)醒了,大家都醒了。」
  兒 歌
  小手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擺擺。
  小手小手藏起來;
  小手小手伸出來。


  目 的
  培養寶寶對色彩的興趣。
  準 備
  小兔玩具或圖片,3種顏色(白、灰、黑),字卡「小兔」「蘿蔔」「白」「灰」「黑」。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問寶寶:「誰的耳朵長長的?誰的尾巴短短的?誰的眼睛紅紅的?」寶寶回答:「小兔。」再問:「這3隻小兔都是什麼顏色的?」(白色、灰色、黑色。)
  (2) 「媽媽呀,今天要給寶寶講一個關於小兔的故事,寶寶要認真聽。聽完後告訴媽媽,故事裡有幾隻小兔子?它們都是誰?」講述第一遍時,速度放慢些。
  (3) 媽媽講述第二遍時,問寶寶:「誰給小兔當拔蘿蔔的裁判?3隻小兔分別拔出什麼顏色的蘿蔔?」
  (4) 當寶寶熟悉故事內容後,再講故事時,媽媽說上半句,可讓寶寶接下半句,例如:媽媽說:「小白兔拔了一個——」寶寶接:「紅蘿蔔。」
  故 事
  小白兔、小灰兔、小黑兔準備進行拔蘿蔔比賽,請牛伯伯來當裁判,看誰最先拔出蘿蔔。
  「一二、一二、一二,哎喲喲!」小白兔最先拔出了一個長長的紅蘿蔔,小灰兔接著拔出了一個圓圓的綠蘿蔔,小黑兔也拔出了一個大大的白蘿蔔。
  但3隻小兔一點兒都不高興,它們拿著蘿蔔去問牛伯伯:「為什麼我們拔出的蘿蔔顏色都不一樣啊?」牛伯伯笑著說:「這沒什麼奇怪的。你們看看,你們身上皮毛的顏色也不一樣嘛。」
  3隻小兔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抱著拔出來的蘿蔔笑起來。


  目 的
  (1) 認識牙刷,知道牙刷的用途。
  (2) 學習兒歌,教育寶寶從小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
  準 備
  牙刷實物或圖片,字卡「牙刷」「白花花」。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讓寶寶猜謎語:「一把小掃帚,個頭不算大,早晚來清洗,牙齒白又亮。」提示寶寶,答案是牙刷。
  (2) 媽媽出示牙刷,讓寶寶想一想,牙刷是幹什麼用的?(刷牙。)
  (3) 學習兒歌 《刷牙》。媽媽在教寶寶兒歌的過程中,可自創動作,加深寶寶對兒歌的印象。
  (4) 媽媽可用手指教寶寶刷牙的方法:前面上下刷,裡面左右刷,打開門兒橫著刷、豎著刷。
  (5) 識字:牙刷、白花花。
  兒 歌
  小妹妹,愛刷牙,
  嘴巴小,牙刷大,
  刷呀刷,刷呀刷,
  刷得小牙白花花。


  目 的
  教育寶寶飯前便後要洗手,培養寶寶良好的衛生習慣。
  準 備
  關於節約用水的圖片,關於講衛生的圖片(飯前便後洗手),字卡「洗手」「乾淨」。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拿出圖片,教育寶寶飯前便後要洗手。
  (2) 在學習兒歌前,準備一些有關節約用水的圖片,教育寶寶要節約用水。
  (3) 教寶寶學洗手的步驟:①用水沾溼手;②打上肥皂;③搓手心、手背、關節、手腕;④衝洗乾淨,甩3下;⑤擦乾。
  (4) 識字:洗手、乾淨。
  兒 歌
  自來水,譁譁譁,
  洗一洗,擦一擦,
  飯前洗手講衛生,
  看誰小手最乾淨。


