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犯罪與公共安全

2020-08-27 內丘普法

法治日報 2020-08-12

□ 江溯 (北京大學法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

  愛因斯坦曾經說:科技進步就像病態罪犯手中握著的斧頭。最近二十多年來,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網絡已經融入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給人們的社會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另一方面,網絡也成為犯罪分子的犯罪對象、犯罪工具或者犯罪空間。據悉,近年來,檢察機關辦理的網絡犯罪案件數量大幅上升,年平均增幅達34%以上,「犯罪的摩爾定律」已經初步顯現。從總量上看,網絡犯罪的數量已經佔到所有犯罪的三分之一,成為名副其實的第一大犯罪類型。

  各種新型網絡犯罪的蔓延,不僅會對公民的人身、財產造成損害,而且對公共安全造成了嚴重威脅。應當指出的是,在信息網絡時代,刑法上的「公共安全」的涵義發生了重大變化。除了傳統意義上的公共安全(即刑法分則第二章所指的公共安全)以外,網絡安全事實上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公共安全,成為事關國家安全的重大戰略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網絡安全與國家管理和社會運行的關鍵領域例如交通、金融、醫療等直接相關,而網絡犯罪對這些關鍵領域的網絡安全的威脅必然構成對公共安全的威脅。可以說,在當今的網絡時代,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公共安全。在上述關鍵領域,打擊網絡犯罪、捍衛網絡安全,才能真正維護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公共安全。

  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網絡安全的內涵隨之發生變化。一般認為,網絡安全的基礎要素是系統安全,即系統的平穩運行狀態及系統應用的安全;網絡安全的核心要素是信息安全,即系統數據不受幹擾、提取和破壞;網絡安全的戰略要素是內容安全,即違法、有害的信息不得傳播。從目前網絡犯罪的實際狀況來看,針對上述網絡安全的三個要素的網絡犯罪仍然佔有相當大的比例,其危害性不容小覷。

  與傳統犯罪相比,網絡犯罪具有智能性、隱蔽性、匿名性與跨國性等特徵,因此給我國刑事法帶來了許多嚴峻的挑戰。為了有效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從1997年刑法以來,我國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一直在不斷努力。通過刑法歷次修改,不僅充實和完善了刑法第285條、第286條的危害計算機信息系統安全犯罪(傳統信息網絡犯罪),而且增設了刑法第286條之一和第287條之一、之二的拒不履行信息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罪、非法利用信息網絡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新型信息網絡犯罪),為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提供了堅實的法律基礎。為保障刑法的正確、統一適用,依法嚴厲懲治、有效防範網絡犯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等部門,通過制定發布一系列的司法解釋、規範性文件、指導性案例,進一步明確了相關網絡犯罪的定罪量刑標準和有關法律適用問題。

  不僅如此,為貫徹落實中央政法工作會議提出的「要把防控新型網絡安全風險擺在突出位置來抓」的要求,最高人民檢察院成立由三名院領導分別擔任組長、副組長,辦公廳、第一檢察廳、第二檢察廳、第四檢察廳、法律政策研究室和檢察技術信息研究中心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懲治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研究指導組,統籌協調做好深化打擊整治新型網絡犯罪的各項工作,全面加強檢察機關打擊網絡犯罪的研究和指導。而且,最高人民檢察院還專門成立了網絡犯罪理論研究中心,組織和動員檢察系統內外的研究力量,開展網絡犯罪理論和實務的研究,為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提供了堅實的組織基礎。

  隨著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快速發展與廣泛應用,網絡犯罪已經出現了各種各樣的新形態,網絡安全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在這種背景之下,無論是刑事立法、刑事司法還是刑法理論,都不能採取鴕鳥政策或者刻舟求劍,而是應當與時俱進,共同維護網絡安全。而且,打擊網絡犯罪、維護網絡安全,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不僅需要完善公權力機關之間的溝通機制,而且需要強化公權力機關與私營機構尤其是大型網際網路公司之間的合作機制,倡導一種新型的網絡犯罪治理的「公私合作夥伴關係」。

