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續推動垃圾分類、節約資源工作深化,在天園地區營造綠色、祥和、歡樂、和諧的節日氛圍,天園街城管科聯合信息時報融媒體平臺微社區e家通天園人家,推出天園街「萌娃中秋好禮獻祖國」親子手工環保燈籠製作大賽,邀請轄內各幼兒園的萌娃及家長們一起動手,製作具有環保、中秋元素的手工燈籠作品,為祖國母親慶生。
今天是10月4日,
我們一起來欣賞華港幼兒園的孩子和家長們
帶來的手工環保燈籠作品吧!
今年的中秋和國慶是同一天,媽媽的生日是每年的中秋節,祖國媽媽的生日是每年10月1號。謝謝祖國媽媽,和自己的媽媽養育著我,給予我們健康快樂的生活。
中秋節代表小家的團圓,國慶節代表大家的力量,小家繼續奮鬥!祝願大家健康快樂!
這個彩虹燈籠是用幹樹枝、礦泉水瓶和手工剪紙條等製作而成。它具有環保的意義,把不要的東西變成美麗的飾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作品的想法源於孩子想做一條「奇魚」,家裡剛好有月餅盒,爸爸協助孩子一起完成,孩子和爸爸利用了廢舊的紙皮製作了魚鰭和尾巴,用月餅盒製作了魚的身體和眼睛,魚的前面有閃燈,說是小鯊魚的大嘴巴。
在此,鈞鈞祝福大家:中秋節,月兒圓,許個心願圓又圓;日圓,月圓,團團圓圓,祝福大家,中秋團圓!
老師說,地球上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要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變廢為寶就是實際行動,能有效的節約資源,低碳環保,保護地球。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我和爸爸秉承著這個理念,將它運用到了中秋節的傳統元素中,那就是製作燈籠,既可以循環利用,變廢為寶,也可以傳承文化,寄予祝福。
燈籠製作採用的原材料全部是我日常中使用過的物品,包括:喝過的礦泉水瓶,玩過的氣球,用過的吸管,買衣服的塑膠袋,沒用完的小貼紙和小珠子,針線等。小小的燈籠,大大的祝福!祝大家中秋快樂!
今年的燈籠是模仿傳統宮燈的外觀特點做的,媽媽幫我找來了紙張和彩色筆,在爸爸媽媽的陪伴下和弟弟搗亂下,我完成了這個並不十分滿意的中秋燈籠,我原本想畫的圖案都沒畫好,媽媽說我可以在另一張紙上先試畫,好吧,明年吧,明年的燈籠應該會更好看的。
新中國成立71周年之際,適逢我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喜迎雙節,普天同慶,小朋友製作了這個「火紅的燈籠 快樂的中秋」作品。作品中,由紅色彩紙和舊塑料罐製作而成的紅燈籠不僅是中秋節的標誌物,還預示著中國的富強繁榮,人民過上火紅的日子。燈籠旁,一個小託盤裡裝著兩個可愛誘人的月餅。月餅是用舊牛皮紙裁剪粘貼而成。孩子們眼中快樂的中秋節怎麼能少了美味的月餅呢?一邊賞著火紅的燈籠,一邊吃著香甜的月餅,這就是快樂的節日,幸福的生活!
我們通過拼接、粘貼、繪畫等不同製作風格和形式,以廣州市地標建築--廣州塔及周邊風景特色進行點題,輔以滿月、嫦娥、玉兔、月餅、燈籠、家人團聚等畫面元素,表達孩子們對中秋國慶雙節的熱切期盼和美好祝福。
設計思路:靈感來源於孩子有次看到鯉魚躍出水面吃到了盛開的荷花;國慶節她想到天天好天氣,到處鮮花;中秋節讓她想起她背的古詩、玉兔和猜燈謎。作品展示了孩子發現的生活中的美。
材料:奶粉盒、小木棒、彩紙、多彩黏土、彩線、燈謎卡片、彩燈等。
工具:鉛筆、剪刀、雙面膠、熱熔膠槍。
製作方法:1.把奶粉盒用紅紙和黏土花朵裝飾,底部開孔。2.用彩紙製作錦鯉等圖並粘貼。3.製作摺紙荷花。4.用熱熔膠槍黏好彩燈並用彩線串好燈籠
這個作品全部是用廢棄的材料做的,燈籠的外殼是廢棄的紙盒,月亮用的是包裝糖果的錫紙,玉兔是用廚房紙巾折的,桂樹是小樹枝,所有這些材料在寶寶的巧思下,變成了一幅廣寒宮美景,兩隻可愛的玉兔一起在桂樹下玩耍,就像一對好朋友,又像最親密的親人。
疼愛寶寶的大舅爺生病住院了,今年寶寶不能和大舅爺一起吃月餅賞月了。但是中秋節那天,舅爺在醫院裡面,也可以和寶寶一起欣賞同一輪明月,這就是作品名稱《但願人長久 千裡共嬋娟》的由來。
