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衣市場融資潮與關店潮齊飛 維密、都市麗人們已「老」了

2021-01-19 CFW時尚

核心提示:另一邊,中國內衣市場湧出多個新銳內衣品牌,如天貓雙11內衣銷售榜首Ubras、天后王菲站臺的neiwai內外(下稱「內外」)等,並掀起一陣融資熱潮。內衣這門生意的玩法,早已發生巨變。

快時尚裡,沒有永遠的王者。

法國女裝品牌Etam艾格曾陪伴過不少中國80、90後女生的青春時光,但在Zara、H&M等快時尚品牌興起後,艾格被漸漸遺忘,業績一路頹勢,最終其上海公司走向破產。11月13日,艾格在微博宣稱,已出售在華成衣線業務,回歸到內衣線。

同一天,新銳內衣品牌蕉內宣布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身價躍至25億元。

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崛起,內衣審美發生巨大變革,舒適取代性感,「悅人」變成「悅己」。隨之而來的,是變幻莫測的內衣商業世界。

曾風靡全球的維多利亞的秘密(下稱「維密」)大量關店,英國公司破產清算。有「中國內衣第一股」之稱的都市麗人(02298.HK)同樣高光不再,業績暴跌、頻繁關店。

另一邊,中國內衣市場湧出多個新銳內衣品牌,如天貓雙11內衣銷售榜首Ubras、天后王菲站臺的neiwai內外(下稱「內外」)等,並掀起一陣融資熱潮。

內衣這門生意的玩法,早已發生巨變。

3年9家公司14起融資

服裝上令人刺癢的標籤,一直是消費者吐槽的點。在貼身衣物上,這種不適感更甚。為什麼不能把標籤印在內衣外部呢?

設計師臧崇羽和李澤辰認為,貼身衣物都應該做到不打擾、不突兀。帶著這個思考,他們在2015年成立了三立人(深圳)科技有限公司。其主打品牌——蕉內最初誕生在一個50平米的小辦公室,團隊只有6個人,從男士內褲起家。

當時,90後逐漸步入社會,新的消費力正在崛起。「豐滿為美」的單一審美已經過時,與以往繁複性感、凸顯線條的內衣相比,女性更喜歡舒適無束縛的無鋼圈內衣。加上優衣庫對無鋼圈內衣市場的「教育」,中國開始掀起一陣「無鋼圈內衣革命」。

乘著這股東風,蕉內迅速將產品延伸至女士無鋼圈內衣、內褲等品類,快速成長。

蕉內相關負責人向時代財經表示,蕉內每年銷售額增長超過300%,截至雙十一當晚,其2020年成交額突破2.2億。在天貓雙11內衣銷售榜上,蕉內排在歐陽娜娜代言的Ubras後面,從去年的第8名躍至第2名。

天貓雙十一內衣榜單。圖片來源:CBNData

11月13日,蕉內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由元生資本獨家投資。投後蕉內估值達到25億元,也是近十年來中國估值最高的內衣公司。

為了爭奪服裝市場裡的「最後一塊蛋糕」,新銳內衣品牌均拋棄傳統內衣品牌的固化審美,通過產品承載女性渴望獨立自主的情感需求。

比如,內外自稱「生活方式品牌」,主張女性的特立獨行;外表平平無奇的Ubras通過無尺碼內衣,解決了消費者過往難以挑選合適內衣尺碼的痛點;裡性Livary mio則主打內衣的場景化穿搭,提倡不要忽視內衣應有的美學與力學。

它們所講的故事逐漸贏得年輕女性的芳心,也備受資方關注。

廣東凡德投資有限公司投資總監陳東華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表示,一直以來,除了網際網路科技和新能源汽車外,消費領域也倍受產業投資者青睞。「在科技和醫藥兩個賽道都比較飽和的情形下,選擇消費細分升級領域,不失為好賽道。而如今新興的內衣品牌,顛覆了以往的內衣塑形形象,屬於行業消費升級。」

