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個常見體檢指標,拿到檢查報告,有病沒病一目了然

2020-12-20 騰訊網

體格檢查,簡稱體檢,是一種定期檢查身體狀況、預防疾病的有效手段。每個人都應該定時到醫院檢查身體,這不是什麼羞恥的事情,而是能保持身體健康的好舉措。

但是,我們體檢完之後,還要學會看懂體檢指標裡面的異常指標。下面小微就為大家列舉9個指標,讓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

一、血常規

1、白細胞

白細胞也稱為吞噬細胞,是抵禦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重要防偽系統。

偏低:身體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生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感染了病菌。

偏高:急、慢性感染如肺炎、腦膜炎、扁桃炎、痢疾、尿路感染等;白血病;廣泛組織損傷如大面積燒傷;心肌梗死等。

2、紅細胞

紅細胞,俗稱紅血球,含有血紅蛋白,可以向身體各種組織運送氧氣並運走二氧化氮的血細胞。

偏低:貧血、妊娠中後期孕婦、老年人

偏高:連續嘔吐、腹瀉、發熱,導致體內水分減少紅細胞增多;高原環境;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後天性肺源性心臟病

3、血小板

血小板是體內最小的細胞,有止血和凝血功能。

偏低:再生障礙性貧血、放射性損傷、急性白血病、上呼吸感染

偏高:骨髓增生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

二、尿常規

1、尿糖

陰性:正常

陽性:糖尿病、甲亢

2、血尿酸

偏低:貧血、營養不良

偏高:原發性痛風、惡性腫瘤、慢性鉛中毒

三、血糖

偏低

生理性偏低:飢餓、劇烈運動

病理學偏低:嚴重肝病、胰島B細胞增生、甲狀腺機能減退

偏高

生理性高:多見於飯後1-2小時、攝入高糖食物、或者運動、情緒緊張導致

病理性高:糖尿病、顱內壓升高、脫水

四、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丙氨酸氨基轉移酶 偏高:

病毒性肝炎、中毒性肝炎、脂肪肝、肝癌、肝硬化

膽結石、膽管炎、膽囊炎

心肌梗死、心肌炎

肌營養不良

五、血脂

1、總膽固醇

偏低:貧血、營養不良、嚴重肝臟疾病、甲亢

偏高:各種高血脂病、糖尿病、甲減、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發生。PS:長期吸菸、喝酒、精神緊張也會導致總膽固醇偏高

2、甘油三酯

偏低:嚴重肝病、甲亢

偏高:冠心病、原發性高血脂症、動脈粥狀硬化、糖尿病、肥胖症、痛風

上面介紹的就是一般體檢報告單上常見指標解讀,大家可以把報告單上的某一項數據和自己了解的這一項正常指標對比一下,如果數據之間的差距比較大的話,那麼這一項就有問題了。

