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已建成61座地下調蓄池,雨後積水流進「地下陶然亭湖」

2020-12-24 北京日報客戶端

每年七月下旬和八月上旬,是北京降雨最多的時候,此時下凹橋區極易積水。為了解決下凹橋區排水不暢的問題,自2012年「7·21」特大暴雨以來,本市通過升級改造雨水泵站以及在有條件的橋區新建蓄水池等方式,提升了防汛能力。新建的61座調蓄池可蓄水21萬立方米,相當於陶然亭湖的蓄水量。

大紅門橋區地下泵站,工作人員在檢查水泵。

市排水集團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12年發生「7·21」特大暴雨之後,市政府對於影響城市安全運行的下凹立交橋的排水能力不足問題進行系統研究,提出「一橋一策」方案,對於每一座下凹式立交橋,都實施「定製化」改造措施。截至目前,市排水集團已分三期對城區內75座雨水泵站進行了升級改造,其中一期工程主要緩解以三環沿線為主的下凹橋積水問題;二期工程以二環路周邊的下凹式立交橋為主,重要路段的應汛能力得到很大提升;三期工程重點圍繞城區四環和五環周邊的橋區進行改造,使很多易積水橋區得到了根本改善。雨水泵站升級改造完成之後,城區下凹橋區泵站總抽升能力由每小時38.1萬立方米提升至每小時72.6萬立方米。

在雨水泵站升級改造的同時,市排水集團在有條件的橋區新建了61座調蓄池,新增蓄水能力21萬立方米,相當於陶然亭湖的蓄水量,中心城區下凹式橋區的應汛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現場探訪

大紅門橋 今年汛期用上容量一萬立方米調蓄池

每年「七下八上」的時候,大紅門橋泵站的運行工劉宇傑就以站為家,幾乎24小時值守在此,為的就是確保匯水面積在14.6公頃的大紅門橋區排水暢通,不讓這個南中軸路重要節點發生積水斷路等情形。和往年相比,今年他心裡踏實多了,因為泵站多了一個「好幫手」。

這個「好幫手」藏在地下,是一組容積為11233立方米的調蓄池,於今年汛前正式投入使用。「好幫手」怎麼幫忙?劉宇傑首先將記者帶到了泵站,來了一場雨水的「泵站之旅」。泵站位於大紅門橋區的東南角,一旦開始降雨,橋區周邊616個雨水箅子就會立刻開始收集雨水,通過自流的方式流入格柵間。「這是雨水進入泵站的第一道關卡,塑料水瓶、塑料泡沫等大塊垃圾在這兒會被攔住,目的是保護水泵。」

從格柵間出來的雨水會首先進入一個容積為1215立方米的初期池,「泵站在改造前,橋區雨水通過收水系統進入泵站,抽升、排河。改造後,增加了初期雨水池和雨水調蓄池,降雨初期10毫米到15毫米的雨水往往並不乾淨,甚至可能存在汙染,先把它存放在初期雨水池,降雨結束後再排入汙水管線,進入汙水處理廠處理,這樣解決初期雨水對河道汙染。」劉宇傑接著又帶記者進入了位於地下20多米深的區域,這裡由泵房和調蓄池組成,泵房裡的高功率水泵在降雨時根據需要依次開啟,將降雨中期的雨水直接抽升至附近的涼水河,如果降雨太大太急泵站「忙」不過來,雨水就會從泵房流進調蓄池,臨時存放在池子裡,橋區的水都轉移到這兒來,起到給橋區泵削峰減壓的作用,也緩解了內澇。

「調蓄池容積為10081立方米,分四層,今年汛期的幾場降雨裡,都曾經有降雨中期的雨水存入調蓄池。」劉宇傑說,等降雨過後,會根據上級指令,將池中雨水排入河道,用於河道景觀補水,也為下一場降雨提前做好準備,既提高防汛能力,又充分利用雨水,實現海綿的理念。

