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新聞網通訊員 李嘉迪 王拓 吳宇
柳州工學院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已成為該院全面提升青年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今年暑期,該院繼續通過組建重點團隊和實施專項計劃,組織學生廣泛深入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全校近1萬名青年學子奔赴全國各地開展政務實習、參觀考察、調研走訪、科技支農、專業實踐等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用實際行動彰顯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
政務實習長才幹,職場鍛鍊學本領。柳州學院遴選200餘名具有較強綜合素質的學生骨幹參加「卓越計劃」政務實習項目,開展以政務參訪、業務實踐、學習交流等形式的政務實習活動。該項目得到了包括南寧、柳州、桂林、梧州、玉林等5個地市政府機關的大力支持,有超過30家政府機關單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政務實習崗位,幫助學生在實習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提升政治素養、錘鍊過硬本領、培養良好作風。
柳州工學院政務實習實踐小分隊。柳州工學院供圖
傳承紅色基因,不忘初心使命。由外國語言文學系組建的「紅色築夢之旅」實踐小分隊奔赴桂林市全州縣,開展了慰問「湘江戰疫」老兵、送愛心入貧困戶、「小桔燈」愛心支教、生活體驗與社會調研等活動,同學們參觀學習黨史、軍史、革命史,通過身體力行追尋先輩足跡,感受革命前輩不怕犧牲、不畏艱險、矢志奮鬥的堅定信念,用實際行動傳承紅色基因,抒寫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匯聚磅礴青春力量。
柳州工學院之「紅色築夢之旅」社會實踐活動合影。柳州工學院供圖
助力精準扶貧,服務鄉村振興。由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組建的「物聯網智慧農業」調研實踐小分隊,通過在實驗室開展實踐模擬活動,研究「物聯網智慧農業」系統如何通過大數據指導現代化農業完成耕作任務。同時,實踐隊員們也深入田間地頭,實地調研自然環境變化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並嘗試找出提高農作物經濟效益的有效途徑和方法。通過實踐學生能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到基層和人民中建功立業,努力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
柳州工學院學生(左一)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柳州工學院供圖
高舉團旗戰疫情,助力企業克時艱。由土木工程系組建的實踐小分隊來到廣西建工集團第五建築有限責任公司河池分公司宜州尚品御菀小區進行實地考察。學生深入工地一線,了解工地日常工作中的疫情防控舉措、防疫手段以及企業應對措施,並就如何在疫情防控期間安全有序做好復工復產人員管理工作進行了學習,利於學生更直觀的理解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所學專業,開闊視野,豐富知識。
柳州工學院學生(左一)在參加社會實踐活動。柳州工學院供圖
技術革新促發展,知識應用助致富。機械工程系開展的「技術惠農三下鄉」實踐項目來到了柳州市融安縣泗頂鎮儒南村。學生為幫助當地解決提升構樹鴨養殖經濟效益的問題,專項對構樹鴨飼料粉碎機進行改造研究,幫助改良設備提高構樹鴨飼料的研磨效率和改變研磨顆粒大小。該研究對當地香鴨的飼養帶來了極大的便利,從而增加了香鴨的產能,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通過實踐學生見證了知識的力量,用好所學專業助力脫貧攻堅,帶領老百姓共同致富是青春應該有的樣子。
柳州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開展的「技術惠農三下鄉」實踐項目。柳州工學院供圖
傳承非遺文化,砥礪愛國奮鬥。由藝術與設計系開展「非遺文化體驗+創新產品精準扶貧」實踐項目,來到了柳州市融水縣雙龍溝景區,開展苗族非遺文化參觀考察、專項走訪等活動,學生學習苗族非遺文化手工技法:蠟染、刺繡、銀飾鍛造、扎染,觀城鄉新貌、看身邊變化、聽親身故事、受深刻教育,切身感受少數民族優秀非物質文化的精妙與厚重,進一步理解了中華民族五千年文化傳承的來之不易,堅定了作為中國當代青年文化自信的底氣。
抗洪搶險挺身出,砥礪愛國奮鬥情。自進入今年7月以來,全國多地發生重特大汛情,全院各系積極發動本系廣大青年積極參加家鄉的抗洪搶險救災志願服務,他們聞「汛」集結,投身日常值守、巡堤排查、道路疏通、群眾轉移等防汛救援工作。無論是烈日炎炎還是狂風暴雨,隨處可見青年志願者的身影。洪水無情人有情,志願服務踐初心,柳州工學院青年用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在抗洪救災第一線展示青春風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