  目 的
  教育寶寶養成勤剪指甲的好習慣。
  準 備
  兩個寶寶的圖片(一個講衛生,剪指甲;一個不講衛生,指甲長了也不剪),字卡「指甲」「長」「細菌」。
  阿素教你玩
  (1) 在講故事之前,媽媽可準備相關故事圖片,給寶寶講故事。例:有兩個寶寶,一個勤剪指甲,講衛生;另一個貪玩,指甲長了也不剪。他一會兒摸玩具,一會兒玩沙土,長長的指甲裡面藏進了細菌,結果和 蛋糕一起吃進了肚子裡,生病住進了醫院。醫生講了長指甲的危害。
  (2) 寶寶聽完故事後,媽媽啟發寶寶認真剪指甲,然後教寶寶念兒歌。
  (3) 識字:指甲、長、細菌。
  兒 歌
  手指甲,長又長,
  小小細菌裡面藏。
  常剪指甲講衛生,
  寶寶長得胖又壯。


  目 的
  培養寶寶從小愛吃蔬菜的好習慣。
  準 備
  蘿蔔、青菜實物或圖片,字卡「蘿蔔」「青菜」「健康」。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向寶寶介紹蘿蔔、青菜的外形、顏色和營養,教寶寶學習兒歌。
  (2) 寶寶進餐時,媽媽可向寶寶介紹今天吃什麼菜,它是什麼顏色的,多吃它有什麼好處。
  (3) 在複習兒歌時,可讓寶寶說一說,這兩種蔬菜的名字叫什麼?它們長什麼樣子?各是什麼顏色?進一步加深寶寶對這首兒歌的印象。
  (4) 識字:蘿蔔、青菜、健康。
  兒 歌
  紅蘿蔔,綠青菜,
  紅紅綠綠營養在。
  吃蘿蔔,吃青菜,
  身體健康人人愛。


  目 的
  (1) 教育寶寶要多吃水果和蔬菜。
  (2) 豐富詞彙。
  準 備
  相應的水果、蔬菜若干種,紅娃娃、綠娃娃布偶或圖片,字卡「紅」「綠」「水果」「蔬菜」。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和寶寶一起看圖片,並提問:「圖上的小朋友叫丁丁,它長得又瘦又小,小朋友們都不願意和他玩?他為什麼長得又瘦又小?」(不吃蔬菜、水果。)
  (2) 講故事 《紅娃娃,綠娃娃》,表情要豐富,語速要慢。
  (3) 媽媽通過提問,讓寶寶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①丁丁不吃水果和蔬菜之前,長得怎樣?(又瘦又小。)②丁丁吃了水果和蔬菜之後,長得怎樣?(又高又胖。)
  (4) 讓寶寶分別品嘗蘋果、西紅柿、青菜等,告訴寶寶,多吃水果和蔬菜,身體才會健康。識字:水果、蔬菜。
  故 事
  丁丁不吃水果和蔬菜,長得又瘦又小。有一天,地面上鑽出兩個娃娃,一個紅娃娃,一個綠娃娃。紅娃娃一揮手說:「變!」變出許多蘋果、西紅柿、紅蘿蔔。綠娃娃一揮手說:「變!」變出許多青菜、黃瓜、菠菜。兩個娃娃說:「丁丁,這些水果和蔬菜送給你吃吧,吃了你會變得又高又胖的。」從此以後,丁丁天天吃水果和蔬菜,果然長得又高又胖了。

 


  目 的
  培養寶寶從小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準 備
  寶寶在早晨的太陽下做操的圖片,字卡「太陽」「早」。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出示圖片,問寶寶:「圖中都有誰?這是什麼時候?寶寶到哪兒去了?寶寶在做什麼?天上有什麼?」
  (2) 媽媽出示字卡「太陽」「早」,讓寶寶認識。
  (3) 媽媽邊說兒歌邊做動作:
  ①「太陽公公起得早。」——雙手上舉,左右擺動。
  ②「它怕寶寶睡懶覺。」——雙手相合,放在臉的一旁,做睡覺狀。
  ③「爬上窗口瞧一瞧。」——做張望狀。
  ④「咦,寶寶哪兒去了?」——做疑問狀。
  ⑤「一二一二做早操。」——兩臂伸直,上下輕微擺動。
  (4) 識字:太陽、早。
  兒 歌
  太陽公公起得早,它怕寶寶睡懶覺。
  爬上窗口瞧一瞧,咦,寶寶哪兒去了?
  一二一二做早操。