嶽各莊橋 抽水速度提至七倍解決嚴重積水問題

同樣是新建了蓄水池,劉宇傑值守起來略感輕鬆,但值守嶽各莊橋區的同事樊飛卻十分緊張,在今年的汛期,嶽各莊橋區需要做兩件事,一個是防汛,一個搞建設,而且哪一件都不能耽誤。記者上周來到嶽各莊橋區,在橋區東南角、緊挨京港澳高速公路的路邊,豎起了一片綠色圍擋,圍擋之中,就是今年年底即將建成的嶽各莊橋區雨水泵站和調蓄池的改造升級工程,而樊飛剛剛完成夜間的防汛值守工作,雙眼泛著血絲,臉上略顯疲憊。

根據改造升級方案,嶽各莊橋區需要新建泵站、調蓄池以及聯通橋區和泵站的管線,截至目前,泵站和調蓄池已經建成,部分管線還在鋪設當中,因此在今年的汛期當中,是新泵站的部分功能和原來的老泵站共同應對橋區積水。

想必很多人還記得,2012年的7月21日和2015年的7月23日,嶽各莊橋下都曾經發生過嚴重積水,甚至有車輛被泡,給群眾造成了財產損失。樊飛告訴記者,嶽各莊橋老泵站的收水和排水能力都非常低,「三臺老泵是1991年建的,抽升能力每秒才一立方米,但隨著橋區周邊的發展,匯水面積已經增加到14公頃左右,典型的小馬拉大車。」

為了解決橋區積水問題,市排水集團在保留原來老泵站的基礎上新建了一座泵站,配備容積為9810立方米的調蓄池,並將原來直徑僅1.2米的進水管線改造成最大直徑2.6米的管線,加快了雨水口收集雨水的速度。同時,泵站的抽升能力提升到原來的七倍,每秒能抽升七立方米積水。

記者跟著樊飛走進地下泵站和調蓄池,這裡與大紅門泵站的結構相似,分別設有初期池、泵房和調蓄池。初期雨水先進入初期池,當雨水達到一定水位時,泵站會自動運行抽升,及時將積水抽排到雨水管線內,如果雨水過大,調蓄池將發揮削峰作用,把雨水暫時存入調蓄池內。樊飛介紹,在今年年底前,所有工程將完成。