相關焦點

  • 高空拋物似應歸入危害公共安全犯罪
    一是回應人民的需求,將高空拋物的犯罪在刑法中進一步作出明確,旨在提醒司法工作人員對於從高空拋擲物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應當依照以其他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有學者認為,公共安全中的「公共」是指不特定或者多數人,以「多數人」概念為核心,其中的「不特定」是指隨時有可能向「多數」發展。只有這樣理解「不特定」,才能符合「公共」的含義。高空拋物侵害結果或者威脅的對象雖然是不特定,但一般情況下不具有向多數發展的可能性,故不能將其認定為危害公共安全類犯罪。
  • 增設獨立罪名懲治網絡安全監管瀆職犯罪
    ◎網絡安全監管瀆職犯罪作為新型犯罪,是以網絡技術、網絡時代、網絡犯罪等新興網絡因素為基本前提,是破壞國家網絡安全監管制度及其正常運行的新型網絡瀆職犯罪行為。  ◎設立獨立的網絡安全監管瀆職罪罪名,意味著傳統瀆職犯罪規定應積極通過立法完善予以正面回應。  網絡安全形勢愈演愈烈,各國都高度重視網絡安全監管工作。網絡安全監管的基礎性地位日益凸顯。
  • 這些網絡行為都會觸及網絡安全犯罪
    這些網絡行為都會觸及網絡安全犯罪9月14日上午,麗江市2020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開幕,這周為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今年網絡安全宣傳周的主題是「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 隨著科技的進步與網際網路的發展,散布不實信息、朋友圈轉發不實信息、在朋友圈造謠、誹謗他人等網絡問題隨之而來。
  • 重點領域公共安全防控與治理
    網絡傳授犯罪手段的猖獗,擴大了不安全源的主體範圍,犯罪形態更加複雜多樣,呈現出動態化、智能化、組織化、職業化、非接觸,境內境外勾聯、網下網上交織等新型特徵,給查處懲治違法犯罪增加了難度,帶來了挑戰。其次,新型安全威脅層出不窮,與技術發展和社會發展呈現正相關性。
  • 揚言要放火,是不是構成危害公共安全類的犯罪?具體怎麼規定的?
    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個概括性的罪名,這類犯罪侵犯的客體是公共安全,客觀表現為實施了各種危害公共安全的行為,它同侵犯人身權利的殺人罪、傷害罪以及侵犯財產的貪汙罪、盜竊罪等有顯著的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著造成不特定的多數人傷亡或者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的危險,其傷亡、損失的範圍和程度往往是難以預料的
  • 網絡犯罪如何報警,法律重點打擊哪些網絡犯罪
    網絡犯罪——網絡犯罪如何報警網上被騙錢了怎麼報警?應當及時向當地網絡安全監察部門報案,或登陸公安部網絡安全監察舉報網站舉報,也可以到當地派出所報案。1、報案地點。報案地點可以向案發地、詐騙行為實施地、詐騙結果發生地、嫌疑人住所地報案,也就是可以選擇在你的住所地,也可以選擇在犯罪嫌疑人地報案,兩地警方任何一方接到報案後均應受理。2、報案前最好保存的證據。
  • 法律重點打擊哪些網絡犯罪,網絡犯罪司法解釋
    常見的有以下幾種:一是是通過非法手段,針對網絡漏洞對網絡進行技術入侵,侵入網絡後,主要以偷窺、竊取、更改或者刪除計算機信息為目的的犯罪。二通過信息交換和軟體的傳遞過程,將破壞性病毒附帶在信息中傳播、在部分免費輔助軟體中附帶邏輯炸彈定時引爆、或者在軟體程序中設置後門程序的犯罪。三是利用公用信息網絡侵吞公共財務,以網絡為傳播媒體在網上傳播反動言論或實施詐騙和教唆犯罪。
  • 【規範整理】放火等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法規範總整理...
    關於嚴厲打擊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活動的緊急通知(1988年)5. 關於審理非法進口廢物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1996年)6.一、準確適用法律,依法嚴懲醉酒駕車犯罪刑法規定,醉酒的人犯罪,應對負刑事責任。行為人明知酒後駕車違法、醉酒駕車會危害公共安全,卻無視法律醉酒駕車,特別是在肇事後繼續駕車衝撞,造成重大傷亡,說明行為人主觀上對持續發生的危害結果持放任態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對此類醉酒駕車造成重大傷亡的,應依法以以危險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
  • 《關於依法懲治妨害公共運輸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
    關於依法懲治妨害公共運輸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指導意見》,進一步提升對公共運輸安全秩序的法律保障力度。近年來,在公共運輸工具上搶奪方向盤、毆打駕駛人員等妨害安全駕駛的行為時有發生,嚴重威脅道路交通安全,有的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成為不容忽視的公共安全問題。特別是2018年重慶市「10·28」公交車墜江事故發生後,引起全社會強烈關注,加強公交司機安全防護、嚴懲妨害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的呼聲高漲。
