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偷人參果,為啥不給白龍馬也偷一個?他是忘了還是有意為之

2020-12-13 少讀歷史

白龍馬,蹄兒朝西,後面還跟著唐僧的三徒弟。西遊記師徒四人西天取經的故事廣為流傳,其實這一個說法也是有失偏頗的,白龍馬作為取經團隊的一分子,負責馱著肉體凡胎的唐僧走完這十萬八千裡,也算得上是唐僧的徒弟。革命工作不分高低貴賤,小白龍馱著唐三藏其實和沙悟淨擔著行李,豬八戒牽著馬一樣,只不過是工作的內容不同罷了。

可小白龍恰恰便成為了取經團隊中存在感最差的一位,整部《西遊記》中對於小白龍的描寫,僅僅局限於他的出身,以及他是如何變成了一匹馬。在整部《西遊記》中,龍族的地位在仙界中是比較低的。而犯了錯的小白龍也只能變成是一匹馬,而不是一個人,吳承恩處處在向世人表明,出身真的是一個大問題,看似無形,但卻切切實實影響著每一個人。

這一點或許和吳承恩在整個官場中的經歷有很大關係。他通過塑造白龍馬這一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許多人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所處位置。在萬壽山五莊觀,孫悟空因為偷食人參果,而與鎮元子大仙結下梁子,整個事件中,白龍馬無疑是最冤枉的一個。

在西遊記第二十四回中,唐僧等人途經萬壽山五莊觀,鎮元子大仙囑託清風明月為唐僧端上了兩個人參果,唐僧因為害怕不敢吃,而被道童所吃。豬八戒在門縫外窺得這一切,於是便慫恿孫悟空去偷幾個果子嘗嘗。孫悟空中了豬八戒的激將法,去到後院偷了三個人參果帶回來,哥仨一人一個,此刻相信許多觀眾都會有一個疑問,同樣是隊友,孫悟空為何厚此薄彼,他咋不給小白龍帶一個?

孫悟空將小白龍當成了一匹馬

小白龍自從加入到取經團隊中,他扮演的便是一匹馬的角色。平時在日常的交流與相處中,小白龍既不說話,也不表達自己的情感。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三人經常在一起合計,哥仨結下了深刻的友誼。

小白龍無論是在平時的工作中還是日常的生活中,大都是以馬的身份來存在的。在這一個層面上來看,小白龍與三位師兄的感情自然要略低一籌。在這個前提下,咱們再來看一下孫悟空當時是處於什麼情況下。

孫悟空當時是被豬八戒激將法,他才決定去偷人參果嘗嘗。看過原著的人都會注意到這個細節,孫悟空打下來的第1個果子掉在地上不見了。孫悟空以為是土地公公偷食了果子,一度十分生氣,當他將土地公公叫出來之後,通過土地公公的敘述,才了解了人參果的特性,於是匆匆地打了三個果子便跑回去了。

孫悟空當時是在偷東西,他雖然不是第1次幹這事兒了,但總體來說偷東西並不是一個光彩的行為,所以孫悟空當時的心裡應該是緊張且興奮的,。或許他還有別的心情,但不管怎麼說,他整個人的心態並不是出於放鬆當中。因此孫悟空在這種情況下,他無法考慮周全,因此便在偷人參果的過程中忘記了小白龍,他在內心深處還是將小白龍當成了一匹馬。

孫悟空有意磨練小白龍的心性

師徒四人就出身來講小白龍應該排在孫悟空的上面,他雖然是一個落魄的龍族太子,而龍族在整部西遊記中又恰恰處於一個比較低的位置,可他好歹還是神仙,並不是孫悟空這樣一個石猴就能比得了的。小白龍生性傲慢,僅僅因為他在結婚當晚撞到未婚妻萬聖公主與九頭蟲約會,而自己又偏偏打不過九頭蟲,便在一怒之下砸爛了洞府,並且一把火燒了個精光

小白龍當時被憤怒衝昏了頭腦,燒毀玉帝賜給的夜明珠將會帶來多大的災難,小白龍未嘗不知。但他依舊還是幹了,最終被龍王老爹大義滅親,為了保全全族,親自舉報自己的兒子,一度讓西海龍王淪為笑柄。他為觀音菩薩分配到取經團隊中擔任白馬的角色,便是為了修煉他的心性。

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他們從來沒有將小白龍當成神仙來對待,小白龍變為馬身,休息時便被關在馬廄中,飲食便是吃草料,從來沒有被特殊對待過。從這個層面上來看,取經團隊中的師徒四人沒有對小白龍區別對待,並不是說他們瞧不起小白龍,而是為了幫助小白龍進步。平時哪怕是吃飯都不優待關照小白龍,更別提此時孫悟空偷來的人參果呢。