來源:北京晚報·圖解新聞 記者:葉曉彥 文並攝

流程編輯:洪園園

相關焦點

  • 安徽省首座地下雨水調蓄池「逍遙津調蓄池」能裝3個泳池雨水
    工作人員正在調蓄池裡巡查。  中安在線訊 據江淮晨報報導,在逍遙津公園的東南角,這裡即將建成一座「地下宮殿」。據了解,以往汛期大雨時,步行街會出現短時積水的情況,有了這個能蓄水的「地下宮殿」,這一情況將有望緩解。  揭秘 雨水入池先學會「下臺階」  「調蓄池」乍一聽上去有些「高大上」,不過,朱天平解釋,簡單理解其實就是在泵站附近建設大型地下蓄水池,通過水管將雨水引入池中暫時「歇歇腳」。天氣好的時候,再放出去。
  • 全省首座地下雨水調蓄池 能裝3個泳池雨水
    工作人員正在調蓄池裡巡查。  在逍遙津公園的東南角,這裡即將建成一座「地下宮殿」。密布的立柱,寬大的空間,這裡是全省首座地下雨水調蓄池——逍遙津調蓄池。據了解,以往汛期大雨時,步行街會出現短時積水的情況,有了這個能蓄水的「地下宮殿」,這一情況將有望緩解。揭秘 雨水入池先學會「下臺階」「調蓄池」乍一聽上去有些「高大上」,不過,朱天平解釋,簡單理解其實就是在泵站附近建設大型地下蓄水池,通過水管將雨水引入池中暫時「歇歇腳」。天氣好的時候,再放出去。衝刷過路面的雨水非常髒,除了垃圾、沙土等,還含有大量有機汙染物。
  • 天津先鋒河調蓄池汛期啟用 極大緩解雨汙合流地區積水問題
    內容提要:日前,記者走訪了今年新建成啟用的我市規模最大的雨汙合流改造工程──先鋒河調蓄池。天津北方網訊:進入汛期以來,天津的雨水天氣漸多。日前,記者走訪了今年新建成啟用的我市規模最大的雨汙合流改造工程──先鋒河調蓄池。
  • 二十埠河、板橋河將建3座雨水調蓄池
    其中,二十埠河、板橋河將新建3座雨水調蓄池,並對二十埠河、小板橋河、板橋河、史家河等河道進行清淤。  據介紹,瑤海區將通過初期雨水調蓄工程、旁路溼地工程、景觀提升和水質達標工程等四大工程的實施,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構建良性水循環系統。其中,二十埠河、板橋河將新建3座雨水調蓄池,目前,正在進行施工圖深化設計,計劃8月掛網招標,9月進場施工。
  • 上下村調蓄池工程通水
    上下村調蓄池工程航拍圖。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方勝/文 楊浩翰/圖)7月27日,茅洲河中上遊段幹流綜合整治工程——上下村調蓄池工程通水儀式在茅洲河畔舉行。 上下村調蓄池工程位於光明區公明北環大道與南光高速交匯處,調蓄規模26萬立方米,位列亞洲第二。
  • 湖北首個複合式調蓄池建設提速可蓄水10萬立方米
    湖北地區首個複合式調蓄池項目——常青公園CSO(合流汙水溢流)調蓄池項目現場,數十臺大型機械正在泥濘中緊張作業。常青公園CSO調蓄池項目是黃孝河、機場河水環境綜合治理的子項之一,未來這裡將被城市公園所覆蓋,調蓄池則隱於其下,在雨汙分流、調蓄雨水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亞洲第二大雨汙中轉站上下村調蓄池工程通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經過16個月的不懈奮戰,7月27日,位於深圳市光明區公明北環大道與南光高速交會處的茅洲河中上遊段幹流綜合整治工程——上下村調蓄池工程正式通水,該調蓄池的規模26萬立方米,為目前亞洲第二。
  • 合肥全面推動南淝河流域綜合治理 擬建雨水調蓄池16座
    原標題:南淝河流域擬建雨水調蓄池16座 8月31日,記者從全市河流水質改善暨河湖長制工作調度會獲悉,1—7月均值情況,全市15個國考斷面14個達標。 其中,作為合肥的「母親河」,南淝河水質得到改善。今年以來,南淝河施口國控斷面COD、氨氮、總磷均值優於考核標準。
  • 北京20個配建蓄水池立交橋地址確定(圖)
    8月2日上午,市委書記郭金龍到「7·21」暴雨積水嚴重立交橋區調研。郭金龍指出,城市基礎設施是城市運行的生命線,要提高城市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管理和應急水平。城市防洪排澇設施方面,要堅持疏堵結合,排蓄結合,地上地下結合。
  • 建築小區雨水調蓄池的計算過程與解析
    工程概況某工程為北京昌平地區已新建住宅小區,建設用地面78773m2,總建築面積20.4萬 m2,地下3層,地上13層,設計總居住人數3000人。本文參照的主要規範為北京市地方標準雨水控制與利用工程設計規範》(DB11/685-2013,以下簡稱《規範》)。
  • 揭秘丨新工藝改造調蓄池實現深圳觀瀾河口斷面快速穩定達標