  目 的
  培養寶寶安靜睡覺的好習慣。
  準 備
  夜晚的圖片,小寶寶睡覺的圖片,字卡「睡覺」「公公」「婆婆」。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出示圖片,問寶寶:「圖中有誰呀?它們幹什麼呀?」(月亮出來了,天黑了,小花貓睡覺了。)
  (2) 媽媽說:「小寶寶睡覺也要像小花貓一樣,靜悄悄地。」
  (3) 學習兒歌 《睡覺》。
  (4) 寶寶每次睡覺前,媽媽都可念兒歌給寶寶聽(語速要輕、慢)。
  (5) 在學習兒歌時,重點掌握短語「靜悄悄、眯眯笑、像花貓」。讓寶寶有表情地念出來,體會語言的表達。
  (6) 識字:睡覺、公公、婆婆。
  兒 歌
  大地公公睡覺,靜悄悄。
  月亮婆婆睡覺,眯眯笑。
  小娃娃睡覺,像花貓。
  


  目 的
  學說短句,認識顏色紅、藍、綠。
  準 備
  小刺蝟圖片,紅色字卡「花兒」,綠色字卡「森林」,藍色字卡「天空」。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出示圖片,說:「小刺蝟餓了,它去了一家商店,看看它吃了什麼?」講述故事,分別展示三種顏色讓寶寶辨認。
  (2) 提問:「故事中有誰?」「小刺蝟來到商店做了什麼事?」「油漆是做什麼用的?」(提醒寶寶不能亂喝東西。)
  (3) 學說短句:紅紅的花兒、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
  (4) 識字:花兒、森林、天空。
  故 事
  有一天,小刺蝟走在大街上,肚子有點餓了。它走到了一家商店,看見了紅紅綠綠的瓶子,就打開紅顏色的瓶子,「咕咚」喝了一大口。「呸呸呸!紅顏色真難喝。」又打開黃顏色的瓶子,「咕咚」喝了一大口。「呸呸呸!綠顏色真難喝。」這時一個小男孩走過來,驚訝地說:「呀,誰在牆上畫了這麼好看的畫兒呀?紅紅的花兒,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原來小刺蝟喝的是在牆上畫畫用的難聞的油漆。


  目 的
  讓寶寶通過模仿小動物,掌握簡單的動詞,如滾來滾去、跳來跳去、飛來飛去、遊來遊去、跑來跑去等。
  準 備
  小刺蝟、小白兔、花蝴蝶、小金魚頭飾或圖片各一,字卡「滾」「跳」「飛」「遊」「跑」。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和寶寶一起看圖片,並讓寶寶說一說,圖片上都有哪些小動物?它們分別在做什麼?
  (2) 媽媽邊念邊表演兒歌 《他們在幹什麼》。
  (3) 媽媽和寶寶可帶動物頭飾來表演,一起說兒歌並模仿動作,同時拿出相應的字卡教寶寶認字。
  (4) 媽媽可採用問答的方式教寶寶學習,比如,媽媽說:「小刺蝟——」寶寶答:「滾來滾去。」
  (5) 識字:滾、跳、飛、遊、跑。
  兒 歌
  小刺蝟,滾來滾去;小白兔,跳來跳去;
  花蝴蝶,飛來飛去;小金魚,遊來遊去;
  小朋友,跑來跑去。