孫悟空認為白龍馬不需要吃人參果。

孫悟空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人,仙桃仙丹玉露瓊漿,500年前他便嘗試過了。雖然人參果在土地公公等小仙看來著實高不可攀,但在孫悟空的眼中,他僅僅就是個果子而已。他偷人參果的目的並不在於想要貪圖果子的功效,而僅僅就是為了嘗一嘗自己未吃過的東西,也是受到了豬八戒的激將法。

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等人都是得道的上仙,自身便已擁有了長生不老之術,而人參果的功效對於他們並無太大的加成。而白龍馬,作為取經團隊的一員,他的出身雖然比較靠後,但他也擁有長生不老的能力,並且在路過朱沙國時,孫悟空為國王治相思病,豬八戒找白龍馬去要馬尿做藥引時,白龍馬無意間透露:「他的尿若被水中的魚喝了,便可以成龍,山頭的草,若得到尿的氣味兒,便能化作靈芝,仙童採去就可長壽。」因此白龍馬在孫悟空看來,是不需要吃人參果的。

後記

或許,吳承恩衝過描寫小白龍的遭遇,便是為了向人們說明,出身不行的人存在感就是低,要想得到別人的尊重,還是要自身實力。

孫悟空忘掉給小白龍帶人參果,其實我寧願相信,他就是偷果子的時候一興奮忘了,畢竟猴子幹事,本就毛手毛腳,情商各個方面比成熟的人類也差很多,這種解釋讓人們看事物能夠單純一些。

