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黃文珍
定稿|菁媽
二胎政策開放後,不少獨生子女家庭前僕後繼地響應國家政策,積極加入生產二寶的大隊伍當中。但也有不少家長對於二胎持消極態度,甚至十分抗拒。因為養育一個孩子成本投入實在是太大,不僅消耗精力,還費錢,一般家庭都表示承擔不起如此重擔!
經濟條件差,加上家人的不理解,又怎麼敢輕易要二胎呢?小麗(化名)與老公婚後生下一女兒,現在女兒在上幼兒園。小麗的婆婆十分重男輕女,知道小麗生下的是女娃以後,對其心生不滿,也不幫忙照看孩子。小麗迫於無奈,也只好辭工在家全職帶娃。
這樣,家庭經濟重擔就落在了老公一人身上,靠著他那每月幾千塊的工資,日子過得也是緊巴巴的,好不容易熬到了女兒上幼兒園,小麗能夠外出上班補貼家用,家庭的經濟狀況也慢慢地改善。
可那渴望抱男孫的婆婆卻一直在勸小麗生二胎,不停地給他們兩夫妻施壓,小麗也不甘示弱,表示堅決不會生二胎!一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好不容易才有好轉,但也無法再承擔多一個小孩的開銷;二是因為婆婆重男輕女,如果自己再生下一個女兒,遭殃的還是自己。
事實上,像小麗這樣的家庭還有很多,兩夫妻收入不高,別說養二胎了,養一個孩子都覺得吃力。由此我們可知道,考慮生二胎還是慎重為妙,切勿盲目跟風!
近段時間,一份「中國家庭收入十等級」表出爐,它把家庭收入分為了十個等級,5級以下的家庭表示:二胎想都不敢想!你的家庭又屬於幾級收入呢?
從表格可看出,要想在一線城市站穩腳跟,並想輕輕鬆鬆養好二胎,家庭收入至少也得在5級以上。因為一旦孩子生下來,各種花錢的地方便接踵而至。奶粉錢、紙尿褲、學費等等,甚至可以說孩子就是靠「錢」堆起來的。
自從2016年,我國放開二胎政策後,當年人口出生數量1786萬,2017年1723萬,2018年1523萬,2019年1465萬,國家喊你生娃了,沒想到越喊越不生,越喊生得越少!
1、家庭壓力大
誠然,經濟條件只是壓力來源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二胎家庭裡,面對孩子們的教育安排,與公公婆婆關係的處理,自身工作的發展等等,各種問題錯綜複雜,實在是很難再分出充沛的精力,和金錢來投入到二娃身上。如果家中還有年邁的父母需要照顧,還要考慮其養老問題,對於生二胎就更加難上加難了。
2、以工作為重,追求自我價值
現在越來越多的女性都追求經濟獨立,也具備獨立的能力。因此,在好不容易把大寶拉扯到去上幼兒園的年紀後,媽媽們渴望能夠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發展自己的事業與實現人生目標。
這其實也無可厚非,誰不想去證明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呢?所以,如今許多年輕一輩的父母都會以事業為重,並沒有生二胎的意願。
3、覺得沒有能力帶好娃
有時父母在帶大寶時,發現帶孩子真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甚至因為大寶不聽話已經焦頭爛額了,輔導作業時血壓已經要飆升了,再生一個二寶人都老得快一點,所以不少媽媽覺得還是不要生了。
1、處理好大寶和二寶的關係
要想生二胎,提前告知並安撫大寶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家長們不要以為大寶還只是個小孩,不懂得這些人情世故,進而就忽略了其心裡的想法及感受。
相反,如若家長們先斬後奏地要了二寶,很有可能使得大寶對二寶產生敵意。更有甚者,會使得大寶產生一些不可扭轉的心理問題,不僅會讓家庭關係變得緊張,還會嚴重地傷害了,大寶和二寶這倆孩子的身心健康。
2、分配帶娃任務
在決定生二胎之前,孩子的照顧問題也是家長必須考慮在內的。畢竟多一個娃,就會多一份忙碌,父母雙方要提前商量好,二娃出生後到底由誰來負責照顧。如果兩人工作都抽不出時間,就只能請保姆幫忙帶娃了。當然,這無疑又是一筆不少的支出。
此外,還要把爸爸計劃在內,給他也分配一定的家庭任務,讓爸爸參與到家庭建設當中來。
菁媽育兒:二胎家庭不容易,雖然老一輩都中意兒孫滿堂,多子多福,但放到現在生活節奏如此快速的社會大背景下,就不得不慎重地考慮自己的「錢包」到底允不允許。否則,二娃生下來不僅不能增添歡喜,還會影響家庭關係的和諧發展。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