但要注意的是不可以自己根據報告自行判斷疾病,因為報告只是醫生用來輔助診斷疾病的,並不能從簡單的只從報告上的數值就能確診了,要確診還是要找醫生。

覺得本文有用,請點讚或推薦給朋友,並關注【微檢網】。

相關焦點

  • 指標異常啥是病?教你從體檢報告裡讀懂身體癌症風險
    原標題:指標異常啥是病?教你從體檢報告裡讀懂身體癌症風險【摘要】 又到年底體檢高峰,好不容易完成了人山人海的體檢,拿著體檢報告被甲胎蛋白升高、HPV超高等嚇得不輕的人不在少數;還有的人對此一臉茫然,表示看不懂。為此,重慶市腫瘤醫院健康體檢與腫瘤篩查科主任張海燕指出,個別指標輕度異常不一定代表就是有病,但大家一定要引起重視。
  • 有病檢不出,沒病亂編病,你的體檢報告可能是假的!
    近日,北京市民楊先生在某體檢機構體檢,結果顯示患有B肝,但他在北京某三甲醫院檢測完全正常,體檢機構有可能存在造假行為再次受到關注。此前已經有多起案例證明了體檢機構有病測不出,沒病測出病的情況了。沒病檢出病,嚇也嚇死了!近日北京市民楊先生在某體檢機構進行了體檢,體檢結果中「B肝五項」有二項為陽性,但楊先生在公立醫院檢查發現自己並未感染B肝病毒。據楊先生介紹,自己2013年打過疫苗,本次只是心血來潮,想看看疫苗是否還在發揮作用。
  • 體檢異常未必就是病!帶你解讀體檢報告的密碼,不花冤枉錢
    生活好了,小病小痛的反而多了起來。平時有個頭疼腦熱的,一查不是這個病就是那個病,為此讓很多人感到很害怕。特別是檢查報告單上,一些異常的指標很嚇人。雖然一些疾病通過檢查可以幫助我們發現問題。但是檢查報告上有些未達標的數值,並不是病,也不用專門的進行治療,只不過我們也要引起重視。
  • 重點看4個指標,有病沒病一看便知
    在醫院掛門診後,很多時候會需要人們進行血常規的檢查。這也是醫院檢查最常見的一個項目。通過血常規化驗,可能通過檢查血液的成分以及變化,分析出人體內可能出現的一些疾病。但是這項報告中有著非常多的專業名詞,很多人拿到報告後手足無措,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些,血常規化驗單應該如何看?血常規的主要檢查目標有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這些細胞的變化都能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了解身體內的變化,做出一個基礎的判斷。
  • 體檢報告中,哪些指標應重點關注?
    現在很多人都害怕體檢,因為不體檢沒毛病,一體檢渾身是問題。體檢對於我們維繫身體健康非常重要,每次拿到體檢報告,這些指標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一、血壓體檢時一定要注意血壓這個指標,一般情況下,收縮壓處於120-139mmHg和(或)舒張壓處於80-89mmHg為正常血壓高值。
  • 體檢報告丟一旁 小病拖成腎衰竭 專家:重視結果,謹遵醫囑
    拍胸片(X線)、CT檢查有輻射傷身體,不要做?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人們對健康體檢有不少錯誤的看法。湖南省腫瘤醫院體檢中心主任楊嬙妍、長沙市第三醫院體檢中心主任醫師鄒信宇盤點了體檢中的幾個常見誤區,建議大家最好每年體檢一次,及時發現身體隱患,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 體檢經常做的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看懂3個指標,很重要
    生病去內科檢查身體,一般都躲不掉血常規檢查,雖然價格不貴,但每次被針扎一下也是很難受的。每次血常規檢查做完後,都感覺沒有效果沒查出什麼病,好像白白浪費錢了。做血常規可以查出來的病有很多,很多人覺的血常規檢查沒用,都是因為你不懂得怎麼看檢查單。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病?
  • 寶雞民營醫院亂象調查:沒病查出有病 小病說成大病
    近日,本報記者不斷接到有關寶雞民營醫院「沒病查出有病」、「小病說成大病」的投訴。5月4日,記者分別對群眾投訴比較集中的幾家民營醫院進行了體驗式暗訪,結果發現這些情況確實存在。寶雞泌尿專科醫院:健康身體被查出前列腺炎 5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寶雞泌尿專科醫院,稱不舒服需要體檢、診治。該醫院專家門診室一名男醫生大致地詢問了記者的病情後,便開出檢查單。讓記者先去繳費、體檢,然後根據檢查情況再具體診斷病情。 記者交了222元體檢費後,醫院收費窗口出具了一份收費票據。
  • 體檢前一天有幾件事不能做,不然體檢白做,還可能沒病也查出病
    現在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越來越多,所以人們對健康也重視起來,有條件的人一年做一次體檢排查疾病。不過,對於體檢很多人都做錯了,認為體檢是醫生的事情,而體檢的人只需要確保自己去檢查就可以了。所以,有很多人對體檢前一天做了一些事情,導致檢查結果不準確,甚至出現沒病卻檢查出有病的情況。
