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春藤是五加科多年生常綠小灌木,又名常春蔓。說到五加科,很多人都有熟悉的花卉和中藥材。如八角金盤、鴨腳木、人參、三七、西洋參都是五加科植物。常春藤在五加科中,對人類的貢獻值小,與其它兄弟姐妹相比,沒有人參的大補湯出名,也沒有三七的中藥療效,更不如鴨腳木的綠植名號響亮。身材矮小,又沒有強壯的身體,只能拖著"麵條"身子攀爬;地位卑微,其貌不揚,很少見花,都是遺傳惹得禍。可以說是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常春藤雖然沒有那麼多優點,不能上藥房,不能坐廳堂,也不能做湯,還是大有用處。在南方山區,常春藤是綠化植被的首選植物。如公路兩邊的山崖,多是用常春藤做護坡;鐵路涵洞兩邊,也有它的身影;高架橋節點更是長得綠茵如瀑,隨風搖曳,搖晃著布滿老繭的氣生根和來往的車輛打招呼。城市景觀的攀爬牆、雕塑也有常春藤伴隨,真是哪裡都有你!

其實,真正讓人們喜愛常春藤的原因是一個美麗的傳說,永葆青春的"空氣淨化器"。這樣的說法雖然沒有得到求證,但人們還是選擇相信它,把它放在臥室裡共眠。常春藤長期居於臥室等不見光的地方,通風不足,養護不當,也會發生葉片斑點、藤蔓潰爛。讓我們一起看看養護中有哪些對常春藤不利的因素,應該如何糾正。

一、常春藤的生物學特性。相對來說,常春藤耐旱、耐寒、耐蔭。喜微酸性、弱鹼性、中性種植土,以微酸性種植土最好。喜溫暖溼潤的環境,喜肥水。這就是常春藤簡單明了的"個人簡介"。在養護中抓住以上特點,我們就可以按圖索驥,有的放矢,有針對性的採取得利措施。
小結:北方養植常春藤,多是居於室內。光照、通風、肥水處於粗放管理,所以常春藤得不到足夠的支持,從而引發諸多病害。

二、怎樣為常春藤創造更有利的生存環境。首先是配製疏鬆透氣的沙性腐殖土。常春藤不耐積水,疏鬆透氣就是腐殖土的硬性條件。如果沒有時間,可以網購成品腐殖土。也可以自己動手,用山嶺土、風化砂、菜園土、魚塘泥5份,細沙3份,腐熟的有機肥2份組成。這樣的腐殖土適合常春藤生長,也不會發生藤蔓潰爛的情況。其次是給予適當光照、通風,它會生長得更好。雖然常春藤耐蔭,但長期沒有陽光,它的葉片會生病。每天有3-4小時光照,它會很滿足的。需要注意的是伏季到來後,如果常春藤處於室外,一定要放在陰涼的地方,如葡萄架、獼猴桃架或者其它花卉下面,同其它花卉早晚各一次噴水溼潤。它不喜歡暴曬,暴曬後的葉片幹尖、捲曲。第三是肥水供應。常春藤耐貧瘠,也喜歡肥水。生長季節日常養護時,澆灌稀薄的有機肥液體,加幾粒氮磷鉀肥。從3月中旬到10月底,每月一次用肥就足夠了,其它時間只澆水不用肥。冬季控水停肥,保持溼潤即可,也可以降低溫度到5-8度,促使休眠。四是溫度溼度要適宜。常春藤耐寒,在青島可以室外過冬。室外越冬溫度不低於零下5度就問題不大。適宜生長溫度18-30度,超過30度進入半休眠狀態,生長基本停滯。
小結:上述四點就是常春藤適宜生長的因素和養護過程的不利因素。總體來說,常春藤還是較為潑辣,對溫度、溼度、肥水不敏感,只要腐殖土和光照、通風有保障,也會長得有模有樣。如果綜合措施到位,它會把花盆撐破。那時,市政管理處會來借著用用,你可不能不捨得。

三、常春藤的繁殖方式。常春藤是最適合扦插的花卉。在4月初,把木質化、半木質化的枝條剪下來,每段10多釐米,最好有個芽眼,保留一個葉片。枝條下端剪出光滑的斜面,蘸點生根粉,插入沙質面土(沙質面土就是下雨後衝積到街道上的淤土,含沙量大,極細膩,又不積水),一個月生根,兩個月上盆。常春藤添丁進口,主人很高興,最不痛快的就是空氣淨化器推銷員,淚奔了!
小結:常春藤扦插時,最好保留節點的氣生根,土壤溼潤,氣生根也會長得很好。壓條是另一種繁殖方式,如果花盆較大,可以採取這個辦法。比扦插更快,生根更多,根系發育更好。

四、常春藤常見病蟲害。葉部病害有葉斑病、炭疽病、灰黴病;枝莖病害有疫病;根部病害有根腐病。對炭疽病、葉斑病、灰黴病、根腐病有很多藥物控制,可參考其他資料用藥。常春藤疫病危害性較大,前面說過莖腐爛,變黑出水,有時伴有莖腐病。一般發生在5-6月份,發病後常春藤很難全身而退。對付這兩種病害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風透光,降低溼度。疫病由細菌性黃單孢桿菌和真菌鏈格孢菌侵染的,可用氫氧化銅、松脂酸銅、乙蒜素防治。
小結:關於蚧殼蟲、紅蜘蛛等蟲害,採用物理防治和藥物控制兩結合,效果更好。

結束語:以上就是養植常春藤四步走的程序和具體措施。總而言之,養植常春藤,抓住腐殖土和光照不放鬆,適時調整肥水和通風,把好溫度調控,常春藤會長得鬱鬱蔥蔥,鮮嫩可人。

本文觀點,你怎麼看?讓你來做,你會怎麼做?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共同分享。如您喜歡請關注。
本文原創。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百度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