據時代財經不完全統計,2018年以來,內衣行業共發生融資14起,涉及9家公司,其中除了浪莎,均為2015年或往後成立的新品牌。

近三年內衣企業融資情況。數據來源:Wind、天眼查。制表:時代財經 幸雯雯

從悅人到悅己

2015年,正是內衣行業競爭最為激烈之時。這一年,都市麗人線下實體店數量達到8052家,創造了49.53億元的業績巔峰。與此同時,黛安芬、南極人、優衣庫等品牌也都在線上線下全渠道發力,爭奪市場份額。

早在1998年便成立的都市麗人,憑藉「快時尚」定位,補足當時中國內衣品牌市場的空白。靠著加盟形式迅速擴張,又籤下了性感女神林志玲,其業績與品牌名聲一路狂奔,2014年登陸港交所,成為「中國內衣第一股」。

然而,在2015年門店數達頂峰後,都市麗人沒有順應內衣風向標的改變,產品和營銷方式日漸式微,開始走下「神壇」。財報顯示,2019年,都市麗人實現營業收入40.82億,同比下降19.91%,毛利率則從2018年的41.7%下降至22.6%,幾乎腰斬。其門店數量也由2018年的7305家減少1335家至5970家。

作為曾經紅遍全球的內衣品牌,維密今年也開始大面積關店。其在全球擁有的門店數從2020年年初的1181間縮減至935間。

維密曾創造性地開發出了能凸顯女性「完美身材」、體現女性神秘感和高貴感的內衣款式,其所代表的性感很長一段時間成為美麗的代名詞,統治著大眾的審美。

但內衣設計師Comme認為,維密倡導的審美已經過時。

在接受時代財經採訪時,Comme直言,「要知道,以前內衣公司的老闆都是男性,而且是帶著自己的老婆去工廠裡做產品研發,而不是請專業的內衣設計師。他們根本不知道我們女性想要什麼,你看維密不就倒了嗎?」

在內衣行業浸泡了20多年的Comme,曾是雅芳的首名內衣設計師。2018年,Comme自己創立了內衣品牌Moni,希望不同體型、年齡、審美的中國女性能便捷擁有舒適有趣的內衣。

這些年,女士內衣的款式從複雜到簡約,罩杯從厚變薄,內衣廣告模特從有著天使臉孔和魔鬼身材的專業模特變成尋常素人。

當大眾不再為「性感」狂歡、消費需求多元化後,打出不一樣玩法的內衣品牌,開始彎道超車。

消費者重新定義

內衣是服裝裡尤為細分和專業的領域。Comme表示,根據不同的性別、年齡、使用場合,內衣還有更深入的細分類別,所用的材料、版型也有很大區別,內裡學問很多。

資深業內人士李珊告訴時代財經,以前市場上所謂的「內衣」通常指傳統的女士文胸。

文胸是技術含量最高、依賴性最強的產品。文胸分杯型,跟每個人的胸型、穿戴體驗密切相關。百貨商場裡常出現的如華歌爾、愛慕、曼妮芬、安莉芳、黛安芬等品牌,以做聚攏型文胸為主,也就是傳統內衣品牌。

李珊稱:「它們生產一個有鋼圈文胸需要長達兩、三年時間打磨,去測試不同的胸型。而產品一旦成功了,文胸的復購率是非常高的。」

那新的內衣品牌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李珊認為,經濟是其中一個因素,「近些年全球經濟下滑,人們更希望通過消費減壓,減少負重。」

另外,優衣庫最早推出無鋼圈內衣,培育了市場,讓無鋼圈內衣這幾年逐漸成為時尚風潮。再加上電商的興起,新的內衣品牌接二連三「冒頭」,在一定程度上喚醒了了年輕市場。

Comme的團隊當初為了充分了解消費者的需求,花了整整半年時間做市場調研,重新去思考「什麼是內衣,什麼是舒適?」最後Comme的團隊發現,女性追求舒適,但也需要恰到好處的胸部線條。「比如女性不拒絕穿高跟鞋,但穿得最多還是球鞋。」