  目 的
  讓寶寶認識藍天、大海。
  準 備
  藍天上有星星、大海裡有魚兒的圖片各一,字卡「藍天」「大海」。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和寶寶一起看圖片,讓寶寶知道星星在藍天上,魚兒在大海裡,寶寶在媽媽的懷抱裡。
  (2) 表演兒歌 《搖籃》。
  (3) 識字:藍天、大海。
  建 議
  媽媽可搖著寶寶講兒歌,這樣更加形象,也可在寶寶入睡前講兒歌,還可讓寶寶抱著布娃娃說兒歌。
  兒 歌
  藍天是搖籃,搖著星寶寶;
  大海是搖籃,搖著魚寶寶;
  媽媽的手是搖籃,搖著小寶寶;
  歌兒輕輕唱,寶寶睡著了。


  目 的
  (1) 讓寶寶有節奏地拍手說兒歌。
  (2) 通過學兒歌,讓寶寶掌握數量1~5。
  準 備
  孔雀、小雞、大雁、熊貓圖片若干,字卡「1」「2」「3」「4」「5」「孔雀」「大雁」「熊貓」「小雞」。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出示圖片:孔雀(1隻)、小雞(2隻)、大雁(3隻)、熊貓(4隻),讓寶寶認識並說出名稱。然後提問:「它們分別有幾隻?」
  (2) 媽媽和寶寶面對面地拍手表演兒歌,可讓寶寶邊說兒歌邊模仿小動物。媽媽和寶寶說兒歌時,語氣要慢,要有節奏感。
  (3) 媽媽可準備其他實物,要寶寶動手數1~5。識字:孔雀、大雁、熊貓、小雞。
  兒 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隻孔雀穿花衣。
  你拍二,我拍二,兩隻小雞做遊戲。
  你拍三,我拍三,三隻大雁飛上天。
  你拍四,我拍四,四隻熊貓吃竹子。
  你拍五,我拍五,我們大家來敲鼓。
  咚咚鏘,咚鏘,咚鏘,咚咚鏘。


  目 的
  (1) 通過學習兒歌,掌握一定的量詞,如「架」「輛」「條」「只」等。
  (2) 培養寶寶的朗誦能力。
  準 備
  飛機(1架)、汽車(2輛)、小魚(3條)、小鴨(4隻)、青蛙(5隻)實物、玩具或圖片,字卡「架」「輛」「條」「只」。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準備各種實物與圖片,讓寶寶根據媽媽說的物品,從中找出來。然後媽媽提問:「它們分別都是幾件?」讓寶寶數一數。
  (2) 教寶寶念兒歌 《量詞歌》,邊說兒歌邊表演動作。媽媽可提問:「它們分別在什麼地方飛(跑、遊、跳)?小動物分別怎樣叫?」讓寶寶邊說邊表演。例如,媽媽說:「一架飛機——」寶寶接:「在天上飛。」(3) 通過《量詞歌》,讓寶寶數數1~5,並能認識簡單、常見的量詞。識字:架、輛、條、只。
  兒 歌
  一架飛機天上飛,
  兩輛汽車路上跑,
  三條小魚水中遊,
  四隻小鴨嘎嘎叫,
  五隻青蛙蹦蹦跳。


  目 的
  (1) 讓寶寶能安靜地聽故事。
  (2) 教育寶寶出門時要經過媽媽同意。
  (3) 培養寶寶樂於助人的品質。
  準 備
  小貓、小狗圖片或頭飾,字卡「小貓」「小狗」。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扮演小貓,讓寶寶猜猜看:「誰來了?喵喵喵。」(小貓。)然後,媽媽做哭泣狀說:「小貓為什麼哭了?讓我們來聽故事。」
  (2) 講述故事 《小貓為什麼哭了》。
  (3) 媽媽和寶寶可戴頭飾表演故事,讓寶寶分別學小貓、小狗的叫聲。
  (4) 媽媽通過提問方式,使寶寶加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如:「誰和誰在草地上玩?」「小貓為什麼哭了?」「最後,誰把小貓送回家去了?」
  (5) 識字:小貓、小狗。
  故 事
  一天,天氣很好,小狗和小貓在草地上玩。小貓出門的時候忘了跟媽媽說一聲。天黑了,狗媽媽接走了小狗,貓媽媽卻沒有來接小貓。小貓哭了,「喵喵喵」。大象伯伯聽見了,趕快跑過來說:「小貓,別哭了,我送你回家。」
  小貓家到了,貓媽媽正著急地找小貓呢!小貓說:「是大象伯伯送我來的,謝謝大象伯伯!」大象伯伯說:「不用謝了。下次出去玩的時候,一定要跟媽媽說一聲。」