#西遊記女兒國#

相關焦點

  • 悟空為何沒把人參果分給白龍馬?不是忘了,你看他發現了什麼秘密
    看到西遊記的朋友,大多會順口說出四個師徒,其實這西天取經的隊伍應該是五個師徒,除了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白龍馬也是唐僧徒弟。許多人常常忽視了白龍馬,這是因為白龍馬大多是以一匹馬的形式出現在每個人面前。
  • 西遊記中的妖怪為什麼不去偷人參果,原來鎮元大仙他們惹不起
    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是天地至寶,聞之則能活三百六十歲,吃一個就能活四萬七千年,功效卓著,十分神奇,而且這是得到天地間眾仙一致認可的。那麼西遊路上的妖怪為什麼總是冒險吃唐僧肉,而不去偷人參果呢?原來孫悟空只是個二流高手,很多妖怪不怕他,而鎮元大仙卻是實打實的超級高手,有很多神仙為證,妖怪們根本打不過他,所以不敢去偷他的人參果。孫悟空三兄弟為證孫悟空推倒人參果樹後,情知不妙,趁夜逃跑,鎮元大仙第二次追上他們時,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三人聯手一齊攻打大仙,大仙仍然是一招袖裡乾坤把他們捉住了。
  • 白龍馬本是龍,他變成馬後吃肉還是吃草?難怪悟空沒分人參果給他
    孫悟空偷了幾個人參果來與豬八戒等人分吃,居然沒有白龍馬的份。很奇怪吧!有人分析,是因為觀音把白龍馬安排為唐僧的腳力,他的身份地位很低,所以大家都沒有把他當成人來看待。也有人說,白龍馬全身都是寶,比人參果還珍貴,他曾言:「我若過水撒尿,水中遊魚食了成龍;過山撒尿,山中草頭得味,變作靈芝,仙僮採去長壽。」所以悟空就沒有分人參果給他。
  • 明知人參果堪比蟠桃,為何無人敢去偷?你看鎮元子在觀中供著誰?
    明知人參果堪比蟠桃,為何無人敢去偷?你看鎮元子在觀中供著誰?喜歡神話故事的朋友都知道,神仙與神仙之間的比拼,無非是擁有厲害的法寶,就像是下界為妖的青牛精一樣,本身實力不怎麼樣,但是偷了太上老君的金剛鐲之後,不要說什麼天兵天將,就算是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都不是對手。
  • 明知人參果的奇異,為什麼沒人去偷?看看鎮元子供奉誰!
    人人都想活得長久些,各路神仙們也不例外。而神話中有長生不老功效的只有天庭王母娘娘的蟠桃和鎮元大仙的人參果。據說如果凡人吃了熟了三千年的蟠桃便能身輕體健、修成神仙;吃了熟了六千年的蟠桃便會霞舉飛天、長生不老,而如果吃了已經熟了九千年的蟠桃,便會與天地齊壽、與日月同庚。
  • 白龍馬是龍,被封為馬,為啥沒有生氣?你看看他封號的全稱是啥?
    白龍馬是龍,被封為馬,為啥沒有生氣?你看看他封號的全稱是啥?說起西遊記,我們腦海中浮現的可能是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四人,但其實西天取經的路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就是白龍馬,它也是非常容易被忽視的一位,雖然他沒有降妖除魔,只會馱著唐僧,但是也是辛苦辛苦走了十四年的路程,即便是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一定程度上來說,白龍馬比沙僧付出的還要多。
  • 除了孫悟空還有誰偷過王母的蟠桃?竟是一個大神的弟子
    從此之後,他也不去問道訪仙了,隔三差五就往園子裡跑,想著法子偷桃吃。等到王母派七彩仙女來摘桃的時候,「只見那樹上花果稀疏,只有幾個帶毛青皮的,熟的都被猴王吃了」。女神,是不是撐得很辛苦?就算孫悟空後來不偷專供蟠桃會的玉液瓊漿,就算他不把眾仙搞得暈頭轉向,蟠桃盛會要是按時召開了,到時候王母可能會更尷尬。因為桌上就只有小桃和中桃,大桃一個沒有,你讓那麼多當場的大神怎麼看?是覺得王母要破產了舉辦不起大型會議了,還是他故意膈應神,給大家臉色看?
  • 剖析蟠桃園偷桃案,揭秘天庭的高明布局
    不說他嫌官太小反下天庭,就說他做「弼馬溫」期間,做得就非常出色,按照文中的說法,孫悟空主動加夜班,天馬被養的肉膘肥滿。這個效果,常用車馬的玉皇大帝心中必然有個衡量。一個重要的部門,交給一個勤勉的人來打理,理論上是錯不了的。當然猴子愛吃桃,最終監守自盜,這個結果讓玉帝大吃一驚。
  • 西遊記中的白龍馬,是龍族的明日之星,自卑與自負並存
    西遊記中的神秘人物是菩提祖師,原著中他僅僅出現一回,教完孫悟空後就不知所蹤了,西天取經的臥底,其實是豬八戒,豬八戒被貶存在著諸多疑團,西遊記中城府最深的人是沙和尚,他曾說過「三年不上門,當親也不親」,成為警示言,此外還有西遊記中的各種角色…… 唯獨西遊記中的一個角色,常常會被人們忽視,他就是白龍馬。
  • 西遊記:鎮元子為何強調,只能拿倆人參果待客?分析才知他心機深