  • 體檢報告看懂了沒?這種肝「病」,90%或許不用治療,望你知曉
    而另外一種就是體檢了,體檢時的緊張心態對於很多人來說,一點不亞於坐在高考的考場之中。在眾多的體檢報告中,要數和肝臟相關的體檢報告,最讓人揪心了。看那報告之前往往都有查看高考成績的緊張和忐忑。人們對於肝臟的這種擔憂並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國一直以來都是肝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每年的發病率就佔了全世界的一半,而且一直在增長。
  • 科普| 體檢報告看不懂?教你看懂30個常見指標!
    體檢報告你不看體檢報告的原因,是怕查出病還是因為根本看不懂?主要器官功能性指標06 總蛋白總蛋白主要用於判斷營養狀態、肝臟功能、腎臟功能、有無感染等。一般人的總蛋白會在一個合理區間內,假如超出這個區間,說明肝臟有一定的受損,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做進一步檢查判斷。
  • 體檢後如何看懂體檢報告?
    不重視體檢報告或成隱患 據了解,很多人不重視單位體檢,認為單位體檢檢查項目少,對待單位體檢都是走過場,馬虎應付,甚至有些人放棄單位體檢。 「市民不重視體檢報告的現象比較常見,這讓部分人的體檢流於形式。」
  • 【科普】科普 | 體檢報告看不懂?教你看懂30個常見指標!
    體檢報告你不看體檢報告的原因,是怕查出病還是因為根本看不懂?主要器官功能性指標06 總蛋白總蛋白主要用於判斷營養狀態、肝臟功能、腎臟功能、有無感染等。一般人的總蛋白會在一個合理區間內,假如超出這個區間,說明肝臟有一定的受損,需要結合其他指標做進一步檢查判斷。
  • 坦白告訴你:體檢時看5個指標,身體有無毛病,一清二楚
    所以上了年紀後,一定要經常體檢,檢測我們的身體的一些指標,對於我們的身體健康來說十分重要。所以我們應該樹立定期體檢的觀念。舉例來說,如果把人體看成一臺機器,在50歲之前,就是機器運轉的黃金階段。過了50後,我們的身體就容易因為一些損耗而發生故障,所以就需要定期的保養和維護,也就是要經常做體檢。但是關於體檢,很多人都會摸不清頭腦,體檢中心林林總總的項目,我應該做哪些?
  • 體檢PSA指標高就是前列腺癌嗎?未必,也可能是這2種病在「幹擾」
    每年,都會有很多單位組織員工進行體檢,也有一些人自己花錢去醫院體檢。在這些人的體檢項目中,和腫瘤有關的項目佔了不小的比例,比如PSA(前列腺癌特異性抗原)。很多人在拿到PSA(前列腺癌特異性抗原)檢測結果時,看到上面有一個朝上的箭頭符號,知道這是表示PSA指標高的意思,擔心是前列腺癌,於是心裡很緊張、很害怕,甚至坐立不安。體檢PSA指標高就是前列腺癌嗎?
  • 哪些病入職體檢過不了 體檢有哪些項目
    很多人在入職之前都會被公司要求去體檢,那麼對於體檢方面,哪些病入職體檢過不了呢?體檢有哪些項目呢?相信大家很想了解一下,下面就讓我們來好好看一下有關於這些方面的情況吧。哪些病入職體檢過不了1、血液病,不合格。單純性缺鐵性貧血,血紅蛋白男性高於90g/L、女性高於80g/L,合格。
  • 體檢科醫生帶您全面了解橋本氏病!
    幾年來在臨床及體檢工作中發現,橋本氏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趨勢。橋本氏病是兒童及青少年甲狀腺腫大及獲得性甲狀腺功能減退症最常見的原因。橋本病臨床表現複雜,早期可有甲狀腺功能亢進表現,後期可發展為甲狀腺功能減退。尤以女性和年輕患者多見,合併甲狀腺癌時頸部淋巴結轉移率高。 橋本氏病常見的臨床表現 1、發展緩慢,病程較長,早期可無症狀,當出現甲狀腺腫時,病程平均達2~4年。
  • 市體檢中心負責人教你解讀體檢報告上那些「嚇人」指標
    健康體檢中的腫瘤標誌物檢測可以篩查早期癌症,因此大家對於AFP、CEA、CA125、A19-9……這些指標特別敏感,拿到體檢報告時,看到某項有上升箭頭,便以為患有癌症而惶恐不已。本報邀請溫州市體檢中心負責人張東矗教大家解讀體檢報告上那些「嚇人」指標。
  • 這些體檢指標都在暗示你有病!
    偏高: 說明身體可能有炎症,如扁桃體炎、肺炎、闌尾炎等,如果白細胞高得太多,則有可能跟血液病有關,應到醫院血液科做進一步檢查。 偏高: 骨骼疾病如佝僂病、軟骨病、骨惡性腫瘤、惡性腫瘤骨轉移等;肝膽疾病如肝外膽道阻塞、肝癌、肝硬化、毛細膽管性肝炎等。 05:腎功能
  • 一看肝臟體檢報告就害怕?這幾種肝「病」多半不用治療,望你知曉
    小編認為是體檢,可能年輕時我們去體檢感覺不出緊張的意味,但人越老的時候再做體檢會越緊張,非常擔心自己得上大病。特別是關於體檢報告中的肝臟報告非常令人揪心,因為在體檢中的肝臟報告中有許多問題的存在都可能會引起我們的恐慌。我國一直以來是這個世界上肝病發病率最高的國家,肝病患者人數佔全世界的一半,而且人數在不斷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