  目 的
  通過故事讓寶寶了解幼兒園的一日活動。
  準 備
  有關幼兒園活動的掛圖或圖畫書,玩具小兔,字卡「幼兒園」。
  阿素教你玩
  (1) 媽媽說:「寶寶,你長大了,再過一段時間就要上幼兒園了。幼兒園裡有許多小朋友跟你玩,還能學知識。現在小兔就要上幼兒園了,讓小兔先帶我們去幼兒園看一看吧。」
  (2) 講故事 《小兔上幼兒園》。
  (3) 識字:幼兒園。
  建 議
  有條件或時間的話,家長可帶寶寶去幼兒園看看。
  故 事
  小兔長大了,媽媽告訴它:「寶寶,你要上幼兒園了,到幼兒園裡要聽老師的話。」
  小兔問:「幼兒園裡全是小兔子嗎?」
  「不,」媽媽說,「幼兒園裡有許多小朋友。」
  第二天,小兔來到幼兒園,進了小班。正像媽媽說的,這裡有許多小朋友,有小羊、小狗、小雞……
  吃飯了,小朋友們坐在椅子上,手裡拿著小碗、小勺。幼兒園裡的飯真香啊!
  幼兒園裡還要上課。上圖畫課時,小兔學會了畫太陽;上音樂課時,小兔學會了唱歌。接著,老師給大家講故事,領著大伙兒做遊戲。小兔在幼兒園裡還得了一朵小紅花,它可高興了!
  傍晚,媽媽來到幼兒園接小兔。媽媽問:「幼兒園好不好?」小兔說:「好,明天還要來!」

