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很辛苦 版權須維護 轉載請告知 文前注出處
曲一線系列圖書
什麼最能代表高考
是低氣壓盤旋不去的黑色六月?
是承載千萬家庭希望的名校窄門?
我是高考狀元,我就在你身邊
我個人很討厭政治這門課,理由有很多:大段大段的文字需要背;題目的考查方式又很無聊,往往還要生搬硬套課本裡的理論;一些知識點還是過時的「淘汰品」和洗腦教條……
然而,就像盧梭說的:「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既然當初選擇了文科這條路,那就只能硬著頭皮上了。至少,相比於物理化學這種一旦理論思路不懂就沒分數的學科,政治還是比較「仁慈」了:把你會背的全都默寫上去,還是會有分數拿的。
以下是我個人對於政治學習的一些看法。
首先是看書,看懂書。一定要理解書本在講什麼,而這某種程度上意味著你要對課本的整個框架有個大致的了解,也就是說每個單元的題目要知道,特別是對於必修四哲學生活來說,單元題目、框題、目題都很重要,考試的大題有時候會藉此限定答題範圍。
其次是背書。背書的重要性就不再一一贅述了。至於怎麼背好書,我覺得這是需要一些技巧的。第一是多回顧,政治書裡要背的內容有很多,簡簡單單地背幾遍是不夠的,因此平時課餘時間就要去回顧,空閒的時候可以翻翻政治課本,也不需要那種很刻意的背,只要多看看,多讀讀就好,長年累月下來,你對這些內容就會很熟悉,到最後就脫口而出了。第二是有重點的背書。書中的內容並不是都要背,你要關注的是那些做題經常遇到的,考試經常考到的。在這一過程中遇到生疏的、以前沒重視過的內容再進一步去補充。第三,可以藉助一些口訣或者方法巧記書中內容。具體的例子這裡就不再詳細列舉了。
再者是做題,我覺得這是最難的一部分,也是區分成績優劣的主要影響因素。因為到高三總複習階段,大家對課本的熟悉程度其實都差不多,單單背書拉不開太大的差距。政治考試想拿高分,就要去培養自己那種將題目意思與課本內容、知識點結合的能力。而說到培養這種能力的方法,無非就是三個字:多做題。我個人的方法是,平時做課外練習或者寒暑假作業的時候,遇到大題先把材料中的關鍵詞關鍵句劃出來,然後可以簡單地寫一下對應的課本知識點以節省時間提高做題效率,比如可以寫:見書本第幾頁第幾段或者什麼世界觀、方法論。然後再去對照答案,看看自己的思路有哪裡欠缺的,結合課本知識點的準確率怎麼樣等等,總之要仔細地反思。至於選擇題,也是類似的思路,多做題,遇到不懂的就看看答案解析給的思路,當然也可以問問老師,若是實在不理解,那就死記硬背,畢竟總會遇到一些很奇怪的題目,而這種題目高考中也不太會出現。
最後可能不屬於技巧性方面的東西了,頂多算是一個建議吧。我的習慣是會多看一些關於文史哲的課外書,雖然這些書籍裡沒有什麼特別直接的、和課本相關的內容,但是兩者的大體風格和思考方式是差不多的,多讀讀不僅有助於鍛鍊政治學科思維模式,也會幫你了解不少課外知識,何樂不為?
曲一線特約作者清華大學 吳東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