Moni內衣。圖片來源:受訪者提供

一句話說就是,消費者重新定義了什麼是內衣。

時代財經查閱各新銳品牌內衣單價,普遍100~300元,比都市麗人高不少。但相對傳統內衣來說,無鋼圈內衣的製造成本和運營成本大大減少,行業門檻也更低。

Comme向時代財經介紹,傳統有鋼圈內衣配件很多,生產要經過50多道工序,Moni需要30多道,Ubras的工序更少。「Ubras內衣的機械化程度很高,儘管它初期投入的器械設備成本高,但當量做起來後,成本會大幅下降。」

此外,無鋼圈內衣簡化了尺碼,減少了SKU(庫存進出計量的單位);適穿性強,退貨的損耗較少,運營風險大幅降低。

內衣裡的網際網路思維

傳統內衣品牌多數走線下加盟模式,對商鋪選址,挑選哪個品牌加盟,甚至開業時間都很有考究,運營風險較大。

而新銳內衣品牌天生帶著網際網路的基因,從電商平臺入手,站穩腳跟後再開設線下體驗門店。

據悉,蕉內目前正在嘗試進入線下零售渠道,包括mini店、旗艦店等不同類型的單店預計將於今年至明年陸續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新銳內衣品牌不再是單純靠品牌代言人樹立形象,還會掌握營銷全渠道,藉助微博、小紅書等社交媒體與消費者緊密溝通。Ubras和蕉內衝上天貓雙11內衣榜前兩名,就與它們抓住直播風口密切相關。

根據CBNData數據,天貓雙11預售期間,Ubras兩次進入薇婭直播間,為其帶來了34%的預售額;李佳琦的3次直播,則為蕉內貢獻了39%的預售額。

陳東華表示,Ubras採取鏈式營銷組合拳,無論是頭部主播或社交平臺,無一落下,甚至向年輕人推出神秘盲盒,緊緊潛入消費者市場各層次。

「與傳統做聚攏型文胸的內衣品牌不同,新品牌主要做無鋼圈內衣,並且還涉及襪子、家居服等品類,文胸不是其主要產品,而且從電商渠道著手,以網際網路思維去運營。」李珊補充道。

不過李珊認為,新銳內衣品牌還不具備核心產品,所開發的無鋼圈內衣產品強調舒適,可替代性強,忠誠度並不高。「當它們缺乏一個回購率特別高的核心產品時,就跟所有網際網路品牌一樣,最容易出爆款,但能持續多久需要時間去驗證。」