相關焦點

  • 因材施教,早教清單(下2-語言領域2-1/共5)
    前面我們已經分享了0-3歲的早教清單,今天就繼續來說說3-6歲的早教清單。《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中對幼兒的發展規律和學習特點作了詳細地說明。下面我們就根據指南中的健康、語言、社會、科學和藝術五個方面分別來做個解讀。由於篇幅有限,這篇就做語言領域的分享。
  • 哈佛研究成果嬰幼兒早教三大目標,0-6個月早教方案免費學習
    今天先向大家介紹0-6月的早教方案。第2個月本月早教重點:最初的大動作、嗅覺能力推薦方案:趴臥練習第4個月本月早教重點:語言啟蒙、手的抓握能力推薦方案:假裝打電話或講故事,嘴型可以誇張些。第5個月本月早教重點:手眼協調能力、語言能力推薦方案:
  • 不用愁上早教花費大,家有1.5—2歲寶寶,學會這些早教方法就夠了
    家長需要重視起孩子2歲前的培養黃金期。不用愁上早教花費大,家有1.5—2歲寶寶,學會這些早教方法就夠了。1歲-1歲半的寶寶身心發展情況孩子在1-1.5歲時,已經基本可以做到自主行動了。這個階段,孩子能夠按照父母的指令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拍拍手、動動腳等等。
  • 寶寶1-2歲精力好,培養手眼協調能力,試試十種早教遊戲
    文/可馨育兒 寶寶1-2歲精力好,培養手眼協調能力,試試十種早教遊戲 寶寶在一歲到兩歲這個時期,是他腦部和身體各個器官迅猛發育的一個關鍵時期。這個時期,寶寶也有了相應的行動能力,不管是簡單的大動作還是精細的小動作,寶寶都能很快的上手並發展迅速,手眼的協調配合能力、手的操作能力提高得都非常明顯。同時,寶寶的精力會非常旺盛,因此,在這個時候準備一些早教遊戲就顯得很重要了。
  • 樂科立體早教方案與您分享——早教應該教什麼
    樂科立體早教方案與您分享——早教應該教什麼2012-08-01 14:31:31出處:PCbaby作者:佚名    早教應該教什麼  現在的社會,早教是每個父母的必修課,早教應該是父母一起參與其中,是為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的關鍵,是適應日益激烈的社會需求……那麼,早教應該教什麼
  • 語言能力和專注力,父母千萬不能丟失的早教內容
    孩子的早教不是一味地給孩子灌輸知識,而是微孩子的整體綜合能力打下基礎。  如果認為孩子的語言能力只能停留於較簡單的詞彙表達和日常語言交流,就太過片面了。孩子的語言能力超乎想像。  ①2-3歲是孩子學習口頭語言第一個敏感期。  ②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③5歲左右是孩子口頭語言學習的第二個敏感期。
  • 掌握訓練重點和方案,在家就能做早教
    :練習翻身,提高視覺、聽覺能力推薦方案:寶寶可以練習翻身了,用玩具引導他由趴到仰,然後由仰到趴;用搖鈴或擠捏塑料玩具,或者製造其他聲音,培養寶寶對各種聲音的辨別力;移動各種有顏色的卡片,觀察寶寶的視覺反應。
  • 芽米6+2早教——元旦放假通知
    (1月2日—1月3日,周六周日正常上課)如有補課老師們會另行通知!預祝您和寶貝及家人元旦快樂!親子課:是針對0-2.5歲,由專業的老師做引導。通過家長與寶寶共同學習和體驗的形式,培養寶寶幾大領域發展:語言認知、大運動精細動作、社會交往、音樂、邏輯創造、專注力、執行力、主動性,滿足寶寶每個敏感期的內心需求,讓父母學會如何科學有效的扮演好家庭中引導者的角色,使寶寶在生命的頭三年獲得最佳的發展。
  • 1歲引導孩子說話,2歲規範語言,3歲觀察力,4歲培養什麼你知道嗎?
    如果媽媽可以知道1歲的孩子該教什麼、2歲該教什麼、3歲4歲5歲的引導核心是什麼,那麼在家就可以培養出出色的寶寶,而媽媽的培養遠比費用高昂的早教中心效果更顯著。----一、1歲引導說話,2歲規範語言----孩子在5、6個月的時候應該可以發簡單的單音節,在7、8個月的時候應該會說雙音節,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米米、抱抱之類的,所以1歲的時候媽媽早教的重點應該是引導孩子說話。
  • 小步在家早教故事館上線系統分齡解決方案助力語言啟蒙
    小步在家早教故事館上線系統分齡解決方案助力語言啟蒙 2020-10-27 11:31:54  為幫助家長們走出困境,近日,小步上線了故事館內容,產品主要針對0-3歲幼兒的語言能力啟蒙,團隊打造出一套系統分齡的解決方案。  據小步在家早教的教研老師介紹,從孩子的認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上來看:0-8個月的孩子以節奏明快的童謠為主。給8-18個月的孩子聽的故事,儘量使用簡單句。一歲半到三歲的孩子,對單一故事單個情節的內容接受度更高。
