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歲末,青島啤酒確定成為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官方贊助商。這也是繼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青島啤酒又一次牽手全球頂級體育賽事。作為「雙奧」企業,青島啤酒展現了大國品牌的責任和擔當,同時也向世界宣告:時間見證進步,改革改變中國。
改革開放40載,如春風化雨,中國經濟進入跨越式發展,中國品牌相繼亮相國際舞臺,逐漸展現中國力量。擁有115年歷史的青島啤酒在75歲高齡時迎來了改革開放,它果敢、創新、銳意進取,勇立改革開放潮頭。從1978年改革開放伊始,青啤首先發起了質量月活動,每年4月10日設立為「提升質量紀念日」,確立了以「質量為根基」的發展理念,堅持了40年從未間斷;1991年發起創辦 「青島國際啤酒節」,開創了消費者體驗互動的節慶文化和消費模式;1993年成為首家滬港兩地上市公司,引領中國資本市場破冰;1994年率先開啟中國啤酒行業的異地收購、兼併與擴張浪潮;2008年牽手北京奧運會開啟了體育與音樂營銷新時代;2014年率先提出了「有質量的增長」發展戰略,以能力提升為根基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6年青啤出口國突破100個國家和地區……
40年後的今天,青島啤酒作為民族工業的佼佼者,獲得世界矚目:截至2017年,青島啤酒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全球30多家營銷公司,是世界第五大啤酒廠商;產品銷往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2018年,品牌價值1455.75億元,連續15年居中國啤酒行業首位……40年來,青島啤酒順應改革開放步伐大步向前,不斷地從規模、銷量、品質、品牌價值等多個維度與全球知名品牌正面交鋒,毅然扛起了中國品牌國際化的領軍大旗。
▲1993年青啤股份公司A股股票認購申請表。
◆1993年7月15日,時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在青島啤酒股票的上市掛牌儀式上發表講話。
第一槍
率先完成國內市場戰略布局
「21世紀始於中國的1978年」,英國專欄作家馬丁·雅克曾如此斷言。這一年被譽為「改革開放元年」,是中國經濟大轉折的年代。啤酒行業也因為改革開放而迎來了發展的春天,中國迅速壯大成為全球第一大啤酒生產國與消費國。
改革開放後的第一個10年,中國啤酒行業大擴容,新建和擴建的啤酒廠如雨後春筍般湧現。最高峰時,啤酒廠家數量超過千家,幾乎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啤酒廠,國外啤酒品牌也紛紛湧入。青島啤酒公司總裁助理、戰略投資管理總部部長王少波回憶說,當時的中國啤酒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集中度低,而青島啤酒通過深入研究做出判斷——未來的中國啤酒行業將呈現資本擴張、規模生產、高度集中三大態勢。於是,1994年,青島啤酒收購揚州啤酒廠,打響了中國啤酒行業「做大做強」的第一槍;次年又成功收購西安漢斯啤酒飲料集團,中國啤酒行業收購擴張浪潮由此開啟。
「在那段時間裡,我們甚至創造過10天內收購3家外資啤酒企業的紀錄。 」王少波告訴記者,「通過那一輪擴張,青島啤酒形成了北至黑龍江、南至深圳、東至上海、西至陝西的全國性生產布局,擁有60多家啤酒廠,由一家地處青島的地方性企業一舉發展成為產業遍布全國的大型企業集團,並率先完成了國內市場的戰略布局。 」
這場改革開放掀起的波瀾壯闊的收購擴張浪潮為中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啤酒生產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而青島啤酒無疑是這場收購擴張浪潮的領軍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從1993年擁有5家啤酒生產企業,到目前擁有60多家啤酒生產企業、全球30多家營銷公司,青島啤酒完成了從一家地方性啤酒企業,到世界第五大啤酒廠商的蛻變。
第一股
香港上市打開國際化視野
資本上市,是青島啤酒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最為重大的歷史機遇。
1993年7月15日,是中國資本市場永載史冊的一天。這一天,香港聯交所交易大廳,一個嶄新的證券代碼「000168」出現在大屏幕上——青島啤酒正式掛牌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的中國內地企業。
資本「破冰」絕非易事。1992年,經原國務院體改委批准確立首批九家規範化股份制改革試點的國有企業,青啤只是其中之一。 「當年青啤並非第一候選,而國務院之所以最終將『打頭炮』的重任交給青啤,正是看中它優良的品質和廣泛的國際影響力。 」首任中國證監會主席劉鴻儒回憶說。從國家決策到最後青島啤酒成功上市,只用了8個多月的時間,青島啤酒香港上市的所有工作的開創性與探索性自然是不言而喻。
事實證明,青島啤酒不負眾望。青啤股票發行前夜,到證券公司領取新股申購表格的隊伍長達幾百米。投資者的熱情在數字上體現得更加直觀:僅一周時間,青島啤酒獲超額認購110.5倍,凍結資金達851.8億港元。 「從香港聯交所成立那天起,所有公司上市都是開香檳酒慶祝,唯獨青島啤酒上市這一天,開的是青島啤酒! 」劉鴻儒在書中描述。同年8月,青島啤酒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再次打破紀錄,成為中國第一家在香港與內地同時上市的公司。