相關焦點

  • 內衣市場融資潮與關店潮齊飛 維密、都市麗人們已經「老」了
    原標題:內衣市場融資潮與關店潮齊飛,維密、都市麗人們已經「老」了   快時尚裡,沒有永遠的王者。
  • 內衣市場融資潮與關店潮齊飛,維密、都市麗人們已經「老」了
    11月13日,艾格在微博宣稱,已出售在華成衣線業務,回歸到內衣線。同一天,新銳內衣品牌蕉內宣布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身價躍至25億元。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崛起,內衣審美發生巨大變革,舒適取代性感,「悅人」變成「悅己」。隨之而來的,是變幻莫測的內衣商業世界。曾風靡全球的維多利亞的秘密(下稱「維密」)大量關店,英國公司破產清算。
  • 內衣市場融資、關店齊飛,維密、都市麗人們老了
    11月13日,艾格在微博宣稱,已出售在華成衣線業務,回歸到內衣線。同一天,新銳內衣品牌蕉內宣布正式完成數億元A輪融資,身價躍至25億元。隨著女性自我意識的崛起,內衣審美發生巨大變革,舒適取代性感,「悅人」變成「悅己」。隨之而來的,是變幻莫測的內衣商業世界。
  • 誰殺死了維密和都市麗人?4000億內衣市場有多慘烈
    維密和都市麗人,一個集奢華與唯美與一身,一個遍布中國大街小巷、市井氣息十足,不約而同遇到了成長的煩惱。媒體報導總結已有很多,比如產品結構失效、市場競爭激烈、營銷策略過時等。與之協同作用的,則是中國市場正在經歷半個世紀以來最快速的技術革新和消費升級。
  • 都市麗人聘任維密前CEO,要做中國的「維密」?
    提升品牌形象、加碼電商渠道、發展海外市場,都市麗人轉型發展動作頻頻,欲做中國版的「維多利亞的秘密」?獲維密前CEO加盟,都市麗人慾提升品牌形象、發展海外市場7月16日早上,都市麗人發布公告宣布,Sharen Jester Turney已獲聘為集團的首席戰略官,自2018年7月1日起生效。
  • 維密之後,都市麗人也被曝關店,還有多家內衣企業面臨業績「考驗」
    近日,都市麗人爆出關閉90%門店的消息,一度登上熱搜。不久後,該公司官方微博發布了一則公告,稱受疫情影響關閉了部分門店,截止5月,全國近6000家門店已基本恢復營業。不過,其6月26日晚間發布公告稱,今年上半年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將不少於1.2億元,業績的確面臨較大壓力。
  • 女人不愛買內衣了?維密秀、安莉芳、都市麗人衰落說明了什麼?
    內衣銷售的不景氣也反映在維密的股價上,LimitedBrands2015年市值達250億美元,四年過去,如今總市值僅剩60億美元左右,蒸發近200億美元。與維密命運相似的,國產內衣品牌安莉芳以及中端市場品牌都市麗人也是危機四伏。
  • 「維密」落幕,國內內衣市場:真難!
    維密這個品牌從創立之初,就因為鮮明的品牌定位和成功的營銷而成為了內衣行業的佼佼者。維密是眾多時尚女性的心頭好,維密秀是模特們職業生涯的榮耀。卡戴珊家族的金小妹、GIGI兩姐妹都視作參加維密秀為自己的夢想,紛紛「獻身」。
  • 內衣市場無路可走?維密今年一季度又關35家店,大秀或停播
    維多利亞的秘密店面 本文圖片均由中新經緯 張燕徵 攝一季度已關35家店維密母公司L Brands於5月22日美股收盤後發布第一季度業績報告,集團整體銷售額為26.29億美元其中維密同店銷售額下跌5%,Bath & Body Works同店銷售額則大漲13%。L Brands表示,今年第一季度維密共關閉了35家門店。據悉,維密在去年已經關閉了30家門店。
  • 維維密「節節敗退」,都市麗人強勢崛起...內衣市場到底發生了什麼?
    最近,中外內衣品牌發生不少新動向,其中,維密業績下滑已成熱點話題。   此外,荷蘭百年內衣品牌香蔻慕樂(Hunkemller)來華開店,試水中國市場;   都市麗人邀請關曉彤擔任代言國內內衣和家居服等,都引起不少關注。
  • 獲千萬元A輪融資 素肌良品角逐高端內衣市場
    紡織鞋服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在高端市場有維密、華歌爾,再加上國內愛慕、安莉芳等品牌的擠壓,素肌良品面臨的挑戰不小。獲得融資只能說明其被市場看好,但布局高端能否成功,還要看其接下來的發展。