  • 適合1歲半到2歲寶寶的8個早教遊戲,幫寶寶大腦發育
    怕寶寶不適應擔心跟不上其他小朋友,但現在早教班都上萬了,好貴啊……」其實孩子早教不是非得上早教班,在家就可以做,今天給大家整理了8個早教遊戲,輕鬆和寶寶做起來吧,讓寶寶越玩越聰明↓↓1、學穿鞋襪2、記住家人名字3、倒水
  • 1-2歲寶寶早教攻略
    寶寶1歲之後,語言能力發展得很快,熱衷於牙牙學語,喜歡模仿大人,大多數的寶寶開始學習說一些簡短的句子。對生活中的一切充滿興趣,寶寶喜歡用手去感知外部世界。在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是嬰兒生理和心理快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寶爸寶媽對寶寶進行早教訓練的黃金階段,做好早教,能夠有效促進寶寶各項能力的發展。
  • 1歲萌娃語言能力超棒,「語言敏感期」抓住機會,每天這樣早教
    1歲萌娃語言能力等同於2歲娃,語言能力影響大腦發育?了解0~3歲寶寶語言發育規律,抓住「語言敏感期」,讓寶寶語言能力「快速」增強。很多父母說自己家孩子快2歲了還是只能說幾個字,語言表達能力欠佳,不知道哪個環節出了問題。更有甚者認為孩子語言遲緩,父母著急不知如何下手?
  • 早教不能忘記這些能力
    孩子的早教不是一味地給孩子灌輸知識,而是為孩子的整體綜合能力打下基礎。,誰的過錯  如果認為孩子的語言能力只能停留於較簡單的詞彙表達和日常語言交流,就太過片面了。孩子的語言能力超乎想像。  ①2-3歲是孩子學習口頭語言第一個敏感期。  ②4-5歲是學習書面語言的關鍵時期。
  • 數學語言應用能力培養方案
    數學語言一般包括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圖形語言三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有意識的對學生進行這些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其養成良好的應用數學語言的習慣。從而通過這種良好的習慣,發展其數學思維能力。那麼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應用能力呢?現從以下三方面闡述數學語言應用能力的培養計劃。
  • 0—2歲親子遊戲,其實「玩耍」就是早教!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其實孩子0到2歲就是一個很好的階段,這個時候跟孩子做一些親子遊戲,就能很好的早教哦!很多媽媽認為:寶寶的早教就是要進入早教機構去上課!非也,管家認為0---3歲,寶寶最好的早教老師是爸爸媽媽,最好的早教機構是溫馨有愛的家庭。
  • 2歲寶寶的語言能力和培養
    2歲是寶寶語言發展的黃金時期。家長們應該把握住這個時機強化寶寶的語言能力。小寶寶長到快2歲的時候,大腦的重量已經有1000克左右了,相當於成人大腦的2/3,而腦細胞數已經基本和成人相同,大腦的功能也日趨成熟。
  • 1歲萌娃記憶力超強,被曲解的早教背後:早教應該注重這5個能力的提高
    很多人說不可以過早給孩子早教知識,的確「不正確」的早教會帶來副作用,但合理的早教則會開發孩子的智力、記憶力、觀察力甚至想像力。 一、什麼是早教? 早教是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在孩子大腦發育關鍵期進行創造力、記憶力、感知能力、大動作、精細動作、語言能力等的引導,讓孩子在多元化良性刺激環境中健康成長。
  • 寶寶早教很重要!0~12個月寶寶早教指南大全,父母必看
    第4個月:語言啟蒙,手的抓握能力大多數寶寶能做到微笑,笑出聲可以用腿支撐身體重量你對他說話時能出「咕咕」的回應能抓住一個玩具能從俯臥翻身到仰臥本月早教方案推薦:1.打電話假裝打電話或講故事,嘴型可以誇張些
  • 早教機構調查:2歲娃娃學英語 孩子玩耍家長聽課
    省城一家早教中心工作人員張女士立馬反駁說:「就是不會說話才要來上早教呢,我們會創設很多語言情景環境,跟其他的寶寶一接觸,孩子很快就會說話了,比大人在家一字一句的教管用。」「來上早教就能很快會說話?」記者質疑。張女士告訴記者,有些寶寶語言功能開發晚,不會說話沒關係,可以先來上探索課程,通過豐富安全的環境、玩具和器材,幫助寶寶完成從爬行到行走的過渡,鼓勵寶寶在探索中學習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