藉助進入國際資本市場的契機,青島啤酒建立和完善了國內領先的現代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按照國際通行的規則進行規範運作,建立了股東大會為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為日常經營決策機構、總經理負責企業日常經營管理的公司基本管理框架。與此同時,香港上市也給青島啤酒打開了一扇真正了解並融入國際化的窗戶,從而讓企業更加開放、更具全球視角和國際化視野。
同樣,作為資本市場第一個「吃螃蟹者」,青啤的成功上市帶來了巨大的示範效應,也由此拉開了中國企業境外上市的帷幕。截至2017年12月,累計已有逾千家中資企業赴港上市,佔H股市場總值的66%,青啤上市的示範效應在日後逐漸釋放出來。
第一家
勾勒中國啤酒行業的世界版圖
作為最早走出去的中國品牌之一,青島啤酒的國際化歷程源遠流長。然而在改革開放前,由於沒有外貿經營權,青島啤酒的自營外貿額為零。 「青島啤酒改革開放之前都是通過外貿出口,1987年才擁有了進出口權。」青島啤酒海外業務部副總經理初良鏡清楚地記得,「1987年4月1日,根據國家經貿部第348號文,青島啤酒廠自即日起直接對外、自營進出口業務,成為國內同行業第一家擁有進出口權的生產經營外向型企業。 」
青島啤酒根據國際市場的發展需要,1992年在義大利成立歐洲辦事處,率先勾勒了中國啤酒行業的世界版圖,並陸續向加拿大、法國等國外代理公司派駐人員,設立中外聯合銷售公司,不斷拓展青島啤酒的海外業務,提高產品的市場可見度和品牌認知度。到1993年青島啤酒境內外上市,出口國已增至32家。通過產品走出去,帶動品牌走上去,為青島啤酒成為中國品牌名片堅定了步伐。
彼時的青島啤酒,在境外市場布局採用「先市場、後建廠」的模式。在中國臺灣建廠,以臺灣地區為重點基地深度開發東南亞市場,而後逐步在美洲和歐洲建廠,最終實現美洲、歐洲、東南亞「金三角」的國際市場框架搭建,完成青島啤酒國際化世界版圖的雛形。
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在歐美發達國家,青啤已進入幾乎所有主流連鎖超市,其售價是啤酒產品金字塔最頂端的部分;青島啤酒目前已進入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市場;更重要的是,其已然樹立起全球最好啤酒之一的口碑。
◆青島啤酒在拉斯維加斯。
▼青啤好口感贏得海內外粉絲追捧。 ◆青島啤酒柔性化生產線。
有一套
全面創新提供高質量產品
改革開放40年,風雲際會、大浪淘沙。今天看來,無論從企業規模、市值,還是品牌價值、國際影響力,青島啤酒都堪稱中國改革開放的碩果之一。青島啤酒董事長黃克興表示:「我想一個百年企業之所以能百年生生不息,就在於這個百年企業能夠與每一個時代的特徵進行互動。尤其是改革開放40年來,青島啤酒的快速發展得益於這個時代,是改革開放的參與者、貢獻者和見證者。 」
唯改革進,唯創新者強。隨著國內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化,青啤始終保持著創新發展的理念。百餘歲的青島啤酒早在多年前就意識到啤酒消費進入「消費者主權時代」,產品供給從「有一瓶」到「有一套」,不斷完善的產品矩陣滿足了消費者對啤酒口味的各種需求;研發從「素描畫像」到「精準畫像」,疊加個性化特色質量;同時改變生產方式,從大規模生產轉向多元化產品生產。僅2017年,青島啤酒五廠就推出了40款新產品,生產品種增加至90個。包括皮爾森、IPA、白啤、黑啤、炫奇果啤等精釀和個性化產品,還有「8+2」的產品組合等等。目前,青啤的「有一套」多達20多種口味、1500多個品種規格產品,其背後是以消費者為導向挖掘出的新市場,更好地滿足了消費者的升級需求。
很顯然,一系列的創新「組合拳」為這個百年企業增添了新活力,安裝了新引擎。 2017年,青啤公司產量、收入、利潤全線增長,並以1455.75億元的品牌價值連續15年蟬聯中國啤酒行業首位。
全球化
乘中國文化東風享譽全球
每到新年第一天,極具中國特色的青島啤酒巨幅廣告就會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除了標誌性的紐約時代廣場的巨屏廣告,美國拉斯維加斯、英國皮卡迪利廣場、澳大利亞雪梨機場,每年春節都是青島啤酒的拜年頻道。在歐美主流商超、酒吧,青島啤酒每年都會推出「生肖版」、八仙過海、中國結、國寶熊貓、青花瓷等系列「中國風」產品。
而沿著「一帶一路」前行,一路都有青島啤酒的身影。印度新德裡的酒吧,侍者用3根手指託著5瓶青島啤酒穩穩走來,嫻熟的動作讓人嘆為觀止;在古老的尼泊爾,婚宴要大擺4天,青島啤酒成為婚宴上的「新標配」;「吃中國菜、喝青島啤酒」在哈薩克斯坦成為新流行;在斯裡蘭卡的青島啤酒之夜,中國傳統的大紅燈籠掛起來,喜慶金龍舞起來,斯裡蘭卡的粉絲用中國風情的大紅花轎迎接青島啤酒。
青島啤酒自1948年開始大批量出口至新加坡,開啟國際化進程,至今已有70年。
改革開放40年來,青島啤酒從產品走出去、品牌走上去,到文化走進去。品牌出海、文化遠航讓青島啤酒蜚聲五洲四海。 2016年,青島啤酒出口國家突破100個,在海外市場以「高品質、高價格、高可見度」的「三高」戰略,持續引領和打造中國啤酒行業的國際品牌形象。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和地區,青島啤酒已經成為中國文化的一個媒介,滲入當地生活。
「未來,青島啤酒將繼續堅守戰略定力,勇於自我變革,不斷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變化,堅持高質量發展,藉助中國文化走出海外,提升中國品牌的全球影響力,從歷史的長度、銷售的廣度、品質的厚度和戰略的高度等四個維度來打造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 」黃克興這樣說。
本版撰稿 記者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