    11月30日| 觀瀾河口調蓄池 提標改造正式運行首先,強強聯合創造價值,互信互利實現突破。本項目中標方是深圳市深水水務諮詢有限公司,工藝包提供方為深圳市清研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土建施工總承包為達濠市政建設有限公司,這三家合作夥伴可以說各取所長,強強聯合。
  • 七成雨水就地消納 北京經開區已建成240個類海綿城市項目
    紅色的健身跑道、平坦的綠地、多彩的枝葉……時至深冬,北京經開區博大公園亮麗的景色,依然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遊園賞景,這座區內的街心城市公園,不僅是群眾休憩、遊玩、健身的樂土,更是一個大型的「海綿城市」項目。
  • 北京排水集團啟動最高級別響應嚴陣以待8.12大雨
    據北京市氣象臺預報,8月12日,北京將「遭遇」入汛以來最強雨水「大部隊」。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北京排水集團了解到,該集團已經啟動最高級別響應——特級響應。據介紹,按照特級防汛響應,北京排水集團全部222組防汛單元、3090人在基點備勤,所有水廠及泵站人員全部在崗,根據汛情、調度指令隨時出動值守、支援的準備。同時,集團對運營範圍內所有雨水箅子再排查、再清掏,對因箅子糊堵發生積水的17處區域重點治理,截至目前已排查雨水箅子3萬餘塊,復掏1000餘塊。
  • 調蓄池有哪些有毒氣體
    今天有客戶找到我,發給我一份調蓄池配件的報價單,裡面包含了一項檢測儀。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調蓄池是什麼,這個是算屬於一種汙水處理的手段吧。在高峰流量時把多的雨水儲存在調蓄池內,對抗洪和除汙都有作用。那麼我們就清楚地了解到,調蓄池中是肯定會有這三種氣體的。氨氣和硫化氫是有毒,甲烷是易燃易爆,這三類氣體都不是好相與的。一旦積累到一定的量,就會對周邊的居民的財產及人生造成極大的威脅。
  • 從北京到廣州,如果鋪設治水管網...中建一局又登上人民日報!
    從北京到廣州,如果鋪設治水管網......中建一局又登上人民日報!經紫外線消毒裝置處理後流入地下儲水模塊儲存的水可以用來澆花、洗車昔日小區下雨難行水成塘 私搭亂建管網亂如遇火情救援難 一去不復返變成如今大雨小雨無積水
  • 瑤海區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結合板橋河初期雨水調蓄池打造生態式景觀...
    同時,為實現雨水處理設施的景觀性和休閒性,提升其公眾親和性,結合調蓄池周邊整體環境,以生態為主要目標,綠化美化環境為主要工作內容,對整體環境進行空間設計。與城市公共空間相結合,將調蓄池轉化為環境友好型設施和對外科普展示的窗口,利用處理過後的雨水,設計參與性溼地體驗區,來增加場地的特色與可識別性,更重要的是能增強參與性,使人們參與到雨水的控制與利用中來,增強人們對雨水可持續利用的認識。
  • 福州市已在金港河、梅峰河邊建成地下處理站
    市水務集團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金港河汙水處理站位於金港河公園內,佔地約7300平方米,分為地下和地上兩個部分,地下是汙水處理區域,最深處達到17米,地上是管理用房,高度約5米。它是一座日處理5000噸汙水的處理站,配建了一座總容量5000噸的調蓄池。
  • 超強吸附力,這座「海綿城市」將七成雨水就地消納
    時至深冬,經開區博大公園亮麗的景色,依然吸引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遊園賞景,這座區內的街心城市公園,不僅是群眾休憩、遊玩、健身的樂土,更是一個大型的「海綿城市」項目。所謂的海綿城市,就是通過水土保持設施的建設,在雨汛高峰期收集雨水,雨後合理利用收集的雨水,用於植被灌溉。如海綿一樣,一吸一放之間,降低雨汛造成城市內澇的風險,節約水資源。
  • 大河報記者雨訪鄭州泵站,打探橋下積水如何流往「高處」
    那麼,您知道這些泵站是如何將橋下積水排出的嗎?8月21日,鄭州又再次迎來一場降雨,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冒雨探訪了鄭州市黃河路鐵路立交泵站和沙口立交泵站,於地下深約15米的泵機旁,打探了橋下、隧道中的積水如何流往「高處」,以及泵站運行管理監控中心信息化系統是如何遠程監管和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