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國的戶口分為農村戶口和城市戶口,隨著國家城鎮發展,很多人由於上學、就業等原因,把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但是現在國家為了統一管理,取消農業戶口,統一合併為居民戶口,不論農村戶口還是城市戶口都統一歸類為居民戶口。雖然戶口統一,但是遷出的戶口將不再享受戶籍所在地的相應權益。尤其是近些年農村拆遷徵地、宅基地分配、村集體收益分配等政策待遇要求有當地戶口,很多農轉非的人員想把戶口遷回去,但是卻面臨重重困難,戶口遷不回去,該怎麼辦呢?
戶口遷回的首要條件:當地村集體願意接收
想要把戶口再遷回農村,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首先必須要有村集體願意接納你。無論是高校畢業生,還是普通遷出人員,只有村集體同意接納你,你才能將戶口遷回該村。為什麼必須要村集體和村委會同意呢?因為村委會是你原來戶籍的接收方,你是從這裡遷出去的,如果村委會不接收你,你的戶口是沒有辦法遷回的,這是要遷回戶口的首要條件,若是村集體不願意接納你,一切免談。
村委會同意接收後,這四類人可以辦理遷回
村委會同意後,以下這些情況的非農戶口是有機會遷回本地戶口:
第一是農村考試出去城裡上學的學生,沒有辦法安排工作,要回戶籍地原籍就業的畢業生可以遷回。
第二是夫妻雙方中有一方是農村戶口,且正在農村生活居住,你遷入後能夠跟你的另一半選擇在當地農村居住,而且你在城市沒有正式的工作。
第三是在城裡沒有固定職業,在農村自己家裡是有宅基地,並且房子已經建好,或者有門牌號,這類人可以遷回。
第四是當初服兵役把戶口遷出的現役和退役軍人可以把戶口遷回原來戶籍地。
戶口遷入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當事人符合戶口原籍地的準入政策要求,並且原籍地同意接受,即當地村委會需要同意,有書面申請報告且村民小組2/3或者村裡70%以上村民籤名同意。因為當你戶口遷回原地,就會佔用當地有限資源,例如村集體福利、徵地政策等,所以一定要得到大多是村民同意,很多戶口遷回者都是由於當地不接收而遷回失敗。如果你達成以上的條件,就可以回到原戶口,那麼需要準備的材料和辦理的手續有哪些呢?
有了村委會接收證明後,還要準備一些表明遷移理由的材料。戶口簿和本人身份證,戶口本必須包括主頁和本人頁,身份證一定要在有效期內才可以。如果是學生畢業遷回的,要提供畢業證和未就業證明。在農村分有住宅基地以及建好的房屋,需要提供土地使用證和房產證。夫妻一方遷回的,還要提供結婚證。專業或者退伍軍人需要提供退伍證或專業證。
準備好以上證明的,填寫遷移戶口申請書,必不可少的是遷出地開具的同一戶口遷出證明以及遷入地開具的同意接收證明,準備好這些材料之後,去遷入地的派出所戶籍科根據要求申請落戶就可以了。
戶口遷回農村享有哪些權益
戶口遷回農村後就可以享有以下六大權益:第一,享有土地收益,有機會獲得徵地補償,第三享有集體收益。
第一,宅基地和自建房。農村宅基地是農民的特有福利,不少人眼饞農村宅基地,有的要宅基地要晚了的,現在也要不到了。有了宅基地就可以蓋房子,也就是自建房,不用為城市高昂的房價而發愁,根據自家條件,隨便蓋個幾層,住起來比樓房還舒適。特別是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立改革後,都要求落實各項權利,保障農戶的權利,為農民謀福利,增加收益。
第二,土地承包權。2018年底基本完成了農村土地承包權證發放,大大完善了農民的權益,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是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承包經營的,所以說農村戶口又成了很重要的承包土地證件。
第三,擁有集體收益的分配權。現在農村已經進行了農村產權制度改革,讓村民都成為了集體股東,都可以作為股東,參與集體分紅,村集體都可以利用村子本身的資源來發展集體資產,這樣分紅收入也會高不少。比如我們村裡自蓋了一部分樓房分配居住和部分出售,再進行分紅,讓每家每戶都得到了應有的實惠利益。
第四,可以獲得徵地拆遷補償。這也是很多人想要遷回本村的根本目的,村裡一有徵地和拆遷的情況,都會湧現出一批百萬富翁,對於一輩子與土地打交道的農民來講,確實可以發家致富了。
第五,新農合和農村養老保險。新農合和農村養老保險都是針對農民的醫療和養老保險制度,只有農村能夠享受。
綜上所述,隨著新農村的發展,農村生活越來越美好,對於一些想要把戶口遷出的人員一定要慎重考慮,現在是遷出去容易錢回來難。當然如果對於一些已經遷出無法遷回的居民,是完全可以繼承父母房屋的,是以財產的形式繼承,但是不能重建,只能修繕,一旦房屋倒塌,就無法繼承宅基地了。