今年適逢中秋國慶兩佳節在同一時段,睿明祝願全天下病人們都能早日康復,與家人團聚賞月。
「多彩」燈籠以迎國慶、慶中秋為主題,選取紫、橙、黃、綠、藍、紅等顏色彩紙,彰顯國家繁榮昌盛,全國人民張燈結彩,喜氣洋洋,迎接祖國的生日,歡渡中秋佳節。按每張彩紙摺疊33度,共摺疊11個,組成「國旗+中秋節快樂+華港幼兒園」的圓柱形燈籠,寓意華港幼兒園全園師生員工一心一意愛祖國、愛華港幼兒園。最下面黃色的流蘇,通過紅線,穿過圓柱形燈籠。
中秋同國慶,雙節齊開心。
利用閒置品,花燈靚又明。
紅色紙口袋的袋身和手繩,分別剪成燈籠底座、系成燈籠吊繩並用牙籤固定;廢舊文件袋裁剪製成燈籠箱體,收集裁剪環保及慶雙節的宣傳畫與貼紙,粘貼形成四個主題版面,營造賀國慶、慶中秋氛圍,倡導垃圾分類、愛護地球;其他吊穗、閃燈及彩帶均來自以往節慶閒置物品。
肖秋辰全程參與、一起製作,讓她感受變廢為寶的樂趣,也了解環保對地球的重要意義。環保無小事,從小要做起。
中國的燈籠又稱為燈彩,每年農曆八月十五前後,人們都會掛起象徵團圓的紅燈籠,來營造一種喜慶的氛圍。
本次應天園街「萌娃中秋好禮獻祖國」的要求。我們製作的是「吉祥如意」環保手工燈籠,該燈籠採取的主要材料是使用過的一次性筷子,經過高溫殺菌、消毒,完美搭建成為一個立體型燈籠,再結合中秋的寓意,運用了四面簡筆畫對中秋佳節的簡單表述。
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剛好是在同一天,借著此次參賽,我們更深層次地給孩子們上了生動的一課,既加深他們對中秋節的認知,又讓他們體驗到國慶節的意義。
本次燈籠製作是在傳統燈籠的基礎上,添加小朋友喜愛的元素,鼓勵小朋友通過自己的小手利用廢棄的透明飲料杯、牛奶紙箱盒子、手提紙袋繩子等材料變廢為寶,由小朋友手繪最喜愛的恐龍圖案,爸爸媽媽協助剪裁,一起努力實現了小朋友「我要帶恐龍一起賞月過中秋」的小願望!
燈籠的設計環保、實用,也兼備國慶、中秋雙節特色,具體為:
1.從構造看,採用四平八穩風格以致敬優秀傳統文化之外,還寓意著中國共產黨為中國人民建造堅實的堡壘,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的飛躍;
2.從顏色看,採用粉、藍主色,藍色象徵著開放、希望,粉色代表著生命,整體柔和的顏色與中秋家人團聚、與新時代深沉、內斂的愛國情懷相契合;
3.從元素看,使用了「燈籠」「福」等喜慶元素,也使用了象徵蓬勃向上的熱氣球。
以廣州市市花為藍本,結合對傳統宮燈的記憶和理解,對傳統燈籠進行重新構思和設計。
今年國慶又適逢中秋佳節,燈籠將結合當下的垃圾分類元素,名稱叫《愛美燈籠》,含義是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燈籠由紅色、藍色、綠色、黃色組成,色彩斑斕分明也特顯國慶中秋的喜慶;同時四種顏色也分別代表了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廚餘垃圾、其它垃圾的垃圾桶顏色,上面還貼有各分類垃圾的圖片標識,提醒我們在喜慶歡樂的日子,更要注意垃圾分類,保護環境!
本作品是一個外形呈生日蛋糕並刻有「71」字樣的燈籠,展現了中秋和新中國71周歲生日的國慶元素。主要材料由泡沫箱、包裝盒、舊衣架等廢棄生活用品製作而成,體現了變廢為寶、節約資源的綠色環保理念。燈籠表面豐富、和諧、亮麗的色彩搭配符合祥和、歡樂、喜慶的節日氛圍。
該作品由李東宸小朋友及其家長共同完成。李東宸積極參與了燈籠的製作、外衣的上色和字體臨摹工作。通過參與這次環保燈籠的製作,提升了小朋友的想像力、創造力、審美和動手能力。
小豬佩奇是我最喜歡的卡通人物,我喜歡讓媽媽給我講佩奇的故事,因為她是一隻活潑有愛心的小豬豬,她跟她的家人和朋友們有好多好多有趣的故事,我也希望像佩奇一樣在幼兒園交到新朋友,讓佩奇小燈籠陪我們一起過中秋節,每天都開開心心。
燈籠整體看起來像一個花球,是由一朵朵木棉花構成,一共有12朵花,每朵花有5片花瓣,每一片花瓣是由一個紅包折出來的,所以一共用了60個紅包來做的。這些紅包是寶貝每年過年攢下來的,體現了循環利用環保節約的主題。木棉花是廣州市的市花,代表著蓬勃向上的生命力和生機,花朵燈籠也暗示國慶普天同慶紅紅火火的到來,祝福祖國媽媽繁榮昌盛,國泰民安!