  • 網絡安全宣傳周丨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篇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智慧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 捍衛網絡安全!廣西今年偵辦網絡犯罪案件1068起
    9月17日是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為了讓廣大中小學生做到文明上網、安全上網,自治區公安廳網絡安全保衛總隊到崇左市龍州縣水口鎮學校開展網絡安全進校園活動,受到師生們的歡迎。當天上午,網安總隊民警給同學們講解了網絡安全常識、網絡防騙基本原則、青少年網絡犯罪案件及如何在網上保護自己。「加入QQ群,說送遊戲裝備,結果卻什麼沒有得到。」「因為貪圖便宜,在網購平臺上被騙了30元。」……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著自己的網上被騙經歷。
  • 淺議大學生網絡犯罪
    2.網絡犯罪的特點  網絡犯罪作為一種新興的高科技手段的信息犯罪,這類犯罪具有五個基本特徵:  (1)犯罪實施中使用了計算機、網絡技術等信息技術或者特性,尤其是網絡技術對犯罪的實施、完成起了決定性作用。即在犯罪過程中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對於犯罪的事實、完成是必不可少的。  (2)網絡犯罪嚴重危害社會信息安全。
  • 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 | 網絡安全法律法規篇
    任何個人和組織使用網絡應當遵守憲法法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會公德,不得危害網絡安全,不得利用網絡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宣揚民族仇恨、民族歧視,傳播暴力、淫穢色情信息,編造、傳播虛假信息擾亂經濟秩序和社會秩序,以及侵害他人名譽、隱私、智慧財產權和其他合法權益等活動。
  • 重拳打擊「暗網」犯罪——警惕新型網絡犯罪高發地
    「暗網」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基於網際網路的新型網絡,如果說現在普遍使用的網際網路是「明網」,在這個「明網」的深層則是「暗網」。暗網與網際網路相比其特點主要體現在:一是隱密,它是隱藏在網際網路深層的網絡,普通網民看不到這個暗網,也無法通過常規的上網手段登錄暗網;二是上網方式特殊,需要使用一些特定的軟體及參數配置才能登錄暗網;三是支付方式特殊,暗網上的交易支付主要方式是國際上通行的比特幣,這是一種虛擬電子貨幣,不需要交易雙方的個人信息,難以追溯。
  • 【網絡安全宣傳周】棗莊公安「淨網2020」偵破342起網絡犯罪案件,抓獲1129名犯罪嫌疑人!
    會後在薛城區萬達廣場前進行了網絡安全宣傳周法治日宣傳活動。今年以來,棗莊市公安機關深入開展「淨網2020」專項行動,嚴厲打擊整治網絡犯罪活動,大力整頓網上秩序,全力維護網絡安全,著力營造安全、清朗、有序的網絡環境,淨網「2020
  • 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趨向網絡化公司化
    食品藥品安全犯罪趨向網絡化公司化 監管存難題犯罪成本低仍是主要瓶頸
  • 「依法懲治妨害公共運輸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主題宣講活動...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月30日19時20分訊(記者 闕影)今(30)日,市公安局法制總隊、治安總隊、刑偵總隊、交巡警總隊來到市交運集團,為市交運集團及渝運集團、長運集團、交運集團、東城公交公司,市公交集團及南部公交、西部公交、北部公交、兩江公交公司等200餘名公交客運公司負責人、駕駛員代表開展了「依法懲治妨害公共運輸工具安全駕駛違法犯罪行為
  • 網絡安全宣傳周 |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保障網絡安全,維護網絡空間主權和國家安全、社會公共利益,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  第十七條 國家推進網絡安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鼓勵有關企業、機構開展網絡安全認證、檢測和風險評估等安全服務。  第十八條 國家鼓勵開發網絡數據安全保護和利用技術,促進公共數據資源開放,推動技術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
  • 織就網絡安全的「法網」——網絡安全法六大看點解析
    近日,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作為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基礎性法律,網絡安全法從首次審議到最終通過,一直備受各界關注。這部法有哪些亮點?除了嚴防個人信息洩露,網絡安全法針對層出不窮的新型網絡詐騙犯罪還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設立用於實施詐騙,傳授犯罪方法,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網站、通訊群組,不得利用網絡發布與實施詐騙,製作或者銷售違禁物品、管制物品以及其他違法犯罪活動的信息。
  • 數據賦能築牢公共安全防線
    視頻篩查鎖定犯罪嫌疑人來去路線,實地排查掌握銷贓情況……9小時後,警方查實嫌疑人銷贓地點及住所,追回部分贓物。「分工協作、信息共享,是快速偵破此案的關鍵。」宜昌市公安局特警支隊勤務二大隊民警徐洪博說。公共安全是人民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