    讀歷史的好處多多,所以小編也致力為大家講解最通俗的歷史,希望大家能夠喜歡!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在地面上第一個能夠打敗孫悟空的人,其實就是鎮元子大師了。鎮元子雖然不是天庭所認可的神仙,在天庭裡面沒有仙籍,但是他確實地仙之祖。經常與元始天尊這些人一起講經傳道的人物,僅僅一招袖裡乾坤就讓孫悟空逃不掉。
  • 鎮元子給唐僧送人參果,為何不敢驚動孫悟空?他在怕什麼?
    話說鎮元大仙得元始天尊的簡帖,邀他去彌羅宮中聽講混元道果,臨行前吩咐二童清風和明月:「不日有一個故人從此經過,卻莫怠慢了他,可將我人參果打兩個與他吃,權表舊日之情。」最後,大仙還特別交待道:「唐三藏雖是故人,須要防備他手下人羅唣,不可驚動他知。」鎮元子給唐僧送人參果,為何不敢驚動孫悟空?他在怕什麼?
  • 人參果的缺陷是什麼?為什麼清風明月吃了那麼多都沒有成仙
    王母的蟠桃、鎮元子的人參果,這兩個都是幫助神仙或者妖怪們長生的寶貝,要說為何這麼搶手,只能怪西遊中的奇怪設定,他們裡面的神仙沒有長生的本事,既然都是幫助長生的寶貝,為何人參果出現了缺陷?吃了人參果會發生什麼缺陷呢?身為當事人的清風和明月最有發言權,他們兩個吃了那麼多的果子,竟然沒有一個成仙的,到頭來還只是鎮元子身邊的道童。這是為什麼呢?
  • 居然偷到王母頭上還沒被發現?
    除了偷蟠桃、偷仙丹、偷人參果,偷各種寶物、兵器外,他還「偷人」,經常潛入妖怪洞府把唐僧給「偷」出來。上偷天,下偷地,中間偷空氣。孫悟空的「神偷」大名遠播四方,連太上老君聽了都膽戰心驚,忙不迭地吩咐童兒們:「各要仔細,偷丹的賊又來也。」大多數的賊都是「獨行俠」,這跟「職業」的特殊性有關。
  • 西遊:在西牛賀洲孫悟空可以背唐僧飛去大雷音寺 原因很簡單
    看原著西遊記,唐僧去西天取經走了十萬八千裡花了十四年的時間,講真如果可以飛去見佛祖,也就是孫悟空一個筋鬥的事,當然大家也知道在流沙河孫悟空說了,背著一個肉體凡胎,就像背著一座泰山根本就駕不了雲。也就是說是因為唐僧是一個凡人,因此孫悟空沒有辦法背著他飛去大雷音寺。
  • 怪不得妖怪不搶鎮元子人參果,去抓唐憎,你看看這後果是啥?
    孫悟空偷人參果逃脫失敗,師徒四人被鎮元子追回齊天大聖孫悟空,手拿金箍棒,腳踩筋鬥雲,何等灑脫風光,絕對是西天取經師徒四人中的明星選手,可這位明星選手也曾偷吃過人參果,被鎮元子窮追不捨,片刻間制服帶回。鎮元子是天地間一散仙,整日自由自在、瀟灑自如,可說比孫悟空的自由更甚,孫悟空本事再大,還是被緊箍咒控制著,而鎮元子可不曾被誰控制,甚至西王母的蟠桃他也吃不吃兩可,畢竟自己有人參果樹,不需要通過其他辦法續命,怪不得妖怪不敢去搶,後果可能比抓唐僧還慘。
  • 五莊觀唐僧為什麼不敢吃人參果,原來那人參果是穿腸毒藥吃之必死
    有了這個認識那麼我們就很容易理解唐僧為啥一開始不願意吃人參果。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個局,一個引誘唐僧違反戒律的局。我們知道當孫悟空從五行山中走出來的時候,他一手滅的自己的六根化作的六個賊人。這也就是眼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而唐僧作為一個得道高僧自然要六根清淨。
  • 卻惹得孫悟空一頓罵
    妖魔對他的喜愛自不必說,很多人甚至為他搭上了身家性命。神仙佛老那些大人物也對唐僧厚愛有加:五莊觀裡的鎮元子自作多情送給人家人參果,結果差點把整棵樹給賠進去;玉皇大帝派出五方揭諦、六丁六甲在唐僧一出長安城時便開始保護他,比孫悟空等人可早多了;如來佛祖更是不吝錢財,錦襴袈裟、九錫環杖外加三個緊箍咒,可說是精貴無比。
  • 白龍馬職場越位
    很顯然,白龍馬越位了,他擅自離開自己的崗位做了本應該是孫悟空和豬八戒的事,可是他的這兩次越位卻是值得肯定的。孫悟空剛被趕走,豬八戒和沙僧一個被黃袍怪抓了俘虜,一個去向不明,而且師傅還被妖魔設了咒,變成一頭斑斕猛虎,關於籠內。在這樣的緊要關頭,白龍馬毅然決然地站了出來,他幻化為一個婢女,給黃袍怪敬酒舞劍,伺機殺死妖怪救出師傅和師兄,但是他失敗了。於是他建議豬八戒去請孫悟空,才把妖怪擺平,拯救了這個團隊。
  • 白龍馬真身是龍卻被封為馬,為什麼不生氣?他偷著笑還來不及呢!
    白龍馬真身是龍卻被封為馬,為什麼不生氣?他偷著笑還來不及呢!《西遊記》作為陪伴我們長大的經典,我們對於其中的很多情節都瞭然於心,但是作為西天取經中的人物之一,有一個卻總是被人們忽略,那就是白龍馬。我們在看西遊記的時候,總覺得孫悟空是最累的,因為他在路上要降妖除魔,然後幾乎跑腿的活都是他的。其次就是沙和尚,他一路上挑著行李,任勞任怨的也不說什麼。但是真正累的卻是白龍馬,因為他馱著唐僧去西天取經,這一馱就是十四年之久,即使是沒有什麼功勞,那也是有很大的苦勞的。
  • 順帶不為偷?
    有句俗話說「順帶不為偷」,不少人就是這麼想的,但大家別忘了還有句話叫「不告而取謂之賊」!灣沚警方提醒廣大群眾: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物小而盜之,切勿因貪圖蠅頭小利而身陷囹圄。莫伸手,伸手必被抓,一旦觸犯法律,後悔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