周末,我和姐姐、媽媽一起做手工環保燈籠。我們找來了往年用過的紅包袋,編織中國結的5號線,我和姐姐先將紅包折成小船的樣子,再由媽媽依次固定起來。我們還拆了廢舊的裝修物的流蘇,姐姐用線編制了麻花辮的提手,固定在一起,漂亮的燈籠就成型啦。
好事成雙,我們製作了一對紅燈籠,在中國,紅燈籠象徵著幸福、光明、活力、圓滿與富貴,滲透著中華民族特有的、豐富的文化底蘊,值此雙節之際,祝願我們的祖國紅紅火火,祝願中國人民闔家幸福。
2020年,是特別的一年。由於新冠肺炎,還有許多親人和朋友滯留在異國他鄉,無法回國。在此國慶與中秋佳節同至之時,用燈籠的點點螢光,點亮我們的思念和祝福。天涯共此時,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
小燈籠採用了月餅的內包裝盒,並剪下了新年紅包上的小老鼠貼在側面做裝飾,俏皮可愛。燈籠表面上,是寶貝用手指畫顏料按壓的七彩花,生動活潑。最後在內裡擺放了一顆環保蠟燭,以此點亮作品主題。
中國的燈籠又統稱為燈彩。四方鼎燈籠的四方代表了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燈籠上的圓形孔、四方孔不僅很好地透光出來,增加燈光若隱若現的神秘感,而且也符合中國「天圓地方」的哲學理念,燈籠採用了紅色和橙色的硬紙板作為燈身,增加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庚子鼠年,新冠疫情突襲,那些為了疫情迎難而上的醫生、護士、志願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把期盼團圓的愛化為生命的讚歌。作為準備回家過年的湖北人,我們心存敬意!我們充滿感激!作為紮根天河的「新廣州人」,我們將這本該在過年時的「封利是」紅包留存,借著這個「親子手工紅包燈籠製作大賽」的契機,將環保理念深入孩子們小小的心靈。同時將愛融入這個燈籠,讓孩子感受國慶和中秋佳節的喜慶,同時也不忘舉國上下的大愛!小小的鉤針彩虹寓意著風雨後再見彩虹,讓我們一起期盼天佑中華!
國慶節與中秋節完美相遇,高新科技與傳統文化碰撞出美妙的火花!在即將到來的「雙節」,我們衷心祝願祖國的偉大復興事業能像火箭「嫦娥號」一般,冉冉上升,一直上升,不停上升。也祝福大家中秋節快樂,請大家品嘗中國傳統食物——月餅。
每片荷葉上有一首關於中秋佳節的古詩,中間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荷花寓意著團圓和美,和諧美滿;中國圓象徵著幸福團圓,寓意著國家團圓,民族團圓及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團圓,既是對傳統中國文化的傳承,同時也是對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美好嚮往和期待。
《花好月圓》是利用吃蛋糕的紙盤和水粉紙邊邊角角的材料製作的。有花有燈籠,還有一隻廣寒宮的玉兔,利用這些元素組成一幅花好月圓的景象,預祝大家中秋節快樂,團團圓圓。並且今年很特別,祖國母親的生日和中秋節是同一天,所以特意將國旗的紅色和黃色元素融入在作品中,慶祝國慶,希望我們的祖國越來越強大。
爸爸媽媽和我一起舊物改造、變廢為寶,用氣球和礦泉水瓶製作了紅彤彤的「圓夢燈籠」。這個獨一無二的燈籠,是獻給祖國媽媽的生日禮物。祝我們的祖國更加繁榮昌盛,早日實現偉大的中國夢!
我們將紅包通過巧妙的裁剪製作成的燈籠。燈籠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裝飾,每逢中秋、國慶、春節等大型節日,全國大街小巷、挨家挨戶都掛滿了形形色色的燈籠,它象徵著喜慶和團圓。
紅包又叫利是,發紅包具有悠久歷史的中國傳統文化,它象徵著祝福和好運。為了迎接即將到來的中秋國慶雙節,小朋友們可以同爸爸媽媽一起利用家裡的閒置紅包親手製作燈籠,裝飾自己的房間。祝所有小朋友和家長、老師們中秋國慶雙節快樂、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垃圾分類一起來
扔掉,成為「白色汙染」
回收,變成「白色資源」。
想要垃圾變為寶,分類回收不可少。
眾人一條分類心,垃圾也能變成金。
配合垃圾分類,爭做文明市民。
混放是垃圾,分類成資源。
【類別 原創】
【記者 焦何結】
參賽選手供圖
【編輯 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