  • 4000億的女性內衣剛需市場,無尺碼內衣躥紅,一天賣出一億
    一邊是維密、都市麗人大量關店,一邊是新銳內衣品牌頻頻融資。消費習慣改變著市場玩法,又一場圍繞女人胸口的戰事開始了。跌落神壇,維密自救維多利亞的秘密成立於上世紀70年代,創始人Roy Raymond畢業於史丹福大學,他開內衣店的初衷是當時為妻子選購內衣時,感到很不好意思,並發現內衣店只為女人開設。
  • 「後浪」襲來,內衣市場改朝換代
    行業中最典型的案例,就發生在「中國內衣第一股」都市麗人的身上。曾經,都市麗人因卡位「中檔內衣」這一空白市場而風光無限,在2012年籤約林志玲後瘋狂擴張,用短短兩年時間將門店數量抬升至7426家。從2012年到2014年,都市麗人的營收累計增長超80%;2014年6月,都市麗人正式敲開了港交所大門,成為了「中國內衣第一股」。彼時,都市麗人在全國已擁有8000多家門店,總市值更是一度高達200億港元。但問題隨之而來。2015年,都市麗人在「萬店計劃」下快速擴張門店,吸納了大量三、四線小縣城的加盟商,使得門店分散、管理鬆散,導致門店客流量不斷下降。
  • 除了維密 更多內衣品牌要搶佔中國330億美元市場份額
    隨著2017維密上海大秀的落幕,除了各種花邊新聞之外,實際上能否給品牌的業績帶來提升還是未知數。      中國內衣市場的規模確實讓人眼饞,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30億美元,並且每年以近20%的速度在增長。
  • 都市麗人虧10億,內衣行業大洗牌
    通過當紅明星加持,從路演到赴港上市,都市麗人也的確賺足了眼球。隨後代言人效益還在持續發酵。招股書顯示,截至2013年末,按銷售收入總額計算,都市麗人佔內衣行業約2.8%的市場份額,差不多是國內第二大內衣品牌安莉芳的3倍之多。在鄭耀南的操盤下,都市麗人繼續一路狂奔。
  • 「中國版維密」不美麗:都市麗人股價徘徊1港元門檻,預虧9.8億如何...
    憑藉著效率較高的單店加盟形式,2014年都市麗人成功在港股上市,成為中國最大內衣零售商,當年共擁有7026家店鋪,其中6049家都是加盟店。激進的擴張在前期能夠迅速佔領市場,但後期增長乏力加上市場的改變,都市麗人的發展陷入了停滯。2016年,都市麗人淨利潤同比下滑55.2%。雖然都市麗人採取了打折促銷等措施,但未能改變頹勢,反而引發了線下的關店潮。
  • 鋼圈內衣被拋棄:維密華歌爾雙雙下滑 無鋼圈內衣銷量居首位
    莫雨說,四年前她第一次穿上無鋼圈內衣,就愛上了,那是一種沒有存在感、「穿上就不想脫下來」的新體驗。只要沒清洗,她都會穿這件無鋼圈內衣。如今,她是優衣庫無鋼圈內衣的擁躉,晚上穿著睡覺都行。  在市場上,凸顯事業線的產品仍然佔有一席之地,但塑形與舒適度兼備的無鋼圈內衣已成新寵。
  • 維秘出局、愛慕式微、都市麗人觸底 內衣市場增長來自哪裡?
    在創始人鄭耀南的眼裡,要想讓都市麗人有所發展,就必須超越彼時的「內衣王者」安莉芳、曼妮芬等品牌。鄭耀南的賭徒風格顯露無疑,最開始從當保安,到開了一家小化妝品店,當年的他僅僅因為看到隔壁一個賣文胸的小攤販賺了一千塊錢,便押上所有家當創辦了都市麗人,這一次他押對了。
  • 維密被賤賣,都市麗人巨虧10億,這門「性感生意」為何走向終局?
    福建古田人鄭耀南同樣也是如此,他所創立的內衣企業都市麗人在2014年6月成功赴港上市,憑藉當時7000多家門店、40億元的年營收穩坐「內地內衣第一股」的寶座。上市後,試圖打造中國版「維多利亞秘密」的都市麗人市值曾一度高達180億港元,巔峰時期,其市場份額甚至超過第二到第五位的總和,一時間風光無限。
  • 從都市麗人的生死變革看內衣行業的困局與破局
    2001年,維密秀首次在ABC電視臺播出,2003年,維密年銷售額已高達28億美元,在全球擁有超過1000家門店。2009年,維密平均每分鐘賣出600件內衣。在此前很長一段時間,維秘的銷售額曾長期保持在70億美元,名副其實的行業龍頭,是全球最受歡迎的內衣品牌。而如此突然的宣告破產,不僅僅傷透了很多時尚人士的心,更是在內衣行業引起了巨大的波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